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 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根据史料记载,五刑已完备是在(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时期2 认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的是(A)孔丘(B)管仲(C)鲍叔牙(D)子产3 子产实行的确认土地私有合法性的制度是(A)“丘赋”制(B)初税亩制(C) “三国五鄙” 制(D)相地而衰征4 孔子据以主张“ 父子相隐 ”的周礼原则是(A)明德慎罚(B)舍生取义(C)不党父兄(D)为亲者隐5 老子政治理论的核心是(A)兼爱(
2、B)无为(C)礼治(D)法治6 下列主张是由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提出的是(A)“富贵以道其前,明罚以率其后”(B) “应赏刑罚必以信”(C) “不法古,不修今”(D)“大明法度,众建贤才”7 论衡一书的作者是(A)王充(B)贾谊(C)董仲舒(D)仲长统8 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思想是(A)法家思想(B)玄学思想(C)儒家思想(D)道家思想9 韩愈在复仇问题上采取的观点是(A)以法律为准,反对复仇(B)以儒家经义为准,拥护复仇(C)礼法统一,经律两不失(D)以法律为准,拥护复仇10 朱熹在执法问题上主张(A)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B)严刑峻法(C)以宽为本(D)轻刑11 金世宗为控制外戚势力的发展,在法
3、律上主张严于(A)“议功”(B) “议贤”(C) “议亲”(D)“议贵”12 中国近代史上率先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是(A)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B)地主阶级改革派(C)太平天国领袖(D)资产阶级改良派13 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理论化、系统化的人物是(A)李鸿章(B)曾国藩(C)张之洞(D)左宗棠14 近代中国,主张法治和人治并重的思想家是(A)张之洞(B)魏源(C)康有为(D)梁启超15 旧中国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刑法典是(A)大清律例(B) 大清新刑律(C) 大清现行刑律(D)修正刑律草案16 我国古代神权法思想形成于(A)唐虞(B)夏(C)商(D)西周17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孔子(
4、B)孟子(C)苟子(D)董仲舒18 孔子强调“ 举贤才” 的重要,对于传统的 “世卿世禄”制度和周礼的“ 亲亲”原则进行了大胆的修正,主张(A)“君子笃于亲 ”(B) “内举不失亲”(C) “外举不失贤”(D)“近不失亲、远不失举”19 孟子的“仁政 ”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A)人治思想(B)法治思想(C)德治思想(D)性恶论思想20 以下主张不属于墨家政治法律思想的是(A)尚同(B)毁法(C)明鬼(D)尚贤21 法家提出了以权术加强和实现“法治” 的方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下列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是(A)“循名责实 ”之术(B) “无为而为” 之术(C) “禁奸” 之术(D)人君南面之术2
5、2 将儒家经义应用于法律实践的第一人是(A)荀况(B)刘安(C)贾谊(D)董仲舒23 在政体方面,主张“ 反汉之弊,修周旧迹 ”,实行分封的是晋朝的(A)刘颂(B)张斐(C)嵇康(D)杜预24 “贵无”宇宙本体论的创立者主要是(A)何晏、王弼(B)嵇康、阮籍(C)郭象(D)鲍敬言25 下列人物中,既参与制定贞观律,又参与编纂永徽律并对之作了注解的是(A)长孙无忌(B)房玄龄(C)于志宁(D)李劫26 阐发孟子“ 万物皆备于我 ”的主观唯心主义命题,并提出 “一分为二”的辩证法思想的是(A)周敦颐(B)李翱(C)邵雍(D)朱熹27 范仲淹所主持的改革运动,被称为(A)“庆历新政 ”(B) “熙宁
6、新政”(C) “永贞改革”(D)“开元中兴 ”28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中,对法律问题论述最多、涉及面最广的是(A)黄宗羲(B)王夫之(C)顾炎武(D)唐甄29 主张正视民族大局,重视祖国统一,“师夷制夷” ,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洋务派人物是(A)曾国藩(B)李鸿章(C)左宗棠(D)张之洞30 沈家本等人首先着手修改的清朝旧法典是(A)大清律例(B) 大清现行刑律(C) 大清新刑律(D)新刑律草案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 子产在审判案件中,主张采用(A)倒言反事(B)以情断狱
