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教育类(教育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912981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教育类(教育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教育类(教育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教育类(教育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教育类(教育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教育类(教育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全国自考教育类(教育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有目的地严格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人为地使一定的心理现象发生,从而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是 (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测验法2 “超 Y 理论 ”要求根据不同人的情况,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与之相应的人性假设是 ( )(A)“经济人 ”假设(B) “社会人” 假设(C) “自我实现的人” 假设(D)“复杂人 ”的假设3 孤僻、“不合群 ”,而且常常多愁善感,这是哪种气质的人? (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4 在自我防御机制中,升华作用是下列哪一作用的一种表现

2、形式? ( )(A)合理化作用(B)压抑作用(C)代替作用(D)投射作用5 影响说服效果最重要的情境变量不包括 ( )(A)预告(B)分心(C)重复(D)模拟6 下列不是以一致性原则为基础的态度理论是 ( )(A)平衡理论(B)认知失调理论(C)一致性理论(D)功能主义理论7 下列不属于非正式教育群体对群体成员的作用的是 ( )(A)补偿作用(B)控制作用(C)同化作用(D)辅助作用8 下列不属于人际关系三个相互联系成分的是 (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D)规范成分9 下列属于建设性冲突特点的是 ( )(A)双方对自己的观点都十分自信(B)不愿听取对方的观点和意见(C)双

3、方对实现共同目标都很关心(D)互相交换情况减少以致完全停止10 文化与符号理论的提出者是 ( )(A)佩特森(B)卡尔曼(C)菲德勒(D)塞吉范内11 决策四分图的四种典型决策中,与职工个人利益无直接联系,却与企业损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是 ( )(A)QA 类(B) AQ 类(C) OAQ 类(D)AQO 类12 从现代的组织观念来看,教育组织是 ( )(A)内部封闭的系统(B)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C)社会心理系统(D)非正式教育实体13 在组织文化的基本内容里,群体中多数成员共同具有的信仰、价值、道德行为规范和工作态度等是( )(A)价值观念(B)组织信念(C)职业道德(D)群体意识14 使劳工

4、阶层产生自己既是工人又是管理者的感觉,形成“我也拥有企业一份财产”的心理状态,是塑造组织文化原则中的 ( )(A)卓越原则(B)成就原则(C)一体原则(D)参与原则15 在教育组织内部社会心理环境的构成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和思维方式的一种隐形的心理环境是 ( )(A)传统作风(B)人际关系(C)价值观(D)行为规范二、简答题16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才能提高教育领导者的影响力。17 简述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18 简述教育组织的特点。19 简述教育组织社会心理环境的分类。20 简述教育组织变革的动力及症候。三、论述题21 联系实际,试论述非正式教育群体的心理功能。22 联系实际,试对

5、教育组织外部社会心理环境进行分析。四、案例分析题23 一位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干劲十足,工作投入,一心地想做一个既能带出好成绩又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但一学期下来,结果却令他非常失望。学生成绩并不突出,尤其让自认为十分关爱学生、处处为了学生的他伤心的是,很多学生对他很反感。甚至有学生给校长写信告他的状,说他“不懂得爱护学生”“要求过于苛刻,难以接受”“口头说爱学生,但行动上看不出来 ”等等。试从教育工作者工作态度与教育行为关系的角度对上面的事例加以分析。全国自考教育类(教育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 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实验法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

6、一定的情境,人为地使一定的心理现象发生,从而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它可以揭示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复杂人”的假设提出的超 Y 理论,又称之为权变理论或应变理论,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抑郁质的人孤僻、“不合群”,而且常常多愁善感,善于察觉别人不大注意的小事情,所以常常表现得“多心”“小心眼”。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代替作用是一个人从一种活动范围中遭受了挫折,就从另一种活动中谋求成功,以求得到补偿。升华作用是代替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背景条件或情

7、境因素对于说服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其中预告、分心和重复是最重要的情境变量。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平衡理论、一致性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是以一致性原则为基础的。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非正式教育群体对群体成员的作用包括补偿作用、控制作用、同化作用、激励作用。非正式教育群体对组织的作用包括辅助作用、参照作用、抵制变革作用、干扰作用、传播谣言、结群谋私。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人际关系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相互联系的成分。人际关系的建立、发展和变化是这三种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建设性冲突的特点包括双方对实现共同目标都很关心;彼此愿意了解和听

