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必刷题(刷测试周周参省)第三周(含解析).doc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942192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必刷题(刷测试周周参省)第三周(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必刷题(刷测试周周参省)第三周(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必刷题(刷测试周周参省)第三周(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必刷题(刷测试周周参省)第三周(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必刷题(刷测试周周参省)第三周(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三周总分:60 分 时间:45 分钟一、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各题。 (3 分)唐多令惜别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注】吴文英,号梦窗,唐代诗人。一生未第,游幕终身,晚年困踬以死。漫:空,徒劳。1.阅读这首词,请在四个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个选项( )A 词的开篇两句,一问一答,横空而出,看似突兀,实则独具匠心,因为作者接着以“纵芭蕉不雨也飕飕”来写明“愁”正是由此处雨打芭蕉而惹起。B 过片叹息年光过尽,往事如梦 。 “花空烟水流”既是比喻青春岁月的流逝,

2、又在描写秋景,兼抒情、写景之妙。C “燕辞归、客尚淹留” ,运用对比的手法,以秋深燕归与自身仍在外飘泊作对比,表达了客居他乡不得归的无奈、伤感之情。D 末三句写客中孤寂的感叹。 “裙带”二字暗示对方的身份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羁身异乡,又成孤零,本就有双重悲愁,何况离自己而去者又是一位情侣呢。【答案】A【解析】成愁?离人心上秋” ,两句一问一答,开篇即出以唱叹,而且凿空道来,实可称倒折之笔。下句“纵芭蕉不雨也飕飕”是说,虽然没有下雨,但芭蕉也会因飕飕秋风,发出凄凉的声响。这分明想告诉读者,先时有过雨来。而起首愁生何处的问题,正由此处蕉雨惹起。所以前二句即由此倒折出来,平添千回百折之感。【考点定位】

3、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2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各题。 (3 分)临江仙暮春赵长卿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2.阅读这首宋词,请在四个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个选项( )A 起首二句比兴,以征鸿比喻飘泊异乡的旅客。以归燕兴起思家的情感。鸿雁秋去春来,离乡后犹能回到塞北,而词人却永远远离故土。看到北归的鸿雁,总有自叹不如的感觉。B “中酒落花天”一句,从杜牧睦州四韵诗变化而来。杜诗原 句是“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词人以“天”代“前” ,使诗歌的境界更

4、为阔大渺远。C 词的下阕由思家转入归家。词人借江头春汛,激起一腔回乡的热望,又把江水拟成有情的人,能给游子以深切的同情,一个“送”字更是生动传神。D 词的最后以景作结,寓情于景。通过景物的渲染,给读者视觉、嗅觉和听觉的感受,留下体会、品味的空间。词人虽不说胸中的万种离情,却意在言外,胜过万语千言。【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各题。 (3 分)水调歌头叶梦得天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攲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

5、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注】此词为作者退居太湖边的卞山时所作。东山老:指东晋名臣谢安,曾隐居东山,故名。他是历史著名的以弱胜强战例淝水之战的总指挥。胡沙:即“胡尘” ,指代北方各族发动的战争。33.阅读这首宋词,请在四个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个选项( )A “小窗”两句,写花木掩映的山屋、倾仄的小路,幽雅的景物衬托主人公的品格。B 上片三层,先写一景,再设一问一答,一波三折,如三叠之瀑,曲尽回荡之美。C 一个“恨”字,落笔沉重,倾注诗人满腔的郁愤, 成为通篇笼罩的感情基调。D 论者以为,叶梦得词风格颇似苏轼,而这首词从风格看也确应属于“豪放词” 。【

6、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小题。 (3 分)晴和朱淑真海棠深院雨初收,苔径无风蝶自由。百结丁香夸美丽,三眠杨柳弄轻柔。小桃酒腻红尤浅,芳草寒余绿渐稠。寂寂珠帘归燕未,子规啼处一春愁。【注】百结:丁香别名。丁香花蕾绽而不放,呈十字结状,故又称丁香为“百结” 。三眠:三辅故事里有“汉苑中有柳状如人形,号日人柳,一日三眠三起” 。未:否。用在句末,表示疑问。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歌描写春天海棠开放,蝴蝶飞舞,丁香芬芳,杨柳依依,小桃微红,芳草渐绿,生机盎然,展现了作者愉悦的心情。B 诗歌前三联都在

