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第卷(单项选择题共 5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01.邹逸麟在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中说:“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对以上文字理解最合理的是A. 鲁国是儒学的发展基地B. 体现中国思想文化宽容开放C. 关东
2、文化发展最为兴盛D. 地域的不同决定思想的不同【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虽然体现了”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 ,但是这是材料中的部分内容而无法全面阐述了材料的主旨不同地区推崇不同的文化,故 A 选项不是最合理的选项;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不同的国家推崇不同的文化,但是各地的文化并行不悖,这体现出了中国对于不同文化的包容性,故 B 选项符合题意正确;根据材料“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推知关东地区的文化人才兴盛而非文化发展最为兴盛,C 选项偷换概念;根据材料鲁国和齐国的儒学都很发达,故不同的地域也可以有相同的思想,为此 D 选项的结论不符合材料。2.汉
3、武帝时期,除了设立太学,还下令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西汉地方教育系统的初步建立A. 使教育被儒学所垄断B. 彻底改变了原有的选官制度C. 以教授四书五经为主D. 推动了儒学在民间广泛传播【答案】D2【解析】【详解】汉武帝在中央设太学,还在郡国兴办学校,以“五经”作为教材教授学生,授儒家经典,推动了儒学在民间广泛传播,故 D 正确;使儒学取得独尊的地方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是设置地方教育系统的影响,A 错误;改变选官制度的察举制,不是设立学校,排除 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以教授四书五经为主” ,排除 C。3.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从而强化了中华民族注
4、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下列主张最能够体现这一理念的是A.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B. 兼相爱,交相利C.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案】A【解析】【详解】A 选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是理学家张载的名言,其主要内容就是寻找天地间的大道,为百姓找到安身立命的方法,体现出了儒学家的社会责任感,故符合题意正确;B 选项是墨家的代表名言表示要互相友爱互相得利,而非理学家强调的理想人格,故不符合题意错误;C 选项强调人民要屈服于君主,而君主要服从于天,这符合汉朝董仲舒的“天人观” ,故推知并非宋明理学,不符合题意;D 选项是孔子对于“仁”的阐述之一,
5、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关系,而非理学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故错误。4.王夫之认为,谏官要督促君主任用贤臣为相,并对君主错误的诏敕予以封驳。他主张“宰相必靳于其小,而以封驳争论之权授之谏官,而后宰相得以持其大,而为进退之大经” 。这说明王夫之A. 猛烈地抨击君主专制B. 已具有近代民权意识C. 设计了权力制衡机制D. 强调君臣的个人修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谏官的作用主要有两个第一就是” 督促君主任用贤臣为相” ,第二就是配合宰相对于皇帝的错误“诏敕予以封驳” ,无法体现出 A 选项中对于君主专制的猛烈3抨击,故 A 选项错误;它主要体现出谏官对于君主权力的制约,故渗透了权
6、力制衡的原则,为此 C 选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王夫之的观点更倾向于圣君贤臣制度而非近代西方的民主制度,故无法体现出近代民权意识,为此 B 选项错误;D 选项强调的君主个人的修养与材料中用谏官制度去制约君权无直接联系,故 D 选项错误。5.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 “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该思想家是A. 普罗泰戈拉B. 苏格拉底C. 亚里士多德D. 柏拉图【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的“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与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表述类似,故推断应该为苏格拉底的主张,为此 B 选项正确;普罗泰戈拉代表的智者学派过分
7、看重个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的作用,这与材料的精神内涵“善”不符合,故 A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感觉、逻辑和其他方面并无上述思想,故 C 选项错误;依据所学柏拉图的思想主要是理念和理想国家的构想,而与材料信息无关,故 D 选项错误。6.“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了经院哲学与圣经 ,雅典终于战胜了耶路撒冷。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A. 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B. 鼓励人们追求现世的幸福C. 认为人人有权阅读圣经D. 对未来社会提出完整设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经院哲学与圣经 ,雅典终于战
8、胜耶路撒冷”“开始反思以往落后的神学世界,同时勇敢地开始探索新世界”等信息可知,这一事件是文艺复兴运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而人文主义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所以答案为 B。4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人文主义7.康德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而卢梭则主张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推翻它。这说明A. 启蒙思想家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着根本分歧B. 启蒙思想呈现出对立统一的特点C. 启蒙思想家在改造社会方式上的不同方案D. 启蒙思想呈现出多元兼容的特点【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推断康德和卢梭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都是资产阶级思想家,在思想
