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926571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上海市浦东新区 2018-2019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报道:目前 世界上有近 20 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A. 铁元素 B. 铁单质 C. 四氧化三铁 D. 三氧化二铁【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人体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判断,铁在人体中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的。【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人体中的铁元素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这里的铁是指铁元素,而不是其他的,答案选 A。【点睛】本题考查元素的概念,食品、药品、饮料中的某些成分大都是指的元素,它们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常用其质量分数表示含量。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A. 铁 B. 铝 C. 钙 D. 硅【

2、答案】B【解析】【详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不是铁,选项 A 错误;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选项 B 正确;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不是钙,选项 C 错误;D、硅是非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不是硅,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B。3.与金属的物理性质无关的是A. 良好的导电性 B. 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 延展性 D. 导热性【答案】B【解析】【详解】A金属容易导电是因为晶体中存在许多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的运动是没有方向性的,但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

3、就会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选项 A 不选; - 2 -B金属易失电子是由原子的结构决定的,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和金属晶体无关,选项 B选;C有延展性是因为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当金属受到外力时,晶体中的各离子层就会发生相对滑动,但由于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方向性,受到外力后相互作用没有被破坏,故虽发生形变,但不会导致断,选项 C 不选;D金属晶体的导热是由于晶体内部,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的碰撞,因此与金属晶体的结构有关, 选项 D 不选。答案选 B。4.金属能导电是因为它A. 表面富有光泽 B. 有可成键的电子 C. 有金属离子 D. 有自由运动的电子【答案】D【解析

4、】【分析】依据金属晶体中含有自由电子,自由电子能够自由运动,所以金属能够导电和导热,据此解答。【详解】金属都是由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通过金属键构成的金属晶体,因为金属晶体中含有自由电子,自由电子能够自由运动,所以金属能够导电和导热,答案选 D。【点睛】本题考查了金属晶体的结构与性质,明确金属晶体中含有自由电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5.用铝合金代替铝制钥匙,因为铝合金A. 熔点低 B. 不易锈蚀 C. 硬度大 D. 密度小【答案】C【解析】【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的性质是: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详解】合金的性质是:合金的硬

5、度大,熔点低,耐腐蚀;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由于纯铝硬度较小,在使用中易变形,因此利用铝合金硬度较大的性质。答案选 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合金概念的三个特点要记牢;还要理解合金的性- 3 -质,即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题目难度不大。6.构成金属晶体的基本微粒A. 分子 B. 阴离子和自由电子C. 阳离子和阴离子 D. 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金属晶体的组成微粒可知,不存在阴离子,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详解】金属单质属于金属晶体,金属晶体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答案选 D。【点睛】本题考查了金属晶体的组成微粒,非常基础,注意基础知

6、识的掌握。7.在 Fe3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A. +2 B. +3 C. +8/3 D. +2、+3【答案】D【解析】【详解】Fe 3O4可看成 FeOFe2O3,氧元素化合价为-2 价,FeO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2 价,Fe2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 价,故在 Fe3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2、+3,答案选 D。8.有关厨房铝制品的使用中,你认为合理的是A. 烧煮开水 B. 盛放食醋C. 用碱水洗涤 D. 用金属丝擦表面的污垢【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金属铝的化学性质: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结合生活实际来回答。【详解】A、铝表面很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氧化膜,与热水不反应,选

7、项 A 正确;B、铝能与酸反应,不能用于盛放食醋,选项 B 错误;C、金属铝能和碱反应,不能用碱水洗涤,选项 C 错误;D、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可以起到保护作用,若用金属丝擦表面的污垢,会破坏保护膜,不可取,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A。【点睛】本题是一道化学和生活相结合的题目,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难度不大。- 4 -9.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制得物质是A. FeCl3 B. FeS C. FeCl2 D. Fe3O4【答案】C【解析】【详解】A、因 Cl2 的强氧化剂,Fe 与 Cl2 直接化合得到的是 FeCl3 ,选项 A 正确;B、因 S 是弱氧化剂,FeS 可由 Fe

8、 和 S 直接化合得到,选项 B 正确;C、因 Cl2 的强氧化剂,Fe 与 Cl2 直接化合得到的是 FeCl3 ,而不是 FeCl2 ,选项 C 错误;D、因 O2 的强氧化剂,Fe 3O4 可由 Fe 和 O2 直接化合得到,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C。10.常温下,可用于制作运输浓硫酸、浓硝酸容器的金属为A. Cu B. Fe C. Mg D. Zn【答案】B【解析】【分析】浓硫酸、浓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室温下能够使铁、铝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碍反应的进行。【详解】A、浓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室温下能够与铜反应,故常温下不可以用铜制的容器盛放浓硝酸,选项 A 错误;B、浓硫酸、浓硝酸

