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913806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嫡长子继承制最早确立的时期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2 我国行政监察制度初步形成于_时期。( )(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3 春秋时期,中央集权制开始逐步建立,在地方管理上,这体现为由国鄙制向_的转化。( )(A)乡遂制(B)分封制(C)县郡制(D)官僚制4 商鞅变法发生在( )(A)魏国(B)秦国(C)楚国(D)鲁国5 两汉时期,九卿由_进行考核。( )(A)御史(B)尚书(C)丞相(D)丞相和御史两府联合6 汉代尚书分曹理事始于_之时。( )(A)西汉武帝(B)西汉成帝(C)西汉文帝(D)

2、西汉景帝7 北魏时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在州之上设立具有中央派出机构性质的( )(A)行省(B)行台(C)道(D)路8 隋唐时期选拔官员的途径很多,_是其中最为主要的途径。( )(A)荐举(B)征辟(C)进入幕府(D)科举9 宋代设置的诸监中,掌教务的机关是( )(A)少府监(B)司天监(C)国子监(D)将作监10 北宋设于首都、陪都、军政要冲以及皇帝即位前居住或任职之州的地方行政机构为( )(A)道(B)军(C)监(D)府11 元代汉人和南人的主要人官途径是( )(A)科举(B)世选(C)由吏而官(D)征辟12 元朝设立的行省共有( )(A)10 个(B) 12 个(C) 14 个(D)15

3、个13 明代的最高审判机关是( )(A)刑部(B)都察院(C)大理寺(D)内阁14 明代官员得到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 )(A)资历(B)品德(C)出身(D)政绩15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的行政体制是( )(A)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体制(B)中华民国政府的行政体制(C)广州国民政府的行政体制(D)武汉国民政府的行政体制16 “百日维新 ”期间积极推行新政的地方官员有 ( )(A)直隶总督荣禄(B)湖南巡抚陈宝箴(C)两广总督谭锺麟(D)两江总督刘坤一17 1906 年 10 月,晚清政府学部根据外国公务员制度关于大学生毕业后要经过国家“学成试验和人官试验 ”两项规定,制定了( )(A)钦定学

4、堂章程(B) 奏定学堂规章(C) 考试游学毕业生章程(D)游学生任用章程18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政体是( )(A)总统制(B)责任内阁制(C)立宪君主制(D)委员会制19 1916 年 6 月袁世凯死后,继任大总统的是( )(A)唐继尧(B)黄兴(C)胡汉民(D)黎元洪20 南京临时政府国务会议的主席是( )(A)临时大总统(B)参议长(C)总统府秘书长(D)内务部长21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于 1927 年 6 月明令各省在县行政体制上一律采取( )(A)县长制(B)委员会议制(C)县政会议制(D)县自治制22 1949 年国共和谈破裂后,蒋介石以加强党政联系为名,在广州设立_作为国民

5、党的最高决策机关。( )(A)国民大会(B)国民参议院(C)绥靖公署(D)中央非常委员会23 1947 年国民政府改组后国民政府委员会采取( )(A)民主集中制(B)首长负责制(C)主席独裁制(D)委员合议制24 苏区行政人员的待遇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实行( )(A)补贴制(B)津贴制(C)供给制(D)工资制25 抗日民主政府的基层单位是( )(A)乡(B)村(C)县(D)乡或村二、多项选择题26 西周中央政府三公以下最主要的政务官是三司,即( )(A)司农(B)司马(C)司徒(D)司空(E)司土27 秦汉时期乡里官员的地位十分重要,是国家行政的根基,乡官有( )(A)三老(B)亭长(C)啬夫(D

6、)游徼(E)卫尉28 清末,行政官员任用制度的重要改革有( )(A)实行捐纳制(B)停业捐纳(C)裁汰书吏(D)增发养廉费(E)职官分级29 南京临时政府的国务会议由_组成。( )(A)各部次长(B)临时副总统(C)临时大总统(D)各部总长(E)省军政府首脑30 关于中国共产党“ 六大 ”通过的苏维埃政权组织问题决议案 的正确说法有( )(A)确定以“ 工农兵代表会议”( 苏维埃)作为红色政权的名称(B)提出了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口号(C)规定了苏维埃政权的机构设置(D)规定了苏维埃政权的任务、组建方式(E)明确规定了中华苏维埃政权的行政体制结构三、名词解释31 宗法制32 九品中正制33 京察3

7、4 清代盟旗制度35 弼德院四、简答题36 简述秦汉中央政府的列卿制度。37 简述秦汉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体制。38 简述清朝的回避制度。39 简述中国工农民主政权创造的行政管理经验。40 简述苏区行政监督上主管部门监督所采取的主要形式。五、论述题41 试述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42 试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行政执行的基本趋向和行政执行混乱的原因。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2 【正确答案】 C3 【正确答案】 C4 【正确答案】 B5 【正确答案】 D6 【正确答案】 B7 【正确答案】 B8 【正确答案】 D9 【

