[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190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907728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19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19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19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19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19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 19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间的关系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D)理论与实践的关系2 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问题是( )(A)世界发展的动力问题(B)意识的本质问题(C)世界的本原问题(D)真理的本性问题3 只承认运动,而不承认静止的观点,是一种(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朴素辩证法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相对主义观点4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B)固定性(C)运动(D)客观性5

2、 形而上学的主要局限性在于( )(A)循环性、宿命论(B)主观性、表面性(C)朴素性、猜测性(D)机械性、形而上学性6 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段话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7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矛盾的观点(B)联系的观点(C)发展的观点(D)联系、发展的观点8 下列哪句诗可以体现“ 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的观点( )(A)病树前头万木春(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C)流水前波让后波(D)勿以善小而不为9 下列属于认识论观点的是(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

3、对实践具有反作用(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要坚持辩证否定观(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10 真理的特点是( )(A)客观性(B)客观实在性(C)主观性(D)发展性11 社会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生产力(B)变革生产关系(C)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D)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12 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属于( )(A)旧民主主义(B)民主主义(C)新民主主义(D)社会主义13 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是( )(A)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B)清王朝的封建统治(C)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D)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14 标志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事件

4、是( )(A)辛亥革命的失败(B)第一次护法战争的失败(C)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D)护国战争的失败15 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 )(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民族资本主义(D)官僚资本主义1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是( )(A)经济建设(B)改革生产关系(C)变革上层建筑(D)改革开放17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形成(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18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 )(A)新中国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十一届三中全会(D)实行改革开

5、放19 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是( )(A)国家资本主义(B)社会主义(C)半社会主义(D)半资本主义20 坚持对外开放就必须坚持独立自主与_的统一。( )(A)经济建设(B)自力更生(C)走出去(D)以人为本21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2 _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_作用。( )(A)国有经济主导(B)国家经济主要(C)国有制主要(D)公有制主体2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B)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

6、指导性计划的经济体制24 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理论依据是( )(A)按劳分配规律(B)商品经济价值规律(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动规律(D)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规律25 创造商品价值的是劳动者的_。( )(A)劳动(B)使用价值(C)个别时间(D)科技投入26 我国的国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D)无产阶级专政27 _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是增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向心力和归属感,不断巩固民族团结与和睦,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 )(A)中华民族精神(B)传统文化(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8 构建社会主义和

7、谐社会的依靠力量是( )(A)中国共产党(B)所有公民(C)人民政协(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所有人民29 _制度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重要制度。( )(A)低价房(B)廉租房(C)经适房(D)房价调控30 许多亚洲国家接受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_会议上。( )(A)万隆(B)冷战(C)西柏坡(D)第六次人大31 “一国两制 ”的前提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坚持社会主义制度(C)坚持党的领导(D)“一国两制 ”方针32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和平与战争(B)反对恐怖主义,霸权政治(C)和平与发展(D)战争与和平33 “一国两制 ”构想的提出者是 ( )(A)

8、叶挺(B)周恩来(C)邓小平(D)毛泽东34 民族振兴的基石是( )(A)教育(B)以人为本(C)医疗(D)就业35 民生之本是( )(A)就业(B)医疗(C)社保(D)住房36 2013 年 9 月 2 日 3 时 16 分,我国在_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七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A)云南(B)四川(C)甘肃(D)酒泉37 _核电站一期工程将于 2015 年投入商业运营,每年可提供 150 亿千瓦时的电力。该核电站是我国在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开工建设的首个核电项目。( )(A)防城港(B)秦山(C)田湾(D)岭澳38 2014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

9、会第二次会议指出,当前最重要的天气问题是( )(A)雾霾(B)沙尘暴(C)泥石流(D)二氧化碳超标39 世界贸易组织 2013 年 9 月 1 日宣布,该组织第六任总干事罗伯托阿泽维多于当日履职,任职_年。( )(A)4(B) 3(C) 5(D)640 2014 年 1 月 27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总统奥朗德互致贺电,庆祝中法两国建交_周年。( )(A)50(B) 60(C) 55(D)59二、简答题41 简述人民群众的含义和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42 简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及相互关系43 简述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三、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

10、后说明理由。44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45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发展了,精神文明也就自然而然上去了。四、论述题46 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 19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即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何为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3 【正

11、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统一,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会陷入相对主义或诡辩论,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则会陷入形而上学的不动论。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形而上学的主要局限性在于机械性、形而上学性,是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简单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观点看问题。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自尝一下,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作用,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联系、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C

12、两项体现的原理是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D 项体现的原理是重视量的积累,B 项体现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的原理。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C 两项是辩证法观点,D 项是唯物主义观点,A 项体现了认识论的观点。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真理具有客观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社会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新文化运动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护国战争的失败标志中

13、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进行经济建设。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956 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剥削制度,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我国开始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其实质是

14、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种体制,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根本立足点,坚持对外开放要坚持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的统一。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2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公有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15、经济共同发展的理论依据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动规律。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价值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劳动者的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2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国体即国家性质,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我国的国体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2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2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体中国人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依靠力量。2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我国,廉租住房制度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重要制度。30 【

16、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 1955 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许多亚洲国家的认可。3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前提。3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3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当代中国实践而结出的硕果。3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育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36

17、 【正确答案】 D37 【正确答案】 A38 【正确答案】 A39 【正确答案】 A40 【正确答案】 A二、简答题41 【正确答案】 (1)人民群众是指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劳动者是人民群众的主体。(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资料,并且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源泉,还直接参与了精神财富的创造。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生产关系的改变,社会制度的更替,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才能实现。42 【正确答案】

18、 (1)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2)它们之间的关系: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原则是掌握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3)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43 【正确答案】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亟须完成的四项任务:(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三、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

19、,然后说明理由。44 【正确答案】 错误。1956 年 4 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他以苏联经验为借鉴,对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强调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按照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此外,还应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中央与地方,国家、集体与个人等一系列关系,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45 【正确答案】 错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应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关系

20、。(1)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促进、不可偏废。(2)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四、论述题46 【正确答案】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1940 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这一政治纲领的内容: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毛泽东于 1947 年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

21、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首要的是土地问题,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无产阶级领导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由无产阶级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领导的,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文化与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新民主主义文化是“ 民族的 ”是指这种文化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奴化思想,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体现对历史文化的批判地继承。新民主主义文化是“ 科学的 ”是指其内容是科学的。反对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统一。新民主主义文化是“ 大众的 ”是指文化的方向是为大众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