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eventdump275 文档编号:927976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辽源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吉林省辽源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吉林省辽源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吉林省辽源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吉林省辽源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8-2019 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 史 注 意 事 项 :1.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2、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卷本 卷 共 24 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48 分 。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 只 有 一 项 是 符合 题 目 要 求 的 。1(2018 南阳中学期末考试)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 481 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一现象反映出A

3、等级制度被废除 B分封制度被破坏C新的社会制度确立 D贵族特权被废除2(2018 会宁中学期末考试)周天子分封时,既规定了受封诸侯“以供王职”“法则周公”等,同时又要给于受封者颁赐礼器,并载之文告,公布于世,周王室的这些规定A旨在传播周王朝先进的文化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C凸显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D规范了诸侯的日常生活行为3(2018 河北省张家口市期末)皇明祖训记载:“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朱元璋此语意在说明明初A加强中央集权的紧迫性B废除丞相制度的合理性C设立内阁制度的有效性D中央官职制衡的必要性4(2

4、018 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下表是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它从根本上反映出明清时期官办% 民办% 其他% 不明%宋代 1528 7069 0 1403元代 1723 6115 033 2129明代 5721 2984 024 1271清代 5667 2411 056 1866A商品经济发展B封建教育发展C君主专制强化D思想控制加强5(2019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公元前 536 年,郑国把刑书刻在青铜典上;公元前 449 年,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由此可见:A中国比西方世界更早进入法治社会B成文法律体现文明发展诉求C古罗马的习惯法历史比中国更久远D古罗马的铜技术源自中国6(2019 吉林

5、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期中)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A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B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C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D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7(2019 湖北省孝感一中、应城一中等重点高中协作体)1890 年,普鲁士政府的全部候补官员中有 40.4%是贵族,1900 年为 44.6%,到 1914 年时,这一比例达到了 55.5%。导致德国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统一后的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B浓厚的封建残余阻碍了政治民主化进程C军国主义思想指导不断发动对外侵略扩张D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没有代议制特征8(2019

6、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1951 年议会选举,保守党战胜工党,其领袖丘吉尔再度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出任首相,在白金汉宫接受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任命;因身体原因,1955 年 4 月 5 日下午 4 点半,他到白金汉宫正式向女王递交了辞呈。6 日下午,丘吉尔迁出了唐宁街。这表明A成为保守党领袖才能任首相B首相任免要依法履行程序C新首相需要对英国国王负责D国王有任免首相的决定权9(2019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期中)1894 年申报写道:“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我正宜乘机惩戒日

7、本,规复琉球,乃可一劳永逸。”该认识A正确分析了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B高度评价了洋务运动的作用C反映了中国舆论界虚骄自大的心态D力求坚定民众抗日信心10(2019 广西南宁第二中学)1936 年,“国防文学”大行其道,涌现出了夏衍的赛金花和上海屋檐下、阳翰笙的李秀成之死、田汉的卢沟桥等杰作。“国防文学”出现的主要背景是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C中国华北地区危机严重D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11(2018 北京四中期末)1840 年 8 月,中英双方文书往来发生变化。英国文书不在用“禀贴”格式,而用“咨会”字眼。中方复函,则放弃“谕”“批”等,而改用“照会”样式。这一样式成为中国外

8、交文书的重要范式。这一变化说明了A英国达到了战争的目的B中方接受了平等外交理念C中国放弃了天朝上国理念D外力迫使外交形式上对等12(2018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第一中学期末)1917 年 8 月,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列举了革命后准备实施的措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一切官吏由选举产生;公务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等。这些措施直接源于A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B国际工人协会的指示C空想社会主义的观点D巴黎公社的斗争经验【解析】材料“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一切官吏由选举产生;公务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反映的是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直接来源于巴黎公

9、社,故 D 项正确;科学社会主义是理论,故 A 项排除;国际工人协会在 1864-1876 年,故 B 项排除;无产阶级革命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故 C 项排除。【答案】D13(2018 高考专题)十月革命爆发前俄国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随着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不仅下层群众要求改变现状,就连俄国的资产阶级也想通过推翻沙皇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材料表明A二月革命后俄国存在着继续革命的诸多因素B一战最终促成了俄国的十月革命C俄国民主革命的必然性与紧迫性D俄国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14(2019 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月考)中国反分裂国家法颁布后,西方媒体却蓄意将其描述为是一部“授权发动战争

