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二模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29235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6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二模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二模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二模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二模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二模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二模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代数式中,属于单项式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不是单项式,故本选项错误; B、不是单项式,故本选项错误; C、不是单项式,故本选项错误; D、是单项式,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 D 考点:单项式 数据 1, 3, 7, 1, 3, 3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 A 2, 2 B 2, 4 C 3, 2 D 3, 4 答案: C. 试题分析: 这组数据 1, 3, 7, 1, 3, 3的平均数是: ( 1+3+7+1+3+3) =3; 方差 S2= ( 1-3) 2+( 3-3) 2+( 7-3) 2+( 1

2、-3) 2+( 3-3) 2+( 3-3) 2=4, 则标准差是 2 故选 C 考点:标准差;加权平均数 已知抛物线 上的两点 ,如果 ,那么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y=-( x+1) 2, a=-1 0,有最大值为 0, 抛物线开口向下, 抛物线 y=-( x+1) 2对称轴为直线 x=-1, 而 x1 x2 -1, y1 y2 0 故选 A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某粮食公司 2013年生产大米总量为 a万吨,比 2012年大米生产总量增加了10%,那么 2012年大米生产总量为 A 万吨 B 万吨; C 万吨 D 万吨答案: B. 试题分

3、析: a( 1+10%) = (万吨) 故选: B 考点:列代数式 在四边形 ABCD中,对角线 AC、 BD相交于点 O, ,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不能判定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 ( B) ( C) (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解:由 ADB= CBD可以得到 AD BC, A、 ABD= CDB能得到 AB CD,所以能判定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 B、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能进一步得到 ABD= CDB,从而能得到AB CD,所以能判定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 C、能进一步得到 CDB= ABD,从而能得到 AB CD,所以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

4、行四边形; D、不能进一步得到 AB CD,所以不能判定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 故选 D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如果 A、 B分别是圆 O1、圆 O2上两个动点,当 A、 B两点之间距离最大时,那么这个最大距离被称为圆 O1、圆 O2的 “远距 ”已知,圆 O1的半径为 1,圆O2的半径为 2,当两圆相交时,圆 O1、圆 O2的 “远距 ”可能是 ( A) 3 ( B) 4 ( C) 5 ( D) 6 答案: C. 试题分析: O1的半径为 1, O2的半径为 2, 圆心距 d的取值范围为: 1 d 3, O1、 O2的 “远距 ”的取值范围为: 4远距 6, 故选 C 考点:圆与圆

5、的位置关系 填空题 在 ABCD中,已知 , ,那么用向量 、 表示向量 为 答案: 试题分析: 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 , , 故答案:为: 考点:平面向量 把分别写有数字 “1”、 “2”、 “3”、 “4”、 “5”、 “6”的 6张相同卡片,字面朝下随意放置在桌面上,从中任意摸出一张卡片数字是素数的概率是 答案: 试题分析: 有数字 “1”、 “2”、 “3”、 “4”、 “5”、 “6”的 6 张相同卡片,卡片数字是素数的有:2, 3, 5; 从中任意摸出一张卡片数字是素数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考点:概率公式 为了解某校九年级女生 1分钟仰卧起坐的次数,从中随机抽查了 5

6、0名女生参加测试,被抽查的女生中有 90%的女生次数不小于 30次,并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那么仰卧的次数在 40 45的频率是 答案: .62 试题分析: 解: 被抽查的女生中有 90%的女生次数不小于 30次,抽查了 50名女生, 次数不小于 30次的人数是 5090%=45(人), 在 40 45次之间的频数是: 45-3-5-6=31, 仰卧起坐的次数在 40 45的频率是 =0.62; 故答案:是: 0.62 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 如图,已知点 A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像上,点 B在 x轴的正半轴上,且 OAB是面积为 的等边三角形,那么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式是 答案: y

7、=- 试题分析: 过点 A作 AC OB于点 C, 设 A( x, y), OAB是面积为 的等边三角形, |2x y|= , |xy|= , xy=- , 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式是: y=- 故答案:为: y=-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在 Rt ABC中, ACB=90, AC= , ,如果将 ABC绕着点C旋转至 ABC的位置,使点 B 落在 ACB的角平分线上, AB 与 AC相交于点 H,那么线段 CH的长等于 答案: -1 试题分析: 过点 B作 BF AC于点 F, AD AC于点 D, ACB=90,点 B落在 ACB的角平分线上, BCB= BCA=

8、ACA=45, CBF, CDA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C= , cosA= , , 解得: AB= , BC= , BC= , BF= , AD= CA=1, SACB=SCHB+SCHA= 解得: CH= -1, 故答案:为: -1 考点:旋转的性质 如果关于 的方程 有解,那么 b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 b1 试题分析: 移项,得: bx-x=1, 即( b-1) x=1, 当 b-10时,即 b1时,方程有解 故答案:是: b1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请写出一个平面几何图形,使它满足 “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翻折过来,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相互重合 ”这一条件,这个图形可以是 答案:圆 试

