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933548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2017-2018 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政治科试卷卷 I(选择题共 48 分)本卷共 24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原来许多包含在哲学之内的学科纷纷独立,成为新兴的科学。 据此,有人悲观地认为哲学已经“无家可归” ,哲学的使命已经结束。相反,有人认为这既是科学的成熟也是哲学的成熟,哲学不是“无家可归” ,而是“四海为家” 。下列关于这两种观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无家可归”论者正确地看到了哲学不能代替具体科学“无家可归”论者没有看到哲学是科学的基础“四海为家”论者正确地看到了具体科学的发

2、展对哲学的推动作用“四海为家”论者正确地看到了具体科学的发展需要哲学的指导作用A. B. C. D. 【答案】B【解析】选项表述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选项错误, “四海为家”论者正确的看到了具体科学的发展需要哲学的指导作用。该选项表述正确入选。选项表述正确入选。选 B.2.2.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月亮的圆缺变化影响着我们的身体:人在月缺时气血较虚,月圆 时气血比较旺盛,月亮的盈亏变化与人体脏腑功能、气血盛衰息息相关。因此养生时 一定要利用好这种变化,及时调整不同时段的养生重点。这一研究结论佐证了(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主观能动性是养生质量的依据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

3、根本属性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月亮的圆缺变化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养生时一定要利用好这种变化,及时调整不同时段的养生重点。这一研究结论佐证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 -我们的思维能够正确的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适合题意;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属性是运动,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 B。【点睛】物质的唯一特性与固有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从物质本质上讲的,是相对于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样的,是怎样存在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

4、身有哪些属性。3.3.有的同学说:“我多么希望上帝赐予我力量,让我变成一个学习上的天才。 ”下列观点与该同学观点一致的是( )A. 气者,理之依也 B.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C. 人病则忧惧出,忧惧则鬼出 D.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我多么希望上帝赐予我力量,让我变成一个学习上的天才。 ”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把客观精神(如上帝、鬼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A 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不合题意;B是主观唯心主义,不

5、合题意;C 是唯物主义观点,不合题意;D 是客观唯心主义,适合题意。4.4.美国新科学家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中,研究者第一次实现了用电击大脑单独区域的方式将意识关闭。这个发现表明有可能是一种被称作“屏状核”的地方,将分散的大脑功能组合在了一起,进而产生了思想、知觉和情感。这让我们对困扰了科学家和哲学家上千年的一个问题意识是怎么产生的,有了更进一步的解释。这进一步佐证了( )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人脑的机能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 B. C. D. 【答案】B【解析】- 3 -【详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高度发

6、达的物质系统-人脑产生的,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不能说是人脑的产物,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通过对大脑的研究进一步佐证了意识的产生,有了更进一步的解释,没有体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与题意无关;材料体现了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适合题意;故该题答案选 B。5.5.当老子从“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中得出柔弱胜刚强的一般结论时,这就是哲学的沉思和悟性了;知道一个苹果可以切成两半、1+1=2,这是常识,但由此进而探索“一分为二”或“合二为一”的宇宙普遍原理,这就是哲学了。可见( )A.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 哲学是系统

7、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 哲学源于具体科学 D. 哲学是对世界最一般的本质的思考【答案】D【解析】【详解】当老子从“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中得出柔弱胜刚强的一般结论时,这就是哲学的沉思和悟性了,这说明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其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D 适合题意;A、B 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排除;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C 是错误的。6.6.我国古代哲学命题是人类认识史上的思想精华,哲理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集中表现形式。下列哲学命题既属于客观唯心

8、主义又包含辩证法观点的是( )A. 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王夫之)B.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C. 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王守仁)D. 心即理,天下万物之理不外吾心,格物只须反省内求就可以(陆九渊)【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认为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属于辩证法的观点,故 A 排除。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认为万物有道生成,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现,故 B 符合题意。王守仁和陆九渊都认为万物皆在吾心之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排除。考点: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4 -7.7.甲认为:

