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美学)模拟试卷 4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是 【 】(A)浪漫主义文艺(B)象征主义文艺(C)现实主义文艺(D)自然主义文艺2 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是 【 】(A)克莱夫贝尔(B)康德(C)苏珊朗格(D)柏拉图3 艺术品与其他精神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 【 】(A)艺术品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资料(B)艺术品是一种人工制品(C)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D)艺术品在创造上需要一一定的技艺4 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伽登将艺术品分为四个层次,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分类的是【 】(A)语音层(B)意义层(C)图式层(D)语义层5 艺术结构由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的过
2、渡依赖于 【 】(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6 主体有意退居幕后,其创造性仿佛就体现在意象的仿真性上的意象类型是 【 】(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7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所描写的“景物”并非实存的而且是经过了作者创造性的加工,这体现了意象的 【 】(A)感性(B)虚拟性(C)想象性(D)情感性8 艺术品的一种外围功能是 【 】(A)娱乐消遣功能(B)商业广告功能(C)心理平衡功能(D)政治宣传功能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艺术品基本特征的是 【 】(A)他律性(B)形式符号性(C)观赏性(D)开放性10 艺术创造的核心是 【 】(A)意象的
3、生成(B)情节的产生(C)科学的描绘(D)逻辑的认识11 提出美就是“ 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 ”这一命题的是 【 】(A)黑格尔(B)康德(C)席勒(D)马克思12 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划分标准是 【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13 认为绘画“ 具有雕塑所得不到的无限可能性 ”的是 【 】(A)达芬奇(B)黑格尔(C)业里士多德(D)朗吉弩斯14 综合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共同特征的是 【 】(A)雕塑艺术(B)绘画艺术(C)戏剧艺术(D)建筑艺术15 艺术接受具有 【 】(A)主观性(B)主体性(C)
4、客观性(D)客体性16 在岂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 】(A)期待视界(B)先验图式(C)主体经验(D)先见之明17 率先把“美育 ”一词引入中国的是 【 】(A)鲁迅(B)梁启超(C)陈独秀(D)蔡元培18 西方美育思想的最早开端是 【 】(A)古希腊罗马时期(B)中世纪时期(C)文艺复兴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19 美育是艺术教育的规定只揭示了美育的 【 】(A)间接效应(B)中介因素(C)主要形式(D)终极价值指向20 在艺术作品中,情感的载体是 【 】(A)人物形象(B)感性形象(C)理性形象(D)自然形象二、多项选择题21 下列属于中国文论对于
5、悲剧心理与文学创作关系进行探讨的是 【 】(A)“净化说 ”(B) “发愤著书”(C) “不平则鸣”(D)“穷而后工 ”(E)“文以载道”22 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美有三个要素,分别是 【 】(A)秀雅(B)完整(C)均衡(D)鲜明(E)和谐23 下列感觉在审美经验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 】(A)视觉(B)触觉(C)味觉(D)听觉(E)嗅觉24 下列属于“ 美育的目的 ”的是 【 】(A)培养审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B)造就文化人才(C)成就审美的人生(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E)繁荣社会文化25 把审美经验视为游戏活动的美学家有 【 】(A)康德(B)席勒(C)斯宾塞(D)伽达默尔(E)尧斯
6、三、名词解释题26 荒诞27 对比联想28 移情说29 审美态度四、简答题30 审美境界的特点是什么?31 简述劳动说的意义及缺陷。32 简述审美形态的基本特征。33 简述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34 简述中国美育思想的基本线索。五、论述题35 论述审美经验的心理建构。36 论述艺术品鉴赏过程的三个阶段及特征。全国自考(美学)模拟试卷 4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模仿说是古希腊时人们界定艺术的普遍观点。亚里士多德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而也就肯定了模仿它的艺术的真实性。艺术家们后来还提出了“艺术模仿自然”的原则,以再现现实为宗旨的现实主义文艺是模仿说的最高
7、发展阶段。答案为 C。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当代美国女哲学家苏珊朗格提出了关于艺术定义的“符号说”,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答案为 C。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艺术品与其他精神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通过艺术家的意象思维所创造的意象世界,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这是艺术独有的审美本质。答案为C。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语音层、语义层、图式层、客体层是现象学关学家罗曼英伽登对艺术品层次的分类。答案为 B。5 【正确答案】 B6 【正确答案】 A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意象可以“任意”地编造和虚构,即便表现现