9、题分析: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翻折过来,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相互重合,这样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写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即可 这个图形可以是圆 故答案:为:圆 考点:轴对称图形 如果关于 的方程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 的值为 答案: 6 试题分析: 方程 3x2-mx+3=0有两 个相等的实数根, =m2-433=0, 解得 m=6, 故答案:为 6 考点:根的判别式 正八边形的中心角等于 度 . 答案: . 试题分析: 正八边形的中心角等于 3608=45; 故答案:为 45 考点:正多边形和圆 计算: = 答案: . 试题分析: 原式 = 考点:分式的计算 . 化简: = 答案: 试题分析: 考

10、点:分式化简 . 计算: = .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绝对值必须为非负数,即可得出答案: . 考点:绝对值 . 计算题 计算: 答案: . 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进行计算即可 . 试题: 原式 考点:二次根式的计算 . 解答题 解不等式组: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答案: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1x2;数轴略 试题分析: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去分母,去括号解答即可 . 试题: 由 得 化简得 , 解得: . 由 得 , 化简得 , 解得: .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 已知:如图, PAQ=30,在边 AP上顺次截取 AB=3cm, BC=10cm,以

11、BC为直径作 O交射线 AQ于 E、 F两点, 求:( 1)圆心 O到 AQ的距离; ( 2)线段 EF的长 答案: (1)即圆心 O到 AQ的距离为 4cm; (2)EF=6cm. 试题分析: ( 1)过点 O作 OH EF,垂足为点 H,求出 AO,根据含 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求出即可; ( 2)连接 OE,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EH,根据垂径定理得出即可 试题: ( 1)过点 O作 OH EF,垂足为点 H, OH EF, AHO=90, 在 Rt AOH中, AHO=90, PAQ=30, OH= AO, BC=10cm, BO=5cm AO=AB+BO, AB=3cm, AO=3+5

12、=8cm, OH=4cm,即圆心 O到 AQ的距离为 4cm ( 2)连接 OE, 在 Rt EOH中, EHO=90, EH2+HO2=EO2, EO=5cm, OH=4cm, EH= =3cm, OH过圆心 O, OH EF, EF=2EH=6cm 考点:垂径定理;含 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 甲、乙两车都从 A地前往 B地,如图分别表示甲、乙两车离 A地的距离 S(千米)与时间 t(分钟)的函数关系 .已知甲车出发 10分钟后乙车才出发,甲车中途因故停止行驶一段时间后按原速继续驶向 B地,最终甲、乙两车同时到达 B地,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 1)甲、乙两车行驶时的速度

13、分别为多少? ( 2)乙车出发多少分钟后第一次与甲车相遇? ( 3)甲车中途因故障停止行驶的时间为多少分钟? 答案:( 1)甲车的速度是 千米每分钟 ,乙车的速度是 1千米每分钟; ( 2)乙车出发 20分钟后第一次与甲车相遇; ( 3)甲车中途因故障停止行驶的时间为 25分钟 试题分析: ( 1)分别根据速度 =路程 时间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 2)设甲车离 A地的距离 S与时间 t的函数式为 s=kt+b( k0),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乙函数式,再令 s=20求出相应的 t的值,然后求解即可; ( 3)求出甲继续行驶的时间,然后用总时间减去停止前后的时间,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试题: (千米 /

14、分钟), 甲车的速度是 千米每分钟 (千米 /分钟), 乙车的速度是 1千米每分钟 ( 2) 设甲车离 A地的距离 S与时间 t的函数式为: ( ) 将点( 10,0)( 70,60)代入得: 解得: ,即 当 y=20时,解得 t=30, 甲车出发 10分钟后乙车才出发, 30-10=20分钟,乙车出发 20分钟后第一次与甲车相遇 . ( 3) (分钟) 70-30-15=25(分钟), 甲车中途因故障停止行驶的时间为 25分钟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已知:如图,在正方形 ABCD中,点 E是边 AD的中点,联结 BE,过点 A作 ,分别交 BE、 CD于点 H、 F,联结 BF ( 1)求

15、证: BE=BF; ( 2)联结 BD,交 AF于点 O,联结 OE求证: 答案: (1)见; (2)见 . 试题分析: ( 1)根据正方形性质得出 AB=DA=BC=CD, BAD= ADF= BCF=90,求出 ABH= HAE, 证 ABE DAF,得出比例式,求出 AE=DF, CF=AE,证出 Rt ABE Rt CBF即可; ( 2)根据正方形性质求出 ADB= CDB,证 DEO DFO,推出 DEO= DFO,根据 ABE DAF推出 AEB= DFA,即可得出答案: 试题: 证明:( 1) 四边形 ABCD是正方形, AB=DA=BC=CD, BAD= ADF= BCF=90

