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明发展的曲折历程第7讲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课件.pptx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948967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PPTX 页数:68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明发展的曲折历程第7讲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明发展的曲折历程第7讲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明发展的曲折历程第7讲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明发展的曲折历程第7讲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明发展的曲折历程第7讲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明发展 的曲折历程,第7讲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核心目录,考向目录,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18401895年)是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1.两次鸦片战争 (1)1840年英国发动了旨在打开中国市场的鸦片战争,战争以清政 府被迫签订屈辱的南京条约而告终,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2)1856年,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获取更多的侵略权益,英 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 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一、政治:18401895年

2、西方列强侵华与农民阶级的抗争,2.中国人民的反抗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1)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2)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 愿望和要求,但其强化自然经济的主张,却和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 背道而驰。 (3)资政新篇是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但没有反映农 民的要求和愿望,加之中国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没有真正实 行。,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原因 根本原因:日本工业革命后需要在中国抢占商品市场,掠夺生产 原料。 直接原因:朝鲜爆发农民起义。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3)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

3、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民族危机空前严 重;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各阶层展开救亡图存的斗 争。,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中国小农经济中的“织”与“耕”分 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统 治地位。 (2)欧美各国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二、经济:经济结构的变化与社会生活的变迁,2.洋务运动 (1)目的: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 朝封建统治。 (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3)内容: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派遣 留学生。 (4)评价:未能达到“自强”“求富

4、”的目的。客观上刺激了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早期近代化起了推动作用。一定 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3.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这些企业的出现,说明在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4.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西装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流行, 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 (2)交通与通讯的进步: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通车;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3)近代报刊的出现:

5、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三、思想: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2018河南六市高三联考),上表是中国近代第一批民族企业简表。据此可以推知 ( ) A.洋务运动影响深远 B.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西方工业化成果已传入中国,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工业,意在考查历史解释素养。表中反 映的是中国第一批民族企业,这些企业采用了近代机器生产,可见 西方工业化成果影响了晚清企业,D项正确;由表中信息不能推出 洋务运动影响深远,A项与题意不符;B项出现在甲午战后,与题干 中时间信息不符;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6、封建 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且日益商品化,C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 除。,答案 D,1.(2018四川雅安高三二诊),上表为两人对发生于1839年中英某次战役的历史叙述。据此,能 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 A.义律亲自指挥了战斗 B.清军在战役中占据优势 C.清军进行了英勇抵抗 D.英军舰队率先退出战斗,考向一 列强侵略及影响,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意在考查史料实证素养。两 则材料都记载了英舰先开炮,清军进行了英勇抵抗,C项正确;材料 无法表明义律亲自指挥作战,A项错误;两则材料记述的都是自己 一方占据优势,对方先撤出战斗,B、D两项错误。,1.全面认识近代列强的侵华 (1)从起因

7、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 显的阶段特征。 (2)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由以欧 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了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 到向美国转移。 (3)从列强侵华目的看,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平等条 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 的具体体现。 (4)从结果看,除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外,其他均以中国失败告终,说明只有全民族抗击外来侵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5)从列强侵华的影响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 破坏性: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给中华民族 带来了深重灾难,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

8、经济的发展,是造成近代中 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源。 建设性(客观影响):把西方技术带到中国,对中国旧制度、旧观 念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推动了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运用多元史观辩证分析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1)革命史观: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的主权遭到 严重的破坏,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造成社会经济发 展长期落后,因此中国只有通过武装革命的方式推翻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的统治,才能获得独立发展。同时客观上促进了先进中 国人的觉醒和民族意识的增强。 (2)文明史观:列

9、强的侵略在客观上使中国接触到西方的先进文明 和生产方式,刺激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促使中国由传统 农业文明向近代文明转变。 (3)整体史观: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加强了中国和 世界的联系,使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4)社会史观:随着列强的侵略,西方的社会风俗传入中国,冲击着 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习俗的近代化。,2.(2018课标)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 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 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

10、 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 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 )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列强侵华。解读题干可知,甲午中 日战争期间,日本充分利用舆论宣传策略和公关手段,引导欧美舆 论倒向日方,西方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是日本将中国“数 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解放出来,而清政府却对此没有 任何回应,这本质上说明了昏庸的晚清政府不谙熟近代外交,故选 C项。材料只反映了日本利用舆论宣传掩盖其侵华的本质目的 和晚清政府的不作为,未反映A、B