10、”的法律。而台湾当局也正是看重了海外媒体的这一特征,竭力利用国际媒体来拓展“国际生存空间”,妄图使台湾问题国际化。这说明在解决台湾问题上A揭露国际媒体的错误导向B避免直接出现武力争端C应加强对外宣传的影响力D应构建舆论战传播体系15(2018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期末)到 1951 年 10 月,全国有 27 个省、8 个行署、146 个市、2038 个县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到 1952 年底,全国所有的省、市、县、区、乡都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绝大部分乡的人民政府委员会已由乡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这表明当时A基层民主制度开始确立B“民主建政”有利于国家政权建设C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D人民代

11、表大会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16(2018 陕西省安康市期末)下图是 19502000 年中国各阶段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的数量变化示意图。它从本质上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民主政治3A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B制度化和法制化发展C以法治国的正式确立D基层民主政治的扩大17(2018 海南省海南中学期末)“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这里的“它”是指A日内瓦会议的顺利召开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建立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制定18(2018 山东省济宁市)下表为 19701973 年与

12、中国建交的国家。据此可以推知当时A中美建交推动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B中国注重改善与西方的关系以应对苏联的威胁C西方国家放弃敌视中国的外交政策D中国推行的不结盟外交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同19(2018 河北中学期末考试)1967 年,尼克松在外交季刊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容不得数以 10 亿计或许是全人类中最有才能的人民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材料的主旨是A提倡美国与中国结成友好同盟 B讽喻新中国的孤立无援C主张各国对中国实行孤立政策 D认为对中国的孤立政策是无益的20(2018 山西省平遥中学期末)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至 60 年代末,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形

13、成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第二次建交高潮。该外交成就主要得益于中国A推动日内瓦会议达成了共识B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D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21(2019 原创题)在冷战过程中,美国先后发动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由于越战的拖累和旷日持久的冷战,美国经济日衰,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由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在资金和市场等方面对其亚洲盟友以支持,促成了“四小龙”的腾飞。从中可以看出A亚洲经济发展冲击两极格局B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发展C亚太经济合作前景广阔D两极格局影响世界经济22(2018 贵州中学期末考试)1960 年,第二十一届联大通过公约宣布“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197

14、0 年塞内加尔第一任高院院长凯巴姆巴耶首提“发展权”概念,并立即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强烈支持。1974 年,第二十九届联大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各国实现发展权的首要任务。这反映出A联大是实现发展权的基本保障 B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初步确立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23(2019 河南省洛阳市联考)1971 年,美国对外短期债务的增长已使黄金储备不足以抵偿债务的 1/4,美元汇率大跌。1973 年美元再度贬值 10%,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1979 年 3 月欧洲货币体系正式建立。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垄断的亚洲开发银行在国际领域广泛活动。这说明A国际金融体系

15、呈现三足鼎立局面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走向瓦解C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多元化的趋势D经济多极化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24(2018 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期末)不结盟运动各成员国充分平等,成员国无须承担义务,会议决议和宣言经过讨论协商以一致同意形式通过,1973 年成立的协调局只是协商机构,不具领导和指挥效能。可见,不结盟运动有利于A促进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形成B提升第三世界的国际地位C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4D推动国际关系走向民主化第 II 卷本 卷 包 括 25、 26、 27 三 个 大 题 , 共 计 52 分 , 考 生 根 据 每 个 题 目 的 要 求 在 答 题 纸 上 作 答 。25(20

16、19 毛坦厂中学期末考试)近代以来,政治民主化是世界各国政治发展的总趋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材料一 正如美国宪政评论家所说:“新宪法(指 1787 年宪法)确立的四种主要决策实体(众议院、参议院、总统、最高法院)中,民众只有权选一种。其他三种的选举至少要两度远离民众控制。根据 1787 年的宪法,民众只选举众议院议员,而且众议院议员任期短,只两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州立法机关则有权推举任期 6 年的合众国参议员。州立法机关推举出其认为合适的选举团成员,再由选举团成员推选出总统。最后,由总统任命终身的联邦法官,从而尽量使那些决策者们远离民众控制。”刘书林试论美国“三权分立”模式

17、的本质及局限材料二 早在 1954 年宪法的制定过程中,曾经有人提出过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的前面作为第二章,以示重视公民权利的意见。但当时因为有许多人不同意而未成现实。时间过了 28 年,我国经历了摧残人权的“十年浩劫”之后,因而在现行宪法的起草过程中,当又有人提出这样的意见时,终于顺利地被接纳了。再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考虑:公民权利自由的内容同宪法总纲第 2 条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规定紧密相连,如果没有每个人的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监督权以及其他的一系列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行使,那么,所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将无从谈起。既然公民行使各项民主权利乃是“

