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教育类(教育预测与规划)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912986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教育类(教育预测与规划)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教育类(教育预测与规划)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教育类(教育预测与规划)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教育类(教育预测与规划)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教育类(教育预测与规划)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全国自考教育类(教育预测与规划)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预测是基于人的预感的直觉预见(B)科学预测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始终(C)预测是基于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直觉预见(D)科学预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2 在规划制定过程中,为获取所需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法律和自然等方面的信息,而建立的一个正式的信息收集、整理、监视和管理系统,这一系统属于规划的 ( )(A)文本系统(B)信息系统(C)管理系统(D)决策系统3 为了更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和外部环境需要,在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教育系统从一种状态迁移到另一种状态,这_特性指的是教育系统的 (

2、 )(A)开放性(B)超前性(C)发展性(D)层次性4 教育发展的质量目标中,最重要的规划目标是 ( )(A)办学条件目标(B)师资质量目标(C)管理水平目标(D)学生质量目标5 一个完整的、良好的系统应当是总体(功能)大于各个组成部分(功能)的总和。系统的这一基本特性是其 ( )(A)开发性(B)整体性(C)封闭性(D)动态性6 不论年龄大小的在校学生人数与适龄总人口数的比,称为 ( )(A)净入学率(B)毛入学率(C)复读率(D)在校生的增长率7 反映个体或社会从教育的输入中所获得的最终利益的指标是教育系统的 ( )(A)外部有效性(B)收益率(C)内部效率(D)外部生产性8 反映教育系统

3、能否成功地完成预期目标的质量指标是 ( )(A)内部效率指标(B)外部生产性指标(C)收益率指标(D)外部有效性指标9 关于辍学率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辍学率是指中途退学的学生人数占在学人数的比率(B)辍学率是指中途退学的学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比率(C)辍学率是指中途退学的学生人数占适龄总人口数的比率(D)辍学率是指中途退学的学生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率10 对某一国家或地区教育制度、教育结构、教育发展速度等的全面预测,属于 ( )(A)单对象教育预测(B)规范型教育预测(C)宏观教育预测(D)微观教育预测11 依据教育预测活动性质的不同,可以将教育预测分为 ( )(A)宏观教育预测与微观

4、教育预测(B)定性教育预测与定量教育预测(C)短期教育预测、中期教育预测与长期教育预测(D)探索型教育预测、规范型教育预测和反馈型教育预测12 具有集思广益、匿名求真、反馈收敛等主要特点的教育预测方法是 ( )(A)专家个人预测法(B)专家协商预测法(C)德尔菲预测法(D)头脑风暴预测法13 平滑系数 a 值越大,近期实际值 ( )(A)对指数平滑值的影响越大(B)对指数平滑值的影响越小(C)对历史数据的影响越大(D)对历史数据的影响越小14 教育规划的特点之一是 ( )(A)盲目性(B)指令性(C)随意性(D)系统性15 进行移动平均预测法计算时,当时间序列的发展趋势比较明显变化时,移动平均

5、数数列落后于实际变化趋势,应取较小的 K 值,以减少预测误差,这种变化方式称为 ( )(A)斜坡式(B)脉冲式(C)阶梯式(D)平稳式16 一般来说,长期教育规划的期限为 ( )(A)3 年以上(B) 5 年以上(C) 8 年以上(D)10 年以上17 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和规划区域的人口分布确定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办学规模的规划方法是 ( )(A)社会需求法(B)人力预测法(C)学校布局法(D)收益率法18 根据教育规划的分类,地区教育规划属于 ( )(A)依据教育层次的分类(B)依据教育类型的分类(C)依据任务不同的规划分类(D)依据范围不同的规划分类19 在教育规划目标中,根据各行各业的发展对

6、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确定各专业的招生人数,并确定各类大、中专业学校的发展规模和比例结构称作 ( )(A)教育发展的专业目标(B)教育发展的师资目标(C)教育发展的质量目标(D)教育发展的规模目标20 在教育规划的准备阶段,对制定规划的人员分工、时间安排、经费使用等作出具体规定的工作是 ( )(A)明确规划任务(B)搜集规划资料(C)整理规划资料(D)拟定规划步骤二、名词解释题21 人口统计学22 定性论证法23 人口的发展动态24 质疑头脑风暴法25 教育规划三、简答题26 制定教育规划有哪些基本要求?27 教育规划的工作内容一般包括哪些方面?28 为什么说教育具有消费的特性?29 简述经济结