16、, BAH+ HAE=90, AF BE, AHB=90, 即 BAH+ ABH=90, ABH= HAE, 又 BAE= ADF, ABE DAF, , AE=DF, 点 E是边 AD的中点, 点 F是边 DC的中点, CF=AE, 在 Rt ABE与 Rt CBF中, Rt ABE Rt CBF( HL), BE=BF ( 2) 四边形 ABCD是正方形, DB平分 ADC, ADB= CDB, 在 DEO与 DFO中, DEO DFO( SAS), DEO= DFO, ABE DAF, AEB= DFA, AEB= DEO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

17、质 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抛物线 与 x轴交于点A、 B(点 A在点 B右侧),与 y轴交于点 C(0, -3),且 OA=2OC ( 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及顶点 M的坐标; ( 2)求 的值; ( 3)如果点 D在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 CAD=45o,求点 D的坐标 . 答案: (1)M(2,4); (2)tan MAC= ; (3) , . 试题分析: ( 1)根据与 y轴的交点 C的坐标( 0, -3)就可以求出 OC的值及 c的值,进而求出 OA的值及 A的坐标, 由待定系数法就可以求出 b的值而求出式及定点坐标; ( 2)如图 1,过点 M作 MH x轴,垂足

18、为点 H,交 AC于点 N,过点 N作NE AM于点 E,垂足为点 E在 Rt AHM中, HM=AH=4,就可以求出 AM的值,再由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 AC的式,就可以求出点 N的坐标,进而求出MN的值,由勾股定理就可以求出 ME及 NE的值,从而求出 AE的值就可以得出结论; ( 3)如图 2,分类讨论,当 D点在 AC上方时,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求出 D1AH= CAM,当 D点在 AC下方时, MAC= AD2M就可以求出点 D的坐标 试题: C(0, -3), OC=3. OA=2OC, OA=6. ,点 A在点 B右侧,抛物线与 y轴交点 C(0, -3) . . , . ( 2

19、)过点 M作 MH x轴,垂足为点 H,交 AC于点 N,过点 N作 NE AM于点 E,垂足为点 E. 在 Rt AHM中 ,HM=AH=4, , .求得直线 AC的表达式为 N( 2,-2) MN=2. 在 Rt MNE中 , , . 在 Rt AEN中 , . ( 3) 当 D点在 AC上方时, , 又 , . 点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直线 x=2上 , , . 在 Rt AH 中 , . . 当 D点在 AC下方时, , 又 AMH= D2AM+ AD2M=45o, . 在 Rt 中, . . 综上所述: , .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如图,已知在 ABC中, AB=AC, BC比 AB大

20、 3, ,点 G是 ABC的重心, AG的延长线交边 BC于点 D.过点 G的直线分别交边 AB于点P、交射线 AC于点 Q. ( 1)求 AG的长; ( 2)当 APQ=90o时,直线 PG与边 BC相交于点 M.求 的值; ( 3)当点 Q在边 AC上时,设 BP= , AQ= ,求 关于 的函数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 答案: (1)AG=8;( 2) = ; (3) . 试题分析:( 1)根据已知条件和重心的性质得出 BD=DC= BC, AD BC,再根据 sinB= ,求出 AB、 BC、 AD的值,从而求出 AG的长; ( 2)根据 GMD+ MGD=90和 GMD+ B=90,

21、得出 MGD= B,再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 DM、 CM=CD-DM的值,在 ABC中,根据 AA求出 QCM QGA,即可求出 的值; ( 3)过点 B作 BE AD,过点 C作 CF AD,分别交直线 PQ于点 E、 F,则BE AD CF,得出 ,求出 BE的值,同理可得出 CF的值,最后根据 BD=CD,求出 EG=FG,即可得出 CE+BE=2GD,从而得出求 y关于 x的函数式并得出它的定义域 试题: ( 1)在 ABC中, AB=AC,点 G是 ABC的重心 , , AD BC. 在 Rt ADB中, , . , AB=15, BC=18. AD=12. G是 ABC的重心, . ( 2)在 Rt MDG, GMD+ MGD=90, 同理 :在 Rt MPB中 , GMD+ B=90, MGD= B. , 在 Rt MDG中 , , , 在 ABC中, AB=AC, AD BC, . , 又 , , 又 , QCM QGA. . ( 3)过点 作 ,过点 作 ,分别交直线 于点 E、 F,则. , ,即 , 同理可得 : ,即 , . , , . ,即 . , . 考点:相似形综合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