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专接本(政治)模拟试卷 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辩证法思想的现代形态是( )。(A)自然辩证法(B)朴素辩证法(C)唯物辩证法(D)唯心辩证法2 奥地利的马赫提出“ 物是感觉的复合 ”。这是一种 (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3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下列说法中,与这段话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4 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
2、从 “大包干 ”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A)(B) (C) (D)5 唐代诗人元稹在蚁中写道:“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因蛟鲸。”与该诗句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前事不忘,后事之师(D)言之非难,行之为难6 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会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A)有无相生,长短相形(B)物极必
3、反,相反相成(C)乐极生悲,苦尽甘来(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7 下列选项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法官审理案件(B)农民播种小麦(C)科学家做化学实验(D)医生为病人治病8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理论,一种是唯理论,另一种是( )。(A)经验论(B)循环论(C)直线论(D)不可知论9 时空会随着物质运动的速度的变化以及物质形态的改变而改变,这表明( )。(A)时空的客观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B)具体事物的时空特性是可以变化的(C)人们的主观感觉也会影响时空的特性(D)时空和物质运动都是可以变化的,没有确定性10 在世界历史上,19 世纪经济落后的德国却成为
4、欧洲最先进思想的发源地,这一事件最突出地表明( )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总是不一致的(B)社会意识不完全由社会存在决定(C)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11 有人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种观点属于( ) 。(A)机械决定论(B)唯心史观(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唯物史观12 马克思指出:“ 在没有阶级和阶级对抗的情况下,社会进化将不再是政治革命。”这表明在无阶级的社会 ( )。(A)社会将不再需要进化(B)人们将不再有政
5、治生活(C)政治上的暴力革命将不再发生(D)社会的发展仍有可能通过暴力革命进行13 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根源都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矛盾(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D)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之间的矛盾14 “任何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 ,这种看法是( ) 。(A)机械决定论的观点(B)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C)历史宿命论的观点(D)英雄史观的观点15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注意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其他工作,这种做法体现了( )。(A)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6、(B)两点论和重点沦相统一的原理(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原理16 社会形态是指(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B)经济基础和_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统一体(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体17 从产生的原因看( ) 是必然性产生的原因(A)事物内部的根本性矛盾(B)事物内部的非根本性矛盾(C)事物的外部矛盾(D)事物的全部矛盾18 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C)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D)尊重
7、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19 在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上应坚持( )。(A)把发展速度放在第一位,效益服从速度(B)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持经济增长速度(C)速度与效益并重,两者都应放在第一位(D)在不同时期速度与效益应放在第一位20 衡量某种所有制形式是否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的标准是( )。(A)是否能体现出劳动人民的主人翁地位(B)公有化程度的高低(C)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D)是否能与其他所有制形式相兼容2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的(B) 1996 年邓小平提出的(C) 1996 年江泽民提出的(D)一卜五大提出的22 社会
8、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C)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价格体制改革(B)国有企业改革(C)计划体制改革(D)金融体制改革24 在我国现阶段,经济特区之“特” 在于实行( ) 。(A)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B)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C)主要由国家投资的政策(D)特殊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25 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是( )。(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D)“三个有利于 ”
9、标准26 集约型增长的实质是( )。(A)生产要素使用质量的提高(B)生产要素使用效益的提高(C)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D)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27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我国积极宣传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低碳发展意识,注重发挥民间组织、媒体等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多种渠道和手段引导全民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这表明( )。(A)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B)实践是自觉、能动的活动(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规律28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要使( )。(A)计划和市场都成为调节经济的手段(B)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同步发展(C)我国更
10、快地学习和运用国外的先进技术(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29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基础是( )。(A)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B)中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C)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0 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一国两制(C)和平统一(D)承认台湾事实上的“独立” 地位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思想道德建设(B)培养 “四有” 公民(C)教育科学文化建设(D)百花齐放32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如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党的
11、基层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建立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作为一个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如此重视党内民主建设,是因为发展党内民主( )。已经成为党的中心工作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可以带动人民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A)(B) (C) (D)33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 )。(A)真理具有绝对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主观性(D)真理具有客观性34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 )。(A)两位一体(B)三位一体(C)四位一体(D)五位一体3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主题、