9、认识上都强调理性,故思想认识本质上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分歧,为此 A 选项错误;材料中康德不赞同暴力革命推翻统治,而卢梭则主张通过暴力推翻,并未看出其思想统一之处,故 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在社会改造方式上面康德的主张趋于温和而卢梭的主张趋于暴力,双方方案不同,故 C 选项符合题意正确;材料中体现出来了在社会改造方式方面不同思想家的思想不同,但是其代表的阶级本质相同都是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其思想都体现资产阶级要求的平等、民主等,故不存在多元兼容的特征,为此 D 选项不符。8.“育”甲骨文写作 , (人,指女人) , (即倒写的“子” ,表示出生的婴儿) 。“育”字的小篆为 ,由甲骨文的会意字讹变为形声
10、字。这说明A. 汉字构造音形义相结合B. 汉字是可读的图画文字C. 汉字书法独具艺术特色D. 汉字演变由繁复到简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甲骨文的会意字讹变为形声字”推知文字的演变之后,兼有会意文字的“义” ,融合图画文字的“形” ,同时增加“音” ,故 A 选项符合题意正确;根据材料文字演变为小篆文字时,就已经变为形声字而非图画文字,故 B 选项错误;材料的主旨是文字的演变而非书法艺术的发展,故 C 选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育”字在甲骨文和小篆中的书写形态笔画类似,并无法体现出来由繁到简的特征,故 D 选项错误。59.爱因斯坦说物理学中没有任何概念是先验地必然的,或者是先验地正确
11、的。一些旧概念,像绝对同时性、绝对速度、绝对加速度等,在相对论中都被抛弃了,因为它们同实验之间不可能有单一而无歧义的联系。 ”这表明爱因斯坦A. 怀疑牛顿力学的科学性B. 肯定了相对论的完整性C. 重视科学实验的重要性D. 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念【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像绝对同时性、绝对速度、绝对加速度等,在相对论中都被抛弃了”推出爱因斯坦是对于牛顿力学的“绝对性”提出质疑,而非“科学性” ,故 A 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物理学中没有任何概念是先验地必然的”推出任何理论都是不断发展的,故 B 的表述太对绝对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它们同实验之间不可能有单一而无歧义的联系”是强调相对性而非
12、强调实验的重要性,故 C 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像绝对同时性、绝对速度、绝对加速度等,在相对论中都被抛弃了”推知爱因斯坦否定的绝对性,根据所学牛顿的理论是基于绝对的时空观,故推知 D 选项正确。10.“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惊人的争论,使众多知识领域的探究重新得到评价,尤其是生物学、植物学和社会科学领域。 ”以上评论针对的是A.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B. 牛顿的经典力学C.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D. 普朗克的量子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 “尤其是博物学、植物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可知属于这类领域的是达尔文的
13、生物进化论。ABD 属于物理学。所以 C 项正确。考点:近代以来的科技生物学进化论11.中国近代思想领域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贯穿其中的一个共同主题是6A. 发展资本主义B. 反对专制统治C. 救亡图存D. 实现社会主义【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学习“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并不能体现出发展资本主义,故选项错误;材料中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地主阶级的主张,依据所学地主阶级学习西方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专制而非反对,故 B 选项错误;材料中近代思想领域的变化体现出的共同主题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制度或者思想,无论是哪种思潮都是在半殖民地半
14、封建社会情况中国先进人士的救亡图存运动,故 C 选项符合题意正确;材料中“维新变法”和“民主共和”都是主张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而非社会主义制度,故 D 选项错误。12.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中指出:“民国四五年之交,整个的中国陷在革命顿挫、内部危机四伏、外患侵入不已的苦闷中,一般人以为政治不足以救国,需要文化的手段”于是兴起了 。A. 洋务运动B. 维新变法运动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民国四五年”是指 1915-1916 年;根据“民国四五年” “政治不足以救国,需要文化的手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指的是 1915 年兴起的是新文化运动,故 D 项正确;
15、A 项是从 19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不符合时间要求,排除;B 项发生于 19 世纪末,排除;C 项是政治革命,排除。点睛:材料“民国四五年”是解题的关键时间点;从中可以得出正确答案。13.1924 年,孙中山指出:“土地之岁收,低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利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疗等种种公共之需。 ”这表明孙中山A. 以改善民生为主要目的7B. 目的建立福利国家制度C. 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D. 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的孙中山主张地方政府利用公共生产的财富去“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
16、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疗等种种公共之需”等民生事业,故 A 选项符合题意正确;福利国家制度产生于二战之后,材料时间是 1924 年,为此此时建立福利国家制度不符合史实,故B 选项错误;材料中仅仅体现出地方政府利用地方财政来发展民生,而不能体现出来高度的自治权,故不符合题意 C 选项错误;材料“土地之岁收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并未体现出平均地权给农民,故 D 选项错误。14.1949 年 6 月,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毛泽东指出要教育农民,特别强调工人阶级在“人民专政“中的领导权及担负教育农民的责任。由此可知,材料A. 坚持农村工作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B. 强调工农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C. 坚持