9、具有强的氧化性室温下能够使铁发生钝化,故常温下可以用铁制的容器盛放浓硫酸、浓硝酸,选项 B 正确;C、浓硫酸、浓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室温下能够与镁反应,故常温下不可以用镁制的容器盛放浓硫酸、浓硝酸,选项 C 错误;D、浓硫酸、浓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室温下能够与锌反应,故常温下不可以用锌制的容器盛放浓硫酸、浓硝酸,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了浓硫酸、浓硝酸的强氧化性,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钝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11.氯化铁溶液的颜色是A. 无色 B. 粉红色 C. 棕黄色 D. 浅绿色【答案】C- 5 -【解析】【详解】A、铁离子是黄色的,因此无色不正确,选项错误;B、铁离子是黄色的,

10、氯离子是无色的,水分子是无色的,因此蓝色不正确,选项错误;C、三氯化铁溶液的颜色是黄色的,因为铁离子是黄色的,氯离子是无色的,水分子是无色的,选项正确;D、铁离子是黄色的,氯离子是无色的,水分子是无色的,因此紫色不正确,选项错误;答案选 C。12.对合金的认识错误的是A. 合金是纯净物 B. 可以由非金属和金属组成的C. 生铁与钢都是铁碳合金 D. 可以由金属和金属组成的【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概念有三个特点:一定是混合物;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详解】A、合金

11、是一种混合物,选项 A 错误;B、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也可以是金属与非金属,选项 B 正确;C、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生铁是含碳量为 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 0.03%2%的铁合金,生铁和钢都是铁碳合金,选项 C 正确;D、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也可以是金属与非金属,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A。【点睛】本考点主要考查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合金概念的三个特点要记牢;还要理解合金的性质,即合金的强度、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本考点基础性强,比较好把握。13.铁能压成薄片,这是因为A. 熔点低 B. 延展性大 C. 硬度小 D. 密度小【答案】B【解析】【分析】-

12、 6 -当金属受到外力作用时,晶体中的各原子层就会发生相对滑动,由于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方向性,滑动以后,各层之间仍保持着这种相互作用,在外力作用下,金属虽然发生了变形,但不会导致断裂铝能被轧成薄片,说明金属一般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的性质。【详解】金属晶体组成微粒为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存在金属键,当金属受到外力作用时,晶体中的各原子层就会发生相对滑动,由于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方向性,滑动以后,各层之间仍保持着这种相互作用,在外力作用下,金属虽然发生了变形,但金属键不被破坏,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所以铝能被轧成薄片,与熔点低、密度小、以及硬度小无关,答案选 B。【点睛】

13、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通性,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金属晶体的性质与金属键的关系。14.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即耐腐蚀)的主要原因是A. 铝化学性质很稳定(即很不活泼) B. 铝与氧气在常温下很难反应C. 铝是两性元素(因与酸、碱都能反应) D. 铝易氧化形成一层致密氧化膜【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铝的化学性质来解答,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就会与氧气等反应,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使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来解答。【详解】A、因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选项 A 错误;B、因常温下铝就会与氧气等反应,选项 B 错误;C、铝与强酸强碱均能反应,但金属没有两性的说法,选项

14、 C 错误;D、因铝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使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选项 D正确;答案选 D。【点睛】本题考查了铝的化学性质,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15.不能用铝热法制备的金属是A. 镁 B. 铁 C. 铬 D. 锰【答案】A【解析】- 7 -【分析】金属冶炼的实质为金属离子的电子被还原生成单质,用铝热法制备金属,所制备金属的活泼性应比铝弱。【详解】铁、锰、铬等金属的活泼性比铝弱,在高温下用铝热法制备,而镁的活泼性比铝强,不能被铝置换生成单质,不能用铝热法制备,答案选 A。【点睛】本题考查金属的冶炼,题目难度不大,注意能用铝热法制备的金属的活泼性应比铝弱,试

