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 90 及答案与解析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 ( )(A)教育漫语(B) 新教育大纲(C) 普通教育学(D)教学与发展2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说明了_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 )(A)遗传(B)教育(C)环境(D)活动3 美育即 ( )(A)社会美教育(B)自然美教育(C)艺术教育(D)审美教育4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 ( )(A)社会(B)地方(C)学校(D)家庭5
2、 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 )(A)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B)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C)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6 论语提出的“ 举一反三 ”的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7 以纲要形式规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 ( )(A)教材(B)课程评价(C)课程计划(D)教学大纲8 下列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的是 ( )(A)教育方法的多样化(B)教育形式的集体化(C)教育内容的生活化(D)教育方式的情感化9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
3、的矛盾(B)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10 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A)说理教育法(B)陶冶教育法(C)品德评价法(D)榜样示范法11 班主任进行操行评定的方法主要是 ( )(A)观察法(B)评语法(C)问卷法(D)谈话法12 课外校外教育是指以外,对学生实施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A)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B)课堂教学(C)家庭(D)学校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13 教育
4、制度就是指学校教育制度。14 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是成立了班委会。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15 简述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16 简述贯彻“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17 简述教师的作用。论述题本大题 15 分。18 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9 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 ( )(A)恒常性(B)选择性(C)整体性(D)理解性20 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是下列哪
5、种注意品质? ( )(A)注意的稳定(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21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是 ( )(A)冯特 1879 年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B)笛卡尔提出“反射” 概念(C)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D)巴甫洛夫提出“ 两种信号系统” 学说22 记忆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叫 ( )(A)永久性遗忘(B)逆向性遗忘(C)暂时性遗忘(D)干扰性遗忘23 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属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特点? ( )(A)抑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胆汁质24 “自我理论与健康人格理论” 适合采取的咨询技术是 ( )(A)精神分
6、析法(B)行为主义法(C)人本主义疗法(D)认识主义法25 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能诊断病情,体现了思维特性的 ( )(A)直接性(B)间接性(C)广阔性(D)创造性26 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 ( )(A)生理与社会需要(B)物质与精神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27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心理成分是 ( )(A)发散思维(B)直觉思维(C)聚合思维(D)分析思维28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是 ( )(A)认知技能(B)运算技能(C)智力技能(D)动作技能29 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卡特尔(B)班杜拉(C)斯金纳(D)弗洛伊德30 “酒
7、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是人际吸引中的 ( )(A)能力吸引(B)性格吸引(C)相似吸引(D)互补吸引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31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又称为回忆)三个环节。32 一般来说,能力与知识、技能是同时形成的。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33 简述技能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34 如何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35 简述遗忘的规律以及遗忘原因的衰退说。论述题本大题 15 分。36 试分析态度的理论。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 90 答案与解析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
8、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杨贤江,著有新教育大纲,是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环境是人发展的现实基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正是说明了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又叫审美教育。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共中央于 1985 年颁布了这项决定,在这项决定中,国家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为了教育好下一代,要求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这三方
9、面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使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作用上形成互补,协调一致。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注重点拨,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学科课程标准又叫教学大纲,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其自己的特点,即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方式的情感化、方法的多样化。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B、C、D 都是德育过程中的矛盾。其中,有一对主要矛盾是德育过
10、程的基本矛盾,这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B、C、D 项都是德育的常用方法,其中陶冶教育是指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评定学生操行,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评定学生操行的主要方法就是评语法。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13 【正确答案
11、】 错误。教育制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该观点忽视了教育制度的广义涵义,因此是错误的。14 【正确答案】 错误。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是是否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15 【正确答案】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社会分工(旧式)造成人的片面发展;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
