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第十五讲苏联的社会建设运动课件.ppt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918968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5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第十五讲苏联的社会建设运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9届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第十五讲苏联的社会建设运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9届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第十五讲苏联的社会建设运动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9届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第十五讲苏联的社会建设运动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9届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第十五讲苏联的社会建设运动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部分:课程标准与考纲解读,【课程标准】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第一部分:课程标准与考纲解读,【考纲要求和解读】 1.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本课考点出现在2010、2014年命题中,苏联社会主义探索对当今中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特别是其成功经验。重点注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作用。“斯大林模式”在经济

2、方面的主要表现以及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在探索上中苏对比。 2.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苏联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革中不成功的范例,对中国当今改革具有借鉴作用。在复习迎考中应注意其地位。2013年考查了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其他各地高考基本上也上围绕三大改革针对斯大林模式而命题的。在复习中学生应注意三大改革的主要内容、各自特色、影响等。,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1.(2017海南卷单科历史,18)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这一时期是 ( ) A.二月革命时期 B.国内战争时期C.农业集体

3、化时期 D.德军入侵时期【答案】 B 【解析】 材料信息“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苏俄国内战争时期,故B项正确;二月革命时期不符合材料“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时间信息,排除A;农业集体化时期不符合可耕地面积缩减的信息,排除C;德国入侵俄国是在1941年,不符合时间信息,排除D。,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2.(2017新课标卷文综历史,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

4、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中的“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可知这种做法是解决了部分农民的生活问题,所以是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苏联的改革中除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触及了体制的实质外,其他的改革都没有涉及到计划经济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后期,所以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到城乡的比较问题,所以C项为无关项。D项是1928年的做法,是实现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所以在

5、时间上与内容上都不符合题意要求。,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3.(2016新课标全国卷,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答案】 B 【解析】 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经济发展遭到极大破坏,而苏联由于被资本主义国家封锁,所以受危机的破坏较小,这是客观事实,但这不是苏联吸引美国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1928年,斯

6、大林推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片面发展重工业,到1932年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引起了美国对苏联工业建设的关注,故B项正确;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是为工业化建设服务的,推动了工业发展,故C项错误;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不可能羡慕苏联的公有制,故D项错误。,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4.(2016浙江文综,22)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图示,在这一时期的前期,个体农户大量存在,资产阶级和地主占一定比例,

7、而集体农庄户占得比例较小;在这一时期的后期,个体农户占得比重极小,主要是工人和集体农庄农户为主。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时期,重点发展工业,推行大规模集体化,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禁止资本主义发展,由此可以判断它集中反映了斯大林时期的社会发展,故C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时期,并未实行集体农庄,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允许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时,允许私人经营,故D项错误。,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5.(2016江苏单科,19)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

8、,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答案】 C 【解析】 A项表述与“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不符,排除;B项表述无法反映“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的现象,排除;斯大林模式下,国家片面发展重工业,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这与材料信息“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相符,故C项的表述正确;D项的表述与苏联的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史实不符,故排除。,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6.(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

9、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可知苏联粮食产量减少,粮食出口增多,反映出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增加粮食出口量,实际是苏联人民缩减口粮支持国家粮食出口换外汇发展工业,故A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粮食产量下降,出口反而增加,没有涉及粮食供不应求的现象,故B项错误;从粮食出口量增加体现不出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这一现象,故C项错误;农业集体化影响农

10、民生产积极性是粮食产量下降的一个原因,但与粮食出口量增加无关,故D项错误。,知识清单一:应对危机列宁时期的经济政策,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1.背景: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国内反革命势力活动猖獗;国际上英、法、美、日等国武装干涉。 2.目的:(1)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取得战争的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2)列宁希望通过这一政策的实行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3.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把大、中、小企业都收归国有;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等。4.特点:这些措施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1、,知识清单一:应对危机列宁时期的经济政策,5.评价: 积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时需要,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消极: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实行的特殊政策,它严重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无法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它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最终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知识清单一:应对危机列宁时期的经济政策,二、新经济政策(1921年) 1.背景: 必要性:经济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

12、显现,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目的:直接目的:解除政治、经济危机。 根本目的:恢复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内容: 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方面,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知识清单一:应对危机列宁时期的经济政策,3.特点:一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二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4.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5.作用:促进了经济的

13、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建设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知识清单一:应对危机列宁时期的经济政策,【例题】 1.(2015广东文综22)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 )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B.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答案】 C 【解析】 “私营企业纷纷涌现”是在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后,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是在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时期,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题干强调“发生在1920年苏俄”,可知当时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