15、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16.不能溶解新制氢氧化铝的溶液是A. 碳酸 B. 氢氧化钾 C. 盐酸 D. 硫酸【答案】A【解析】【详解】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酸和强碱溶液生成盐和水,A碳酸属于弱酸,不能溶解氢氧化铝,选项 A 选;BKOH 溶液属于强碱溶液,能溶解氢氧化铝生成偏铝酸钾和水,选项 B 不选;C盐酸是强酸,能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硝酸铝和水,选项 C 不选;D硫酸是强酸,能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选项 D 不选;答案选 A。17.对 Al2O3、Fe 2O3的说法正确的是A. 都是碱性氧化物 B. 都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C. 都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D

16、. 都能与盐酸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氧化铁为碱性氧化物,而三氧化二铝为两性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选项A 错误;B、Al 2O3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Fe 2O3是红色、难溶于水的固体,选项 B 错误;C、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氧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选项 C 错误;D、Al 2O3、Fe 2O3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D。18.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8 -A. 2Fe + 6H+ = 2Fe3+ + 3H2B. Fe + 2H+ = Fe2+ + H2C. Fe + 2H+ + SO42-

17、 = FeSO4+ H 2D. 2Fe + 6H+ + 3SO42- = Fe2(SO4)3+ 3H 2【答案】B【解析】【详解】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和氢气是单质,必须写化学式,硫酸为强电解质、硫酸亚铁为强电解质且都易溶,拆成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 + 2H+ = Fe2+ + H2,答案选 B。19.属于纯净物的物质是A. 生铁 B. 铝热剂 C. 漂粉精 D. 胆矾【答案】D【解析】【详解】A. 生铁是含有碳和铁的铁碳合金,属于混合物,选项 A 错误;B. 铝热剂是氧化铁和铝的混合物,属于混合物,选项 B 错误;C. 漂粉精由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组成,属于混合物,选项

18、C 错误;D. 胆矾是 CuSO45H2O,属于纯净物,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D。20.下列各组物质能相互反应得到 Al(OH)3的是A. Al 与 NaOH 溶液共热 B. AlCl 3与过量的 NaOH 溶液C. Al2O3与水共热 D. Al 2(SO4)3与过量氨水【答案】D【解析】【分析】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强酸、强碱,不溶于弱酸、弱碱;氧化铝不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据此判断解答。【详解】A、Al 跟过量的 NaOH 溶液共热生成偏铝酸钠,得不到氢氧化铝,选项 A 错误;B、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强酸、强碱,AlCl 3跟过量的 NaOH 溶液生成偏铝酸盐,

19、得不到氢氧化铝,选项 B 错误;C、氧化铝不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选项 C 错误;- 9 -D、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Al 2(SO4)3和过量的 NH3H2O 反应得到氢氧化铝,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D。【点睛】本题考查铝及化合物的性质,注意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但不能溶于弱碱,所以要制取氢氧化铝必须用弱碱而不能用强碱。21.金属原子一般具有的特点是A. 半径小 B. 电子层数多 C. 电子数少 D. 最外层电子数少【答案】D【解析】【详解】每个周期,除了过渡元素全是金属和第一周期除氢元素以外,都是排在前面的是金属,元素周期表就可以显示这一点。所以半径小不是金属原子具

20、有的特点,选项 A 错误;电子层数多也不是金属原子具有的特点,选项 B 错误;电子数少也不是金属原子具有的特点,选项 C 错误;排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前面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是金属原子具有的特点,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D。22.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A. 该原子的质量数 B. 原子核内中子数C.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D.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在数值上一定=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详解】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在数值上一定=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与

21、原子核内的中子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质量数不相等;故选项 B 正确;答案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原子构成的知识以及元素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0 -23.某元素的原子有 3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 6 个的是A. 碳 B. 氧 C. 硫 D. 氮【答案】C【解析】【详解】因为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K 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 2 个) ,所以某元素的原子有 3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 6 个,因此是硫元素。答案选 C。24.不呈周期性变化的是A. 原子半径 B. 原子序数C. 元素主要化合价 D. 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答案】B【解析】

22、【分析】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金属性及非金属性均呈现周期性变化,以此来解答。【详解】A同周期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选项 A 不选;B原子序数一直递增不呈现周期性变化,选项 B 选;C化合价同周期最高正价逐渐增大,同主族最高价相同,O、F 除外,则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选项 C 不选;D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失电子能力减小得电子能力增大呈周期性变化,选项 D 不选;答案选 B。【点睛】本题考查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性质及元素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