8、实中已有的或可能有的东西,也采取一种非现实的形态,意象的这种非现实性就是虚拟性。题干中的诗正是意象虚拟性的典型表现。答案为 B。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艺术的诸多功能中,商业广告功能是艺术品的一种外围功能,在现今商品社会中,艺术品往往兼具审美与商品两重价值,商业广告功能即源于此。答案为 B。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艺术品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他律性、形式符号性和开放性,观赏性不是其特征。答案为 C。10 【正确答案】 A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这一命题是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提出来的。答案为 A。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有些美学家依据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把
9、艺术划分为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目前这种划分标准较为流行。答案为 C。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达芬奇认为绘画艺术可以表现一切事物,可以更充分地发挥艺术家的想象和技巧,“具有雕塑所得不到的无限可能性”。答案为 A。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从戏剧存在的方式来看,它实际上结合了建筑、雕塑与绘画等空间艺术的基本特征,舞台上的背景实际也是一幅绘画作品。因此,它综合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共同特征。15 【正确答案】 B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西方接受美学认为,人自身的生理素质、文化教育、传统积淀以及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等,形成了每个艺术接受者在接触艺术之前的主体境况,造就了
10、其接受眼光和特定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即“期待视界”。答案为 A。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蔡元培 1901 年在哲学总论中用到了“美育”概念,率先把这一词汇引入中国。答案为 D。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古希腊罗马是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发源地,也是西方美育思想的最早开端之地。答案为 A。19 【正确答案】 C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艺术家们产生强烈的喜、怒、哀、乐情感时,常借助于咏歌等艺术形式表达宣泄,因此感性形象正是艺术作品中情感的载体。答案为 B。二、多项选择题21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中国文论对于悲剧心理与文学创作关系进行了探讨,所谓“发愤著书
11、”、“不平则鸣”、“穷而后工”等命题都与悲剧功能的研究有关。答案为 BCD。22 【正确答案】 B,D,E23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在审美经验中,视觉和听觉无疑起着主导作用,其他如味觉、嗅觉、触觉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答案为 AD。24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美育就是要使人精神上获得自由,通过解放人的感性,培养审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培养人,让人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使人身心健康完美,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答案为 ACD。2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属于美学理论常识,要求考生理解记忆。三、名词解释题26 【正确答案】 荒诞:源于荒诞派戏剧,是指不合情理与
12、不和谐,其形式是怪诞、变形,其内容是荒谬不真,使人产生荒诞感,是对人生的无意义的虚无性的审美感悟。27 【正确答案】 对比联想:是指由对于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而引起与其具有相反特点的其他事物的联想形式。这种联想主要建立在两种事物的性质和特征的对比关系的基础之上,其功能不在于强化对某一事物的感受,而在于强化对这两种事物所具有的对立关系的理解和感受。28 【正确答案】 移情说:是主观论者对于情感活动的本质特征及其产生根源的观点,它的主要内容是审美情感并非审美客体所固有的,而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将自己的人格和情感移人或投射到对象之中,与之融为一体,使对象呈现出人格化的情感特征。29 【正确答案】 审