17、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同盟军作用D. 体现中国革命工作重心转移【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特别强调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和教育农民的责任,突出的主旨是工人阶级的使命,而根据时间“1949 年 6 月”结合史实此时新中国即将成立,工作的重心已经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由革命逐步转移到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上来,故突显工人阶级在领导权和教育农民的责任,因此 D 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突出的是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使命,而非农民阶级,故 A 选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强调的是在即将建设的政权中的工人阶级的使命,而非工农合作的在民主革命的作用,故 B 选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突出工人阶级在“人民专政中的领导权”而非
18、农民在革命中的同盟军作用,故 C 选项错误。15.1982 年,温州第一批成功的个体户被戴上“投机倒把”帽子,这给刚刚致富的民众带来了恐慌与迷惘。l984 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 “下海”逐步取代“投机倒把“,开始流行起来。这些变化说明了A. 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合乎人心8B. 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逐渐被打破C.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的基本确立D. 领导人言行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答案】B【解析】【详解】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 1992 年十四大正式提出的,与材料中 1984 年的时间信息不符合,故 A 选项错误;1984 年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其中重要的一条内容就是“多种所有制并存” 。此时计
19、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进一步被打破,人们对于个体经济有了新的认识,故 B 选项符合题意正确;根据所学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经济体系基本确立的时间为 21 世纪,这与材料时间 1984 年不符合,故 C 选项错误;D 选项的表述有问题,材料中领导人是就经济形势肯定改革成就,从而推动人们思想认识的的变化,并非领导人的言行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16.建国后,我国对高等学校进行了院系调整。工科学生在校比例不断上升,由 l949 年26.2上升到 l965 年的 43.8;文科生在校比例不断下降,由 1949 年 33.1下降到l962 年的 6.8o 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A. 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B. 改变高等教育
20、的畸形发展局面C. 照搬苏联高等教育模式D. 巩固社会主义改造成果的需要【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信息的主旨是建国后工科学生比例上升而文科比例下降,结合时间“1962 年”和“1965 年推知此时我国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而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理工类人才,为此推断 A 选项符合题意正确;根据推断此时高校学生文理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建设的需要,而非高校之前发展畸形,故 B 选项错误;材料并无学习苏联高校的信息,根据所学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教育方针参考了旧中国、老解放区和苏联的经验,而非照抄照搬苏联,故 C 选项错误;1956 年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就已经基本结束,距离材料中的 20 世纪60
21、年代时间较远,故无直接联系,且学生培养类型的变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并无直接联系,故推知 D 选项错误。17.毛泽东曾说:“讲学术,这种学术也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9一切。你讲的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来越多。 ”这表明毛泽东A. 在艺术问题上坚持“百花齐放“B.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C. 在学术问题上坚持“百家争鸣“D. 坚持学术文化自由化【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强调“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 ,推知材料主旨主要是学术问题而非艺术问题,故 A 选项错误;材料的信息学术问题需要“百家争鸣” ,只不过是真理的相信的人多,故不是强调的重点不在于“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而
22、是在于学术多元,故 B 选项错误;由材料“讲学术,这种学术也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 ,推知主旨是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故 C 选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的是学术的多元化而非学术文化的自由化,学术文化理应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故 D 选项错误。18.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于 1838 年 10 月写成的雾都孤儿 ,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奥立弗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人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这一作品A. 说明现实主义文学风靡一时B. 展现了伦敦环境污染的严重C. 表达作者对现实社会的迷茫D. 折射出英国社会环
23、境的恶劣【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体现雾都孤儿是基于英国社会尖锐矛盾而创造的,主人公饱经生活困苦,折射出英国当时社会环境的恶劣,故 D 选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了雾都孤儿的现实主义特征,但是并未指出此类型作品受到广泛欢迎,故无法推出“风靡一时” ,为此 A 选项错误;材料指出该作品主要针对的是英国的社会环境而非自然环境,故 B 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得知主人公饱经困难最后获得幸福,能够体现出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揭露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无法体现作者的迷茫,故 C 选项错误。19.别具一格的是,他们把对色彩、光线的新理解融人他们的画作中。他们的作品运用了许多色彩并且大多数都是户外的风景,而且
