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908766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 25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 下列成语中,不出于季氏将伐颛臾的是(A)祸起萧墙(B)季孙之忧(C)望洋兴叹(D)分崩离析2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认为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是(A)鼓励生育(B)发展生产(C)军事扩张(D)实行仁政3 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A)逐客正确(B)逐客错误(C)客利于秦(D)客有负于秦4 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史实来证明中心论点,运用的表现手法是(A)比喻(B)夸张(C)对比(D)象征5 梁启超论毅力的中心论点是(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B)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

2、也(C)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D)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6 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A)国语(B) 战国策(C) 左传(D)史记7 被鲁迅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 的著名历史著作是(A)战国策(B) 左传(C) 国语(D)史记8 张中丞传后叙一文的表达方式以下列哪种为主?(A)叙述(B)议论(C)叙述和议论(D)叙述和抒情9 下列诗句中化用诗经中诗句的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山不厌高,水不厌深(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0 诗歌风格融音乐、绘画、理趣于一体的诗人是(A)杜甫(B)王维(C)李商隐(D)韩愈11 蜀相中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

3、辉煌业绩的句子是(A)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C)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D)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2 李后主是指(A)李商隐(B)李煜(C)李璟(D)李白1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词是围绕着什么来抒写情怀的(A)婵娟(B)明月(C)琼楼(D)青天14 受五四新思潮的冲击,巴金最先接受了什么思想的影响?(A)革命民主主义(B)俄国民粹派(C)马克思主义(D)自由主义15 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是 (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2)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3

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4)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A)拟人 排比 夸张 比喻(B)比喻 拟人 对偶 夸张(C)比喻 排比 对偶 夸张(D)拟人 比喻 对偶 夸张16 孔子认为“ 大同” 、“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A)物质文明建设(B)精神文明建设(C)人事制度(D)所有制形式17 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A)书信(B)小说(C)辞赋(D)奏疏18 风波的中心线索是(A)皇帝坐了龙庭(B)九斤老太的八十大寿(C)辫子事件(D)七斤的飞黄腾达19 麦琪的礼物运用了哪种结构方法?(A)追溯法(B)两条平行的情节线索(C)一虚一实,虚实结合(D)四条情节线索交叉叙述20 议论文的三

5、要素是(A)论点 论据 论证(B)论点 立论 驳论(C)论证 论证方法 论证方式(D)论据 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二、古文阅读题20 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孔予曰:“求 !周任有言曰: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押,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21 将“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孔子用这两句话作为论据的性质、所表达的观点以及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22 将“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两句话的双重喻义。23 本段选文运用了哪些修辞?举例说明其作用。23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

6、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24 文中“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25 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6 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理:原:26 阅读论毅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蒉,进,吾往也。”孟子曰: “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27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并说明这段文字表明了什么观点?篑:平:弃井:数:28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29 文中所引孔盂的话属于何种论据?哪个成语是由前文

7、中孔子的话引申而来的?三、现代文阅读题29 阅读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死了许多人,毁了许多家。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土。接着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浪费,浪费,还是那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我去的时候是这样,回来时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形。关在这个小圈子里,我禁不住几次问我自己:难道这十八年全是白费?难道在这许多年中间所改变的就只是装束和名词?我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30 这十九年中,改变的是什么?没有改变的又是什么?31 文中“我”为什么“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32 这

8、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2 阅读发现,回答下列小题: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33 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4 这首诗都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35 “呕出一颗心来, 在我心里!”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5 阅读门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姑娘跨进了门槛。厚厚的门帘立刻放下来遮住了她。“傻

9、瓜!”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齿地咒骂。“一位圣人。 ”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这一声回答。36 “姑娘跨进了门槛 ”象征着什么 ?37 “傻瓜!”的咒骂在此说明了什么?38 最后一句评价表现了什么?四、作文题39 题目:节约 要求:A必须写成以议论为主的文章;B不能少于 800 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 25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季氏将伐颛臾一文,语言形象犀利,“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以及由本文引申出来的“祸起萧墙”、“开柙出虎”、“季孙之忧”等成语,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格言。

10、而 C 项“ 望洋兴叹”则是出自庄子秋水。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具体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发展生产,认为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是实行仁政,表现了孟子的王道仁政思想。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李斯首先以史为证,列举秦国历史上四位明君任用客卿使秦国富强的事实;再将逐客与享用异国色乐珠玉对比,指出重物轻人非成就帝业之术;并分析逐客的危害,从而论证“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的错误。因此选择 B 项。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五代史伶官传序全篇将后唐庄宗得天下与

11、失天下的过程对比起来,从而论证了“王朝的兴衰主要在于人事”的论点。因此此处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对比。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梁启超的论毅力从人生历程的一般规律、顺逆的关系和顺逆的转化两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因此选择 A 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旨在考查几种主要史书的编写体例。国语是国别体史书,左传是编年体通史,战国策是国别体断代史,史记是纪传体通史。因此本题应选择 C 项。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因此选择 D项。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张中丞传后叙最突出的特点是

