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练习(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921036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练习(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练习(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练习(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练习(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练习(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 2 节 液体的压强1小聪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在同一杯水中先后做了如图 926 所示的两次实验,这是为了探究 ( )图 926A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B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C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D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2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图 927 所示的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图 927A只有(1)(2) B只有(3)(4)C只有(1)(3)(4)D(1)(2)(3)(4)3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图 928 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 A 打开,下游阀门 B 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2图 928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 A 两侧的压力相等B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 A 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C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 B 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D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 B 两侧的压力相等41648 年帕斯卡做了著名的“裂桶实验” ,如图 929 所示。他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的阳台上往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桶竟裂开了。该实验现象说明了决 定水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 )图 929A水的密度 B水的深度C水的体积 D水的重力52013柳州 如图 9210 装置中,两端开口的 U

3、 型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 A 管稍向右倾斜,稳定后 A 管中的水面将 ( )图 92103A高于 B 管中的水面B低于 B 管中的水面C与 B 管中水面相平D均有可能6如图 9211 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装有相同质量的水。水对甲、乙两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关系分别是: F 甲 _F 乙 ; p 甲 _p 乙 。(均填“” 、 “”或“”)甲 乙图 921172013苏州 如图 9212 所示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研发的深海载人探测器“蛟龙号”。 “蛟龙号”进行了 7000 m 级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 7062 m,此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 7107 Pa,以此数据计算:海水对“蛟龙

4、号”每 0.05 m2外表面产生的压力为_N;“蛟龙号”在海里加速上升的过程中,所受海水的压强大小将_。图 92128同一座楼里的水龙头,楼层越高出 水速度越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_。如果每层楼高 3 m,当水龙头全部关闭时,相邻两层相应位置水管内的压强差为_Pa( g 取 10 N/kg)。9如图 9213 所示,一平底圆柱状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子的底面积是 60cm2。杯子装上 8 cm 高的水后,杯子和水的总质量是 0.6 kg,则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大小是_N,杯子对桌面的压强是_Pa;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是_Pa(杯壁的厚度忽略不计, g 取 10 N/kg)。4图 921310下表是小

5、明同学利用图 9214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图 9214实验序号 深度 h/cm 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 U 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 h/cm1 3 朝上 2.62 6 朝上 5.43 9 朝上 8.24 9 朝下 8.05 9 朝左 8.26 9 朝右 8.2(1)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_。(2)综合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归纳可以得出液体压强的规律:_ _,5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的数据得出来的。_,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的数据得出来的。11我国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大规模研制潜水艇,现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0 年 7 月已完

6、成 5000 m 级深海潜海和科学探测。若“蛟龙号”潜水艇潜至 5000 m,求:(1)它受到的海水压强大约是多少?( 海水 1.0310 3 kg/m3, g 取 10 N/kg)(2)若观察窗面积为 300 cm2,海水对观察窗的压力大约是多少?122013自贡 把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方用一薄塑料片托住(塑料片重量不计),放入水面下 16 cm 处,然后向管内缓慢倒入密度为 0.8103 kg/m3的煤油,当塑料片开始下沉时,煤油在管内的高度是 ( )A12.8 cm B8 cmC20 cm D16 cm图 921513植树节里,小情同学用 图 9215 所示的水桶提了 15 L 水给刚

7、栽上的树苗浇水,已知桶自身质量为 1 kg,桶中水深 h 为 30 cm,提水时,手的受力面积为 1 103 m2。(水的密度为 1.0 103 kg/m3, g 取 10 N/kg)求:6(1)水对桶底的压强是多大?(2)提水时,人手受到的压强是多大?14小明同学用如图 9216 所示的装置研究液体压强的规律。他将一玻璃管的一端用橡皮膜扎紧,在管内加入煤油后,用刻度图 9216尺测出管内煤油柱的长度。然后将玻璃管插入水中,直至玻璃管上的橡皮膜既不向内凹,也不向外凸,测出此时玻璃管插入水中的深度。下面是他记录的几组数据:实验次数 1 2 3 4煤油柱长 L/cm 10 15 20 30水的深度

8、 h/cm 8 12 24(1)请将小明填写的表格中漏掉的数据填上。(2)从小明的实验中你得到的结论是 _。(3)在管内加入某液体时橡皮膜既不向内凹,也不向外凸,测出此时玻璃管插入水中的深度是 10 cm,管内液体的长度是 12 cm,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kg/m 3。(4)该实验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有何应用?7答案解析1B 【解析】 在同一杯水中进行实验,故液体密度相同,观察 题图可发现,这两次实验,金属盒放入液体的深度不同,测得的液体压强也不同,故此实验是研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2C 【解析】 结合连通器的定义,对比图中所示的各种事例,可以发现,洗手间下水管、过路涵洞和船闸都是底部连通、两端开

9、口的连通器,而拦河大坝不是连通器 。3A 【解析】 三峡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阀门 A 两端水面相平,故水对阀门A 的压力相等。4B 【解析】 帕斯卡的“裂桶实验”之所以用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将管子中充满 水,是为了增大水的深度,从而增大水的压强,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将木桶炸裂。85C 【解析】 此题为连通器的应用,当 A 管倾斜后, A、 B 两管仍构成连通器,当水不流动时,两管液面仍然相平。6 【解析】 圆柱形容器内所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根据题意可得,甲、乙容器装入相同质量的液体,所以压力 F 甲 F 乙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同种液体