8、正确答案】 C10 【正确答案】 D11 【正确答案】 C12 【正确答案】 A13 【正确答案】 C14 【正确答案】 A15 【正确答案】 A16 【正确答案】 B17 【正确答案】 C18 【正确答案】 B19 【正确答案】 D20 【正确答案】 A21 【正确答案】 A22 【正确答案】 D23 【正确答案】 D24 【正确答案】 C25 【正确答案】 D二、多项选择题26 【正确答案】 B,C,D27 【正确答案】 A,C,D28 【正确答案】 B,C,E29 【正确答案】 C,D30 【正确答案】 A,C,D三、名词解释31 【正确答案】 宗法制是从原始社会后期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

9、到西周时才最后形成严密的政治制度。它的核心问题就是通过血缘亲疏及长幼辈分的血族观,保证嫡长子继承王位。宗法制度不仅解决了嫡长子继承王位的问题,为统治集团提供了权力的继承和更迭规则,降低了权力转移时政治振荡的频率,而且还协调了各级封君之间的关系,起到稳定整个王朝统治秩序的作用。32 【正确答案】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为门阀政治服务的选官制度。魏国建立之初,魏文帝接受陈群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度。九品中正制度是从汉代察举制演变而来,只不过将荐举之权从中央和地方各级长官转移到专职举士的中正官。其具体方法是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担任原籍地的大中正或中正,负责考察本州士人,综合他们的门第和德才定出品和状

10、,品、状均呈报吏部作为政府选官依据。在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状还受到一定重视,后来状变成具文,品成为选拔官员的惟一标准,九品中正制因而成为巩固门阀政治、阻塞寒素人才人仕的工具。33 【正确答案】 京察是明代朝廷对京官定期进行的考察,后被清代沿用。京察与外察相对应,对京官的考察每六年一次。四品以上京官的考察由皇帝亲自主持,先由官员自我裁定,然后交皇帝裁决;五品以下京官的考察由吏部和都察院共同主持,然后呈报皇帝批准。34 【正确答案】 旗盟制度是清代在蒙古族聚居区实行的管理体制。旗是行政单位,每旗设扎萨克一人掌管一旗事务。若干旗组织成盟,设正、副盟长各一名,盟不是旗的上级行政单位,而是旗上的监察机构

11、,盟长主管监察旗扎萨克,召集各旗会盟,然后将会盟诸事上报理藩院。盟旗长官均由蒙古王公担任,职务世袭。为加强对蒙古地区的控制,清朝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库伦、塔尔巴哈台、西宁等地设置将军、参赞大臣、办事大臣等,他们作为皇帝的特派大员掌握各有关地区的军政大权,盟旗官员必须接受他们的监督。35 【正确答案】 弼德院是晚清政府在成立仿“责任内阁” 时,仿照英、日枢密院设立的机构,其作为皇帝的咨询机构,并用以制约内阁。四、简答题36 【正确答案】 (1)秦汉中央政府职能机构的长官称卿,其职能如下:奉常。西汉改称太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西汉改称光禄勋,掌宫廷警卫。 太仆。掌宫廷车马。卫尉。掌皇宫保卫。

12、典客。西汉曾更名大行令、大鸿胪,掌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廷尉。掌司法。 治粟内史。西汉更名大农令、大司农,掌财政税收。宗正。掌皇族内部事务。 少府。掌山河湖海税收及手工业制造。以上官员称为九卿。除此之外,还有与九卿地位相当的中尉(掌京师治安)、将作大匠(掌土木工程) 和大长秋( 掌皇后的各种事务) 等,他们和九卿合称列卿。 (2)列卿制度是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相适应的制度,列卿制度体现出君主专制的精神,即官员必须绝对服从皇帝。37 【正确答案】 针对各少数民族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具有不同的风俗民情的现实,秦汉中央政府采取了非常灵活的管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杂居区,采取郡下设道的方

13、法。道相当于县,其长官秦称道啬夫,西汉称道长。这种道当是郡下的一种与县有所不同的特殊行政区域,所采取的是既直接统治,又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其内部特殊性的管理方法。 (2)在南方归附地区,采取虽置郡县和汉人长官,但对归附少数民族首领仍赐侯、王印,保持内部原有统治方式的双轨制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方式当是一种高度内部自治的方式。 (3)对内属迁入边郡的北方少数民族,一方面保留原有的国号和建制,称属国,另一方面,朝廷直接派出官吏加以监督。成帝以前实行的是大鸿胪一典属国一属国都尉三级管理,成帝以后减省为大鸿胪一属国都尉两级管理制。这种管理方式当属于一种有限度的内部自治方式。 (4)持节领护官。这是汉政府对北部