24、非常明快和鲜明。这种画风属于10A. 浪漫主义B. 印象主义C. 现实主义D. 现代主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他们把对色彩、光线的新理解融人他们的画作中”推知该画风强调色彩和利用光线的新理解,而根据所学印象派反对当时学院派的保守思想和表现手法,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氛围的创作方法,主张根据太阳光谱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与材料中的画风相符合,故 B 选项正确;浪漫主义绘画重视色彩但是没有利用光线的新理解,故 A 选项不符合材料错误;现实主义的画作更多的是反映现实生活,这与材料的画风不符合,故 C 选项错误;现代主义作品更侧重于表现人的复杂的
25、情绪而非关注户外的风景,故 D 选项不符合题意。20.关于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创作的动机和由来,众说纷纭。流传甚广是:贝多芬是以拿破仑为对象瓦创作的,当他听说拿破仑称帝时,大怒而叫道:这个人也不过是个凡夫俗子罢了,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大肆蹂躏全人类的权利,把自己置于万人之上,成为了一个独裁者。便愤然撕去标题页,改成了现在的曲名。这充分说明A. 社会启蒙和革命历程决定了音乐的创作B. 贝多芬对拿破仑的态度发生变化C. 贝多芬反抗专制和追求民主的革命精神D. 自由的创作环境推动音乐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是对于贝多芬创造动机的一种版本进行了描述,该版本说明了贝多芬的创作受当时的政治事件的
26、影响,而不能代表社会启蒙和革命历程决定了音乐的创作,A 选项表述不准确故错误;材料中提供的版本中,贝多芬对于拿破仑称帝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怒,并未体现其思想有过变化,故 B 选项错误;根据“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大肆蹂躏全人类的权利,把自己置于万人之上,成为了一个独裁者”推知贝多芬反对专制提倡民主,由此推知 C 选项符合材料主旨,故正确;材料中说明了贝多芬创作英雄交响曲的背景是对于拿破仑称帝的愤怒,而非自由的创作环境,故 D 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1121.公元前 7 世纪一公元前 6 世纪在希腊的科林斯、阿哥斯、麦加拉、西基昂、雅典等城邦,都出现过僭主政治,僭主政治指以非法手段取得政权者(僭主)建立
27、的独裁统治。克利斯提尼为防范僭主制,所采取的措施是A. 实行了五百人议事会B. 实行陶片放逐法C. 按地域划分基层组织D. 设十将军委员会【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的设问是针对于雅典出现的“以非法手段取得政权者(僭主)建立的独裁统治”的“僭主政治” ,根据所学克里斯提尼时期的陶片放逐法就是针对对雅典民主有害的人而设计的,故 B 选项符合题意正确;A 选项的五百人议事会职责是落实公民大会的决策,而非遏制独裁统治,故不符合题意错误;C 选项的地域划分基层组织的目的是通过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进一步削弱血缘贵族的权力,而非打击独裁者的统治,故错误;D 选项的十将军委员会是古希腊雅典的最高军事机构
28、,而非遏制独裁者的措施,故错误。22.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从事政治活动的人中对出身所做的调查:这说明:A. 世卿世禄制度彻底消失B. 平民成为官员主要来源C. 平民政治代替贵族政治D. 社会阶层流动日趋频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只能体现出从春秋到战国从事政治活动出身微贱的人占的比例上升,由此推出随着社会的进步,下层民众有了更多从事政治的机会,折射出了社会阶层流动频繁,故 D 选项正确;根据材料侧面反映了,社会出身较高的人在政治活动中的比重仍然很高,故 A 选项表述的“世卿世禄彻底消失”不准确;通过春秋时期出身微贱的人只占比例1226%,推知平民在此时并不是主要来源,故 B 选项错误;
29、材料中只能体现出出身微贱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比重上升,但是贵族仍占有重要地位,故平民政治取代贵族政治表达过于绝对,C 选项错误。23.吴起治楚,规定“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 “废公族疏远者“,商鞅治秦,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这些变革意在A. 强化血缘亲疏关系B. 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C. 构建官僚等级秩序D. 延续百家争鸣的影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 、 “废公族疏远者”可知,吴起改革要削弱贵族的势力,废除世卿世禄制,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指明确尊卑爵位等级,各按等级差别占有土地、房产,家臣奴婢的衣
30、裳、服饰,这些变革意在废除世卿世禄制,构建官僚等级秩序,故 C 正确;“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 、 “废公族疏远者”削弱了贵族以血缘亲疏关系世袭做官的特权,A 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封建土地所有制,排除 B;材料反映的是削弱贵族的世卿世禄制,构建官僚等级秩序,与“百家争鸣”无关,排除 D。24.“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上引材料说明A. 北魏当时的保守势力非常强大B. 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C. 南伐比起迁都具有更大的阻力D. 高祖与各大臣都主张南迁洛阳【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
31、材料孝文帝虽然想要迁都但是“恐众心恋旧”所以只能假借“南伐”来进行迁都,故推知当时保守势力仍然非常强大,故 A 选项正确;材料中指出在南迁之前,孝文帝就已经“恐众心恋旧” ,推知孝文帝对于困难估计准确,故 B 选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众人不想迁都,高祖只能借助南征的名义进行迁都,由此可以推知南征的阻力比迁都要小,13故 C 选项错误;根据“旧人怀土,多所不愿”推知大臣并不想迁都,故 D 选项错误。25.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废除明经诸科,改革进士科,设明法科。改革的立足点放在选拔具有经纶济世之志和真才实学的天平上。这说明A. 看到科举制存在的弊端B. 改革只注重品行和学识C. 否定了科举制度