12、发展的唯一途径。16 【正确答案】 (1)努力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班集体。(2)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3)加强个别教育。17 【正确答案】 (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论述题本大题 15 分。18 【正确答案】 (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构成思想品德的因素比较复杂,知、情、意、行各因素本身和各因素之间要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得到发展和统一。(2)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比较强,思想不成熟,其发展也具有双向
13、性,某一阶段出现某些倒退是正常的,这使得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持续的过程。(3)德育过程中学生除了接受学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正规教育影响外,还受到来自社区的、家庭的影响,这些影响中难免会有负向的,因而一个人思想品德提高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的。(4)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斗争的复杂性,也使得对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培养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5)据此规律,教育者必须树立“ 抓反复,反复抓”的德育思想。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用红笔画出重点是将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其他部分都是背景和
14、陪衬,这是知觉的选择性。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可以同时注意更多的事物,把注意分配到不同的对象,做到眼、耳、手并用,完成复杂的工作,这就是注意的分配。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879 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2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2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做事勇敢果断,遇事欠考虑、鲁莽、冒失、刚愎自用,但却表里如一,典型代表是张飞。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人本主义疗法强调从积极方面去看
15、待人的价值和意义,独立自主的人格,强调人所具有的潜能,帮助来访者发现真正的自我。故本题应选 C 项。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的或不在眼前的事物,借助于某些媒介物与头脑加工来进行反映。医生借助观察、号脉、听诊来诊断病情正是反映了思维的间接性特点。2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按起源分,需要可分为先天的生理性需要和后天的社会性需要;按对象分,需要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2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吉尔福特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他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聚合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组成成分。28 【正确答案
16、】 D【试题解析】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动作活动方式是动作技能,而智力技能则是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2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人格特质理论起源于 20 世纪 40 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是奥尔波特、卡特尔,班杜拉和斯金纳是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3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人们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说的就是这种现象。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31 【正确答案】 错误。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等几个基本过程。
17、32 【正确答案】 错误。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33 【正确答案】 技能按其性质和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操作技能(或称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大类。(1)操作技能的特点: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2)智力技能的特点: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34 【正确答案】 (1)知觉自己的情绪状态。(2)转移自己的注意。(3)合理宣泄负面情绪。(4)主动运用语言控制自己的情绪。35 【正确答案】 (1)遗忘的规律:一般来说,遗忘前进程
18、先快后慢。就是说,刚学过之后短时间内遗忘的速度比较快、量比较多;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速度逐渐缓慢下来;到了一定时间,几乎不再忘了。(2)遗忘原因的记忆痕迹衰退说强调生理活动过程对记忆的影响,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衰退以致消失的结果。论述题本大题 15 分。36 【正确答案】 (1)态度的学习理论。霍夫兰等人认为,态度大致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通过联想(包括强化和模仿)获得有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加上评价组成的。所谓联想就是两个或者多个观念(概念)之间构成联结通道,由一个观念可引起另一个观念的活动表现。强化对态度形成有相当的作用。当个体的态度得到社会韵赞许,它就会得
19、到强化,否则就得不到强化。态度的强化更多地依赖于赞许,或者同时受到两种相反的强化,其作用则取决于两者相对的强度。模仿是通过榜样人物形象的示范而产生的联想反应,即初级学习形式。榜样如果是强有力的、重要的或者亲近的人物,引起模仿的作用更大,甚至在没有榜样言语教诲的情况下,也是如此。(2)态度的分阶段形成理论。凯尔曼指出,态度形成以及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顺从,指在社会影响下,个人仅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示与别人一致,这里还谈不上有多少深刻的认识或者情绪成分。这种态度是表面的、外控的(受奖惩原则支配),一旦外因消失,它就中止。因此是暂时的。第二个阶段:认同,指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者某件事,乐于
20、与其保持一致或者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这种态度带有较多的情绪、情感成分,它虽然谈不上有多深刻的认识作基础,但已经比较主动了。第三个阶段:内化,即把情感认同的东西跟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联系起来,给予理智上的辨认,作出是非判断。这是一种认知性成分占主导地位的态度,它已经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因此一经产生就比较持久,不容易改变。(3)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是 20 世纪 50 年代发展起来的关于人们在相互作用中其认知因素由不协调到协调,从而引起态度或者行为变化的研究领域。费斯廷格认为,任何人都有许多认知因素,他们之间存在三种情况:相互一致和协调的;相互冲突和不和谐的;无关的。当人们的两个认知因素处于第二种情况时,人就会感受到不舒适或者紧张,并力求减缓。这种由于认知冲突(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不一致)导致其内心不自在的状态,就叫“认知不协调 ”现象。人出现了认知不协调,就会不由自主地驱使自己去减少这种矛盾,力求恢复或者保持认知因素之间的相对平衡和一致性。它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恢复认知平衡:改变或者否定两个认知因素中的一个;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个或者同时改变二者的重要性或者强度;在不改变两个认知因素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或者几个能弥补鸿沟的新认知或者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