11、、D三项。,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3.(2018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三一模)薛福成在一份代李鸿章所 拟的奏疏中说:以前“中国与英法两国立约,皆先兵戎而后玉帛, 被其迫胁,兼受蒙蔽,所定条款,吃亏过巨,往往有出全球公法之外 者”。以后事有“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引 万国公法直言斥之”。据此可知,洋务派( ) A.初步具备近代外交思想 B.认为国势弱导致民族危机 C.着力抗击列强外交胁迫 D.推行对外妥协的外交政策,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外交,意在考查历史解释素养。从 材料中的“所定条款,吃亏过巨,往往有出全球公法之外者。 以后事有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引万国公 法直

12、言斥之”可知,洋务派已经初步具备近代外交思想,A项 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在外交活动中受到外国的蒙蔽,并没有体现出 国力弱小,B项错误;材料意在利用国际公法来抵制列强的不平等 要求,并不是着力抗击列强的外交胁迫,C项错误;材料看不出推行 妥协的外交政策,而是强调要改变妥协政策,D项错误。,4.(2018新疆乌鲁木齐高三三诊)下面为1840年前、1894年国产粮 食商品量、值估计表,这从侧面反映出 ( ),考向二 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A.农业生产有了长足进步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C.自然经济逐步走向解体 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意在考查史

13、料实 证素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的限定词“从侧面”。材 料表明国产粮食商品量、值都有较大提高,这从侧面表明自然经 济逐步解体,C项正确;从材料中国产粮食商品量和所占比例可知, 粮食总产量没有明显提高,A项错误;B项是表格直接体现的信息, 不符合“从侧面”的要求,排除;材料中没有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 体现,D项错误。,从不同角度审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史学角度: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渐进、漫长的过程,自然经,济在中国近代仍占主导地位。经济结构变化主要指中国社会 经济结构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变为自然经济、外资经济、洋 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近代企业 主要指采用机器生

14、产的企业,是相对于手工劳动的手工工场或作 坊而言的,包括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史观角度:从全球史观看,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经济结构变 化是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融入全球化的结果 和体现。从文明史观看,它是西方工业资本主义文明与中国传 统农耕文明交流、碰撞、渗透、融合的产物。从近代化史观 看,晚清经济结构变动是近代中国经济向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转型的开始。,5.(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三二模)1881年广东南海县知县以“各 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平民不得私擅购置”为由,下令关 闭县内机器丝厂,致使广东内地的丝厂纷纷迁至澳门。这反映了 当时 ( ) A

15、.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不合法 B.政府排斥外来工业文明 C.洋务企业垄断了缫丝市场 D.官民企业间的冲突激烈,答案 A 材料中的“平民不得私擅购置”说明当时清政府还 没有明确允许民间创办近代机器工业的政策或法令,使民族工业 因缺乏合法地位而遭到南海县知县的封杀,A项正确;材料中的 “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说明当时清政府已经接受西方 工业文明,B项错误;此时期洋务企业不可能垄断国内缫丝市场,C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D项,D项错误。,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 (1)思想上:提出“中体西用”观点,使中国近代化由思想主张转 变为实践活动,并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经济上:引进机器

16、生产方式,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 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管理经验。 (3)外交上: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外交转变,建立了总理衙门,加 强了清朝与外国的关系,开启了外交近代化的历程。 (4)军事海防上: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军事 近代化历程。 (5)教育上: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翻译、科技、军事人 才,开启教育近代化。,6.(2018山东聊城高三一模)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美国人丁韪良 说:“有希望革新这古老的帝国的是新教育,新教育的肇端是同文 馆。”下列各项中最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同文馆 ( ) A.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外语学校 B.教学目标和内容迥异于传

17、统教育 C.基于当时外交和洋务的需要而创办 D.引进了一整套西方学校管理方式,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教育,意在考查历史解释素养。材 料中“新教育的肇端是同文馆”强调的是同文馆对“新教育” 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同文馆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与中国传 统的教育不同,B项正确;A项包含在B项之中;C项不符合题意;D项 说法错误,错在“一整套”。,7.(2018湖南长沙高三一模)1868年,上海机器制造局所设的翻译 馆正式开馆,翻译出版了大量西学书籍,这些书籍以工程技术类和 军事类为多。这一现象体现了 ( ) A.民用企业的市场导向 B.列强对中国的技术封锁 C.洋务运动的主要宗旨 D.政府在文化上

