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929693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 10 月模块诊断化学试题1.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分析:A 项,甲醇低温制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 项,氘、氚用作核聚变燃料,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C 项,偏二甲肼与 N2O4反应生成 CO2、N 2和 H2O,放出大量热,属于化学变化;D 项,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CH 4燃烧生成 CO2和

2、H2O,放出大量热,属于化学变化。详解:A 项,甲醇低温制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 项,氘、氚用作核聚变燃料,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C 项,偏二甲肼与 N2O4反应生成 CO2、N 2和 H2O,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8N2+2N2O4 3N2+2CO 2+4H 2O,属于化学变化;D 项,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CH 4燃烧生成 CO2和 H2O,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属于化学变化;答案选 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变化、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注意化学变化与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核不变,核反

3、应不属于化学反应。2. 油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 884)在体内代谢时可发生如下反应:C57H104O6(s)+80O2(g)=57CO2(g)+52H2O(l)已知燃烧 1kg 该化合物释放出热量 3.8104kJ。油酸甘油酯的燃烧热H 为- 2 -A. 3.8104kJmol-1 B. 3.810 4kJmol-1C. 3.4104kJmol-1 D. 3.410 4kJmol-1【答案】D【解析】燃烧热指的是燃烧 1mol 可燃物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燃烧 1kg 油酸甘油酯释放出热量 3.8104kJ,则 1kg 该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为 ,则油酸甘油酯的燃烧热H=-=-3.4104

4、kJmol-1,故选 D。视频3.据人民网 2001 年 9 月 4 日报道,有一集团拟将在太空建立巨大的集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其反应可表示为:2H 2O 2H2+O 2。有下列几种说法: 水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氢气是一次能源; 使用氢气作燃料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 若用生成的氢气与空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储存起来,可改善生存条件。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氢气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则水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氢气是由一次能源产生的能源(如电解水制氢、光解水制氢等等) ,所以氢气是二次能源;使用氢气作燃料,由于其产生的物质是水,

5、不会造成大气污染,所以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若用生成的氢气与空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储存起来作为可以再生的能源使用,同时可以减少空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从而改善生存条件。综上所述正确的说法有,答案选 C。4.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A. 同温同压下,H 2(g)+Cl2(g)=2HCl(g)在光照条件下和在点燃条件下的H 不同- 3 -B. CO(g)的燃烧热H =-283.0kJ/mol,则 2CO2(g)=2CO(g)+O2(g)反应的H=+566.0kJ/molC. 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H 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D. 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为吸热反应【答案】B

6、【解析】【详解】A.在相同条件下,反应的的H 只与反应的起始状态和最终状态有关,与途径无关,则同温同压下,H 2(g)+Cl2(g)=2HCl(g)在光照条件下和在点燃条件下的H 是相同的,故 A 说法错误;B. 由 CO(g)的燃烧热H =-283.0kJ/mol 可得热化学方程式:2CO(g)+O 2(g)= 2CO2(g) H=-566.0kJ/mol,则热化学方程式 2CO2(g)=2CO(g)+O2(g)反应的H 与之数值相等,符号相反,则其H=+566.0kJ/mol,故 B 说法正确;C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H 表示常温常压下的反应热,故 C 说法错误;D.反应是放热反

7、应还是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系,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可能是放热反应,也可能是吸热反应,故 D 说法不正确;答案选 B。【点睛】书写和应用热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明确写出反应的计量方程式,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各物质化学式右侧用圆括弧()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可以用 g、l、s 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溶液中的反应物质,则须注明其浓度,以 aq 代表水溶液,(aq) 代表无限稀释水溶液。反应热与反应方程式相互对应。若反应式的书写形式不同,则相应的化学计量系数不同,故反应热亦不同。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明反应的浓

8、度、温度和压力等条件,若在常温常压时可省略。5.煤炭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 SO2,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采用一定的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 CaSO4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 SO2的排放。但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 CO 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脱硫效率。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aSO4(s)+CO(g) CaO(s)+SO2(g)+CO2(g) H 1=+218.4 kJ/mol(反应 I)CaSO4(s)+4CO(g) CaS(s)+4CO2(g) H 2=-175.6 kJ/mol (反应 II)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 I 在较低的温度下可自发进行B. 反应 II 在较