8、取对方的观点和意见;大家都以争论问题为中心,互相积极交换情报资料。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文化与符号理论是塞吉范内 1984 年在卓越的学校领导者一书中提出来的。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QA 类问题与职工个人利益无直接联系,却与企业损益密切相关,应该请领导者与专家来进行决策,以保证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现代的组织观念来看,教育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按照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正式教育实体。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企业的群体意识就是为达成企业目标而在经营管理

9、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共识。D 符合题意。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一体原则,即创造“一体感”,使管理阶层与劳工阶层合二为一,产生自己既是工人又是管理者的感觉,形成“我也拥有企业一份财产”的心理状态。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传统作风作为一种教育组织环境,对组织成员起着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二、简答题16 【正确答案】 (1)加强教育领导者的自我修养。制约领导者影响力的因素中,关键在于领导者本人的心理素质。加强自我修养是提高领导者影响力的主要条件。其中至少应注意两点,一是提高自我意识水平,二是提高自我修养的意志水平。(2)缩短教育领导者影响力的力矩。领导者影响力的力矩,

10、取决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交往的层级。教育领导者应该深入基层、与教育工作者打成一片,尽力缩短领导与群众距离。(3)增加面对面的人际交往与信息的口头传递。只有教育领导者与教育工作者保持经常接触和直接对话,才会使自己成为有威信的领导者。(4)提高教育领导者自身的工作效率。领导者必须时时记住自己的工作职责,即领导者必须干领导的事情,绝不能让精力和时间做不必要的消耗;任何工作都要问三个“能不能” ;善于总结经验教训。17 【正确答案】 (1)有效性原则。(2)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原则。(3)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相适应原则。(4)协调原则。18 【正确答案】 (1)有确立的教育目标;(2)有明确的层次与分工

11、;(3)教育组织有一定的权力与权威;(4)教育组织有特定的法规和制度。19 【正确答案】 (1)按教育组织社会心理环境的形态,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按教育组织社会心理环境的层次,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3)按教育组织社会心理环境的性质,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4)按教育组织社会心理环境的范围,可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20 【正确答案】 (1)教育组织变革的动力:教育组织外环境的变化。教育组织内环境的变化。(2)教育组织变革的症候:决策失灵。沟通阻塞。功能失效。缺乏创新。三、论述题21 【正确答案】 (1)对群体成员的作用:补偿作用。非正式教育群体的活动是有针对性的,以补充组

12、织活动的不足,让成员满足在组织中不能满足的需要,主要是归属需要、交往需要。控制作用。非正式教育群体对成员的言行发挥着控制作用。同化作用。非正式教育群体成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活动之后,各自在言行及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逐步减少,共同语言、习惯等越来越多,这便是非正式教育群体同化作用的结果。激励作用。非正式教育群体往往是其成员行为的激励者。(2)对组织的作用:辅助作用。在一定条件下,非正式教育群体可以辅佐组织开展工作。参照作用。非正式教育群体的特殊本质及活动的多样化为组织灵活调整自己的行为提供了参照。抵制变革作用。既有权力和既得利益者会利用非正式教育群体反对或者抵制变革。干扰作用。当非正

13、式教育群体的目标、活动和利益与正式教育群体发生矛盾时,非正式教育群体就会起干扰和破坏作用。传播谣言。谣言在非正式教育群体中传播极快。结群谋私。非正式教育群体如果滑入歧途,就可能成为徇私枉法、相互勾结、中饱私囊的群体。22 【正确答案】 任何组织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一切活动不仅受其内部环境的影响与作用,而且还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与作用。影响教育组织的外部社会心理环境,主要包括:(1)政治经济形势。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大局,它统率、指导和调节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是上层建筑的基础,是教育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2)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生活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活动的特点。它一方面受

14、社会生产关系所决定,另一方而受稳定的个人价值休系所决定。(3)社会文化。社会文化调节和协调人际关系及设计关系,对社会成员起约束作用。(4)自然环境。组织外部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的自然环境也是直接影响人们心理和行为的重要条件。(5)大众传播系统。大众传播系统不论对整个社会还是个人都有巨大的影响。四、案例分析题23 【正确答案】 工作中,影响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因素主要有:(1)对一类事物的态度与对待特定事物的态度不同。(2)受其他相关态度的影响。(3)态度与动机的矛盾。(4)缺乏能力与技巧。(5)为了某些特殊需要而有意使态度与行为小一致。案例中这位新教师遇到的困惑对于教坛新手来说是比较正常的。一些新教师,由于刚刚参加工作,还处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再加上缺乏相应的工作能力和技巧,“好心办坏事”就在所难免。但是,要多总结、勤思考,分析态度与行为、目标与结果相脱节的原因,以尽快得到改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