9、“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乙认为:“人是架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骨髂是齿轮,人的思维过程只不过是对命题、观念进行加减 ” 丙认为, “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以上观点分别属于( )A. 相对主义形而上学辩证法 B. 形而上学辩证法唯心主义C. 相对主义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D. 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辩证法【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认为事物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是相对主义的观点;“人是架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骨骼是齿轮,人的思维过程只不过是对命题、观念进行加减”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中自我运动认为绝对精神是运动的

10、载体,是唯心主义的观点,选 C。【点睛】考查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和基本形态:高考往往以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言论为情境材料,对唯物主义进行考查。要注意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有“原子论”之说,其实质是不同的。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由于历史原因,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多为近代西方的科学家,而中国的代表人物较8.8.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对外披露,百度目前正在推进一个名为“百度大脑”的项目,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人脑,已经可以做到 23 岁孩子的智力水平。如它的语音识别,准确度已经近乎和人际交流相同。预计累计 1020 年后,人工智能的“大脑”可能会发生质变,赶上或超过人脑

11、。下面对“百度大脑”的说法错误的是( )“百度大脑 一经人们的创造,就以实体的形式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之外“百度大脑”将会在自主意识的指导下,能实现人类的某些功能“百度大脑”的制作和使用,凸显了人类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百度大脑”将实现具有透过现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 “百度大脑”在本质上是对人的部分思维功能的近似模拟,正因为电脑和人的思维具有相似性,所以电脑可以部分取代和提升人的思维能力,但电脑不是人脑思维本身,不会超过人脑甚至反过来支配和统治人类,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它不能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也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错误,但符合题意;均

12、正确,排除;故答案- 5 -选 A。【点睛】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与客观事物会完全一致,客观世界中没有的东西,意识能反映出来,恰恰说明了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种能动的反映,不是照镜子式的机械反映。9.9.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改变以往“粗放扶贫”的方式,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精确帮扶、因户施策、精准管理,使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可见( )思维创新是有效开展扶贫工作的基础 扶贫工作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精准扶贫必须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实现扶贫工作

13、最优目标要立足于关键局部A. B. C. D. 【答案】C【解析】有效开展扶贫工作的基础应是贫困户的客观实际情况,不能是主观的思维创新,错误;“精准识别、精确帮扶”体现了扶贫工作的自觉选择性, “因户施策”体现了扶贫工作的主动创造性,正确;扶贫的对象都须是贫困户,所以要精准识别,这是共性;贫困的原因各不相同,所以要因户施策,这体现了个性。所以精准扶贫必须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正确。实现最优目标要立足于整体,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 C。【点睛】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与主动创造性的区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是指我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会自觉选择对我们有利的认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指我们在认识客观事物

14、时会主动创造出一些现实不能直接感觉到的认识,比如人们会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10.10.近百年前,爱因斯坦对量子纠缠“百思不得其解” ,并提出一些疑问。2017 年 6 月 16日中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利用“墨子号”量子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空间尺度下严格满足“爱因斯坦定域性条件”的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检验。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以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螺旋式发展的人们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A. B. C.

15、D. - 6 -【答案】A【解析】中国科学家利用“墨子号”量子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使爱因斯坦对量子纠缠“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些疑问得以解释,说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对复杂问题的认识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着人们对量子纠缠的认识不断深化,项符合题意;认识运动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波浪式前进过程,项说法错误;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项说法错误;故本题正确选项为 A。【点睛】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

16、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同样需要一个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11.11.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十九大描绘了我国今后 30 多年发展的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和美好蓝图(见如图) 。这一部署坚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告诉我们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变表明事物的运动是前进的上升的符合主观

17、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 B. C. D. 【答案】B【解析】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十九大描绘了我国今后 30 多年发展的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和美好蓝图。这一部署坚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做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适合题意;量积累到一定的度才引发质变,是错误的;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B。12.12.下边漫画双赢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7 -矛盾具有斗争性,相互区别才能突显个性矛盾具有同一性,成就对方才能成 就自己 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实践方式决定的矛盾统一体中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A. B. C. D. 【答案】C【解析

18、】漫画中双方经过抗争,最后转变观念,由对抗转变为合作共赢,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选项、符合题意;项与题意不符号;选项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 C【点睛】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13.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顾恺之的这首诗简练地点出了四季的不同特性。下列语句中蕴含的哲理与之相符的是( )A.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B.