9、低的温度下可自发进行- 4 -C. 用生石灰固硫的反应为:4CaO(s)+4SO 2(g) 3CaSO4(s)+CaS(s) H 3,则H 3H 2D. 由反应 I 和反应 II 可计算出反应 CaSO4(s) CaO(s)+SO3(g)的焓变【答案】B【解析】【详解】A.因反应 I 的H 10,S0,根据自由能判据G=H-TS0,H 2 B. D. 【答案】A【解析】【详解】首先将速率的单位统一, v(A)0.45 molL1 min1 =0.0075 molL1 s1 ,然后都用 A 物质表示反应速率,则根据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反应速率分别是(molL 1 s1 )0.0

10、075、0.2、0.2、0.225,则反应速率大小关系是,答案选 A。【点睛】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该根据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先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然后才能直接比较速率数值。12.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 2(g) N2O4(g),达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 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O2的体积分数减小 B. NO 2的转化率减小C. 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D.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答案】A【解析】【分析】反应

11、2NO2(g) N2O4(g)达平衡后,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 NO2(g),可以等效为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据此分析可得结论。【详解】A.平衡正向移动,NO 2的体积分数减小,故 A 正确;B. 平衡正向移动,则 NO2的转化率增大,故 B 错误;C.增大压强,各物质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 C 错误;D.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平衡正向移动,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故 D 说法错误;- 9 -答案选 A。13.一定温度下,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反应开始到 10s,用

12、 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158mol/(Ls)B. 反应开始到 10s,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 0.79mol/LC. 反应开始到 10s 时,Y 的转化率为 79.0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 Y(g) Z(g)【答案】C【解析】分析图象,关键是看变化量和走势,从走势分析 X、Y 是反应物,Z 是生成物,初步分析它们的变化量分别为 n(X)120 mol041 mol079 mol, n(Y)10 mol021 mol079 mol, n(Z)158 mol,首先确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g)Y(g)=2Z(g)。据选项要求分别计算出 v(Z) 0079 molL1 s1

13、 ; c(X)0395 molL 1 ;(Y) 100%79%,只有 C 选项正确。14.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 zC(g),平衡时测得 C 的浓度为 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再达到平衡时,测得 C的浓度变为 0.90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 C 的体积分数增大了B. A 的转化率降低了C.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x+yz【答案】B【解析】- 10 -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若平衡不移动,则 C 的浓度变为1.0mol/L;再次平衡时 C 的浓度为 0.90mol/L 1.0mol

14、/L,说明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则 x+y z,C 的体积分数减小,A 的转化率降低了,答案选 B。点睛:错解分析:因为再次平衡时 C 的浓度 0.90mol/L 0.50mol/L,说明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产生错误的原因忽略了体积的变化。15.将 BaO2放入密闭真空容器中,反应 2BaO2(s) 2BaO(s)+O2(g)达到平衡。下列哪些改变可使平衡移动,且新平衡时氧气的浓度与原平衡不同 ( )A. 保持体积和温度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氧气 B. 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的体积C. 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 D. 保持体积和温度不变,加入 BaO2【答案】C【解析】A 项

15、,保持体积和温度不变,充入一定量的 O2,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c(O 2) ,温度不变,K 值不变,新平衡时 O2的浓度与原平衡相同;B 项,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体积,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c(O 2) ,温度不变,K 值不变,新平衡时 O2的浓度与原平衡相同;C 项,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化学平衡常数 K 一定发生变化,新平衡时 O2的浓度与原平衡不同;D 项,BaO 2为固体,加入BaO2,平衡不移动;答案选 C。点睛:易错分析:本题若按常规思路解题必然出错,在解题时要换思路,解决新平衡时 O2的浓度与原平衡时的比较,换成外界条件对

16、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来考虑。16.已知 A(?)+aB(g) C(g)+2D(g)(a 为正整数) 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若 a=2,则 A 为液态或固体 B.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 T2T 1,P 2P 1 D. 增加 B 的物质的量,平衡正移,平衡常数 K 增大【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图 2,压强变大,C 的百分含量减小,平衡向左移动,所以反应前气态物质- 11 -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小于反应后气态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即若 a=2,则 A 为液态或固体,故 A 正确;B根据图 1,温度升高

17、,C 的百分含量减小,平衡向左移动,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 B正确;C根据图 1,T 2时反应时间短,速率快,所以 T2T 1;根据图 2,P 2时反应时间短,速率快,所以 P 2P 1,故 C 正确;DK 与反应物的量无关,只受温度的影响,所以其他条件不变,增加 B 的物质的量,平衡常数 K 不变,故 D 错误;答案选 D。【点睛】解答时要注意浓度、压强影响化学平衡的几种特殊情况:(1)当反应混合物中存在与其他物质不相混溶的固体或纯液体物质时,由于其“浓度”是恒定的,不随其量的增减而变化,故改变这些固体或液体的量,对平衡基本无影响。 (2)由于压强的变化对非气态物质的浓度基本无影响,因此,