18、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基础,所以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移作第二章,紧接宪法总纲,这无论在实质上或者在逻辑上都是恰当的。许崇德我国宪法是人民权利保障书(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 1787 年宪法关于权力的分配与运行机制所遵循的原则及其体现出的局限性。(6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宪法是怎样体现人民主权原则的?(8 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两国民主制度的共同之处及本质区别。(6 分)26(2018 泰安中学期末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

19、;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中国近代史纲要根据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从“抗争或探索”的角度,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论证合理、充分,层次清晰,史论结合)27(2018 杭州中学期末考试)权力制约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 分)材料一 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机关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20、。宋代也有三省,实际上只有中书省在皇宫里,门下尚书两省都移在皇宫外面了,故亦只有中书省单独取旨,称政事堂。又和枢密院同称两府。枢密院是管军事的宋代财政,掌握在三司,三司本是唐代尚书六部下面的官名。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 古代希腊、罗马的分权与制衡思想,是整个西方分权学说逻辑进展链条上的第一个环节;近代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论逐步地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美利坚的缔造者们对欧洲的分权学说进行了改造和创新,提出了“立体分权”(包括横向分权和纵向分权)的理念思想。赵海月论美国立体分权的理念与模式(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是如何分散相权的?(8 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

21、(雅典)实施分权的举措。简要说明孟德斯鸠是如何“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的?指出美国政治制度中“立体分权”的内涵。(12 分)2018-2019 学 年 上 学 期 高 一 年 级 期 末 考 试历 史 答 案第 卷1【解析】“姜齐遂变为田齐”,诸侯国发生的变化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 ,反映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受到破坏,故选 B;A 中等级制度被废除太绝对,排除;新的社会制度确立是通过各国变法,排除 C;D 在题干中无从体现,排除。【答案】B2【解析】材料“受封诸侯以供王职、法则周公给于受封者颁次赐礼器”反映了分封制下诸侯服从周王,尽其职能,体现了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故 C 正

22、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周王朝先进的文化的传播,而是反映诸侯与周王的关系,故 A 错误;分封制下诸侯有一定自治权,并不是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故 B 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周王与诸侯的政治方面的关系,不是日常生活行为的问题,故 D 错误。故选 C。【答案】C3【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言论。从材料中的“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来看,朱元璋认为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因此这一说法是说明废除丞相制度的合理性。故答案为 B 项。废除丞相制度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而不是中央集权,排除 A 项;朱元璋时期没有设立内阁制度,排除 C 项;D 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23、答案】B4【解析】从表格中官办与民办书院比例的变化可以看出,自宋至清,官办数量逐渐增加直至占主导地位,而民办书院日益减少,说明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加强,文化控制日益严密,故 C 项正确;表格中民办的比例减少了,无法说明商品经济发展,故 A 项排除;BD 项包含在 C 项之中。【答案】C5【解析】同一时期中西方都出现成文法律,说明成文法体现出中西文明的共同诉求,也就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B 正确。中国依然是人治社会,不是法治社会,A 错误。材料没有比较中西习惯法信息,C 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西方铜技术源自中国,D 错误。【答案】B6【解析】结合材料“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

24、不断完善”和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注重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故 A 正确;罗马法的本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这不是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故 B 错误;十二铜表法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不是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故C 错误;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是十二铜表法的目的,与题意不符,故 D 错误。【答案】A7【解析】本题考查了德意志的民主制度。统一后的德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故排除 A 项;德国的对外侵略扩张与候补官员的出身无关,故排除 C 项;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成立了议会,具有代议制的特征,故排除 D 项。出现候补官员贵

25、族出身比例越来越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阻碍了政治民主化进程,故选 B。【答案】B8【解析】题干中丘吉尔担任、辞职首相时都有一定的程序经过女王,故 B 正确;英国首相是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而不是保守党领袖,故 A 错误;英国首相名义上对英国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故 C 错误;首相的任免决定权在议会,而不是国王,故 D 错误。【答案】B9【解析】料“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我正宜乘机惩戒日本”反映了过于夸大中国的实力和低估了日本的实力,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前景盲目乐观,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战争爆发原