7、写景,作者对春日景象的观察认真仔细,描写细腻生动,手法上动静结合,意象鲜明,色彩灵动。C “芳草寒余绿渐稠”中的“稠”字,本意指浓度,这里喻指草绿之深,形象生动地点明芳草渐绿春意渐浓的景象。4D 作者孤独寂寞,心头充满了愁苦和忧伤,觉得周围一切都暗淡无光,纵然春光明媚,也难消除心头的愁绪。【答案】A【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9 分)郭明甫作西斋于颍尾,请予赋诗二首(其一)黄庭坚食贫自以官为业,闻说西斋意凛然。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木长风烟。未尝终日不思颍,想见先生多好贤。安得雍容一尊酒,女郎台下水如天!【注】黄

8、庭坚的朋友郭明甫在颍尾建西斋,隐居读书。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首联起笔不写西斋之景,先说自己家境清贫,不得已做官为业,有抑扬转折之妙。B “意凛然”三字感情色彩浓郁,既含有对友人的敬重之情,又寓有反躬自问之意。C 结句写自己最终与友人载酒泛舟于女郎台下,表达了和友人相聚时的愉悦心情。D 从“闻说”到“想见”再到“安得” ,诗意连贯,层层递进,体现了构思的严密。6本诗的第二联意蕴丰富,广受后世称道,请简要分析。 (6 分)【答案】5C6既写了西斋的藏书、子弟、林木、风烟,又表明了培养人才的见解。既称赞友人藏书之富,又赞美友人饱读诗书,学问渊博。【解析】5【考点定位】鉴

9、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6试题分析:题干是“本诗的第二联意蕴丰富,广受后世称道,请简要分析” ,是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重点在于赏析手 法,也可以从内容、情感上是赏析。本题抓住题干中的 “意蕴丰富” ,主要从所写的内容、表达的情感来分析。 “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木长风烟”由首联的“闻说” ,便引起颔联对西斋风光的遐想。西斋是友人隐居读书的书斋,于是从藏书写起。称赞友人藏书之富,正是赞美友人饱读诗书,学问渊博。 “宜子弟” ,更是表述友人的诗礼传家。第四句写景兼寓意,暗用管子权修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之意。这一联,既写了西斋的藏

10、书、子弟、林木、风烟,又抒发了关于培养人才的深刻见解,巧妙地寓议论于描写,使人几乎感觉不到这是说理之笔。这样的议论,带情韵而行,有形象,不失诗意之美。【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19 分)李信圭,字君信,泰和人。洪熙时举贤良,授清河知县。县瘠而冲,官艘日相衔,役夫动以千计。前令请得沭阳五百人为助,然去家远,艰于衣食。信圭请免其助役,代输清河浮征三之二,两邑便之。俗好发冢纵火,信圭设教戒十三条,令里民书于牌,月朔望儆戒之。且令书其民勤惰善恶以闻,俗为之变。宣德三年上疏言:“本邑地广 人稀地当冲要使节络绎

11、日发民挽舟丁壮既尽役及老稚妨废农桑前年兵部有令,公事亟者舟予五人,缓者则否。今此令不行,役夫无限,有一舟至四五十人者。凶威所加,谁敢诘问。或遇快风,步追不及,则官舫人役没其所赍衣粮,俾受寒馁。 ”从之。八年春,又言:“自江、淮达京师,沿河郡县悉令军民挽舟,若无卫军则民夫尽出有司,州县岁发二三千人,昼夜以俟。而上官又不分别杂泛差役,一体派及。致土田荒芜,民无蓄积。稍遇歉岁,辄老稚相携,缘道乞食,实可悯伤。请自仪真抵通州,尽免其杂徭,俾得尽力农田,兼供夫役。 ”帝亦从之。自是,他郡亦蒙其泽。正统元年,用侍郎章敞荐,擢知蕲州。清河民诣阙乞留,命以知州理县事。民有湖田数百顷,为淮安卫卒所夺,民代输租者

12、六十年。信圭奏之,诏还民。饥民攘食人一牛,御史论死八人。信圭奏之,免六人。天久雨,淮水大溢,没庐舍畜产甚众。信圭奏请振贷,并停岁办物件及军匠厨役、浚河人夫,报可。南北往来道死不葬者,信圭为三大冢瘗之。十一年冬,尚书金 濂荐擢处州知府,其在清河已二十二 年矣。处州方苦旱,信圭至辄雨。未几,卒于官。清河民为立祠祀之。6(选自明史列 传第一百六十九循吏,有删节)7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本邑地广人稀/地当冲要/使节络绎/日发民挽舟/丁壮既尽/役及老稚/妨废农桑/B 本邑地广人稀/地当冲要/使节络绎/日发民挽舟/丁壮既尽役/及老稚妨废农桑/C 本邑地广人稀/地当冲要/使节络绎/日