18、管理严格,考向三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中体西用”思想,意在考查历史解释 素养。材料中翻译的西方书籍中“以工程技术类和军事类为 多”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思想,即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 主,C项正确;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才开设近代民用企业,A项错误; 能够翻译工程技术类书籍说明列强没有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B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政府在文化上管理严格,D项错误。,西学东渐的表现、特点与影响 (1)表现 第一次高潮:明万历年间耶稣会传教士传入大量科学技术。当,时中国一些士大夫及皇帝接受了科学技术知识,但在思想上基本 没有受到影响。 第二次高潮:19世纪中叶前后两

19、次鸦片战争的刺激、洋务运动 的兴起,也促使西方的科学技术再一次传入中国。洋务派以“中 体西用”的态度只关注西方先进武器及器械技术等,而未学习制 度及思想。 第三次高潮:19世纪70年代以后,洋务运动的局限性逐渐暴露, 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更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出现了王韬、郑观 应、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思想家。他们向西方学习大量的自 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政治上也要求改革。,(2)特点:以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为媒介; 以通商口岸、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的人文科学、自然科 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中国各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 响。 (3)影响: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中国

20、近代化开始起步。 洋务运动前期学习西方局限于“器物”层面,洋务运动后期,出现 了倡导政治体制变革的早期维新思想及康梁维新思想,中国近代 化出现了由“器物”层面向“制度”层面过渡的迹象。,8.(2018山西太原五中高三4月检测)鸦片战争后,魏源积极要求清 政府进行改革,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 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魏源的这一 言论表明 ( ) A.清政府已开始进行政治改革 B.魏源已意识到专制制度的落后 C.民族危机激发先进士人探索 D.魏源萌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愿望,答案 C 本题意在考查家国情怀素养。从材料中信息可知,魏 源主张进行变法革新,这是受

21、鸦片战争的影响所致,据此可知,民 族危机激发先进士人探索,C项正确;材料只是表明魏源主张改革, 但清政府并未在此时进行政治改革,清政府正式进行政治改革是 在戊戌变法之时,A项错误;魏源在当时只是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 没有认识到专制制度的落后,B项错误;材料只是表明魏源主张改 革,没有体现向西方学习,D项错误。,9.(2018山东青岛高考模拟检测)有学者认为,中体西用思想起了 强化民族整合性的作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提倡抵御侵略,维护中华文明 B.明确反帝爱国,倡导中学为主 C.强调经世致用,批判崇洋虚无 D.突出中学地位,否定西学价值,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2、意在考查家国 情怀素养。“中体西用”思想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主张,其主张 利用西方的先进科技抵御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文明,A项正确;“中 体西用”思想没有明确的反帝内容,B项错误;“中体西用”思想 主张向西方学习,不是批判崇洋虚无,C项错误;“中体西用”思想 主张利用西学维护“中学”的统治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肯定西学 的价值,并不是否定西学的价值,D项错误。,10.(2018重庆高三二诊)1879年5月,曾两次担任美国总统的格兰 特访问上海。由传教士主办的万国公报在介绍格兰特时写 道:“民间爱戴情深,立之为皇。践祚之后,恩周朝野 民间不忍拘禅位之例仍复尊之为皇矣。”这反映出当时 ( ) A.社会上崇

23、洋之风盛行 B.社会舆论受教会控制 C.开始介绍西方政治生活 D.新式报刊迎合民众心理,考向四 19世纪后期中西文明的嬗变,答案 D 从“1879年5月”“由传教士主办的万国公报” “曾两次担任美国总统的格兰特”“民间爱戴情深,立之为皇” 中可知,万国公报作为新式报刊把美国总统描述成皇帝,这反 映了当时新式报刊迎合民众心理,故D正确。,19世纪后期中西文明的嬗变,11.(2018山东潍坊高三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推动下,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层出不穷,蒸汽机应 运而生。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用蒸汽作动 力的火车机车。1825年,使用机车的第一条铁路通车。1