23、不大。25.属于短周期的一组元素是A. Al、Si、S B. C. Mg、Fr C. H、O、K D. Na、S、Br【答案】A【解析】【详解】A. Al、Si、S 均为第三周期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选项 A 正确;- 11 -B. C、Mg 分别为第二、第三周期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Fr 为七周期元素,属于长周期元素,选项 B 错误;C. H、O 分别属于第一、第二周期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K 为第四周期元素属于长周期元素,选项 C 错误;D. Na、S 均属于第三周期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Br 为第四周期元素属于长周期元素,选项D 错误;答案选 A。26.属于同一周期的一组元素是A. 钠和镁 B

24、. 氢和氮 C. 氧和硫 D. 锂和铝【答案】A【解析】【分析】具有相同电子层的元素,在相同的周期,以此来解答。【详解】A钠和镁均为第三周期元素,选项 A 选;B氢在第一周期,而氮在第二周期,选项 B 不选;C氧在第二周期,而硫在第三周期,选项 C 不选;D锂在第二周期,而铝在第三周期,选项 D 不选;答案选 A。【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及位置,题目难度不大。27.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HXO4,这种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A. XH4 B. XH3 C. H2X D. HX【答案】D【解析】【分析】

25、元素的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根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确定最高正价,进而求得最低负价,得出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详解】元素 X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XO4,所以 X 的最高正价是+7 价,所以最低负价为-1 价,X 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HX。答案选 A。- 12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知识,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来回答,较简单。28.最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的单质是A. O2 B. F2 C. N2 D. Cl2【答案】B【解析】【分析】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氢气反应越容易,注意氮气分子

26、中存在 NN 三键,化学性质稳定。【详解】F、Cl 同主族,核电荷数依次增大,故非金属必依次减弱;N、O、F 同周期,核电荷数依次增大,故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氟元素非金属性最强,氟气与氢气最容易反应,答案选 B。【点睛】本题考查同周期元素单质递变规律,比较基础,注意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掌握,注意氮气分子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29.硫原子与氯原子半径的比较中合理的是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无法比较【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判断。【详解】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 SCl;即硫原子大于氯原子半径,答案选 C。【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原子半径

27、大小关系判断,同主族元素从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同周期元素原子从左到右半径减小。30.含氧酸中酸性最弱的是A. H4SiO4 B. H3PO4 C. H2SO4 D. HClO4【答案】A【解析】【详解】因 Si、P、S、Cl 都在第三周期,同周期从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则非金属性 ClSPSi,由非金属性越强,则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所以HClO4的酸性最强,H 4SiO4的酸性最弱,答案选 A。- 13 -31.在元素周期表的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可以找到A. 耐高温材料 B. 新型农药材料C. 半导体材料 D. 新型催化剂材料【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

28、期表中的元素分布及元素常见的性质来解题,一般金属延展性较好,可用于做合金,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的元素可以制作半导体材料,一般过度金属可以用来做催化剂,农药分为有机和无机,一般非金属元素可以制作有机农药,由此分析解答。【详解】A在过渡元素找中耐高温的材料,选项 A 错误;B非金属元素位于右上方,非金属可以制备有机溶剂,部分有机溶剂可以用来做农药,选项 B 错误;C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接区域的元素可以用来做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像硅等,选项C 正确;D可以用于做催化剂的元素种类较多,一般为过渡金属元素,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一般可以用来做导体或合

29、金等,如镁铝合金;如硅等,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接区域,用来做良好的半导体材料;非金属可以制备有机溶剂,部分有机溶剂可以用来做农药;一般为过渡金属元素可以用于做催化剂。32.与原子序数为 8 的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是A. 氩 B. 硅 C. 硫 D. 氯【答案】C【解析】【详解】原子序数为 8 的元素是氧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 6。A. 氩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 8,选项 A 不符合;B. 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4,选项 B 不符合;C. 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6,选项 C 符合;D. 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7,选项 D 不符合;答案选 C。- 14 -33.两种元素能

30、形成 XY2型离子化合物,其原子序数依次为A. 6 和 8 B. 12 和 17 C. 13 和 8 D. 11 和 16【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原子序数分析元素,利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来分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以此来解答。【详解】A、原子序数为 6 和 8 的元素分别为 C、O,能形成 CO、CO 2共价化合物,选项 A 不选;B、原子序数为 12 和 17 的元素分别为 Mg、Cl,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MgCl2,选项 B 选; C、原子序数为 12 和 8 的元素分别为 Al、O,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Al2O3,选项 C 不选;D、原子序数为 11 和 16 的元素分别为 Na、S,能