13、美态度:是指主体在摆脱了日常的功利和实用态度之后,所产生的一种观照、欣赏的态度,主体是否具有这样一种态度是它能否与对象建立审美关系并进人审美活动的关键。四、简答题30 【正确答案】 (1)从心境上看,审美境界较大程度上超越个体眼前的某种功利和有限性,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2)从接受效果上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无限对有限的超越,达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其中,有限的是景和物,无限的是情、思、想象和韵味。31 【正确答案】 劳动说认为艺术和审美起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普列汉诺夫,他对劳动与艺术和审美的关系做了系统的研究,认为劳动先于艺术,并且人的审美能力也是生产劳动中形
14、成并与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和一致。劳动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劳动对艺术和审美活动的决定性作用。不足之处在于,它只揭示了审美赖以发生的物质前提,却不能切入审美如何发生的内在机制,也忽视了从物质性的生产劳动到精神性的审美活动的过渡和飞跃所需要的一些中间环节。32 【正确答案】 (1)生成性。一是指审美形态的历史生成,二是指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性生成。(2)贯通性。是指民族文化,尤其是植根于其文化土壤中的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3)兼容性。是指审美形态是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4)二重性。主要指的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就结局而言,中西古代悲剧大相异趣,但就悲剧意
15、识和悲剧精神而言,则中西又有相通之处。33 【正确答案】 他认为人类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一种认知结构,一旦形成就造成一种认知心理图式,遇到外界新事物就用这种图式去同化它,把它纳入现成的图式去解释,但当这种图式无法同化外界事物时,认知机制就设法调节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形成新的认知图式。34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的美育思想:(1)上古时期的美育思想是以乐感化。孔子把乐视为安邦治国的重要措施,美育的目的是通过乐化达到天人和谐。(2)朱熹认为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是“ 消融渣滓”的过程以此实现天人和人际问的和谐,提升人格,完善人生。(3)李渔指出戏曲的情节、文词都应有益于道德教化,三美
16、俱擅。中国现代的美育思想:(1)蔡元培率先引入“ 美育”一词,他强调了美育的目的在于 “陶养感情”,倡导以“ 美育代宗教”。(2)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美育思想的另一位先驱者,他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 ,有着独立存在的价值。(3)王国维把西方的美育理论较为全面地介绍到中国来,将美育与德、智、体三育并称“四育”。五、论述题35 【正确答案】 依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人类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一种认知结构一旦形成就造成一种心理图式,遇到外界新事物就用这种图式去同化它,把它纳入现成的图式去解释,但当这种图式无法同化外界事物时,认知机制就设法调节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形成新的认知
17、图式。虽然发生认识论原理是就认知心理而言的,但是其中的“同化” 与“调节”对审美心理图式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启迪作用和借鉴价值。审美经验的产生也只是原有的审美心理图式对于审美现象的契合或“ 同化 ”,但在有的情况下,比如面对崭新的高级形态的艺术美,原有的心理图式无法去同化它,对此,主体或者避而远之,形成封闭的“自我中心”,或者通过调节来实现。审美主体的自我调节是有意识的功能调节与无意识的结构调整的有机统一。自我调节审美不仅仅是个技术操作问题,而且更主要的是审美心理的建构问题。同化与调节是审美心理结构建构中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审美心理结构是在同化一调节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审美经验的产生和发展既是
18、同化的结果,又是调节的产物。在调节的后面有着同化的基础一因同化不了才需要调节;在同化的后面又有着调节的功劳一调节的目的在于同化。由于审美经验的产生与发展总是离不开同化一调节的辩证运动,因此,同化一调节律应成为审美经验的生成规律。其次,自我调节审美有自己的特殊要求,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有目的与无目的的辩证统一,按照康德的话来说,审美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 ,主要特点指的是在确定审美目的的情况下,通过努力和自我调节以达到审美目的;二是反馈调节。为了实现审美目的。主体无论在创作中,还是在欣赏中都必须注重反馈调节,而反馈调节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无意识中完成的。36 【正确答案】 艺术品鉴赏过程的三个阶段
19、为:观、品、悟。(1)观。是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是不完整和粗浅的鉴赏。(2)品。是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可以说“品”就是意象的重建过程。接受主体进一步把握了形式符号的深层意义,在把握过程中把意象建立起来,更丰富、更完满。(3)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接受主体完全进入意象世界,主体不再执著于符号的形式,而直接与艺术意象合而为一,进而直接领悟其意味。所谓“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意” ,这就是悟,也就是艺术接受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