1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C.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答案】D- 8 -【解析】试题分析:“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体现的哲理是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 体现的哲理是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事物得到的意识不同,但都是正确的,B 体现的哲理是事物是变化展的,C 体现的哲理是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着,都不适合题意,均应排除;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蕴含的哲理是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 正确且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D。考点:本题考查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4.

20、 新高考改革方案将包含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方案:一是技术技能人才高考,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二是学术型人才高考,即现行的高考,两种模式分开进行。这就意味着,在高中阶段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不管选择什么模式,你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从辩证法角度看,这一做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坚持了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其特殊性坚持了规律的客观性,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看到了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A. B. C. D. 【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材料中新高考改革方案将包含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方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表现,正确;同时不管选择什么模

21、式,你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体现了坚持了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其特殊性,选 A。与题意无关。【考点定位】矛盾的特殊性【高考警示】矛盾分析法就是以矛盾观点为指导,去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涉及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内因与外因相统一,要避免遗漏要点。(1)注意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9 -15.15.“清明时节雨

22、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朝诗人杜牧的这首七绝,千百年来传诵不衰。许多人还巧用标点,加以解构,使得这首绝句成为中国诗歌史上变体最多的一首小诗。如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事物内部的联系以具体条件为前提 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认识反复性部分的改变会引起整体功能的变化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观能动性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唐朝诗人杜牧的这首七绝,千百年来传诵不衰。许多人还巧用标点,加以解构,使得这首绝句成为中国诗歌史上变体最多的一首小诗。这说明事物内部的联系以具体条件为前提,部分的改变会引起整体功能的变,适合题意;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23、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是不科学的;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B。16.16.近日,国内某公司推出“互联网+分类回收”的新模式,借助于线上 APP 和线下回收箱,通过环保理念宣传、垃圾分类指导和积分回馈体系,降低垃圾分类回收门槛,引导和鼓励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和定点投放,最终实现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有效解决垃圾围城和资源浪费问题。 “互联网+分类回收”的新模式主要体现了( )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人们应善于把握联系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事物的联系是可变的,人们可以创新观念建立起新的具体联系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事

24、物的运动、变化、发展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必须深刻把握事物自身固有的联系A. B. C. D. 【答案】A- 10 -【解析】【详解】 “互联网分类回收的新模式,借助于线上 APP 和线下回收箱,通过环保理念宣传、垃圾分类指导和积分回馈体系,降低垃圾分类回收门槛,引导和鼓励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和定点投放,最终实现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有效解决垃圾围城和资源浪费问题”说明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人们应善于把握联系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符合题意;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原有的联系,调整和改变事物的状态,从而建立新联系,是不科学的;不符合材

25、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A。17.17.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 年) 强调,要完善奖惩制度,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我国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哲学依据是( )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人民群众是信用建设的主体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社会信用体系是正确的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的范畴,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符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的要求,也能体现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适合题意;题肢虽然说法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A。18.1

26、8.春秋战国天下大乱,中华民族进入重大历史转型期,有识之士纷纷挺身而出,为巩固统治者的地位,展开了一场跨越 300 余年的诸子大辩论。对此,有学者指出,诸子的思想固然深刻,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从根本上使社会长治久安,因为他们的思想仅仅是“治之术” ,而非“治之道” 。 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道” 应该是( )着重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社会主要矛盾自觉遵循支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普遍规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先导作用坚持实现人民利益与调动人民创造性的有机结合A. B. C. D. 【答案】D【解析】- 11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

27、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关键词句,并和所学哲理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而不是主要矛盾,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强调诸子的思想固然深刻,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从根本上使社会长治久安,因为他们的思想仅仅是“治之术” , 而非“治之道” ,这里的“治之道”主要是指自觉遵循支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普遍规律,适合题意;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过程中是决定力量而不是先导,表述错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里的“治之道”是指要坚持实现人民利益与调动人民创造性的有机结合,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D。19.19.“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