12、精髓、基础)。(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二、多项选择题3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有( )。(A)民主政治建设(B)思想道德建设(C)教育科学文化建设(D)基础设施建设37 我国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国际新秩序的内容要点是:各国 ( )。(A)政治上应互相尊重,共同协商(B)经济上应互相促进,共同发展(C)文化上应互相借鉴,共同繁荣(D)安全上应互相信任,共同维护38 经过 15 年的艰苦努力,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第 143 位成员。我国之所以加入世
13、界贸易组织,是因为( )。(A)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B)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C)对外开放是我国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D)社会主义需要吸收各国的文明成果39 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高度重视“ 农业、农村、农民 ”问题,这体现了( )。(A)为人民服务的宗旨(B)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C)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D)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要求40 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贯彻这一方针必须做到( )。(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B)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C)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根本(D)吸收世
14、界各国一切文化成果三、论述题41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四、材料分析题41 材料 1:189 家中央企业负责人 2004 年起实行年薪制,考核办法已经出台,平均年薪达 25 万元。专家指出,我们强调生产的推进作用,强调消费的拉动作用,但不要忘了,生产和消费的主体是“经济的人” ,如果不能通过合理的分配方式得到利益实现,生产和消费就会失去动力。这一次的“年薪制” ,事实上确定了企业家是区别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一种“生产要素” ,以其独立的市场价格参与分配,效率体现更充分,激励作用更强。材料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才工
15、作的决定指出,要以鼓励劳动和创造为根本目的,加大对人才的有效激励和保障。完善分配激励机制。针对各类人才的特点,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管理,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材料 3:城乡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2003 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00 元,比上年增长 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622 元,增长 43。城乡差距大,农村经济水平低,仍然是实现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障碍。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42 导致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43 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应采取那些措施。43 材料 1:党
16、的十六大提出“中国经济建设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材料 2:中国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昊敬琏说,中圈要实现国家的腾飞和富强,就必须吸取别国的经验,走一条新型的工业化路线。材料 3:在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至少有 37的部分是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取得的,属“虚值“,或者说“环境欠帐” ,尽管物资资本增加了,而环境资本在减少,总资本可能是零甚至是负值。单纯计算 GDP,而不将由此造成的污染、垃圾和对人的健康危害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所需要的巨大投入才能解决的内耗成本核算在内,将不是社会的实际财富。请根据上述材料和我国的实际,回答:44 我国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4
17、5 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五、判断题46 有的人说,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 ,而英雄人物是历史的 “剧作者 ”。( )(A)正确(B)错误47 上层建筑能否促进社会发展,取决于它是否服务于经济基础。( )(A)正确(B)错误48 集约型生产方式的实质就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A)正确(B)错误49 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只注重的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社会的综合发展。( )(A)正确(B)错误50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说在任何地方、任何产业中,公有制必须居主导地位。 ( )(A)正确(B)错误5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A)正确
18、(B)错误52 阶级斗争最基本形式是经济斗争,其根源是社会经济关系。( )(A)正确(B)错误53 真理是多数人总结的经验。( )(A)正确(B)错误54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与第二次飞跃同样重要。( )(A)正确(B)错误55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集体主义。( )(A)正确(B)错误56 发展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 )(A)正确(B)错误57 物质世界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A)正确(B)错误58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唯一特性。( )(A)正确(B)错误59 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A)正确(B)错误60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
19、力,因而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直接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A)正确(B)错误河北省专接本(政治)模拟试卷 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辩证法经历了三个形态:古代朴素辩证法、近代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以及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有几个著名观点: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马赫“物是感觉的复合”、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题干中“登”、“临”是指实践,“知”属于认识过
20、程,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此相同的是 B 项A 项表明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C 项表明的是间接经验是认识的途径; D 项表明的是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实践观的理解。错误,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错误,人们获得正确认识除亲身实践外,还可以通过间接经验获得。正确,农村改革的历程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正确,在农村改革的历程中获得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扩展、深化、向前推移的辩证发展过程,似前进的波浪和上升的螺旋曲线一样发展。故选择 C。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目中所表明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A 选项强调外因对个人的影响
21、;B 选项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C 选项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选项体现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B、C 项体现的都是矛盾的观点。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属于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C 项属于科学实验,D 项不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片面强调感性认识是经验论,片面强调理性认识是唯理论。9 【正确答案】 B10 【正确答案】 C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观点的理解,本命题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命题,承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是唯物史观
22、的基本观点。 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马克思设想的无产阶级社会是没有阶级的社会,也不存在阶级斗争,不存在推动社会进步的暴力革命发生的条件,社会的进步是通过改革来实现的,所以本题选择 C 项,其他各项错误。13 【正确答案】 A14 【正确答案】 B15 【正确答案】 B16 【正确答案】 B17 【正确答案】 A18 【正确答案】 B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基本知识考查。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衡量所有制形式的基本标准是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水平,不能以他自身的发展程度来评价,这里应注意是评价所有制,但不是评价公有制,因而不能考虑 A 项。21 【正确答案】 D
