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5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ventdump275 文档编号:907808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5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5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5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5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5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 5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民主是( )。(A)社会主义的外在事物(B)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C)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D)人类社会共性的内容2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 )。(A)实现共产主义(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3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 )。(A)直接动力(B)惟一动力(C)最终动力(D)次要动力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 )。(A)在全社会实行按劳分配(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在全社会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D)实行平均分配

2、5 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 )(A)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D)抗日战争时期6 社会主义爱国统一战线的根本性质的基础是( )。(A)爱国主义(B)新民主主义(C)社会主义(D)一国两制方针7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 )(A)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B)经济、社会共同发展(C)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D)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8 否定世界同一性的观点是( )。(A)二元论(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D)旧唯物主义9 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形象性(B)逻辑性、综合性(C)间接性、抽象性(D)真理性、主观性10

3、中共中央确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方针的会议是( )。(A)1961 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B) 1979 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C)党的七届三中全会(D)党的“八大 “11 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物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12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群众路线(B)为人民服务(C)对立统一规律(D)实事求是13 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是( )。(A)社会大多数人的思想(B)社会中少数人的思想(C)统治阶级的思想(D)劳动群众的思想14 无产阶级的天然和可靠的同盟军是( )(A

4、)农民(B)市民(C)学生(D)资产阶级15 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文件是(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B)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C) 论联合政府(D)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16 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 )(A)康有为(B)孙中山(C)严复(D)章太炎17 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类的意识可以( )。(A)认识和改造世界(B)创造客观规律(C)改造客观规律(D)消灭损害人类的规律18 解放战争时期,揭开战略决战序幕的是( )(A)辽沈战役(B)济南战役(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二、名词解释题 请简要解释下列各名词。19 社会形态20 非基本矛

5、盾21 关节点三、简答题22 简述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思想理论条件。23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什么?2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原因是什么?25 简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及意义。26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四、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27 反映论是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28 物质即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五、论述题29 试述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30 试述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意义及其历史局限。31 2007 年 10 月 15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

6、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结合材料,以经济生活角度为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 5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2 【正确答案】 B3 【正确答案】 C4 【正确答案】 B5 【正确答案】 B6 【正确答案】 A7 【正确答案】 D8 【正确答案】 C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感性认识即对客观事物直接的、形象的反映。10 【

7、正确答案】 A11 【正确答案】 A12 【正确答案】 D13 【正确答案】 C14 【正确答案】 A15 【正确答案】 C16 【正确答案】 B17 【正确答案】 A18 【正确答案】 B二、名词解释题 请简要解释下列各名词。19 【正确答案】 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文化形态的统一体。20 【正确答案】 非基本矛盾是不规定事物及其过程基本性质,也不一定贯穿事物过程始终的矛盾。21 【正确答案】 关节点是度的端点或临界点。三、简答题22 【正确答案】 (1)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

8、了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2)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思想理论条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1915 年 9 月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启蒙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伦理道德,启发了人民的民主主义觉悟,激起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探索民族解放新途径的热情,从而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1917 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之后,中国思想界发生了巨变。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由从西方资产阶级文明中寻找出路转而向俄国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俄国革命经验重新考虑中国问题。“走俄国人的路“ ,就是他们得出的基本结论

9、。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成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成为中国进步思想界的主流。中国的先进分子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考察、思考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问题,并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适合于中国情况的正确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和传播。就不可能产生毛泽东思想。23 【正确答案】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无处不在,并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无时不有。矛盾的普遍性指同类事物矛盾所共同具有的性质,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

10、矛盾的差别和个性,(具体表现在:第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及发展阶段的特殊性。第二、矛盾及矛盾方面地位、作用的特殊性。第三、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相对绝对的关系,共性只是包括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总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是共性包括不了的,个性比共性丰富得多。所以二者不能互相代替。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相互转化的关系。24 【正确答案】 党的十五大报告

11、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这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 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原因: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如果没有公有制经济,如果没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就将丧失其自身的经济基础,就不能保证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第二,我国处在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水平的多样性决定的。我国粹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善有两个基本特点,即生产力水平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总之,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呈现也一种非常复杂而又多层次的善。而这种多层次的社会生产力结构,正是导致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25 【正确答案】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正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体

13、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线。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具有伟大的意义:第一,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摆脱贫困,消灭剥削的强烈愿望。第二,反映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经过建国后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新中国的情况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加,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课题。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正是反映了这种历史必然性。第三,集中反映了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和开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创造性贡献,是毛主席思想的

14、重要内容。26 【正确答案】 邓小平理论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 1982 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一基本命题。第二阶段是从 1982 年党的十二大到 1987 年党的十三大,在全国改革逐步展开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系统地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这一概括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第三阶段是从 1987 年党的十三大到 1992 年邓

15、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党的十四大以南方谈话为灵魂,对“邓小平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97 年 9 月,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 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8 年 3 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列入宪法。四、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27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1)所谓反映论就是认为客观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2)一切唯物主义都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坚持反映

16、论的根本原则,不能把反映论归结为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3)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不在于坚持反映论,而在于不懂得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离开了辨证法谈认识论。马克思认识论把实践和辨证法引入认识论,成为能动的认识论,而同旧唯物主义机械反映论相区别。28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1)这种观点没有正确理解哲学物质范畴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性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它概括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是共性;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实物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是个性。共性和个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简单地等同。(3)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既有能直观地看得见

17、、摸得着的客观实物,也有不能直观地、摸得着的客观实物,如“场“ 、“社会关系“、“ 微观粒子“等物质形态。显然,把某种具体物质形态说成是物质的共同标志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五、论述题29 【正确答案】 毛泽东于 1936 年底至 1939 年底发表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新阶段、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著作中,进一步阐述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1)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外受帝国主义压迫,没有民族独立;内受封建制度压迫,没有民主制度,并且国民党新军阀凭借武装力量在全国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人民大众没有任何民主和自由,在全局上和长时期内不具备合法

18、斗争的条件。因此武装斗争就成为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军队成为聚集革命力量的主要组织形式,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成为中国革命的一个特点。(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共产党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农民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因此,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深入农村,发动、武装农民,建立农村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确立起革命力量的深厚社会基础。(3)大革命失败后,敌我力量的对比极为悬殊。强大的帝国

19、主义及其走狗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革命力量很难首先在城市发展和取得胜利,而广大农村则是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无产阶级要积蓄和壮大自己的力量,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为巩固的根据地,长期斗争,逐步改变敌强我弱的形势,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30 【正确答案】 (1)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意义在于: 它标志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独立自主地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为我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开端; 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正确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主义

20、现代化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这一探索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为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丰富经验。(2)其历史局限是: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可避免地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以致出现“文化大革命 “那样全局性的严重错误,从而使探索走入歧途; 探索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正确理论成果,也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有的还出现了严重的背离; 探索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倾向逐步发展,主要是指 1957 年后发生的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和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 的错误。出现失误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没有完全搞清楚。31 【正确答案】 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与效益,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科学、理性、绿色消费,提倡勤俭节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