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整合课件2019012824.pptx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951893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34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整合课件2019012824.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整合课件2019012824.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整合课件2019012824.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整合课件2019012824.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整合课件2019012824.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整合 提升素能,-2-,-3-,一、关于世界性大战的规律性思考 1.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世人的教训 (1)要建立合理的国际秩序,以强凌弱、对战败国一味勒索,只会带来更大的冲突。 (2)国际经济纠纷容易引发战争,在遇到世界性经济危机时,各国应该团结互助,共渡难关,切忌以邻为壑。 (3)面对侵略势力的威胁,应该联合起来,奋起反抗。绥靖政策只能养虎为患,祸水他引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4)在战争威胁还没有消失之前,一个国家必须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加强抵御外敌的能力。 (5)要增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目前,要努力提高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4-,2.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是抑制世界大战

2、爆发的重要因素 战争是交战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双方调动一切经济力量想赢得战争,使得世界各国的生产因两次世界大战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特别是战后的经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重新起飞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于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之时,国际合作也成为必须之事。正是这种从至今最惨烈的战争中产生出来的对战争自身的否定力量,随着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发展,并成功抑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系列局部战争与冲突的扩大。今天,中国政府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接受。,-5-,3.通过外交手段实行必要的妥协 人类在付出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的巨大代价之后,开始学会了这种处理国际争

3、端的一种古老而又全新的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列强之间毫不妥协,最终促使大战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教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学会更加谨慎地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危机。伴随着冷战的开始与结束,妥协越来越成为解决国际纠纷的常规手段。今天,妥协意味着任何国家都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意味着参加谈判的国家在捍卫自己核心利益的同时,必须承认和照顾谈判对手的合理利益,意味着谈判双方在各自所希望得到东西之间实现某种有取有予的平衡,意味着反对和抵制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妥协是斗争结果的另一种形式。,-6-,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70多年来,妥协实例比比皆是,在国际

4、关系中出现了以对话代替对抗、以缓和与合作代替战争与冷战的新局面。这是人类社会在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战争风云之后,进一步走向文明与成熟的标志。,-7-,对点训练 1.(2018江西上饶二模,4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等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以国家名义

5、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能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以国家公祭日的形式祭奠,也表明抽象的国家已经拟人化,国家的意志、信念和情感,正与普通人情相触。 整理自国家公祭日,-8-,(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确立“公祭日”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国家公祭日设立的现实意义。,参考答案:(1)背景:用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的国民,增强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成为国际惯例;中国曾受到日本的侵略,而当前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抬头,日本政府拒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等侵略史实。 (2)意义:敦促日本切实正视和反省军国主义侵略历

6、史;抚慰民心、顺应民意,体现的是对民意民愿的尊重,是对生命的敬畏;向全世界表达了中国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也表明国家政治的世俗化、平民化,体现了政治文明的进步。,-9-,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得出用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的国民,增强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成为国际惯例;根据材料“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并结合抗日战争的历史知识与现实,得出中国曾受到日本的侵略,而当前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抬头,日本政府拒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等侵略史实。第(2)问,可以从日本、民意、国家、世界方面来思考。,-10

7、-,二、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局部战争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出现“热战”的原因 (1)根本原因:在美苏冷战的重点地区欧洲,两国没有直接发生战争,但在亚洲,美国控制能力较低,苏联的势力也不能直接控制,于是为了确保在该地区的利益,在冷战中出现了“热战”。局部“热战”是冷战格局在某一具体地区的集中体现,地区的矛盾被双方所利用,导致局部战争发生。美国对华“扶蒋反共”失败后,对东亚、东南亚特别戒备。,-11-,(2)直接原因 在朝鲜半岛,美国一直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眼中钉,希望能有机会铲除朝鲜半岛的社会主义力量。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政府出于冷战意识,认为这是社会主义阵营有计划的集体行动,于是立

8、即做出反应。 在越南,美国担心越南革命会在东南亚引起社会主义力量的普遍增长,故在法国撤出越南后,立即开始向越南渗透。 (3)结果 中国和苏联在这两场战争中,都给予朝鲜、越南人民以大力支持。 美国在这两场战争中都以失败告终。历史表明:称霸世界的政策不得人心;侵略他国、干预他国内政是行不通的。,-12-,2.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局部战争的原因 (1)地区资源及种族、宗教、领土纷争等矛盾交织在一起。 (2)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的影响,争夺世界霸权、大国插手地区事务、干涉别国内政。 (3)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加深了这些地区的矛盾和冲突。 3.20世纪8090年代初国际关系

9、变化对局部战争的影响 (1)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苏联经济的衰退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战略,国际冷战格局开始降温,呈现美攻苏守的特点,局部战争增多。 (2)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格局结束,原来抑而未发的各地民族和领土等争端在国际力量失衡状态下爆发。,-13-,对点训练 2.(2019广东惠州一调,4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90年8月,美国领导的联盟军为恢复科威特合法政权对伊拉克进行的一场战争,即海湾战争,是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过程中局部矛盾激化的结果,是信息化时代下作战方式的一场根本转变。海湾战争中,美军制胜的关键性理念是打击、破坏对方的整

10、体作战体系和结构,毁坏对方的抵抗能力和意志,直击其指挥控制系统、预警侦查系统等作战要害和关键点,最终目标为导致敌方作战系统功能完全失调直至瘫痪。因此,这种以高科技为基础的信息化作战方式耗时短,但人员伤亡数量巨大,毁灭性和残酷性也大幅度增加,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逆的损害。 摘编自赵阵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对 作战方式的影响,-14-,(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湾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湾战争中信息化作战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参考答案:(1)背景:国际新旧政治格局处于过渡之中,矛盾不断;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与推动;美国科技、军事实力强大。 (2)特点:整体作战理

11、念形成;战争消耗大,作战速度快,战争破坏力大。 影响:信息化作战方式逐渐被各国熟知;带来高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加强;但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15-,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海湾战争,是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过程中局部矛盾激化的结果,是信息化时代下作战方式的一场根本转变”,可知国际新旧政治格局处于过渡之中,矛盾不断;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与推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科技、军事实力强大。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这种以高科技为基础的信息化作战方式耗时短,但人员伤亡数量巨大,毁灭性和残酷性也大幅度增加,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逆的损害”可知整体作战理念形成以及战争消耗大,作战速度快,战争破坏力大;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信息化作战方式逐渐被各国熟知,带来高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加强,但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