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模拟试卷 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强调传播是有意图的施加影响的学者是(A)罗杰斯(B)贝雷尔森(C)拉斯韦尔(D)霍夫兰2 赖利夫妇模式中的次属群体指(A)基本群体(B)初级群体(C)社会结构(D)社会总系统3 申农韦弗模式本来是一个纯技术性的,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的(A)通信过程模式(B)传播模式(C)数字模式(D)反馈模式4 “过程研究 ”属于传播学的(A)宏观理论(B)微观理论(C)分支理论(D)实用理论5 定额抽样又称为(A)方便抽样(B)固定抽样(C)判断抽样(D)配额抽样6 传播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方法是(A)实验室控制(B)实地实验(C)人工模拟环境(D
2、)实验室环境控制7 “娱乐功能 ”的提出者是 (A)心理学家(B)艺术家(C)社会学家(D)政治学家8 美国华盛顿邮报通过揭露“水门事件” 而导致尼克松辞职,这体现的大众传播功能是 (A)麻醉精神(B)授予地位(C)社会整合(D)重申社会准则9 在传播学研究中,我们将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相互交流信息的各种途径、手段、方式,通称为 (A)媒介(B)媒体(C)渠道(D)传媒10 根据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下列不属于“冷媒介” 的是 (A)电话(B)电视(C)可视电话(D)照片11 对于视听兼备的综合性媒介电视来说,受众往往首先视它为 (A)获取知识的工具(B)满足心理需要的工具(C)消遣、娱乐的工具(
3、D)满足信息需求的渠道12 在大众传播中,大部分反馈信息的收集和测定的形式是 (A)受众来信(B)定量化形式(C)座谈会(D)定性分析13 读者概况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A) 辅助回忆的方法(B)内容分析法(C)人口统计学分类法(D)实验室法14 诺依曼认为,在以电视高度普及为特点的现代信息社会,媒介信息的抵达范围具有空前的广泛性会产生 (A)共鸣效果(B)遍在效果(C)休眠效果(D)累积效果15 在现代都市社会中,意见领袖以 (A)综合型为主(B)某一集团为主(C)知识分子为主(D)单一型为主16 有关大众传播效果的最早的实证研究是 (A)拉斯韦尔对战时宣传的研究(B)拉扎斯菲尔德对美国总统大
4、选的研究(C)李普曼对舆论的研究(D)上世纪 2030 年代美国培因基金会关于电影对青少年影响的一系列调查17 在传播研究上,批判学派是 (A)“政治家 ”(B) “美学家”(C) “科学家”(D)“音乐家 ”18 对霍克海默本人来说,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代名词的是 (A)传统理论(B)培养理论(C)经营管理理论(D)批判理论19 中国出现的由世纪集团推出的第一套拥有自主版权的采用“推” 技术的中文传播系统是在 (A)1949 年(B) 1982 年(C) 1995 年(D)1997 年20 传统学派注重的是 (A)为何传播(B)如何传播(C)为谁传播(D)何时传播二、多项选择题21 判断一个分类
5、标准是否可靠、有效、合理,所使用的标准应具有(A)完备性(B)显著性(C)互斥性(D)一致性(E)客观实在性22 英国传播学者麦奎尔对传播的个人功能的研究所体现的方面是(A)个人功能的“ 游戏说”(B)信息功能(C)发展个性的功能(D)与社会整合的功能(E)娱乐功能23 按照信息对受传者的不同心理效果加以区分,传播信息可分为(A)指导性信息(B)教育性信息(C)复原性信息(D)维持性信息(E)刺激性信息24 下列属于“ 偏倚空间” 的媒介是(A)粘土(B)电话(C)电视(D)无线电广播(E)石头25 受众调查中采集数据的方法主要有(A)面对面调查法(B)电话询问法(C)仪器记录法(D)日记兼仪
6、器记录法(E)无线电全方位受众调查三、名词解释26 编码27 传播效果28 个人社会化29 文化霸权30 知识沟四、名词解释31 传播学诞生的条件是什么?32 简述意见领袖的主要特征。33 大众传播中反馈的间接性具体反映在哪两个方面?34 媒介对经济的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35 为什么传播学批判学派重视控制研究?五、论述题36 试述梅罗维茨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并予以分析。37 企业为推销某种新产品,不遗余力,铺天盖地地在电视、广播、报纸上做广告,消费者对此感到厌烦、反感。试用传播学的综合知识予以分析。六、填空题38 拉斯维尔首次完整地提出传播的 5W 模式的著作是( )。39 完成了传播结构认识
7、史上的第三次飞跃,即解决了传播条件问题的模式是( )。40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中,被施拉姆喻为“雷达功能” 的是( )。41 大众传播信息传向受众成员的通道上的“第一关” 是( )。42 李普曼认为“ 拟态环境 ”的主要营造者是( )。43 认为大众传播可以在整个社会范围带来知识和文化的平均化的理论是( )。44 沉默的螺旋最早是( )提出的。45 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领袖是( )。46 当今批判学派的国际组织是( )。47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是( )。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模拟试卷 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2 【正确答案】 C3 【正确答案】 A4 【正确答案】
8、A5 【正确答案】 D6 【正确答案】 B7 【正确答案】 C8 【正确答案】 D9 【正确答案】 C10 【正确答案】 C11 【正确答案】 C12 【正确答案】 B13 【正确答案】 C14 【正确答案】 B15 【正确答案】 D16 【正确答案】 D17 【正确答案】 B18 【正确答案】 D19 【正确答案】 D20 【正确答案】 B二、多项选择题21 【正确答案】 A,C,D22 【正确答案】 B,C,D,E23 【正确答案】 A,B,C,D,E24 【正确答案】 B,C,D25 【正确答案】 A,B,C,D,E三、名词解释26 【正确答案】 编码就是把讯息或消息转化为适宜于传播和能
9、够使接受者接纳和理解的各种符号(语言、文字、图像等)。27 【正确答案】 传播效果是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以及传播活动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28 【正确答案】 所谓个人社会化。是指大众传播通常能够潜移默化地使个人接受或认同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而使个人和社会取得协调一致。29 【正确答案】 西方马克思主义先驱人物葛兰西,提出了有名的“文化霸权” 理论。它是指统治者除依赖暴力来维持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之外,还必须具有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由此导致被统治者在心理观念上的顺从和满足于现状,而这种领导权只能