28、下列与之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选项是( )A. 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童第周)B. 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鲁迅)C. 不能用经济学知识去帮助穷人消除贫困是经济学家的耻辱(穆罕默德尤努斯)D. 实践高于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列 宁)【答案】C【解析】【详解】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反映了反思和思考的重要性。“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是注重实干,A 不合题意;“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实践中赢得价值”意思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反思,B 适合题意;“不能用经济学知识去帮助穷人消

29、除贫困是经济学家的耻辱”是学经济学的目的,C 不合题意;“实践高于认识,因为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是实践的重要性,D 不合题意。故本题选 B 项。【点睛】本题属于名言名句选择题,做好这类题目,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阅读理解题好题干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也需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排查,从中抽取出符合题意的知识点加以分析对照。可见,这类型题目在高考中是算难度较高的题型,但通过同学们有意识的去整理、储备以往书本练习考试中出现的同类型题目也能做到熟能生巧,提高答题正确率。20.20.马云说:“为赚钱顺便做好事,还是为做好事同时赚钱,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 以商业的心态去做事

30、已经不行,必须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段才能成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2 -“心态”影响商业活动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以公益的心态获得的回报越多,个人的价值就越大价值观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正确方向符合社会规律的意识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物质力量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心态”影响商业活动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正确且符合题意;符合社会规律的意识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物质力量,正确且符合题意;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注重个人回报,说法错误;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价值观才能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

31、世界指明正确方向,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B。21.21.共享单车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公共自行车固定车位的束缚,使用十分方便,广受市民欢迎。但是,随着投放量的不断增大,乱停乱放等问题日益显现。这告诉我们A. 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B. 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C.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曲折的 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共享单车的出现一方面方便市民出行,另一方面又引发乱停乱放现象,但是这两个方面又并非是不可协调的对立面,说明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说明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A 符合题意; B 说法错误,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事物发展的前途

32、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C 错误;题干强调的是共享单车在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并未体现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故本题选 A 22.22.新时代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人民群众的需要从“物质文化需要”转化为“美好生活需要” , “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化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从中可以看出,事物发展是(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A. B. C. D. - 13 -【答案】A【解析】新时代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33、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从中可以看出,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项符合题意;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材料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不涉及矛盾双方的转化,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 A。【点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问题的精髓):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

34、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

35、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23.23.现如今,微信成了绝大多数人生活空间的延伸,打开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微缩景观。有人说,一个人的朋友圈出卖了他的性格。发鸡汤的人,正能量满满;发段子的人,喜感满满;发情感的人,情怀满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生活现状与朋友圈内容彼此不能分离朋友圈内容调节和控制着个人的生理活动朋友圈内容是对个人生活现状的能动反映朋友圈内容因实践主体经历不同而有所不同A. B. C. D. 【答案】D- 14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影响认识的因素。表述错误,生活现状为客观存在

36、,朋友圈内容属于意识范畴,物质能离开意识,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因此,题肢中“彼此不能分离”的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朋友圈内容调节和控制着个人的生理活动;符合题意,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朋友圈内容属于意识范畴,它是对个人生活现状的能动反映;符合题意,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因此,朋友圈的内容因实践主体经历不同而有所不同故本题选 D24.24.2017 年 12 月 3 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乌镇时间”再度开启。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贺信致辞:“希望与国际社会一道,尊重网络主权,发扬伙伴精神,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

37、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 ”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致大会的贺信虽然篇幅不长,但却格局高远、思想深邃,对世界互联网发展趋势作出深刻洞察和判断,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这种“中国智慧”( )源自于习近平主席的创造性思维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有实践中形成的对互联网时代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寓于世界智慧之中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习近平致大会的贺信虽然篇幅不长,但却格局高远、思想深邃,对世界互联网发展趋势作出深刻洞察和判断,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这种“中国智慧”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有实践中形成的,对互联网时代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适合题意;