7、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30 简述科技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四、应用题31 结合实际,试述制定教育规划的基本要求。32 举例说明教育规划的主要功能。五、计算题33 有 18 名专家参与某地区学生升学率达到 95的德尔菲预测,调查的第二轮的结果为:5,5,5,6,6,6,6,6,7,7,7,8,8,8,9,9,9,9。求它们的中位数和上、下四分位数。34 某校的语文成绩达标率和升学率连续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求出因变量升学率 X和自变量语文成绩的达标率 X 的一元回归方程。根据下表的某班四年来的数学和物理平均成绩,求数学成绩 x 关于物理成绩 Y 的一元回归方程式。全国自考教育类(教育预测与规划)模拟试卷

8、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预测是在分析过去和现在有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作出的推测。预测活动发生在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原始社会,人类用标枪猎取猎物,猎手需要对标枪投掷时猎物跑出的距离进行预测。预测不是直觉预见,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因此,正确选项为 D。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制定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一系列的规划研究和组织管理子系统,主要有:规划文本系统、规划制定运作系统、规划决策系统、规划信息系统、规划组织系统、规划管理系统和规划评价系统。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育系统的发展性是指为了

9、更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和外部环境需要,在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作用下,教育系统从一种状态迁移到另一种状态的特性。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质量目标是对教育工作的质量所提出的一系列目标,包括学生质量目标、师资质量目标、管理水平目标和办学条件目标等,其中学生质量目标是最重要的教育规划目标。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系统的一个基本特性是其整体性,即一个完整的、良好的系统应当具有狄塔尔现象:总体大于各个组成部分的总和。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净入学率=适龄在校学生人数适龄总人口数100 毛入学率不论年龄大小的在校学生人数适龄总人口数100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育系统的

10、外部生产性是反映个体或社会从教育的输入中所获得的最终利益的指标。因此,选 D。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育系统的外部有效性是反映教育系统能否成功地完成目标的质量指标。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辍学率是指中途退学的学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比率。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宏观教育预测是根据教育与人口、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的相互联系,从全局上对一个国家、地区或部门教育发展趋势的总体预测。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教育预测活动性质的不同,可以将教育预测分为探索型教育预测、规范型教育预测和反馈型教育预测。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德尔菲预测法与专家协

11、商预测法和头脑风暴预测法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集思广益、匿名求真、反馈收敛。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平滑系数值越大,近期实际值对指数平滑值的影响也越大,即历史数据的平滑作用就相应较小。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从教育规划的性质上看,它具有系统性、预见性、客观性和指导性等几个基本特点。选项 A、B、C 均不属于教育规划的特点,因此,选 D。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当时间序列的发展趋势比较明显变化时,移动平均数数列落后于实际变化趋势,应取较小的 K 值,以减少预测误差,这种变化方式称为斜坡式。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规划对象涉及时间长短,教育规

12、划可以分为短期教育规划、中期教育规划和长期教育规划,时间分别为:13 年、5 年、10 年以上。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校布局法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和规划区域的人口分布确定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办学规模的规划方法。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教育层次、类型以及教育规划涉及的时间、范围、任务的不同,可以对教育规划进行分类。教育规划依据规划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国家教育规划、地区教育规划和学校教育规划。因此,选 D。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育规划经常要制定的目标有:教育发展的规模目标、教育发展的专业目标、教育发展的经济目标、教育发展的师资目标、教育发展的质量目标。专业

