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群落生态同步练习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911098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类试卷]群落生态同步练习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升本类试卷]群落生态同步练习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专升本类试卷]群落生态同步练习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专升本类试卷]群落生态同步练习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专升本类试卷]群落生态同步练习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群落生态同步练习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对植被水平分布的经度地带性规律影响较小的是(A)海陆分布(B)大气环流(C)太阳高度角(D)大地形2 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子是(A)热量和光照(B)热量和水分(C)水分和土壤(D)热量和土壤3 热带季雨林区的年降雨量约为(A)2 000 mm(B) 1 500 mm(C) 1 000 mm(D)800“mm4 常绿阔叶林分布区,年降雨量为(A)1 5002 000 mm(B) 1 0001 500 mm(C) 5001 000 mm(D)300600 mm5 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A)温带(B)热带(C)亚热带(D)寒温带6 中国植物群分类

2、中把多个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的依据是(A)建群种和水热条件(B)建群种的生活型和水热条件(C)优势种和水热条件(D)优势种的生活型和水热条件二、填空题7 在顶极一格局假说的顶极群落连续变化的格局中,分布最广泛且通常位于格局中心的顶极群落,叫( )。8 按单元顶极理论,给以充足时间,中国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盐碱土的顶极群落应是( )。9 按多元顶极理论,中国东部亚热带季风区盐碱土的顶极群落应是( )。10 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可把演替分为内因性演替和( )。11 生物群落的发育过程一般可经过发育初期、( )和发育末期三个阶段。12 从一个群落开始形成到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称为( )。13 群落发育过程中

3、,结构已定型,层次分化良好的阶段是( )。14 生物群落的常规特征也包括演替的方向性、( )和演替效应。15 水体继续变浅,水深 12 m,芦苇、香蒲等直立水生植物出现。这些植物的根发达,可以使水底迅速增高,形成浮岛。水下土地间或露出,开始具陆生环境特点。这是水生演替系列( )期的特点。16 在一定密度的森林内,随着年龄结构的增长和森林生长发生的数目、株数不断减少的现象叫( )。三、简答题17 简述生物群落发生的进程。18 简述群落演替的主要特征。19 简述顶极群落的主要特征。20 简述旱生原生演替的演替系列。21 简述水生原生演替的演替系列。22 以云杉采伐迹地的次生演替为例介绍次生演替系列

4、。23 生物群落的演替有哪些类型?24 简述顶极群落与非顶极群落的区别。25 简述中国植物群落分类的原则、系统和单位。26 简述中国植物群落分类的系统和单位。27 简述群落命名的方法。四、论述题28 论述影响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29 论述单元顶极学说与多元顶极学说的异同。30 论述中国植被的分布特点。群落生态同步练习试卷 6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

5、二、填空题7 【正确答案】 优势顶极【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8 【正确答案】 常绿阔叶林【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9 【正确答案】 盐碱群落【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10 【正确答案】 外因性演替【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11 【正确答案】 发育盛期【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12 【正确答案】 群落发育【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13 【正确答案】 发育盛期【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14 【正确答案】 演替速度【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15 【正确答案】 挺水植物【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16 【正确答案】 自然稀疏【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三、简答题17 【正确答案】 植物群落的发生是指在一定的地段上,植物群落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

6、在裸地上,群落的形成过程有 4 个阶段:(1)入侵或迁移阶段。(2)定居阶段。(3)群聚阶段。(4) 竞争阶段。【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18 【正确答案】 群落演替包括以下几个特征:(1)群落演替是有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的、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2)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虽然物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演替的类型、方向和速度,但演替是群落本身所控制的,并且正是群落的演替极大地改变着物理环境。(3)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演替并不是一个无休止、永恒延续的过程,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演替就不再进行,即以相对稳定的群

7、落为发展顶点。【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19 【正确答案】 顶极群落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它是一个在系统内部和外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达到平衡的稳定系统。(2)它的结构和物种组成已相对恒定。(3)有机物质的年生产量与群落的消耗量和输出量平衡,没有生产量的净积累。(4)顶极群落若无外来干扰,可以自我延续地存在下去。【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20 【正确答案】 简述旱生原生演替系列大致依次经历以下 4 个阶段:(1)地衣群落阶段。(2)苔藓植物阶段。(3)草本植物阶段。(4)木本植物阶段。【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21 【正确答案】 典型的水生演替系列依次是:(1)自由漂浮植物阶段。(2)沉水植物阶段。(