18、当反应混合物中不存在气态物质时,压强的变化不能使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3)气体减压或增压与溶液稀释或浓缩的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相似。17.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 Ni(CO)4(g)。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2105。已知:Ni(CO) 4的沸点为 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第一阶段:将粗镍与 CO 反应转化成气态 Ni(CO)4;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增加 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 第一阶段,在 30和 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 50C

19、. 第二阶段,Ni(CO) 4分解率较低D.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 生成 Ni(CO)4=4v 生成 (CO)【答案】B【解析】【详解】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增加 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故A 错误;Ni(CO) 4的沸点为 42.2,第一阶段:将粗镍与 CO 反应转化成气态 Ni(CO)4,所以温度要高于 42.2,故 B 正确 正向合成 K 小,逆向分解 K 大,Ni(CO) 4分解率较高,故 C 错误, ;达到平衡正逆反应速率比等于系数比,4v 生成 Ni(CO)4= v 生成 (CO),故 D 错误。18.某温度下,在一个 2 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4 mol

20、 A 和 2 mol B 进行如下反应 3A(g)- 12 -2B(g) 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 1.6 mol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B. 此时,B 的平衡转化率是 40%C. 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化学平衡常数增大D. 增加 B,B 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答案】B【解析】【详解】A、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生成物 C 是固体,所以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A 错误;B、生成 1.6molC 的同时必然消耗 0.8molB,所以

21、 B 的转化率是 40%,B 正确;C、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改变压强平衡常数不变,C 错误;D、增加 B,平衡正向移动,但 B 的平衡转化率减小,D 错误;答案选 B。19.在密闭容器中通入 A、B 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A(g)+B(g) 2C(g);H K3, p2 2p3C. v1 2c3, 2(SO3 )+ 3(SO2 )次氯酸,故醋酸和次氯酸钠溶液能发生反应,方程式为:CH 3COOH + ClO = HClO + CH3COO ;故答案为:CH 3COOH + ClO = HClO + CH3COO ;(2)草酸 H2C2O4是一种二元弱酸,电离时分步进行,其电离方程式

22、为:H 2C2O4 H+ + HC2O4 、HC 2O4 H+ + C2O42 ;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根离子能和草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价锰离子、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MnO 4-+5H2C2O4+6H+=2Mn2+10CO2+8H 2O;故答案为:H 2C2O4 H+ + HC2O4 、HC 2O4 H+ + C2O42 ;2MnO 4-+5H2C2O4+6H+=2Mn2+10CO2+8H 2O;由表中实验条件对比可知:实验 a 和 b 仅反应物的浓度不同,b 与 c 仅实验的温度不同,故答案为:a 和 b、b 和 c;根据已知数据可得 v(KMnO4)= =0.01molL1 m

23、in1 ,故答案为:0.01molL1 min1 ;在其它条件都相同时,开始速率很小,过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说明反应生成了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其中水在反应前后都存在,CO 2释放出去了,所以可能起催化作用的是 Mn2+,故答案为:反应生成的 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23.在 T 条件下,向 1 L 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 M 中加入 2 mol X 和 1 mol Y,发生如下反应:2X(g)Y(g) a Z(g)W(g) H Q kJmol1 (Q0, a 为正整数)。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Q1 kJ,物质 X 的转化率为 ;若平衡后再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24、则(1)化学计量数 a 的值为_。(2)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A容器内压强一定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一定C容器内 Z 分子数一定 D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一定(3)温度维持 T 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 M 中加入的物质的量如下列各项,则反应达到平衡- 19 -后放出的热量仍为 Q1 kJ 的是_(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A2 mol X、1 mol Y、1 mol ArB a mol Z、1 mol WC1 mol X、0.5 mol Y、0.5a mol Z、0.5 mol WD2 mol X、1 mol Y、1 mol Z(4)温度维持 T 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 M 中加入

25、4 mol X 和 6 mol Y,若达到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减小了 10%,则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为_kJ。(5)温度维持 T 不变,若在一个和原容器体积相等的恒压容器 N 中,加入 2 mol X 和 1 mol Y 发生如上反应并达平衡,则_(选填 M 或 N)容器中的反应先达到平衡状态,容器中 X 的质量分数 M_N(选填、符号)。(6)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温度/ 200 250 300 350平衡常数 K 9.94 5.2 1 0.5若在某温度下,2 mol X 和 1 mol Y 在容器 M 中反应达平衡, X 的平衡转化率为 50%,则该温度为_。【答案】 (1)