13、发民/挽舟丁壮既尽/役及老稚/妨废农桑/D 本邑地广人稀/地当冲要/使节络绎/日发民/挽舟丁壮既尽役/及老稚妨废农桑/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朔望,即朔日和望日。朔是指每月的初一,望一般是指每月十五。类似还有“朝菌不知晦朔”中的“晦”,是指每月三十号。B “宣德” “正统”都是帝王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刘彻。后世也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帝、康熙帝等。C 侍郎,中国古代官名。明朝在中央设置吏、户、礼、工、刑、兵六部,每部设一个尚书,两个侍郎,尚书是正职,侍郎是副职,地位次于尚书。D 诣阙,即“赴朝堂”或“赴京都” 。阙是指一

14、种表示威仪和等级名分的建筑,按其所属建筑性质,可分为城阙、宫阙、墓阙、祠庙阙等。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信圭注重对百姓的教化。他在任清河知县时,曾经采用设立十三条教导和训诫,命令村民写在碑上并定期告诫的方式,来改变当地好盗墓和纵火的风俗。B 李信圭能为民请命。他于宣德三年上书朝廷,陈述清河县人口稀少,因征调百姓拖挽船只,以致丁壮已用尽,老人和小孩都被征调为役夫,妨碍农业发展的困难。C 李信圭能体恤百姓疾苦。他曾因为宣德八年春天遇上歉收之年,出现老百姓只能老幼相扶、沿途讨饭的灾情,而请求朝廷免去沐阳县百姓相助役夫的差役。D 李信圭深受清河县百姓爱戴。当他被提拔

15、担任蕲州知州时,应当地百姓请求,朝廷命令他以知州身份管理清河县;在他死后,清河县百姓还为他立祠祭祀。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令书其民勤惰善恶以闻,俗为之变。(2)信圭奏请振贷,并停岁办物件及军匠厨役、浚河人夫,报可。【答案】7A8A79C10.(1)并且(李信圭)命令将百姓的勤劳、善良或怠惰、丑恶的行为记下来公之于众(或“在百姓中传布”),风俗因此得以改变。(2)信圭上奏请求赈济(灾民),并且停止须每年上交的物品以及征调的军匠厨役、疏浚河道的役夫,(朝廷)回复同意。【解析】【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8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

16、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A 项, “朔是指每月的初一,望一般是指每月十五晦,是指每月三十号”有误, “朔” “望” “晦”它们特指农历的说法,且“晦”是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考点定位】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能力层级为理解 B。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C 项, “他曾因为宣德八年春天遇上歉收之年,

17、出现老百姓只能老幼相扶、沿途讨饭的灾情,而请求朝廷免去沐阳县百姓相助役夫的差役”错误,从文章第二段来看,原文中只是说李信圭在宣德八年春天上书朝廷,并非在这一年发生了灾荒。【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 “且” ,并且;“书” ,动词,记录;“以” ,目的连词,来;“俗” ,风俗。第二句, “振贷”,赈济;“岁” ,每年;“报” ,回复;“可” ,同意。【考点定位】理解并翻

18、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参考译文】李信圭,字君信,泰和人。洪熙年间,因贤良而被单荐,授官清河知县。该县很贫瘠而地处交通要冲,官8船每天来往不断,(征用的)役夫动辄以千来计算。前任县令请示上级得到沐阳县五百人相助,然而这些人离家远,衣食艰难。李信圭请求免去他们前来相助的差役,而让沐阳县代替清河县缴纳额外赋税的三分之二,两县都觉得方便。当地风俗好盗墓和纵火(抢劫),李信圭设立教育警 戒的条文十三条,命令村民书写在碑上,每月的初一、十五加以告诫。并且命令将百姓的勤劳、善良或怠惰、丑恶的行为记下来公之于众,风俗因此得以改变。宣德三年,信圭上疏说:“本县地广人稀,地处交通要道,使节络绎不绝,