7、(C)离讼(D)宽猛相济(E)五听32 商鞅重刑理论的主要措施是(A)重刑少赏(B)重轻罪(C)刑用于将过(D)禁奸止过,莫若重刑(E)以刑去刑33 白居易的法律主张包括(A)刑、礼、道“ 迭相为用”(B)理大罪、赦小过(C)反对恢复肉刑(D)慎选司法官吏(E)穷礼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34 王夫之“趋时更新 ”的法律观点包括(A)“趋时更新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B) “否定” 圣法不可变(C) “有定理而无定法”(D)“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E)有治法而后有治人35 沈家本认为“ 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 ”,至于如何得其用法之人,他主张(A)所有国家官吏,“ 皆宜知法”(B)
8、司法官吏应具有专门知识(C)设置律学博士,教授法学(D)靠贤人来制定善法(E)法治、人治并重,法律、道德“相须为用”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36 隆礼重法37 抱法处势38 君臣共理天下39 公羊三世说40 黄老之学四、简答题每小题 7 分41 简述荀子的“ 隆礼重法论 ”。42 简述王安石“ 大明法度,众建贤才 ”的主张。43 简述康有为“ 托古改制 ”思想。五、论述题每小题 12 分44 试论龚自珍“ 更法改图 ”思想。45 试述朱熹“ 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 ”的法律思想。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 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9、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正确答案】 C2 【正确答案】 B3 【正确答案】 A4 【正确答案】 D5 【正确答案】 B6 【正确答案】 C7 【正确答案】 A8 【正确答案】 C9 【正确答案】 C10 【正确答案】 A11 【正确答案】 C12 【正确答案】 B13 【正确答案】 C14 【正确答案】 D15 【正确答案】 B16 【正确答案】 B17 【正确答案】 A18 【正确答案】 D19 【正确答案】 C20 【正确答案】 B21 【正确答案】 D22 【正确答案】 D23 【正确答案】 A24 【正确答案】 A25 【正确答案】
10、A26 【正确答案】 C27 【正确答案】 A28 【正确答案】 B29 【正确答案】 C30 【正确答案】 A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 【正确答案】 A,B,C32 【正确答案】 A,B,C,D,E33 【正确答案】 A,B,C,D34 【正确答案】 A,B,C35 【正确答案】 A,B,C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36 【正确答案】 隆礼重法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者荀子提出的思想命题。这不但是对西周礼的修正,也是对孔子礼治思想的发展。隆礼重法就是礼、法并重。在治理国家中,两
11、者都不可缺少。而且苟子将礼的原则法律化,使之有法的性质。隆礼重法对秦汉以后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37 【正确答案】 抱法处势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的思想命题。指君主治理国家,首先要有权势,势治是法治的前提。若无势,则不能令行禁止。但是,势又不能离开法。离开法治,势治就会变成人治。因此,法和势必须结合。抱法处势,就能治理好国家。38 【正确答案】 君臣共理天下是由范仲淹提出的。他认为君主应该克服“独断” 、“偏听”,重宰相、谏官、御史之职, “舍一心之私”,执法公正。这一学说不仅是针对当时皇权太重的现实而发,更重要的是为推行改革服务的。但是,由于这一理论只是建立在劝谏君主和君主
12、自觉的基础上,不可能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因而是无法实现的。39 【正确答案】 这是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提出的思想命题。他认为公羊春秋的核心是“ 公羊三世说 ”。即人类社会的演进分三个阶段,由 “据乱世”进入“升平世”,再由“升平世”进入“太平世” 。他还认为,春秋里的“ 大义”是孔子治据乱世之法,而“ 微言” 是孔子治 “升平世”、“太平世”之法,康有为以自己的政治意图解释治世之法,目的是借“古圣” 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40 【正确答案】 黄老之学产生于战国中期,是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其代表作有老子、黄帝四经、文子,早期黄老之学具有明显的道法结合的性质,是汉初封建统治占主导地位