26、因,故 A 项错误。材料分析的甲午中日战争,不是洋务运动,B 错误。材料反映了当时国人并没有正确分析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不利于坚定抗日的信心,故 D 项错。【答案】C10【解析】随着日本对华北地区的侵略,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中国文学界提出了“国防文学”的口号,故选 C;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是 1931 年的九一八事变,排除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 1937 年 9 月,排除 B;西安事变与“国防文学”无直接关系,排除 D。【答案】C11【解析】英国通过 1842 年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大门,从而达到战争的目的,时间不符,排除 A;材料反映清政府被迫部分采用近代外交用语,不能说中国接受了平等外

27、交理念,排除B;1840 年尚处于鸦片战争中,中国没有放弃传统天朝上国观念,排除 C;材料反映中英双方文书往来用语变化,由“英国文书不在用禀贴格式,而用咨会字眼。中方放弃谕批等,而改用照会样式”,体现了外力迫使外交形式上对等,故选 D。【答案】D12【解析】材料“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一切官吏由选举产生;公务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反映的是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直接来源于巴黎公社,故 D 项正确;科学社会主义是理论,故 A 项排除;国际工人协会在1864-1876 年,故 B 项排除;无产阶级革命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故 C 项排除

28、。【答案】D13【解析】根据材料“不仅下层群众要求改变现状,就连俄国的资产阶级也想通过推翻沙皇制度”,并结合所学可知,俄国社会矛盾激化以及危机的不断加深是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故 C 项符合题意;从材料“也想通过推翻沙皇制度”来看,此时二月革命还没有爆发,故 A 项错误;材料并没有特别指出一战的影响,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俄国社会的矛盾与危机,而不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故 D 项错误。【答案】C14【解析】本题考查了台湾问题。揭露国际媒体的错误导向是只是解决台湾问题的一方面因素,而且也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台湾问题,更不能全面概括本题题意,故排除 A 项;我国在台湾问题上主张采用和平方式解决,但不

29、承诺放弃武力,故排除 B 项;构建舆论传播体系不符合本题题意,故排除 D 项。根据“西方媒体却蓄意将其描述为是一部授权发动战争的法律”、“台湾当局竭力利用国际媒体”我们在台湾问题上应该加强对外宣传,破除国际媒体对台湾问题的干涉和肆意扭曲,故选 C。【答案】C15【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省、市、县、区、乡都召开的人民代表会议不属于基层民主,故排除 A;依据材料中的“全国所有的省、市、县、区、乡都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绝大部分乡的人民政府委员会已由乡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这些信息可知,“民主建政”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推动国国家政权建设,故选 B;材料中没有涉及民主统一战线的问题,故可排除 C

30、;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在 1954 年建立的,故排除 D。【答案】B16【解析】数轴显示文革时期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的数量最少,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发展有关法律文献增长速度最快,说明我国逐渐走向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故 B 项正确;数轴体现出民主政治法制化,并不能说明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故 A 项错误;以法治国的正式确立是 1992 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故 C 项错误;基层民主政治的扩大属于民间选举形式,故 D项错误。【答案】B17【解析】从材料中的“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来看,这里的“它”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制定。和平共处五项

31、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成为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故答案为 D 项。日内瓦会议的顺利召开和“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是新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运用,排除 A、B 项;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建立是在 2001 年,排除 C 项。【答案】D18【解析】表格中显示中国主要是和西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20 世纪 60 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为了对付苏联威胁,中国注重同西方国家改善关系,故 B 项正确;中美建交是 1979 年,不符合题意,故 A 项错误;西方国家此时并没有放弃敌视中国的外交政策,故 C 项错误;不结盟外交是新时期外交原则,故 D 项错误。【答案】B19【解析】本题主要考

32、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数以 10 亿计或许是人类中最有才能的人民”是指中国,“容不得”表明其态度是对这种状况的不乐观,认为这种状况是无益的,故 D 项正确;BC 项与材料相反;A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 D。【答案】D20【解析】1953 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促使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故 C 项正确;日内瓦会议召开是 1954 年,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不是导致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的原因,故 A 项错误;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属于新时期外交活动,故 B 错误;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的外

33、交僵局是 1971 年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故 D 项错误。【答案】C21【解析】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使其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经济滑坡损失惨重,但美国客观上在资金和市场等方面对其亚洲盟友以支持,促成了若干国家经济的腾飞。从正反两方面反映出两极格局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故答案为 D 项。A 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材料信息主要强调亚洲一些国家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受美国影响,不是突出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发展,排除 B 项;C 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答案】D22【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自决权”“发展权”“国际经济新秩序”等信息可知,在当今世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强烈要求国家的独立与

