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同步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917433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类试卷]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同步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自考类试卷]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同步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自考类试卷]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同步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自考类试卷]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同步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自考类试卷]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同步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同步练习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是 (A)感觉(B)感知(C)感想(D)思想2 对人的知觉属于哪个范畴?(A)空间知觉(B)一般知觉(C)社会知觉(D)运动知觉3 代表了图形及其背景的一个分界面的是 (A)图形(B)平面(C)轮廓(D)构图4 以视知觉为主,与运动知觉协同活动的结果是 (A)深度知觉(B)浅度知觉(C)空间知觉(D)一般知觉5 同样大小和宽窄的物体,大的和宽的显得( ),小的和窄的显得( )。(A)视不同情况而定(B)差不多(C)远,近(D)近,远6 双眼视差只对多少距离内的物体知觉起作用? (A)400 米(B)

2、 500 米(C) 600 米(D)700 米 7 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是(A)空间知觉(B)一般知觉(C)时间知觉(D)运动知觉 8 关于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A)学会节省和管理时间(B)善于利用零散的时间(C)挤出来的时间使用效率低(D)学会诊断自己对时间的利用是否准时、守时9 由“少妇与老妇 ”的双关图实验可以看出 (A)活动性刺激物对知觉的影响(B)兴趣差异对知觉的影响(C)心理定势效应对知觉的影响(D)知觉受客观因素的影响10 下列事例不能说明知觉影响因素的是 (A)太强的刺激容易使人感觉疲劳(B)考虑扩大零件与车床的颜色对比(C)女孩对商场的漂亮衣服百看不厌

3、(D)白纸在月光下和阳光下看都是白色的11 社会知觉概念的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 (A)布鲁纳(B)武德沃斯(C)威廉 .詹姆斯(D)罗斯12 社会生活中的个人、社会团体及组织属于 (A)群体(B)社会客体(C)社会群体(D)社会主体13 社会知觉的种类不包括(A)社会认知(B)自我知觉(C)角色知觉(D)人际知觉14 “自我是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他的所有本质属性的总和” ,这是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罗斯(B)威廉 .詹姆斯(C)琼斯(D)尼斯贝特15 当人们在观察自己和观察他人时(A)是没有什么区别的(B)观察自己时掌握的信息较多(C)在知觉他人时,别人是观察者,自己是被观察者(D)在自我知

4、觉时,自己只能是被观察者16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角色知觉的种类? (A)自我角色知觉(B)他人角色知觉(C)角色规范的知觉(D)关键角色知觉17 商人追求利润,医生救死扶伤。这属于角色行为规范的哪一类标准?(A)个性心理特征标准(B)情绪和情感标准(C)动机标准(D)社会地位标准18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是(A)人际知觉(B)关系知觉(C)交际知觉(D)群体知觉19 社会知觉的核心成分是(A)一般知觉(B)自我知觉(C)角色知觉(D)人际知觉20 归因理论认为,行为原因包括个人因素和 (A)环境因素(B)社会因素(C)心理因素(D)情感因素21 下列关于归因的说法,错误的是(A)归因的目的是预测

5、和评价人们的心理与行为特点 (B)不同的归因会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和工作绩效(C)归因是指观察者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进行分析、解释、预测和判断(D)在人的知觉过程中,归因起着重要的作用22 把原因和结果的一致性或共同性作为归因的依据指的是 (A)排除原则(B)共变原则(C)共同原则(D)统一原则23 下列属于维纳自我归因理论中内因的是 (A)努力(B)环境(C)运气(D)机遇24 关于归因原理中的内因和外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因成功可能导致主体骄傲(B)内因的失败可能导致内疚(C)内因的成功可能导致行为主体意外惊喜(D)内因的失败可能导致不满、气愤25 当行为者把失败归因于工作任务重时,很可能

6、会 (A)出现努力行为(B)提高动机(C)降低自信心(D)提高坚持性26 维纳的自我归因理论 (A)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B)认为人们行为的成功可以归因为 3 种(C)比较单一(D)否认身体特征属于内因27 “基本归因错误 ”的提出者是社会心理学家 (A)罗斯(B)威廉 .詹姆斯(C)凯利(D)布鲁纳28 社会心理学家戈登伯格首次提出评估的性别偏见,并发现对自身评价有偏见的是 (A)男性(B)女性(C)中年人(D)青年人29 自利性偏差也称为 (A)自我服务倾向(B)认知性归因偏差(C)文化差异的归因偏差(D)动机性归因偏差30 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是指(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晕

7、轮效应(D)制约现象31 下列不属于晕轮效应其他名称的是 (A)近因效应(B)光环效应(C)印象扩散效应(D)哈罗效应32 “爱屋及乌 ”“扫帚星效应”属于(A)心理定势现象(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近因效应33 下列属于心理定势现象的是(A)一俊遮百丑(B)近墨者黑(C)事后诸葛亮(D)江浙人身材瘦小,精明能干34 以己度人的偏见是指 (A)投射心理(B)情绪(C)自我中心偏差(D)积极性偏差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同步练习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答案为 A。【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

8、管理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知觉所反映的客观对象不同,可将知觉分为对人的知觉和对物的知觉,其中对人的知觉属于社会知觉的范畴。答案为 C。【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图形是视野中的一个面积,轮廓代表了图形及其背景的一个分界面。答案为 C。【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三维空间物体的深度与距离知觉(也称立体知觉)是空间知觉的一种。其中深度知觉是以视知觉为主,与运动知觉同活动的结果。答案为 A。【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影响深度知觉判断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单眼线索和双