26、. 1 (2). AC (3). A (4). Q (5). N (6). (7). 350【解析】【详解】 (1)反应放热,若平衡后再升高温度,则平衡向左移动,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说明反应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即2+1a+1,则 a=1,故答案为:1;(2)A.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则平衡时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故 A 正确;B.由于是在固定体积的容器中反应,则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密度都不变,故 B 错误;C.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物质的浓度、含量、质量等不再发生变化,则平衡时容器内 Z 分子数一定,故 C 正确;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

27、是气体,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气体的质量都一定,故 D 错误;故答案为:AC;(3)因容器体积不变,充入稀有气体对平衡无影响,放出的热量不变,故 A 正确;反应从逆反应开始,反应吸收热量,故 B 错误;C 中起始加入量与题干等效,但存在生成物,达平- 20 -衡时放出的热量均小于 Q1kJ,故 C 错误;D 中相当于原平衡时充入了 Z,平衡逆向移动,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均小于 Q1kJ,故 D 错误;故答案为:A;(4)设转化的 X 的物质的量为 2amol,则有:2X(g)+Y(g) Z(g)+W(g) H=-Q kJmol -1(Q0)起始(mol) 4 6 0 0 转化(mol) 2

28、a a a a 平衡(mol) 4-2a 6-a a a 由前后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可得: =90%,则 a=1,故转化的 X 为 2mol,由热化学方程式可得此时放出的热量为 QkJ,故答案为:Q;(5)该条件下,恒压与恒容相比,相当于增大压强,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越短,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 X 的质量分数减小,故答案为:N;(6)2mol X 和 1mol Y 在容器 M 中反应并达到平衡,x 的平衡转化率为 50%,2X(g)+Y(g) Z(g)+W(g)起始(mol):2 1 0 0转化(mol):1 0.5 0.5 0.5平衡(mol):1 0

29、.5 0.5 0.5平衡常数 k= = =0.5, 所以其温度是 350,故答案为:350。24.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环境污染的治理是化学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举措。在适当的条件下,将 CO2转化为甲醇、甲醚等有机物,既可降低 CO2造成的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还可得到重要的有机产物。(1)已知:2H 2(g)+O2(g)=2H2O(g) H1=484 kJ/mol CO 2(g)+3H2(g) CH3OH(g)+H2O(g) H2=50 kJ/mol则 2CH3OH(g)+3O2(g)= 2CO2(g)+4

30、H2O(g) H, H=_。(2)已知 T K 时,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CO 2(g)+6H2(g) CH3OCH3(g)+3H2O(g) H” “ (5). 25% (6). a (7).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不利于平衡向右移动,平衡常数变小 (8). 1725【解析】【详解】 (1)32得 2CH3OH(g)+3O2(g) 2CO2(g)+4H2O(g) H=1352 kJ/mol,故答案为:1352 kJ/mol;(2)由方程式和表中数据知反应开始到 10 s 时,消耗 H2的浓度为 3 mol/L,故 v(H2)=0.3 mol/(Ls);该容器恒容,则不可通过压缩体

31、积的方法,而可以使用过量的 CO2,既能提高反应速率,又能提高 H2转化率;故答案为:0.3 mol/(Ls)、加入过量的 CO2;由方程式知 c=0.5,Q= =12v(逆)。10 s 时,消耗- 22 -的 c(CO2)= 1.5 mol/L= 1 mol/L,a=4,故 CO2的转化率= =25%,故答案为:、 25%;(3)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不利于反应向右进行,会使平衡常数减小,曲线 a 符合此特点,故答案为: a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不利于平衡向右移动,平衡常数变小;由图知,当温度在 T2时,H 2的转化率最高。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在相同时间内达到平衡状态前,H 2的转化率越高,但达到平衡状态后继续升温,则反应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导致 H2的转化率降低,由图知 b 点为平衡态。则在此时有如下关系:CO2(g)+3H2(g) CH3OH(g)+H2O(g)反应初始量(mol) 2 3 0 0变化量(mol) 0.8 380% 0.8 0.8平衡态(mol) 1.2 0.6 0.8 0.8同温同体积时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 b 点时对应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的压强之比=3.45=1725,故答案为:17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