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刑法(犯罪论)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1 社会危害性2 犯罪构成3 犯罪客体4 犯罪客观要件5 危害结果6 特殊正当防卫7 自救行为8 犯罪未遂9 继续犯10 吸收犯二、简答题11 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12 犯罪故意的种类。13 犯罪过失的种类。14 紧急避险成立的条件。15 故意犯罪形态的存在范围。16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17 刑法理论对必要共同犯罪的分类。18 成立教唆犯,需要具备的条件。19 结合犯的特征。三、填空题20 犯罪的理论分类:_,_,_。21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_究或者_,_的犯罪。22 排除犯罪的
2、事由:_、_、_、_、_、_、_。23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_。24 犯罪中止的特征:_、_、_、_。25 法定的一罪包括:_、_、_。全国自考刑法(犯罪论)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1 【正确答案】 是指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的侵犯性。社会危害性是质与量的统一,是相对稳定性与变易性的统一,是客观性与可知性的统一。【知识模块】 犯罪论2 【正确答案】 是指刑法规定的,表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与应受谴责性,而为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的有机整体。【知识模块】 犯罪论3 【正确答案】 是指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利益(法益)。【知识模块】 犯罪论4 【正确答
3、案】 是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的侵犯性,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知识模块】 犯罪论5 【正确答案】 是指危害行为给刑法所保护的法益所造成的具体侵害事实与危险状态。【知识模块】 犯罪论6 【正确答案】 是指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知识模块】 犯罪论7 【正确答案】 是指法益受到侵害的人,在通过法律程序、依靠国家机关不可能或者明显难以恢复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救济法益的行为。【知识模块】 犯罪论8 【正确答案】 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
4、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形态。【知识模块】 犯罪论9 【正确答案】 也称持续犯,是指行为从着手实行到由于某种原因终止以前,一直处于持续状态的犯罪。【知识模块】 犯罪论10 【正确答案】 是指事实上存在数个不同的行为,其一行为吸收其他行为,仅成立吸收行为一个罪名的犯罪。【知识模块】 犯罪论二、简答题11 【正确答案】 认定因果关系不等于认定刑事责任。认定某种行为与某种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只是确立了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了特定危害结果,并不等于一定要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知识模块】 犯罪论12 【正确答案】 (1)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5、。(2)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知识模块】 犯罪论13 【正确答案】 (1)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2)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知识模块】 犯罪论14 【正确答案】 (1)法益面临现实危险。(2)危险正在发生。(3)出于不得已而损害另一法益。(4)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知识模块】 犯罪论15 【正确答案】 (1)故意犯罪形态只能出现在犯罪过程中,
6、在犯罪过程以外出现的某种状态,不是故意犯罪形态。(2)故意犯罪形态是静止的犯罪行为状态,而不是运动的犯罪行为状态。就同一犯罪行为而言,出现了一种犯罪形态后,不可能再出现另一种犯罪形态。(3)故意犯罪形态只能存在于故意犯罪中,过失犯罪没有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形态。(4)从事实上说,不存在间接故意的犯罪预备,但是,间接故意犯罪可能存在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形态。【知识模块】 犯罪论16 【正确答案】 (1)共同犯罪的主体须为二人以上,包括自然人和单位。(2)共同犯罪必须是共同故意犯罪,即二人以上共同实施故意犯罪,而不要求二人以上有完全相同的故意。(3)成立共同犯罪当然要求有共同行为,即各共犯人
7、的行为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整体,各共犯人的行为都是共同犯罪行为这一整体的组成部分;各共犯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知识模块】 犯罪论17 【正确答案】 对向犯,是指以存在二人以上相互对向的行为为要件的犯罪,分三种情况:(1)双方的罪名与法定刑相同;(2)双方的罪名与法定刑都不同;(3)只处罚一方的行为。多众犯是指以多数人实施向着同一目标的行为为要件的犯罪。在我国刑法中包括聚众共同犯罪与集团共同犯罪。【知识模块】 犯罪论18 【正确答案】 (1)就教唆对象而言,必须是教唆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2)就客观方面而言,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即教唆行为。(3)
8、就主观方面而言,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知识模块】 犯罪论19 【正确答案】 (1)结合犯所结合的数罪,原本为刑法上数个独立的犯罪。(2)典型的结合犯是将数个原本独立的犯罪,结合成为另一个独立的新罪。(3)数个原本独立的犯罪被结合为另一新罪后,失去原有的独立犯罪的意义,成为新罪的一部分。(4)数个原本独立的犯罪结合为另一个独立新罪,是基于刑法分则的明文规定。【知识模块】 犯罪论三、填空题20 【正确答案】 重罪与轻罪;自然犯与法定犯;隔隙犯与非隔隙犯【知识模块】 犯罪论21 【正确答案】 经单位集体研;由负责人决定;由单位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知识模块】 犯罪论22 【正确答案】 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法令行为;正当业务行为;被害人的承诺;自救行为;义务冲突【知识模块】 犯罪论23 【正确答案】 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知识模块】 犯罪论24 【正确答案】 时间性;自动性;客观性;有效性【知识模块】 犯罪论25 【正确答案】 连续犯;集合犯;吸收犯【知识模块】 犯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