14、制,禁止商品贸易,即政府禁止买卖粮食,故C项正确;“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在斯大林时期,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知识清单一:应对危机列宁时期的经济政策,2.(2014安徽卷)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 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 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答案】 B 【解析】 本题以列宁论述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史料并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当时苏俄实行的是余粮收集制,并不是农业税,故A项错误;C项表述虽然正确,但不符

15、合题意;D项当时已打败国内外敌人,故不符合当时的史实,予以排除;材料中说明苏俄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通过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制过渡到共产主义,这是严重脱离现实的表现,故选B项。,知识清单一:应对危机列宁时期的经济政策,3.(2014江苏卷)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答案】 B 【解析】 本题以新经济政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读取表格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表格中时间1921年以及表格中税款的下降,说明苏俄当时实行的是新经济

16、政策,该政策规定以粮食税代替过去的余粮收集制,故本题选B项。A项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C项说法错误;D项属于“斯大林模式”的内容。,知识清单二:实现工业化“斯大林模式”的探究,1.形成的原因 (1)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2)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的情况下形成的。 (3)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2.形成过程 (1)优先发展重工业 背景:苏联的建立(1922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地位的确立。 工业化方针的提出:1925年,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 (2)农业集体化运动 目的:为适应工业化的需求。 评价:为苏联的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但也严重损害了农民的

17、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力,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3)正式形成:30年代(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 3.特点: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知识清单二:实现工业化“斯大林模式”的探究,4.评价 (1)积极性:斯大林模式以国家高度控制为前提,有利于国家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弊端:政治上:高度集权,造成个人崇拜,形成个人专权。经济上:

18、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影响苏联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产水平也长期得不到提高;由于工业化的需要,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太多,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生产力受到破坏;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及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使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工业生产缺乏活力。 (3)整体评价: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的弊端不断显露,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知识清单二:实现工业化“斯大林模式”的探究,5.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模式,应从实际国情出发,走自

19、己特色道路。 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 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制度。,知识清单二:实现工业化“斯大林模式”的探究,【例题】 1.(2018全国卷文综历史,12)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从题干“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

2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可知当时的苏联仍然优先发展重工业,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仍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故A项正确。苏联应对马歇尔计划的措施是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这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苏联重视发展重工业,未强调国家加强对经济的控制,故D项错误。,知识清单二:实现工业化“斯大林模式”的探究,2.(2015山东文综21)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在这一时期,美国

21、经济持下滑趋势,苏联经济迅速发展,持上升趋势,故A项正确;1929至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工业总产值不可能呈现完全上升趋势,故B项错误;苏联在1929至1938年期间通过斯大林体制的建立,大力发展了工业,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应该呈现上升趋势,而不是没有任何变化,故C项错误;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在这一时期,美国经济持下滑趋势,苏联经济迅速发展,持上升趋势,故D项错误。,知识清单二:实现工业化“斯大林模式”的探究,3.(2014全国大纲卷) 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

22、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 )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 C.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D.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 【答案】 C 【解析】 本题以斯大林的讲话为切入点,考查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提取、解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基础上,说明苏联要进行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建设,只有C项可以反映这一主题,故答案为C项。苏联的“一五”计划开始于1928年,排除A项;B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知识清单三:改革与调整从赫鲁晓夫 到戈尔巴乔夫,一、

23、苏联改革的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不断暴露,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二、主要改革活动 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年) (1)背景:二战后苏联进入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斯大林的去世为改革提供了契机。 (2)内容:政治上: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经济上:首先从农业开始,加大农业的投入;开展种植玉米运动;鼓励垦荒。工业方面,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 (3)结果: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改革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最终失败。,知识清单三:改革与调整从赫鲁晓夫 到戈尔巴乔夫,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年) (1)内容:

24、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工业方面,特别是军事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农业方面,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 (2)结果:前期取得一些成果,苏联的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发展迅速。但改革仍然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加上这一时期苏联推行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到1975年以后,国民经济进入停滞时期。,知识清单三:改革与调整从赫鲁晓夫 到戈尔巴乔夫,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 (1)内容 经济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首先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

25、革:打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允许个体经济存在,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改革导致经济严重滑坡,戈尔巴乔夫又转向政治改革,在1988年首先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以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1990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从宪法中删去了关于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文。同年苏共“二十八大”宣布要在苏联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多党制,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等。,知识清单三:改革与调整从赫鲁晓夫 到戈尔巴乔夫,(2)影响:苏联解体时间:1991年标志:1991年12月21日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

