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提升,一,二,一、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成就,一,二,一,二,典例1 我国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这一天的设定和右图内容相关,下列有关右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它成功发射于1964年 C.它标志着中国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 D.中国从此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图片内容是东方红一号卫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说明我国航天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故选B项。 【答案】 B,一,二,二、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四次大变化 ( 1
2、 )第一次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城市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 2 )第二次发生在1912年,由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的冲击,社会生活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 3 )第三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采取措施使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消失,物质生活上出现了平均主义,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 ( 4 )第四次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一,二,典例2 20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
3、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 A.思想观念不断解放 B.西方文化影响深远 C.服饰品味不断提升 D.服装产业迅猛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生活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质生活不断丰富,思想观念也不断解放,反映在衣着上就是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由“单调的灰蓝黑”向“多元化、个性化”转变,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是影响服饰变化的原因,不是实质。 【答案】 A,1.20世纪50年代,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国家依然作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并将其作为“天字第一号任务”。这一决策是基于怎样的需要 (
4、C ) A.顺应新技术革命的潮流 B.尽快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 C.加强新中国的国防力量 D.落实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2.“1959年,一批中国最优秀的科学专家突然从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这个谜底直到五年之后,才随着大西北戈壁荒原上升起的蘑菇云得以揭开。”这个“谜底”是我国研制了 ( D ) A.战略核潜艇 B.人造地球卫星 C.长征运载火箭 D.原子弹,3.下面表格空白处应该填入下列哪一选项的内容 ( B ),A.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D.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4.下列表述不符合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
5、总体状况的是 ( A ) 衣着单一,质量较差 吃饱吃好,追求营养 住房短缺,狭小拥挤 交通发展,出行便捷 A. B. C. D.,5.空闲时聊聊天,吃饭时拍个照片发朋友圈,看到二维码扫一扫。据统计,目前中国微信用户已达9亿人,微信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源于 ( C ) A.航天技术的进步 B.生物技术的突破 C.网络技术的发展 D.新材料技术的应用,6.采访知情人是了解历史的一种方式。下面是某报纸对北京市几位居民的采访,请根据下列两段采访记录来探究问题。 采访一 张大妈:“20世纪80年代初那会儿买东西还凭票,过年的时候买点猪肉、豆制品,还有大白菜。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情况就不同了,票证不用了,鱼肉蛋禽也越来越丰富。现在,家里更是连年夜饭都不做了,直接在饭店订一桌。” ( 1 )张大妈的话体现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吃”这一方面有了怎样的变化? 人们由原来的食物匮乏、单调,变得讲求营养丰富、吃出健康。 采访二 胡先生:“20世纪80年代初,我回家特别麻烦,先坐火车到山东兖州,换乘公共汽车去临沂,再乘车到县城,从县城乘车到离家最近的车站下车,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家到20世纪90年代就好了,北京到我们县的直达列车开通了,不用再费那么多周折。” ( 2 )胡先生的话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哪一方面的巨大变化? 交通运输业上,即“行”这一方面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