31、形成离子化合物 Na2S,选项 D 不选; 答案选 B。【点睛】本题考查 XY2型离子化合物,熟悉元素的原子序数来判断元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 XY2型化合物中 X 为+2 价,Y 为-1 价即可解答。34.根据某微粒结构示意图 可确定该微粒是A. 阳离子 B. 阴离子C. 原子 D. 分子【答案】B【解析】【详解】在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 15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根据图示 ,该微粒的核电荷数为16,小于其核外电子总数 18,故为阴离子。答案选 B。35.某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 6 的元素是A. 氧 B. 硅

32、 C. 硫 D. 氯【答案】D【解析】【详解】X 元素的最高正价与负价的代数和为 6,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的代数和为8,由此计算最高价+7,最低负价-1,X 是第A 族的元素。A. 氧是第A 族的元素,选项 A 不符合;B. 硅是第A 族的元素,选项 A 不符合;C. 硫是第A 族的元素,选项 A 不符合;D. 氯是第A 族的元素,选项 A 符合;答案选 D。36.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含铁化合物是A. FeO B. Fe2O3 C. Fe3O4 D. Fe(OH)3【答案】C【解析】【分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以此来解答。【详解】红热

33、的铁与水蒸气反应 3Fe+4H2O(g) Fe3O4+4H2,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则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含铁化合物是四氧化三铁(Fe 3O4) 。答案选 C。【点睛】本题考查铁的化学性质,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意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把握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37.甲、乙两烧杯中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铝溶液,各加入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16 -A. 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多 B. 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多C. 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少 D. 甲中和乙中的沉淀一定一样多【答案

34、】B【解析】【详解】氯化铝与氨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Cl3+3NH3H2O=Al(OH)3+3NH 4+,一水合氨属于弱碱,不能溶解氢氧化钠;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Cl3+3NaOH=Al(OH)3、氢氧化铝溶解于氢氧化铝溶液中 Al(OH)3+NaOH=NaAlO2+2H2O,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甲中沉淀不溶解,而乙中沉淀可能部分溶解,则比乙中的多,答案选 B。38.称取两份等质量的铝粉,分别加入等体积等物质量浓度的浓 NaOH 溶液与盐酸溶液。若最终铝全部溶解,则放出 H2的体积比(同温同压下)是A. 1:1 B. 1:2 C. 1:3 D. 3:1【答案】A【解

35、析】【详解】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NaOH+2H2O=NaAlO2+3H2,铝与盐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6HCl=2AlCl3+H2,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称取两份等质量的铝粉,分别加入等体积等物质量浓度的浓 NaOH 溶液与盐酸溶液,若最终铝全部溶解,则放出H2的体积比为 1:1,答案选 A。39.向某溶液中投入铝片后有大量 H2放出,则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 Cl- B. H+ C. OH- D. HCO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向某溶液中投入铝片后有大量 H2放出,则溶液既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A、氯离子与氢离子、氢氧根均不反应

36、,能大量存在,错误;B、酸性溶液中,氢离子可大量存在,错误;C、碱性溶液中,氢氧根可大量存在,错误;D、碳酸氢根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与氢氧根反应生成碳酸根和水,不可能大量存在,正确。考点:考查离子反应、离子共存。40.能将溶液中 FeCl3和 AlCl3分离的一组试剂是A. 氨水、稀硫酸 B. 氨水、稀盐酸C. NaOH 溶液、稀硫酸 D. NaOH 溶液、稀盐酸- 17 -【答案】D【解析】【分析】A氨水不能溶解氢氧化铝,无法分离,且用稀硫酸最后得到的是硫酸盐;B氨水不能溶解氢氧化铝,无法分离;C加入烧碱会使 FeCl3和 AlCl3先分别转化为 Fe(OH)3和 Al(OH)3沉

37、淀,过量加入会使Al(OH)3沉淀转化为可溶的 NaAlO2,而 Fe(OH)3不会溶解。过滤操作后往 Fe(OH)3沉淀加入硫酸会生成硫酸铁,往 NaAlO2溶液加入硫酸会先出现 Al(OH)3沉淀,硫酸过量沉淀会溶解生成硫酸盐,无法恢复原盐溶液;D加入烧碱会使 FeCl3和 AlCl3先分别转化为 Fe(OH)3和 Al(OH)3沉淀,过量加入会使Al(OH)3沉淀转化为可溶的 NaAlO2,而 Fe(OH)3不会溶解。过滤操作后往 Fe(OH)3沉淀加入盐酸会使沉淀溶解再次生成 FeCl3;往 NaAlO2溶液加入盐酸会先出现 Al(OH)3沉淀,盐酸过量沉淀会溶解生成 AlCl3,达到