13、的政治法律思想。四、简答题每小题 7 分41 【正确答案】 荀子继承、发展了儒家的礼治论,赋予礼以封建等级制的内容:其一,礼是治国的根本。其二,论礼的起源。他认为人性恶,好利恶害,为制止人们因物质需求难以满足而造成社会混乱,圣人“制礼义以分之” 。其三,严格划分人们的贵贱等级。在隆礼的前提下,还要重法,必须做到“进退有律” ,以法作为治国的准绳和赏功罚罪的标准:其一,论法的作用;其二,法以礼为本;其三,先礼后法,先教后诛;其四,罚当其罪。这种隆礼重法论,实际上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礼法结合的先导。42 【正确答案】 王安石认为,要实现天下大治,主要靠两个办法:一是“大明法度”;二是“众建贤才”。在这
14、个基础上,他提出了法治、人治统一说。他认为国家是否富强、天下是否安宁,关键在于有没有法度和法度是否合理。同时他也十分重视人的作用,认为立法和执法都离不开贤人。王安石将法度和贤才的作用统一起来,认为法治和人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因素,这就形成了法治人治统一论。在实践中具体表现就是运用法制手段选拔和任使人才,主要表现在:(1)久其任而待之以考绩之法。(2)设“ 明法科”,培养执法官吏。43 【正确答案】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阐明了孔子托古改制的思想,实际上是宣扬自己改制立法的变法主张。它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 的祖师爷,其目的是借古圣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他认为,据乱世是暴主之酷政的时
15、代,升平世是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时代,还有一个太平世,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时代。对中国而言,是“ 进至升平 ”的时代,因此中国必须改革封建专制制度,实行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五、论述题每小题 12 分44 【正确答案】 龚自珍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总崩溃,西方资本主义开始侵入,农民起义蓬勃发展的年代,时代的洪流推动和促使龚自珍走上了要求“更法” 、“改图”的改革现状的道路。其思想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批判封建法律制度,“ 更法改图”。龚自珍猛烈抨击清王朝政治的衰败腐朽,揭露封建统治存在的深刻危机:以“ 不可破之例”束缚包括司法官吏在内的各级官吏;刑狱黑暗,司法官吏残暴地迫害人民。这种批判能
16、激起人们对封建专制的愤恨,有进步作用。龚自珍主张仿古法而行之,以“ 更法改图 ”,但并不要求对清朝政治法律制度作根本性的改革,而且认为改革“ 不可以骤”,以免人民对旧制度冲击得太厉害,损害地主阶级根本利益。(2)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 农”说。龚自珍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所有的人都有追求财富的欲望,而人的这种欲望应平均地得到满足。社会危机的原因是贫富不均。他在农宗篇中首先提出了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农” 的理论。(3)不拘一格降人才。他认为造成清朝官僚集团无能的重要原因是腐朽的科举制度,希望在用人问题上进行改进。(4)禁绝鸦片、宜用重典。他认为,“刑乱邦应用重典”,用法律手段禁绝鸦片。4
17、5 【正确答案】 在刑罚宽严问题上,朱熹力主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他认为,“今人说宽政,多是事事不管,某谓坏了这宽 字” 。他分析其原因时说:执法者或为祸福报应之说所迷惑,“多喜出人罪以求福报” ;或为 “恤刑之说”所迷惑,“ 以为当宽人之罪而出其死” ,凡遇罪当杀者,总为之开脱,以待上奏之后裁决;或为“ 罪疑从轻”之说所迷惑,以为“ 凡罪皆可以从轻”。他要求纠正这种有利于罪犯、有害于被害者的做法。“ 今人说轻刑者,只见所犯之人为可悯,而不知被伤之人尤可念也。如劫盗杀人者,人多为之求生,殊不念死者之为无辜,是知为盗贼计,而不为良民计也。” 朱熹的严刑主张,还具体反映在恢复肉刑、限制赎刑、严惩“
18、 奸凶”诸问题上。第一,主张恢复肉刑。“今徒、流之法,既不足以止穿窬淫放之奸,而其过于重者则又有不当死而死,如强暴赃满之类者。”如果恢复肉刑,虽然摧残了人的肢体,却保全了他的性命,且又不能继续作恶。这是“仰合先王之意而下适当世之宜”的好办法。第二,限制赎刑。他认为,原来规定的赎刑,只适用于轻罪:“ 罪之极轻,虽入于鞭扑之刑而情法犹有可议者。”后世出现的“ 赎五刑法,非圣人意也”。如果重罪仍适用赎刑,结果是有财者杀人伤人而可幸免刑狱之苦,无辜者又何其不幸。因此,对赎刑的使用必须严加限制。第三,严惩“奸凶” 。朱熹主张,对于危害封建统治的“ 奸凶” 要迅速严厉地加以惩治,决不宽贷。他说:“早正典刑,使奸凶之人,不得以迁延幸免。”以“ 以严为本”为原则,朱熹还要求维护封建等级制,审理案件须先分清尊卑、七下、长幼、亲疏的区别,然后才判断其是非曲直。由此可见,朱熹的“ 以严为本”,最终是以维护纲纪伦常为其根本原则的。为了维护纲纪伦常,他不惜抛弃“ 直” 与 “不直”的是非界限,混淆罪与非罪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