10、建立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共同信仰上,也就是建立在统一的意识形态之上。30 【正确答案】 1970 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这就是知识沟理论。四、名词解释31 【正确答案】 从古代初始的传播研究,到现代成型的传播学,其间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直到 20 世纪 40 年代,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传播学才应运而生。(1)从主观条件看,人类的认识能力空前提高伴随着封建专制时代的终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均面目一新,并日趋“整体
11、化” ,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了解越来越正确,各种新理论、新学说大量涌现。在此背景下,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全面把握和系统、科学的认识,终于成为可能。(2)从客观条件看,传播的作用和影响极端凸现工业化使整个世界连成一片,其必然结果之一是,传播活动日益频繁化和复杂化。特别是传播的相对独立化、职业化(即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登台),给人类带来一种全新的、重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终于引起全社会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高度重视。32 【正确答案】 根据卡兹和拉扎斯菲尔德在个人影响和罗杰斯在创新与普及中的概括,意见领袖具有下述基本特征:(1)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换句话说,意
12、见领袖未必是大人物,相反,他们是我们生活中所熟悉的人,如亲友、邻居、同事等。(2)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意见领袖,他们与被影响者保持着横向传播关系。(3)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 单一型”和“综合型”。在现代都市社会,意见领袖以“单一型”为主。(4)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33 【正确答案】 间接性反映在两个方面,从受众的角度而言,他们往往需要通过编辑部将自己的反应传达给报刊文章的作者、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人和主持人。从传播机构的角度而言,主动收集反馈信息的主要手段是通过
13、科学的方法做系统的受众调查,而这种调查往往是通过专门的调查研究机构视听率调查公司、民意测验公司等展开的。媒介机构通过这些第三者间接地获得受众反馈信息及对这些信息的客观分析。34 【正确答案】 从经济角度看,媒介的作用主要有:一方面,以其传播的大量经济信息特别是广告,构成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广告业中的绝大多数业务是由媒介承担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称媒介为经济的支柱之一是毫不过分的。另一方面,为各种企业服务(传播信息)的媒介本身也变成一种企业,广告收入为媒介企业创造出丰厚的利润。市场经济离不开媒介的扶持,媒介反过来也离不开市场的滋养。35 【正确答案】 以否认现状为出发点的批判学派
14、,首先关心的自然是“谁在传播” ,“谁在控制传播 ”,“为什么传播”等大问题,旨在证明,传播并不是一种满足受众需要的自发行为,而是一种受到操纵,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自觉活动,它归根结底要受制于经济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翻传统学派。五、论述题36 【正确答案】 (1)梅罗维茨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梅罗维茨认为,由媒介造成的信息环境同人们表现自己行为时所处的自然(物质)环境(具体的地点如卧室、大礼堂、公园等)同样重要;在确定情境界限中,应把接触信息的机会考虑进去并当作关键因素。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梅罗维茨认为,对于每一社会情境来说,人们都需要一种明确的界限,
15、因为人们需要始终如一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不同情境的分离使不同行为的分离成为可能。电子传播媒介促成许多旧情境的合并。梅罗维茨指出,随着电子传播媒介的普及,由于它们的传播代码的简单性,情境形式正在发生变化。(2)梅罗维茨的理论显示了一种分析媒介社会影响的情境论的方法,它确有一些值得重视之处。这一理论把传播媒介看作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提出应该将它们与社会环境及其变化联系起来研究。它把受众的概念包括在情境的概念之中,从而指出了受众在媒介一受众一社会的关系中的重要性。梅罗维茨的理论仍有一系列缺陷。这一理论过于夸大媒介对社会环境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影响,几乎将媒介描绘成引起社会变化的惟一原因。他只字不提社会制度同
16、媒介制度的联系,无视社会意图对于媒介管理、媒介使用情况的影响。此外,梅罗维茨的理论往往把媒介本身的特点和媒介传递的内容混淆在一起,缺乏连贯性。37 【正确答案】 本大题应从信息流量的控制,大众传播麻醉性的功能失调以及广告的功能失调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不能单纯罗列知识点。六、填空题38 【正确答案】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39 【正确答案】 社会系统论模式40 【正确答案】 环境监测功能41 【正确答案】 选择性接触42 【正确答案】 传播媒介43 【正确答案】 “ 上限效果 ”假说44 【正确答案】 诺依曼45 【正确答案】 哈贝马斯46 【正确答案】 大众传播研究国际协会47 【正确答案】 网络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