24、830年,利 物浦曼彻斯特铁路通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铁路的 发展带动了相关工业的发展,冶铁业和采矿业迅速发展,煤炭也成 为铁路建设的必需品,同时催生了新的城镇,成为重要的交通枢 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材料二 1881年,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通车, 因怕反对派反对,以驴马拖载,第二年才敢用机车牵引。1887年,唐胥铁路扩展至阎庄,旋由海军衙门奏准,从阎庄延伸至大沽北 岸,再由大沽拓展至天津,1888年9月建成通车。李鸿章、奕等 人又从加强京师防务出发,要求将铁路伸向北京,此议一出,立即 遭到反对派反对。后经激烈斗争,1889年8月,光绪皇帝依据慈禧 太后的意见,肯

25、定了修路决策,使铁路之争宣告结束。甲午战后, 铁路对加强国防惠及工商的巨大作用已被社会广泛接受,清政府 为抵制侵略、挽救危机,企图独立发展铁路事业。对此,列强难以 容忍,乘清政府战后财政竭蹶之机,纷纷争当债权人,并在中国争 相修建铁路。,(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铁路运输业发展的历史 条件,并分析其对英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特点, 并分析中国近代铁路发展艰难的主要原因。(7分),答案 (1)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蒸汽机、蒸汽机车的发明及铁 路的修建。(2分) 影响:推动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经

26、 济的发展。(4分) (2)特点:起步晚;发展艰难;封建顽固势力阻挠;受外国资本控制;铁 路发展与救亡图存相结合。(3分) 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占主导;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不充分;外国资本的掠夺;封建思想和守旧观念的阻挠。(4分),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英近代铁路的发展,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比 较的能力。第(1)问主要考查英国铁路运输业发展的历史条件和 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分析“历史条件”时,可结合工业革 命、蒸汽机、蒸汽机车的发明和铁路的修建来组织答案;分析 “影响”时可结合材料中的“带动了相关工业的发展,冶铁业和 采矿业迅速发展”“催生了新的城镇,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为当 地经济

27、发展提供了动力”等信息组织答案。第(2)问主要考查中 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特点,并分析中国近代铁路发展艰难的原因。 在概括“特点”时,可结合材料二中的“1881年,中国自行建造的 第一条铁路怕反对派反对,以驴马拖载”“清政府为抵制侵,略,挽救危机,企图独立发展铁路事业”“列强纷纷争当债权 人”等信息概括;分析“原因”时,可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性 质、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外国势力的干预和守旧势力的阻挠 等角度组织答案。,12.(2018新疆高三二模)1866年由铁匠方举赞和孙英德合作创办 的发昌机器厂,实际是为外商船坞打造修配船用零件的打铁作 坊。至1890年,该机器厂已拥有车床10多台,可容纳20

28、0名工人。 这家工厂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清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B.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 C.国外消费市场的扩大 D.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考向五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国社会转型,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意在考查历史解 释素养。从材料中的“该机器厂已拥有车床10多台,可容纳200 名工人”可知,新式机器的使用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而采用新式机 器生产属于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D项正确。,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近代化起步的表现及特点 (1)近代西方列强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社会发生了重要 的变化。政治上,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破坏了中国的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客观上打

29、破中国“天朝上国”的思想束缚, 使中国开始认识西方;经济上,西方国家开始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和商品输出,冲击了传统的经济结构,中国逐渐沦为西方经济附 庸,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同时客观上促使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思 想上,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开始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 潮。 (2)从近代西方列强侵略的客观影响看:救亡图存运动中,引起对 君主专制的反思;救国求富旗帜下推动近代工业兴起和发展;追求 民族独立中,近代民族观念形成;朝贡外交解体,近代外交开启;积 极学习西方。 (3)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不是中国自身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在外 力的冲击下被动开始的;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不,利于近

30、代化的推进和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转型;外 力压迫下的民族觉醒促进社会转型;政治障碍的扫除保障社会转 型。 (4)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等诸多领 域发生巨变,被有些人认为是数千年未有之巨变。但变化局限于 一定范围,广大内地人民的生活所受影响并不太大,列强的侵略势 力也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中 国还在农业文明的道路上徘徊。,13.(2018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1866年,京师同文馆打算增 设天文算学馆,准备招收30岁以下正途出身人员(翰林、进士、 举人、秀才),遭到以倭仁为首的顽固派的坚决反对。结果,“自 倭仁倡议以来,京师各