3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错误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是不科学的;故本题答案选C。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25.25.2017 年 3 月 15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自 2017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制定了民法通则,并先后 出台继承法、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等一系列民事单行法律。但在发展的进程中,- 15 -时代提出了新的课题,例如:人格尊严的维护、个人信息的保护、隐私的保护、电子商务的发展等,我国的民法典必须回应信息时代、网

39、络时代、高科技时代、共享经济时代的社会需求,在更大程度上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1)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民法总则编纂的理论依据材料二:民法总则编纂过程中,尊重民事立法的历史延续性,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等传统核心道德理念融入到民法总则中,让民法总则体现鲜明的民族高尚情操。在继承民法通则、民事单行法规的基础上,民法总则总结提供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事立法和司法经验,还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抓住新的时代特征。例如,增加了保护胎儿利益的规定,对网络虚拟财产、数据信息等新型民事权利客体作出规定,彰显法律文明的时代特征。(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

40、分析民法总则编纂过程中是如何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材料三:见义勇为受伤可获补偿,个人信息、隐私权受保护,公序良俗、绿色发展成“硬法”打开民法总则,处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身影” 。民法总则第一条开宗明义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典编纂的全过程,作为设计民事法典、倡导社会公德、弘扬传统美德、强化规则意识,增强道德约束,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的精神引领,使民事法典成为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的内在戒律和外在约束。(3)结合材料三,从价值判

41、断与价值选择的角度分析民法总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答案】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民法总则从改革开放变化的实际出发,做到了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具有能动性,民法总则编纂体现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发挥了民法总则促进社会发展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民法总则编纂是在实践的进程中为解决面对的新课题而产生的,并为实践服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民法总则的编纂过程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民法总则的编纂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民事法律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16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

42、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我国民法总则的编纂,融入了我国传统的核心道德理念,延续了我国立法的历史传统,在继承民法通则的基础上完成了民法总则的编纂民法总则的编纂,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抓住时代特征,实现了我国民事立法的与时俱进(3)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民法总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实践基础上做出的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民法总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上层建筑符合经济基础的发展,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坚持立法与时俱进,使民事法典成为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的内在戒律和外在约束,把握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弘扬

4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解析】【分析】本题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唯物论、认识论、辩证否定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详解】 (1)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民法总则编纂的理论依据。解答时首先明确本题的考查范围是唯物论和认识论。把握材料关键信息“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制定了民

44、法通则,并先后出台继承法、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等一系列民事单行法律。 ”调动运用物质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条件性等知识分析;“我国的民法典在更大程度上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这是因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2)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设问指向分析民法总则编纂过程中是如何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是辩证的否定观,主要包括: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

45、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 17 -(3)本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角度,设问指向民法总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回答合理性的问题,也即是回答某某政策或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最近几年高考频繁出现的设问方式,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时首次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之上;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分析。【点睛】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

46、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26.26.目前,大众“创业潮”与科技“创新潮”双潮涌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活市场细胞和民间潜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成为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新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

47、化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某地大力推进文化科技攻关、文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文化标准化建设、文化品牌打造四项行动;组织实施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文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文化科技企业培育、文化数字化建设、现代传播体系建设、文化科技人才集聚等试点性六大工程。重点支持数字、网络、云计算、虚拟现实与仿真、新型显示,新型广电传输、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重大文化科技攻关项目。同时发展壮大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1)结合材料一,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材料二:近年来,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超过 700 万,毕业人数增加与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构成双向挤压, “就业难”成为政府面

48、临的严峻课题。今年两会上,习总书记多次深谈科技创新。近日,李克强总理又强调“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调动起来” 。大众“创业潮”契合政府经济转型的“创新潮” ,共同汇聚成一股充满活力的时代洪流。新华网网民“乐天派”表示:“创业带动创新,编织小我梦想的同时,也在实现大时代的希望。 ”如何营造更好的“草根, ,创业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将备受关注。(2)结合材料二,从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个人的“草根”创业梦想【答案】 (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文化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大力推进文化四项行动,组织实施文化六大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体现了这一观点 - 18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我们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组织实施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在示范中得到推广体现了这一观点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