19、每天征调百姓拖挽船只。丁壮已尽,连老人和小孩都被征调为役夫,妨碍、荒废了农桑。前年兵部有命令,紧急 公事每只船派五个役夫,公事宽缓便不派人。现在这道命令没有执行,征调的役夫不加限制,有时一只船竟至于征用役夫四五十人。凶横威风相逼,谁敢质疑。有时(行船)遇到快风,(役夫)步行追赶不上,官船上的差役就没收他们所带的衣粮,使他们遭受饥寒。 ”朝廷听从了他的请求。八年春,信圭又上言说:“从江、淮到京城,沿河的郡县都命令军民拖挽船只,如果没有卫军可抽,那么役夫全都由各州县有关部门从百姓中抽调,州县每年都需要征调二三千人,昼夜等待。上级官员又不区分各种差役,一并摊派。致使田土荒芜,百姓没有蓄积的财物。稍微

20、遇上歉收之年,便老幼相扶,沿途讨饭,确实令人怜悯哀伤。请从仪真到通州,全部免去他们的杂役,使他们得以尽力从事农田耕作,同时兼任役夫。 ”皇上也听从了他的请求。从这以后,其他郡县也蒙受他的好处。正统元年,因侍郎章敞的推荐,李信圭被提拔为蕲州知州。清河县百姓进京请求李信圭留任,朝廷于是命令李信圭以知州身份管理清河县事。百姓有湖田数百顷,被淮安卫卒侵夺,百姓代替交纳租税达六十年。信圭上奏朝廷,朝廷下令将湖田归还百姓。饥饿的百姓盗食他人一头牛,御史判处八人死刑。信圭上奏,免除 了六人死罪。长久降雨,淮河水泛滥,淹没很多房屋、牲畜财产。信圭上奏请求赈灾,并且停止须每年上交的物品以及征调的军匠厨役、疏浚河

21、道的役夫,朝廷回复同意。南北往来死于道路无人埋葬的人,信圭挖了三个大坟坑来埋葬他们。十一年冬季,尚书金濂举荐提拔信圭担任处州知府,这时他在清河任上已经二十二年了。当时处州正被旱灾所苦,信圭一到便降雨。不久,信圭死在处州知府官任上。清河县百姓为他立祠庙祭祀。二、语言表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9 分)“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 ”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 “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 ,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 30 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 ( )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

22、诗。如今,人工智能技术 ,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世界杯期间, “张小明”记者 16 天9撰写 450 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_,一战成名。“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 ”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 。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牛刀小试 一日千里 众望所归 庸人自扰B

23、 牛刀小试 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C 初露锋芒 日新月异 众望所归 杞人忧天D 初露锋芒 一日干里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1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B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C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D 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1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B “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

24、写稿机器人。C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D “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答案】11B12D13A【解析】10【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1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

25、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此题考核选填衔接句,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前面是“学习” ,同时注意“学习”和“掌握”的先后顺序。【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13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这个句子共有两处错误,第一, “第一款”是顺序,“国内”表领属,领属在前;第二, “综合”修饰“利用”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14.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5

26、 分)明天下午期末考试完了,学生们先回教室,把自己的物品收拾好,然后打扫好教室卫生,在班主任部署了相关事宜后放暑假。请注意休假安全!【答案】“完了”改为“结束” ;“学生”改为“同学” ;“收拾”改为“整理” ;“部属”改为“安排” ;“休假”改为“假期” 。【解析】11【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15.下图是成都某中学艺术楼的地震、火灾、突发暴力事件安全应急疏散示意图,请用文字说明艺术楼的学生疏散到学校田径场的两条路线。 (6 分)线路一:_线路二:_【答案】 线路一:出艺术楼主楼梯后左行,经教学楼前小路或绕行学校大门前小路疏散到田径场;

27、线路二:出艺术楼侧楼梯后左转,经墨池、办公楼,直行到田径场。【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图是成都某中学艺术楼的地震、火灾、突发暴力事件安全应急疏散示意图,请用文字说明艺术楼的学生疏散到学校田径场的两条路线。 ”本题考查的是图文换换能力。首先读图,仔细观察从艺术楼到学校田径场的三条路线图。注意方位,学校大门在西南的位置,艺术楼在东偏南的位置,有主楼梯和侧楼梯。田径场在学校正西的位置,这两者之间是墨池、教学楼和办公楼,在教学楼和办公楼之间有一条到田径场的路径,还有一条路在教学楼的东边,的穿过绿化带。明确了各个建筑的位置后 ,出艺 术楼主楼梯后左行,经教学楼前小路或绕行学校大门前小路疏散到田径场。这是线路一。线路二是出艺术楼侧楼梯后左转,经墨池、办公楼,直行到田径场。12【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