26、联体”。原因: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根本原因)。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教训:一定要抓好执政党建设;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要从国情出发等。,知识清单三:改革与调整从赫鲁晓夫 到戈尔巴乔夫,【例题】 1.(2018江苏单科历史,18)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 )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C.适度

27、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答案】 C 【解析】 苏联“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这就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方的经济自主权,故C项正确;此时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其主要是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根本上突破”一说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的信息,故B项错误;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知识清单三:改革与调整从赫鲁晓夫 到戈尔巴乔夫,2.(2014福建卷)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

28、69倍。这是 (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以苏联政府在某一时期提高谷物收购价格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A项是1927年斯大林采取的措施,排除;B项是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排除;当时苏联实行计划经济,农产品价格与世界市场几乎没有联系,C项错误;赫鲁晓夫上台后,以农业改革为重点,试图通过提高谷物收购价格来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D项正确。故选D项。,知识清单三:改革与调整从赫鲁晓夫 到戈尔巴乔夫,3.

29、(2013高考全国卷3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答案】 D 【解析】 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1952年苏联农业产量的增加反映的是国民经济的恢复,并非解决斯大林体制下农业发展长期滞后的问题,故A项错误;工业化在1937年已实现,B项错误;对农业的改革是从赫鲁晓夫开始

30、,在1953年后,故C项不正确;马林科夫以1952年农业产量增加来说斯大林体制下农业发展长期滞后的问题已经解决,说明马林科夫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答案为D。,第四部分:重难点精讲,一、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作为“战时”措施,它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得以调动有限的物力、财力战胜了国内外敌人。因此它适应了战时需要,具有必要性。作为苏俄直接向共产主义的过渡的设想和实践,它超越了苏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遭到了失败,引起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2

31、.新经济政策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引起农民严重不满,国家出现严重政治、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实行的,它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第四部分:重难点精讲,二、比较斯大林模式、西方模式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区别,第四部分:重难点精讲,三、比较苏联三次改革的异同 1.相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2.不同: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则从经济体制着手,经济改革失败后又转入政治体

32、制改革;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后者虽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链接:有人说:赫鲁晓夫的改革把苏联改病了,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把苏联改残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把苏联改死了。你认为正确吗?你觉得他们的改革有何异同? 【解析】 赫鲁晓夫改革造成苏联思想的混乱,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进一步加大重工业的发展,使经济比例失调的问题更加明显,两者的改革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体制的模式,改革收效不大。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则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所以以上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第五部分:巩固与提升,1.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

33、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 )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的背景。依据材料中的信息“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可知,此时正处于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内外敌人对苏维埃政权发动了进攻,为了保障战争的胜利,苏俄实行了余粮收集制。故选B项。,2.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

34、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答案】 B 【解析】 A与当时国情不符,而且“完全”这一说法过于绝对,排除;联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与内容,C也可排除;D说法错误,因为新经济政策主要是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发展经济,这与题干中快速实现工业化的精神是不同的。斯大林这句话的精神是快速实现工业化,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为实现这一精神,此后开创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与B是吻合的。,第五部分:巩固与提升,3.“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

35、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答案】 B 【解析】 “20世纪50年代”已经是斯大林模式,没有制度变革,故A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的先进发明“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与苏联模式的僵化有关,故B项正确;在长期的“冷战”过程中,美苏两国采用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展开了激烈的角逐,科技交流不可能不受影响,否则会远不止“28个国

36、家买去专利”,故C项错误;在斯大林模式下“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但也是在斯大林模式下“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故D项错误。,第五部分:巩固与提升,第五部分:巩固与提升,4.在苏联,1928年1公担裸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 )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答案】 D【

37、解析】 本题以苏联的农业与工业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苏联工业化的理解,以及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抓住农产品换取工业品的数量越来越少,而苏联工业化成就越来越大,这说明了苏联的工业化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故选D项。,第五部分:巩固与提升,5.20世纪30至40年代,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苏联“我相信思想界、学术界对于苏联模式的推崇可能是主流。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甚至认为苏联的经济体制可能会取代市场而做得更好”。这表明( )A.学习苏联成为当时世界潮流B.苏联“五年计划”成就得到一定肯定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苏联的敌视态度D.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已被摒弃 【答案】 B 【解析】 A项错误,部分经济学家对苏联模式的研究不能代表世界的潮流;由“我相信思想界、学术界对于苏联模式的推崇可能是主流 苏联的经济体制可能会取代市场而做得更好”可以看出西方对苏联模式认可,结合所学之所以有这种认可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使苏联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故本题答案选B项;C项中“放弃对苏联的敌视态度”太绝对;D项不选,题干没有提及自由主义,推断不出摒弃自由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