9、眼线索。线条透视是单眼线索的一种,即同样大小和宽窄的物体,大的、宽的显得近,小的、窄的显得远。答案为 D。【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双眼视差指的是立体图形或物体的左、右不同部位,在左、右眼的视网膜成像有差异。双眼视差提供了物体深度的信息,对产生立体知觉有重要的影响。而双眼视差只对 500 米以内的物体知觉起作用。答案为 B。【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对物的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等。空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世界物体的空间特性与空间关系的认识;时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的反映,是一种以内脏机体感觉、听觉

10、、视觉等为主的复杂的知觉过程;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答案为 D。【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人们应该有良好的对待时间的态度,学会认知和诊断自己对时间的利用是否准时、守时,是否合理、有效,学会节省和管理时间,善于利用零散时间;注意整批时间的利用及五种战略时间(日、月、 周、季、年)的计划和安排等。答案为 C。【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心理定势指受先前经验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对知觉有重要影响。在实验中,先看少妇的一组结果会视双关图为少妇,先看老妇的一组结果会视双关图为老妇,说明他们产生了

11、心 理定势,对知觉产生了重要影响。答案为 C。【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影响知觉的因素有很多种,刺激物强度会影响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对比差异会影响知觉,兴趣差异会影响知觉。白 纸在月光下和阳光下都是白色的,并没有对知觉产生影响,因此 D 错误。答案为 D。【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社会知觉的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于 1934 年提出来的。答案为 B。【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社会心理学家们把人对“社会客 体”的知觉过程称为社会知觉。所谓“社会客体”包括社会生活

12、中的个人、社会团体及组织。答案为 B。【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社会知觉的种类包括:(1)对他人的知觉;(2)自我知觉;(3)角色知觉;(4)人际知觉。不包括社会认知。答案为 A。【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干中这句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 1890 年提出的。答案为 B。【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一个人观察自己和观察他人是有区别的:观察自己时所掌握的信息比观察他人更多,在知觉他人时自己是观察者,别人是被观察者,而在自我知觉时,自己既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者。

13、答案为 B。【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角色知觉的种类包括:(1)自我角色知觉;(2)他人角色知觉;(3)角色规范的知觉。不包括关键角色知觉。答案为 D。【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人们对角色行为的辨认往往以一定的标准为依据。商人追求利润,医生救死扶伤属于动机标准。答案为 C。【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即人际知觉,它的主要特点在于有明显的情感因素参与知觉过程。答案为 A。【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社会知觉

14、可分为对他人的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和人际知觉,其中人际知觉是社会知觉中的核心成分。答案为 D。【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提出的归因理论把行为原因归为个人因素(内因)和环境因素(外因) 两种。答案为 A。【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归因是指观察者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预测和判断,并理解自己和他人行为成败原因的方式和过程。因而 C 项是错误的。答案为 C。【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共变原则即指把原因和结果的一致性或共同性作为归因的依据。如

15、果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原因总是与一个结果相联,而且没有这个原因时,这个结果也 不会发生,那么就把这个结果的产生归因于这个原因。答案为 B。【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维纳的自我归因中的内因包括努力、情绪、疲劳、能力、聪明、身体特征等。环境、运气、机遇属于外因。答案为 A。【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归因原理对激发人的成就动机,促进人们继续努力的行为,有重要作用。内因成功可能导致行为主体满意自豪,内因失败则导致内疚、无助感;外因成功可能导致行为主体意外惊喜,外因失败则导致不满、埋怨、气愤等。答案为B。【知识模块】

16、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不同的归因对人的成就行为和持续努力行为有不同的影响。若行为者把失败归因于工作任务重、工作难度大等稳定性的外因,很可能会降低自信心、成就动机、行为努力和坚持性。答案为 C。【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2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维纳的自我归因理论阐述了 4 种归因,其中身体特征属于内因,该理论 有一定价值,但较单一,适用方面有局限性。答案为 C。【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2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社会心理学家罗斯认为,人们倾 向于低估情境性因素,而高估倾向性因素,并将其称为“基本归因错误”。答案为 A。【知识

17、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2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戈登伯格在 1968 年最先指出评估的性别偏见,他发现女性对自身评价有偏见。答案为 B。【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2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自利性偏差也称为自我服务倾向、自我标榜与利己性归因倾向。即人们常常会把成功的、积极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自己的原因,而把消极与失败的结果归因于情境因素。答案为 A。【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3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首因效应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也称为“先入为主”效应或第一印象。答案为 B。【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31 【正确答案】

18、 A【试题解析】 晕轮效应又称为光环效应、印象扩散效应、哈罗效应。答案为 A。【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3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晕轮效应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社会认知偏差现象,指人们在人际知觉中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爱屋及乌”是比较积极的主观印象,“扫帚星效应”则是比较消极的主观印象。答案为 C。【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3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社会知觉的心理定势现象指的是对某一个人或某一类人的固定的刻板印象,也称为社会刻板印象。江浙人“身材瘦小,精明能干”就是按地区特征形成的刻板印象。近墨者黑属于制约现象, 事后诸葛亮属于后视偏差,一俊遮百丑属于晕轮效应。答案为 D。【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3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投射心理是一种以己度人的偏见。个体把自己不喜欢或者不能接受的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转移到别人身上,对社会知觉有很大影响。答案为 A。【知识模块】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