38、分离目的。【详解】A氨水使两者全部转化为沉淀,氨水属于弱碱,不能使 Al(OH)3沉淀转变成偏铝酸盐,无法分离,且用稀硫酸最后得到的是硫酸盐,选项 A 错误;B氨水使两者全部转化为沉淀,氨水属于弱碱,不能使 Al(OH)3沉淀转变成偏铝酸盐,无法分离,选项 B 错误;C加入烧碱会使 FeCl3和 AlCl3先分别转化为 Fe(OH)3和 Al(OH)3沉淀,过量加入会使Al(OH)3沉淀转化为可溶的 NaAlO2,而 Fe(OH)3不会溶解过滤操作后往 Fe(OH)3沉淀加入硫酸会使沉淀溶解生成硫酸铁;往 NaAlO2溶液加入硫酸会先出现 Al(OH)3沉淀,硫酸过量沉淀会溶解生成硫酸铝,分离

39、但得不到原盐,选项 C 错误;D加入烧碱会使 FeCl3和 AlCl3先分别转化为 Fe(OH)3和 Al(OH)3沉淀,过量加入会使Al(OH)3沉淀转化为可溶的 NaAlO2,而 Fe(OH)3不会溶解过滤操作后往 Fe(OH)3沉淀加入盐酸会使沉淀溶解再次生成 FeCl3;往 NaAlO2溶液加入盐酸会先出现 Al(OH)3沉淀,盐酸过量沉淀会溶解生成 AlCl3,达到分离目的,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D。【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铁铝化合物的性质等,难度中等,掌握物质的性质是关键,注意掌握分离提纯原则。41.铁与铝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金属。(1)迄今为止人类冶炼最多的金属是_

40、。- 18 -(2)纯净的铁的颜色是_;纯净的铝的颜色是_。(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_,化学反应方程式_。(4)铝粉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在高温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信息中“某些”指_。 (选填“比铝活泼的” 、 “比铝不活泼的”或“任意” )写出铝粉与 MnO2发生的铝热反应方程式_。(5)将 5.5g 铝铁混合物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氢气 4.48L,则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为_。 (精确到 0.01)【答案】 (1). Fe (2). 银白色 (3). 银白色 (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5). 3Fe + 2O2 Fe3O4 (6). 比铝不活泼 (7). 4

41、Al+3MnO2 2A12O3+3Mn (8). 49%【解析】【详解】 (1)铁及合金是目前人们使用最多的金属,也是人类冶炼最多的金属,答案为 Fe;(2)纯净的铁的颜色是银白色;纯净的铝的颜色是银白色;(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Fe + 2O2 Fe3O4;(4)铝粉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在高温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信息中“某些”指 “比铝不活泼的” ;铝粉与 MnO2发生的铝热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MnO2 2A12O3+3Mn;(5)n(H 2)= =0.2mol,设 Fe 为 xmol,

42、Al 为 ymol,则 ,解得 x=0.05mol,y=0.1mol,则混合物中 Fe 与 Al 的质量分别为 0.05mol56g/mol=2.8g、0.1mol27g/mol=2.7g,铝的质量分数为 。42.下表中表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12 - 19 -3 (1)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_个,该元素的符号是_;元素的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2)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_,此物质的水溶液显_性。(3)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的理由是_。(4)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于元素,用一个化学方程式来证明。_【答案】 (1). 3

43、 (2). N (3). (4). Na2CO3 (5). 碱性 (6). 处于同一主族中,它们的原子半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子层数,原子的电子层数大于原子的电子层数,所以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元素的原子 (7). NaOH + Al(OH)3 = NaAlO2 + 2H2O 【解析】【详解】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可以推知是 C,是 N,是 O,是 Na,是Al,是 S,是 Cl。(1)是氮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 5,比次外层电子数 2 多 3 个,该元素的符号是 N;是Cl 元素,其氢化物氯化氢的电子式为 ;(2)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碳酸钠,其化学式为 Na2CO3,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溶液显碱性;(3)分别为 O、S 元素,处于同一主族中,它们的原子半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子层数,原子的电子层数大于原子的电子层数,所以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元素的原子;(4)是钠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钠的碱性强于铝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铝,用一个化学方程式来证明为 NaOH + Al(OH)3 = NaAlO2 + 2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