10、,甲中液体深度大,因此压强更大。73.510 6 变小 【解析】 (1) p ,FS海水对“蛟龙号”每 0.05 m2外表面产生的压力 F pS710 7 Pa0.05 m23.510 6 N,(2)蛟龙号” 在海里加速上升的过程中,所处深度 h 不断减小, p gh ,海水的密度 不变,受到的压强变小。8楼层越高,水的压强越小 310 4 【解析】 水的压强与水的深 度有关,深度越大 ,压强越大。由于越往高处,水的深度越小,所以水的压强越小,出水速度越小;相邻两层相应位置水管内的压强差 p g h1.010 3 kg/m310 N/kg3 m310 4 Pa。96 1000 800 【解析】

11、 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为固体的压力,压力等于杯子和杯中物体的总重力,即压力为 6 N。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固体的压强,根据 p ,可得压强为FS1000 Pa。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为液体的压强,根据 p 液 gh 可得,压强为 800 Pa。10(1)4 (2)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1、2、3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5、611(1)5.1510 7 Pa (2)1.54510 6 N【解析】 (1) p gh 1.0310 3 kg/m310 N/kg5000 m5.1510 7 Pa(2)F pS5.1510 7 Pa300104 m21. 545106 N12C

12、【解析】 当塑料片刚好下沉时 p 水 p 煤油 ,即 水 gh1 煤油 gh2,则煤油在管内的高度:h2 0.2 m20 cm,故选 C。 水 h1 煤 油 1103 kg/m30.16 m0.8103 kg/m313(1)310 3 Pa (2)1.610 5 Pa【解析】 (1)水深: h30 cm0.3 m9水对桶底的压强:p1 水 gh1.010 3 kg/m310 N/kg0.3 m310 3 Pa(2)水的体积:V15 L0.015 m 3水的质量:m 水 水 V1.010 3 kg/m30.015 m315 kg水与桶的总重力:G 总 ( m 水 m 桶 )g(15 kg1 kg)10 N/kg160 N手受到的压强:p2 1.610 5 PaFS G总S 160 N110 3 m214(1)16(2)不同液体压强相同时,深度与密度的乘积相同(3)0.83103(4)利用此装置可用来制成一个测液体密度的仪器。【解析】 从煤油柱长度和水的深度 h 不难得出 L h108,因此漏掉的数据应为16。橡皮膜既不内凹,又不外凸,说明橡皮膜上下压强相等,比较每次的关系,结合两者的密度关系,可得不同液体压强相同处,深度与密度的乘积相同。由(2)问所得结论,用 水 h 水 液 h 液 ,可算出 液 0.8310 3 kg/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N ISO 20864-2004 en Footwear - Test methods for stiffeners and toepuffs -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鞋靴 补强胶条和皮鞋包头的试验方法 机械性能 ISO 20864-2004》.pdf EN ISO 20864-2004 en Footwear - Test methods for stiffeners and toepuffs -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鞋靴 补强胶条和皮鞋包头的试验方法 机械性能 ISO 20864-2004》.pdf
  • EN ISO 20869-2010 en Footwear - Test methods for outsoles insoles lining and insocks - Water soluble content《鞋靴 外底 内底 衬里和内袜的试验方法 水溶量[代替 CEN EN 12748]》.pdf EN ISO 20869-2010 en Footwear - Test methods for outsoles insoles lining and insocks - Water soluble content《鞋靴 外底 内底 衬里和内袜的试验方法 水溶量[代替 CEN EN 12748]》.pdf
  • EN ISO 20877-2011 en Footwear - Test methods for whole shoe - Thermal insulation《鞋类 整鞋试验方法 隔热   鞋类 整鞋试验方法 隔热  鞋类 整鞋试验方法 隔热  鞋类 整鞋试验方法 隔热  鞋类 整鞋试验方法 隔热  鞋类 整鞋试验方法 .pdf EN ISO 20877-2011 en Footwear - Test methods for whole shoe - Thermal insulation《鞋类 整鞋试验方法 隔热 鞋类 整鞋试验方法 隔热 鞋类 整鞋试验方法 隔热 鞋类 整鞋试验方法 隔热 鞋类 整鞋试验方法 隔热 鞋类 整鞋试验方法 .pdf
  • EN ISO 20957-1-2013 en Stationary training equipment - Part 1 General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固定式训练器材 第1部分 一般安全性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EN ISO 20957-1-2013 en Stationary training equipment - Part 1 General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固定式训练器材 第1部分 一般安全性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EN ISO 20957-10-2017 en Stationary training equipment - Part 10 Exercise bicycles with a fixed wheel or without freewheel - Additional specific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pdf EN ISO 20957-10-2017 en Stationary training equipment - Part 10 Exercise bicycles with a fixed wheel or without freewheel - Additional specific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pdf
  • EN ISO 20957-4-2016 en Stationary training equipment - Part 4 Strength training benches additional specific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固定训练设备-第4部分 强度训练装置附加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ISO.pdf EN ISO 20957-4-2016 en Stationary training equipment - Part 4 Strength training benches additional specific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固定训练设备-第4部分 强度训练装置附加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ISO.pdf
  • EN ISO 20957-5-2016 en Stationary training equipment - Part 5 Stationary exercise bicycles and upper body crank training equipment additional specific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pdf EN ISO 20957-5-2016 en Stationary training equipment - Part 5 Stationary exercise bicycles and upper body crank training equipment additional specific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pdf
  • EN ISO 20957-8-2017 en Stationary training equipment - Part 8 Steppers stairclimbers and climbers - Additional specific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pdf EN ISO 20957-8-2017 en Stationary training equipment - Part 8 Steppers stairclimbers and climbers - Additional specific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pdf
  • EN ISO 20957-9-2016 en Stationary training equipment - Part 9 Elliptical trainers additional specific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固定的训练器材-第9部分 椭圆形教练器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EN ISO 20957-9-2016 en Stationary training equipment - Part 9 Elliptical trainers additional specific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固定的训练器材-第9部分 椭圆形教练器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