12、有叙有议,叙议结合。这篇文章虽然是纪实之作,但又是有感而发,所以在记述张巡、许远、南霁云事迹的同时,又对他们的行为作出评价,并回击当时社会上种种对张、许的诬蔑之辞。所以文章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式。特别是前半部分,有针对性回击小人对许远、张巡的诬蔑,以议论带动对史实的回顾,对史实作出评价。文章的后半部分补记南霁云和张巡的事迹,则基本上是记叙。因此选择 C 项。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所列诗句中化用诗经中诗句的是 C 项“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该诗句源自诗经小雅鹿鸣首章:“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他

13、多才多艺,擅长绘画、精通音乐、笃信佛理,并自觉将它们与诗的创作相结合,融诗、画、音乐、理趣为一体,形成了清新淡雅的诗风。人们以“诗中有画”、“诗中有乐”、“诗中有禅”来称赞其诗歌的特点。因此本题应选择 B 项。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为主。李商隐的诗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具有更多的创造性。韩愈诗歌奇特、新颖,好发议论。考生应逐一区别。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这首诗的第三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开国济世的功绩、忠心为国的精神。“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说先主刘备曾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平定天下的大计,诸葛亮出山后,尽心辅佐先主和后主两朝君主,鞠躬尽瘁。此题容易误选 D

14、 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因为此句是说诸葛亮出师北伐,统一天下,大业未成就死于军中,功败垂成。考生应注意审清题目要求“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辉煌业绩的句子”。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南唐后主李煜。李煜(937978),字重光,中主李璟之子。13 【正确答案】 B14 【正确答案】 B15 【正确答案】 C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社会所有制上,“大同”是“天下为公”,“小康”是“天下为家”,这是二者诸多区别中最根本的不同。因此选择 D 项。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表,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奏议一类,是臣民对君主陈请事情的文书。这篇就是西晋时李密给武

15、帝的奏疏。李密,蜀汉时为尚书郎。蜀亡后,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马,逼迫甚急,他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奉养为由,推辞不就。此表就是向武帝陈说这一理由的。因此选择 D 项。18 【正确答案】 C19 【正确答案】 C20 【正确答案】 A二、古文阅读题21 【正确答案】 “ 盲人站立不稳,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又不去搀扶,还要搀扶的人做什么呢?”事实论据中的比喻材料;批评冉有、子路的失职,驳斥了冉有推卸责任的说法;由个别到个别的类比法:以不能搀扶盲人的相类比不能辅佐季氏的臣,同为失职。22 【正确答案】 “ 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了出来,龟甲美玉在匣子里被毁坏。”双重喻意:先说单句的表层喻意,将季氏比作虎兕

16、,虎兕出于柙,喻季氏出兵侵略;将颛臾比作龟玉,龟玉毁于椟中,喻颛臾无辜受难。再说两句的整体深层喻意,将冉有、季路比作守柙护椟之人,说明无论季氏出兵侵略,还是颛臾无辜被毁,冉有、季路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3 【正确答案】 引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作用:引名人名言增强说服力。比喻: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作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反诘:“焉用彼相矣 ?”“是谁之过与?”作用:强调对方身在其位,不能陈力尽职。24 【正确答案】 引出下文。25 【正确答案】 开宗明义,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一个王朝的兴衰,重在人为。26 【正确答案】 理:道理。原:推究本源

17、。27 【正确答案】 箦:盛土的竹筐。平:填平。弃井:废井。数:天数,运数,含有规律的意思。成败的关键在于有无毅力。【试题解析】 课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围绕这个论点展开论证,在论证中自始至终运用了正反对举的说理方法。将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彼与我对比,证明有毅力者以其坚忍不拔而获得成功,缺乏毅力者则难免失败;人生总是逆境居多,顺逆境又总是交替出现,大凡成功者都是善于抓住顺境、扭转逆境的人,而失败者则往往是哀叹命运不济、逢难必退、最终屈服于逆境的人。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引经据典,将“未成一箦”的造山者与“虽复一篑”的填土者作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反复的正反对比,有力地论证了成败的

18、关键在于有无毅力。因此,从逻辑角度说,是类比法、对比法;从修辞角度说,是引证法。28 【正确答案】 从逻辑角度说,是类比法、对比法;从修辞角度说,是引证法。29 【正确答案】 理论论据。功亏一箦。三、现代文阅读题30 【正确答案】 改变的只是装束和名词;没改变的是封建家庭、封建礼教摧残青春与生命的悲剧。31 【正确答案】 十八年过去了,作者感到眼前的一切没有变化,仍是闭塞、停滞、落后、愚昧,后代人仍重复着前代人的悲剧,成为旧制度、旧礼教的牺牲品,对现实的失望和逐渐醒悟,使得作者“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 。32 【正确答案】 表达了对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极度愤怒之情。33 【正确答案】 表现了诗人对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懑情绪,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至痛至爱的复杂感情。34 【正确答案】 运用了呼告、反复、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35 【正确答案】 象征手法。36 【正确答案】 象征着革命者已抱着坚定的革命信念毅然投身于革命事业中。37 【正确答案】 说明了市侩和怯懦者对于革命者的不理解和诋毁。38 【正确答案】 表现了人民群众对革命者的赞美与崇敬。四、作文题39 【正确答案】 参见第 11 套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中的“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