34、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这从客观上反映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故 B 项正确;联大宣布“发展权”并不表明联大就是实现发展权的保障,故排除 A 项;C 项中的“初步确立”与史实不符,故排除;材料未反映“和平”的信息,故排除 D项。【答案】B23【解析】由材料“美元汇率大跌”“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欧洲货币体系正式建立”“日本垄断的亚洲开发银行”等信息,可见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崩溃,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故选 C;材料反映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多元化,而非三足鼎立的局面,排除 A;材料说明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崩溃,而非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走向瓦解,排除 B;材料无法反映经济

35、多极化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排除 D。【答案】C24【解析】材料只反映了不结盟运动内部的成员国关系,不能说明不结盟运动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形成,而且世界经济新秩序尚未形成,故 A 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故 B 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不结盟运动国家与其它国家的关系,也不能体现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故 C 错误;“各成员国充分平等会议决议和宣言经过讨论协商以一致同意形式通过”反映了不结盟运动的民主化特征,这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走向民主化,故 D 正确。【答案】D第 II 卷25(20 分)【解析】本题考查美国 1787 年宪法和新中国宪法的有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

36、概括能力。(1)美国 1787 年宪法关于权力的分配与运行机制所遵循的原则,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新宪法(指 1787 年宪法)确立的四种主要决策实体(众议院、参议院、总统、最高法院)中”,并联系所学来回答。其体现出的局限性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其他三种的选举至少要两度远离民众控制”等信息分析得出。(2)我国宪法体现人民主权原则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既然公民行使各项民主权利乃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基础,所以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移作第二章,紧接宪法总纲,这无论在实质上或者在逻辑上都是恰当的”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美两国民主制度的共同之处是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民主权。本质区别应

37、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两种制度的阶级性质来回答。【答案】(1)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局限性:严重限制了大多数民众的民主权利及其发挥作用的渠道。(2)体现: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赋予公民以广泛的民主权利,并专设一章;将关于公民权利的内容放在国家机构相关介绍之前。(3)共同之处: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民主权。本质区别:美国民主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或资产阶级专政),中国民主是人民民主(或人民民主专政)。26(12 分)【解析】本题根据材料“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

38、路的探索史”,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提炼一个观点,例如: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再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史实加以论述。注意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观点: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史。论述: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的侵略不断加深,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一步步的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为反抗国内外反动势力,改变屈辱地位,进行了长期不屈不饶的抗争。从虎门销烟、三元里大民抗英,历次列强侵华战争中爱国军民的抵抗,到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各阶层、各阶级,为救亡图

39、存,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从失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总之,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抵御了外来侵略,捍卫了民族独立,推动了社会进步。示例二:观点: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对救亡道路的探索史。论述:面对鸦片战争后的民族危机,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农民阶级掀起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纲领和资政新篇的救国方案;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了“中体西用”的主张,掀起了洋务运动;甲午战后,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维新变法与

40、辛亥革命借鉴西方政治模式,力图挽救危机;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寻找新的出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带领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结论: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从思想和实践探索救国救民道路,最终赢得民族独立。示例三:观点:中国近代史既是抗争史,又是探索史。论述:把示例一和示例二结合作答。27(20 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机关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是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

41、省各司其职,相互制约。根据材料“宋代也有三省,实际上只有中书省在皇宫里,门下尚书两省都移在皇宫外面了,故亦只有中书省单独取旨枢密院是管军事的宋代财政,掌握在三个司”结合所学可知宋代以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分别掌握行政权、军事权、财政权。(2)举措:结合所学雅典民主制度的内容回答古希腊(雅典)实施分权的举措。说明:结合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回答孟德斯鸠是如何“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的。内涵:根据材料二“提出了立体分权(包括横向分权和纵向分权)的理念思想”结合所学 1787 年宪法回答美国政治制度中“立体分权”的内涵。【答案】(1)分散: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各司其职,相互制约(或答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以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分别掌握行政权、军事权、财政权。(2)举措:以四百人会议或五百人会议负责行政;以公民大会负责立法;以陪审法庭负责司法。说明: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强调三权之间互相独立又相互监督。内涵:中央政府内部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并相互制约与平衡;中央与地方之间,实行联邦制,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各州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