8、3)浮叶根生植物阶段。(4)直立水生植物阶段。(5)湿生草本植物阶段。(6)木本植物阶段。【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22 【正确答案】 下面以云杉被采伐后,从采伐迹地开始的次生演替为例介绍次生演替系列:(1)采伐迹地阶段。(2)先锋树种阶段 (小叶树种阶段) 。(3)阴性树种定居阶段 (云杉定居阶段) 。(4)阴性树种恢复阶段 (云杉恢复阶段) 。【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23 【正确答案】 (1)按演替延续时间: 世纪演替。 长期演替。快速演替。(2)按群落代谢特征: 自养性演替。异养性演替。(3)按起始基质性质: 原生演替。次生演替。(4)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 内因性演替。外因性演替。 群落发生

9、演替。【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24 【正确答案】 (1)生物的适应特性不同。(2)群落生产和群落呼吸量不同。(3)生物体积的大小和生活史的长短不同。【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25 【正确答案】 我国生态学家在中国植被一书中,参照了国外一些植物生态学派的分类原则和方法,采用了不重叠的等级分类方法,贯穿了“群落学一生态学”原则,即主要以群落本身的综合特征作为分类的依据,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和结构、地理分布、动态演替等特征及其生态环境在不同的等级中均作了相应的反映。中国植被采用的主要分类单位为三级:植被型(高级单位)、群系(中级单位)和群丛(基本单位) 。每一等级之上和之下又各设一个辅助单位和补充单位。高

10、级单位的分类依据侧重于外貌结构和生态地理特征,中级和中级以下的单位则侧重于种类组成。【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26 【正确答案】 中国植被采用的主要分类单位为三级:植被型(高级单位)、群系(中级单位) 和群丛(基本单位) 。每一等级之上和之下又各设一个辅助单位和补充单位。高级单位的分类依据侧重于外貌结构和生态地理特征,中级和中级以下的单位则侧重于种类组成。其系统如下:植被型组植被型植被亚型群系组群系亚群系群丛组群丛亚群丛【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27 【正确答案】 (1)群丛的命名,我国习惯于采用联名法,即将各个层中的建群种或优势种和生态指示种的学名按顺序排列,前面冠以 Ass,不同层之间的优势种以“

11、一”相连。如蒙古栎一胡枝子一羊胡子苔草群丛。(2)群丛组的命名方式与群丛相似,只是将同一群丛组中各个群丛间差异性最大的一层除去。(3)群系的命名依据是只取建群种的名称,如果该群系的优势种是两个以上,那么优势种中间用“+”号连接。(4)群系以上高级单位不是以优势种来命名,一般均以群落外貌一生态学的方法。如针叶乔木群落群系组、针叶木本群落群系纲、木本植被型等。【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四、论述题28 【正确答案】 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关系(包括种内和种间关系)与外界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影响因素非常复杂,下面是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是群落演替的

12、先决条件。(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是演替的动力。(3)种内和种间关系是演替的催化剂。(4)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是诱因。(5)人类活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29 【正确答案】 (1)单元顶极论认为在同一气候区内,无论演替初期的条件多么不同,植被总是趋向于减轻极端情况而朝向顶极方向发展,无论水生型的生境,还是旱生型的生境,最终都趋向于中生型的生境,并均会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气候顶极。(2)多元顶极论认为如果一个群落在某种生境中基本稳定,能自行繁殖并结束它的演替过程,就可看作顶极群落。在一个气候区域内,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一定都汇集于一个共同的气候顶极终点。除了气候顶极之外,还可

13、有土壤顶极、地形顶极、火烧顶极和动物顶极。(3)不论是单元顶极论还是多元顶极论,都承认顶极群落是经过单向变化而达到稳定状态的群落;而顶极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是和生境相适应的。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单元顶极论认为,只有气候才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其他因素都是第二位的,但可以阻止群落向气候顶极发展;多元顶极论则认为除气候以外的其他因素,也可以决定顶极的形成。单元顶极论认为,在一个气候区域内,所有群落都有趋同性的发展,最终形成气候顶极;而多元顶极论不认为所有群落最后都会趋于一个顶极。【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30 【正确答案】 中国植被水平分布的纬向变化可分为东西两部分,在东部湿润森林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针叶落叶林一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林一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一北亚热带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一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热带季雨林、雨林。西部位于亚洲内陆腹地,在强烈的大陆性气候笼罩下,从北到南出现一系列东西走向的巨大山系。打破了纬度的影响,这样,西部从北到南的植被水平分布的纬向变化如下:温带半荒漠、荒漠带一暖温带荒漠带一高寒荒漠带一高寒草原带一高寒山地灌丛草原带。【知识模块】 群落生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