14、叛服无常的少数民族派出的进行羁縻的一类武官,这些武官对各少数民族政权只采取武装监护而不干预其内部事务。这种管理方式以中央政府自身实力强大为前提,一旦自身实力衰落,前世经营的成果也全付诸东流。38 【正确答案】 回避制度到清朝时已发展得十分完善,分为: (1)亲族回避。凡有祖孙、父子、叔侄和兄弟关系的人不能在同一机构中任职,由职务较低者回避。地方官的回避要求更严,凡有五服以内亲属关系及外姻亲属关系、师生关系者均要回避。 (2)职务回避。如户、刑两部中负责各省事务的司级机构长官必须回避,即处理某省业务的机构中不能有本省籍的官员。 (3)地区回避。地方官必须回避籍贯所在的本省,且不允许在邻省五百里以

15、内地区任地方官。39 【正确答案】 (1)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各级代表大会,由代表大会选举或任命行政机关领导成员,实行议行合一的管理制度。 (2)行政机关贯彻精简和廉洁的原则,实行首长职数限额制和大体平均的供给制。 (3)实行中央和地方适当分权,调动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 (4)贯彻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干部政策,严格挑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5)实行调查研究、典型试验、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等工作方法。40 【正确答案】 (1)由中央政府发布命令,规定统一时间和要求,各自进行自上而下的工作检查。 (2)上级领导机关的主要负责人深入基层,实地检查和指导下级政府的工作。 (3)下级行政机关按时

16、向上级领导机关报告工作。五、论述题41 【正确答案】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使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体制逐步走向制度化和系统化,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行政管理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达到了实现封建君主中央集权的目的。在分封制下,各级君主的专制权力受到空间范围的限制,在郡县制体制下,郡县地方长官不是封君,其职位也不能世袭,郡县地方长官所掌握的主要是行政执行权,决策权则主要收归中央。以郡县制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中央集权制下君主权力远比分封制下的君主权力为大。 (2)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制,奠定了封建中央集权体制的经济基础。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必然引起土地兼并和庶民分化,这种分化

17、势必引发激烈的阶级斗争。这样一种严重的阶级斗争格局需要一个表面凌驾于社会之上维护私有财产秩序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通过这个国家对各种社会矛盾加以调节。 (3)变法运动中,各国先后颁布法律,出现依法治民的倾向。等级君主制旧秩序的解体,自然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宁,势必要求加强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而以礼制为基础的习惯法在处理新出现的社会问题方面已显得无能为力,制定新的成文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已迫在眉睫。 (4)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官僚制。早在在春秋时期,在家臣制的基础上就已产生了官僚制的雏形,世卿世禄制呈现出瓦解趋势,但世卿世禄制的最终废除乃是通过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而实现的。变法运动的核心和焦点在于剥夺

18、旧贵族的特权,废除世卿世禄制,以便让那些从庶民中产生的具有卓越能力的新兴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掌握政权。官僚制是一种和封建君主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制度,它具有以下特点:官员职位不能世袭,只能凭能力和功劳由国家授予; 官吏只能依法按上级的规定行使职权,上级通过“上计” 来考核官吏,依据官吏工作实绩予以奖惩,并作为官员升迁的依据;俸禄制取代食封制。可见,君主通过官僚制完整地控制 r 国家的人事权,使中央集权政体获得了组织上的保证。42 【正确答案】 (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各届政府,基本上都是军人控制下的政府,因而其行政执行势必受到军阀势力的影响,呈现出如下两个基本的趋向: 决策能否执行往往

19、以掌权军阀的意志为依归。符合掌权军阀意志的决策,即使完全违背民意也能畅通无阻;不符合掌权军阀意志的决策,即使完伞符合民意也是寸步难行。 决策能否执行往往以掌权军阀的实力消长为依归。当掌权军阀得势时,即使是错误的决策也能够顺利执行;当掌权军阀失势时,即使是正确的决策也无人去执行它。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行政执行,从总体上来说是相当混乱的。造成混乱的原因_分复杂,仅从行政管理的层面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体制混乱,权限不清。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由于体制不断变化,各种机构职责权限十分混乱,到皖系军阀统治时,府院权限纷争已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政出多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袁世凯统治时期,北京政府的政令尚能保持基本的统一。袁世凯死后,各派军阀各自为政,纷纷以军事实力干预政府事务,造成政出多门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混乱局面。 内阁派系复杂,互相牵制。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任国务总理,组成联合内阁,除北洋派阁员外,段祺瑞很难控制其他阁员。 内阁更迭频繁,政局动荡。在北洋军阀统治的 16 年中,内阁更迭了 40 余次,平均每年更迭近 3 次。内阁最长的不过年余,最短的只有几天。内阁的频繁更迭,无疑给行政执行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