13、目标是根据各行各业的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确定各专业的招生人数,并确定各类大、中专业学校的发展规模和比例结构。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拟定规划步骤是指对制定规划的人员分工、时间安排、经费使用等作出具体规定。二、名词解释题21 【正确答案】 人口统计学是研究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口状态及其变化趋势的一门学科。22 【正确答案】 定性论证法主要是依靠参加论证的专家的经验和主观分析对教育规划进行论证的方法,论证的结果采用评语的方式,而无须作出定量评估。23 【正确答案】 人口的发展动态是指人口的增减和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迁移而引起的变动状态。24 【正确答案】 质疑头脑风暴法需要分开

14、召开两次会议,第一次按照直接头脑风暴的形式召开,通过直接讨论得出基本一致的预测意见。第二次会议则是对第一次会议提出的设想进行质疑,即挑毛病并寻求解决办法,使设想结论更加全面、正确。25 【正确答案】 教育规划是设计和安排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它是由国家、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或学校遵照国家对教育部门提出的方针、政策和任务,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三、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1)制定教育规划必须遵循“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本原则。(2)制定教育规划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充分体现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的基本指导思想。(3)制定教

15、育规划必须认清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使教育的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需要。(4)制定教育规划必须统筹兼顾好教育事业内部有关方面的比例关系,并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5)制定教育规划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对教育的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普及与提高进行综合考虑。(6)制定教育规划必须敢于改革创新,根据科学的预测和借鉴先进的经验,确立教育事业未来发展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和措施。(7)制定教育规划必须做好宣传工作,以争取获得各方面广泛的支持和理解。27 【正确答案】 教育规划的工作内容一般包括:建立规划的组织系统;调查和收集与教育规划有关的信息资料,研究教育规划

16、对象的发展规律;采用合适的方法对教育发展进行预测;确定教育规划对象的发展目标;制定实现教育规划对象发展目标的对策与措施;在执行教育规划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教育规划进行修正和调整。28 【正确答案】 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而消耗物质资料的过程。一方面,由于教育并不直接提供较好职业和丰厚的报酬,而只是为社会和个人带来潜在的经济效益,只有当教育培养的劳动力与其他经济要素相结合,才有可能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和带来社会与个人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许多国家,教育发展都在某一历史阶段中,被看成是一种社会服务,它由政府或福利机构提供条件,使广大群众都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义务教育,以便获

17、得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具有一定的生产技能。从这两方面看,教育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消费。29 【正确答案】 首先,教育要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足够数量的一般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因此,需要扩大招生的规模;其次,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教育培养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和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必须调整中等和高等学校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再次,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快,因而迫切要求教育发展也要加快前进的步伐,教育思想、体制、结构、内容、手段都应该有更灵敏的反应和适应性。30 【正确答案】 (1)科技发展要求教育加强基础学科和基础理论教学;(2)科技发展要求增加投入;(3)科技发展要求提高人才素质;(4

18、)科技发展要求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四、应用题31 【正确答案】 (1)制定教育规划必须遵循“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本原则;(2)制定教育规划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充分体现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基本指导思想;(3)制定教育规划必须认清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使教育的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需要;(4)制定教育规划必须统筹兼顾好教育事业内部有关方面的比例关系,并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5)制定教育规划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对教育的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普及与提高进行综合考虑;(6)制定教育规划必须敢于改革创新,根据科学的

19、预测和借鉴先进的经验,确立教育事业未来发展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和措施;(7)制定教育规划必须做好宣传工作,以争取获得各方面广泛的支持和理解。32 【正确答案】 (1)协调教育系统内外关系;(2) 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与使用,是否合理使用的客观标志是看其是否能保证教育结构与国民经济结构相适应;(3)为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提供目标和依据。举例具体说明。五、计算题33 【正确答案】 因为,专家人数,n18,n2k,k9 为奇数,所以: 中位数Mdn 7 上四分位数 Q1 6 下四分位数 Q3834 【正确答案】 根据题意列一元系数回归表并求值列表得将上表的数值代入回归系数的计算公式得到: b 1n i1 (XiYiX ni)1Y i ni1(X 2i1X i(2 0653) (17406526)1 b0Yb 1X075065010 将回归系数 b0 和 b1 代人公式,得到Y010X 根据相关系数公式得到 r1 根据 df422,得到临界值r001 099,又因为 099 小于 1,所以 Y 与 X 存在着显著的一元线性回归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