31、省士大夫聚党私议,约法阻挡,甚且以无稽 谣言煽惑人心,臣衙们遂无复有报考者”。材料主要反映了 ( )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博弈 B.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C.儒家纲常伦理受到挑战 D.洋务派奉行“中体西用”不切实际,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教育,意在考查历史解释素养。材 料中京师同文馆的设立代表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起步,但在招收 天文算学馆学员时,因遭到以倭仁为代表的顽固派的反对而“无 复有报考者”,这表明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B项正确;材料只有 顽固派阻碍近代化的信息,没有洋务派对顽固派反击的信息,不能 体现出两派的博弈,A项错误;天文算学馆是学习西方的科技,不涉 及挑战儒家纲常伦理,C项错

32、误;材料并未反映D项,D项错误。,14.(2018四川高三联合诊断考试)18761879年的“丁戊奇荒”, 造成1000余万人饿死,2000余万灾民逃荒。郑观应在上海募捐的 同时提出构建符合近代中国国情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主张,以 官绅合力、以工代赈等多元化方式筹资,设立慈善机构,对灾民实 施“教养兼施”。据材料可知 ( ) A.当时中国社会备荒机制不健全 B.郑观应最早提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清政府救灾与防灾措施较完备 D.清政府借鉴西方慈善文化并已施行,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意在考查 史料实证素养。从材料中“丁戊奇荒”所造成的1000余万人饿 死,2000余万灾

33、民逃荒可知,当时的中国社会备荒机制不健全,A项 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郑观应提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主张,不能 得出其“最早提出”的结论,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C项;材料中没 有清政府借鉴西方慈善文化并已实施的信息,D项错误。,1.19世纪中后期,有近20万广东人拖家带口、扎根上海、聚族而 居,活跃在各行各业中。出现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上海经济发展迅速 C.宗族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D.华南地区战乱不断,答案 B 鸦片战争后,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开放,促进了当地经济 的发展,也吸引了大批广东人来到上海并扎根上海,B项正确;民族 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19世纪末甲午战争

34、后,与材料中的时间不 符,A项错误;聚族而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宗族观念深厚,但从广东 迁居上海并扎根上海也反映了宗族观念淡化,C项错误;华南地区 战乱不一定就会使广东人扎根上海,D项错误。,2.清同治七年(1868年),清政府与英、美领事议定上海洋泾浜 设官会审章程,在租界设会审公廨(也称会审公堂),会审公廨设 正会审官1人,总管公廨事务,副会审官6人,办理刑民案件,另设秘 书处、华洋刑事科、华务民事科、洋务科,管卷室。陪审官则由 外国领事担任。这反映出列强在华享有 ( ) A.最惠国待遇 B.司法豁免权 C.领事裁判权 D.关税自主权,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领事裁判权,意在考查历史解释素养。

35、从材料中的“陪审官则由外国领事担任”可知,外国领事参与中 国的司法审判,这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由此可知,材料反映了 列强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C项正确。其他三项都不符合材料信 息,排除。,3.太平天国控制下的江浙地区是中国蚕丝和茶叶的主要产区。 太平天国定都之初实行了严厉的禁烟措施,使鸦片输入量减少,导 致英美商人获利减少,不得不动用更多的现银来购买丝茶等货 物。这表明太平天国的禁烟措施 ( ) A.根本扭转了战败局面 B.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江浙地区经济 C.彻底遏止了鸦片贸易 D.使中国外贸状况由入超变为出超,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意在考查历史解释素 养。从材料中的“太平天国定都

36、之初实行了严厉的禁烟措施,使 鸦片输入量减少,导致英美商人不得不动用更多的现银来购 买丝茶等货物”可知,太平天国的禁烟措施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江 浙地区的经济,B项正确;A、C、D三项都夸大了太平天国禁烟的 作用,排除。,4.轮船招商局最初由旧式沙船商人出身的朱其昂主持,招股困难 重重,而买办唐廷枢、徐润接手以后,短时间内即招足100万股本; 上海织布局在郑观应入局之前后,其局面之不同也与之同类。这 说明 ( ) A.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B.民族资产阶级兴起于近代官办企业中 C.买办阶层一定程度上代表先进生产力 D.实业救国已成为近代民族思想主流,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买办阶级。“买办唐廷枢、徐润接手 以后,短时间内即招足100万股本”说明买办在近代民族工业发 展中起了一定作用,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C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