23、22 【正确答案】 D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基本知识考查。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经济特区的“特“在于经济政策的特殊性,特别行政区的特殊性在于政治文化经济管理的特殊性,民族区域自治区的特殊性在于民族政策的特殊性。25 【正确答案】 C2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基本知识考查。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目体现了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1)客观物质性;(2) 主观能动性;(3) 社会历史性。2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基本知识考查。29 【正确答案】 D30 【正确答案】 A3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
24、析】 基本知识考查。3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属于因果选择题,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执政党,因此要高度重视党内民主建设,以便带动人民民主,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故- 符合题意;当前党的工作中心仍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排除; 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3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局限性的、不完全的。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拓展、向前推移。3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党的十八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应当是包括经济、政治
25、、文化、社会、生态在内的五位一体的结构布局,从过去的“四位一体”发展到今天的“五位一体”。3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基本知识考查。二、多项选择题36 【正确答案】 B,C37 【正确答案】 A,B,C,D38 【正确答案】 B,C,D39 【正确答案】 A,B,C,D40 【正确答案】 A,B,C三、论述题41 【正确答案】 (1)社会和人是不可分的,社会是人组成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历史规律是在人的自觉活动中形成、并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社会规律总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的。人的自觉活动又受到社会历史规律的制约,具体表现在:人的思想动
26、机和目的是由社会物质条件决定的;人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是否体现和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的自觉活动只能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因此,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剧作者”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3)社会的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但不管社会规律如何复杂,社会的发展都要依靠社会主体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才能得以进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我们在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发展
27、的宏伟目标,只有通过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投入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才能真正建成符合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又要注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注意地区之间的协调、行业之间的和谐,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正确解决好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众多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试题解析】 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哲学论述题,由原理和分析点构成,而答案设计完全符合一般答题思路,在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做法适当写出,一般要求学生按照原理、分析、结论的一般程序来回答即可,在分析中还应注意正反面的对照分析。四、材料分析题42 【正确答案
28、】 原因:导致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收入差距。城乡之间不仅在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明显,而且在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差距。二是行业收入差距。导致行业收入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垄断及不公平竞争的存在。三是地区收入差距。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收人分配差距较大,而且这一差距还呈现逐年加大的趋势。43 【正确答案】 措施: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决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第二,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积极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一方面,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努力创造就业岗位结合起来,以吸纳
29、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城镇化,逐步减少农村人口,以增加农村人均土地拥有量和农产品需求量,从而增加农民收入。第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收入差距。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中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到东部沿海地区就业或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中西部地区应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第四,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完善收人再分配机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将分类所得税转变为综合所得税,并逐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加强社会
30、保障制度建设。从农村居民最需要的方面人手,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保障农村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和农村居民的医疗需要。逐步建立面向所有城镇劳动者的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44 【正确答案】 我国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第一,它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第二,它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第三,它是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第四,它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45 【正确答案】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中央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它是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我国
31、实现工业化和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国过去的经济增长大部分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这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顺应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五、判断题4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违背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4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上层建筑对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48 【正确答案】 A4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我国的社会发展战略不只是关注经济的发展,而是关注整个社会。5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是在各个行业和地方都占据主导地位,而是在关键行业。51 【正确答案】 A52 【正确答案】 A53 【正确答案】 B54 【正确答案】 B55 【正确答案】 B56 【正确答案】 B57 【正确答案】 B58 【正确答案】 B59 【正确答案】 A6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生产力只能通过生产关系间接地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