32、的存在D. 认为地方教育大有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改革的立足点放在选拔具有经纶济世之志和真才实学的天平上”推知王安石已经看到了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上面僵化死板的弊端,故 A 选项正确;根据“选拔具有经纶济世之志和真才实学的”推知选拔更重视真才实学,故 B 选项错误;根据“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推知王安石只是改革科举而非否定科举制度,故 C 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了王安石改革了科举制度的内容,并未涉及地方教育,故 D 选项错误。第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第 26 题 12 分;27 题 11 分;28 题 12 分;29 题 15 分)26.人文主义在
33、东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发展阶段,其特点和功效容也有差异。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的基本观点(不得摘抄原文)材料二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
34、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现。材料三 在西方学者看来,文艺复兴时存在着这样的价值取向:“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从中世纪时代对灵魂全神贯注的得救,转向渴望用他们获取的金钱去谋取城市积极的生活和享受现世的快乐,因为在他们看来,接受生活的挑战比天国的许诺更激动人心。 ”14当时诸如布鲁日、阿尔伯蒂和马基雅维里等人文主义者,都相继从不同角度论证和阐述财富不仅仅能给人以生活的幸福,更重要的是确立社会的尊严地位。同时,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生的目的是现世的享受而不是死后的永生。摘编自梁民愫、昊佳娜等近代西欧转型时
35、期的人文主义价值观(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人文主义价值观与同一时期西欧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答案】 (1)观点:主张和谐,倡导仁爱,提倡礼法,重视道义,倡导诚信等。(2)表现:将认识的重点由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人) ;强调人的价值和人在社会中的决定作用,尊崇理性,追求自由。(3)内容:提倡追求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 关系: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为人文主义价值观奠定了经济基础;新的价值观念又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精神条件。【解析】【详解】第(1)题,本题考查的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归纳概括史料的能力,注意根据材料进
36、行逐一概括,但是切记照抄照搬。根据“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推出主张和谐;根据“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推出倡导仁爱;根据“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推出提倡礼法;根据“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推知重视道义;根据“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推出倡导诚信。第(2)题,根据材料“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结合西方人文主义起源的知识,推出将认识的重点由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人) ;根据材料“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推出强调人的价值和人在社会中的决定作用,尊崇理性,追求自由。第(3)题,本
37、题主要考查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设问一根据“渴望用他们获取的金钱去谋取城市积极的生活和享受现世的快乐”推出提倡追求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根据材料结合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推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为人文主义价值观奠定了经济基础;新的价值观念又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精神条件。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屠呦呦,l930 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51 年,屠呦哟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1520 世纪 60 年代,由于对抗疟疾的传统药物奎宁疗效减低,疟疾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此。越南共产党领导人向中国求援。l967 年
38、中国启动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有来自全国 60 多个单位的 500 名科研人员参加。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l971 年。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在失败了 190 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青蒿素问世 40 多年来,共使超过 600 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2015 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2017 年,国务院授于屠呦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摘编自(2015 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关于屠呦呦的颁奖词请回答:(1)根据材料
39、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屠呦呦成功发现青蒿素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用识,简析屠呦呦发现青嵩素的意义。【答案】 (1)原因:传统药物奎宁疗效减低;越南战争期间,越南疟疾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越南共产党向中国求援;中国政府重视疟疾的防治;屠呦呦及其团队紧密合作和辛勤工作;中西医结合,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创新。(2)意义:青蒿素的发现对疟疾的治疗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推动了世界医学的发展;是中国传统中医学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创新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解析】(1)根据材料“由于对抗疟疾的传统药物奎宁疗效减低,疟疾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可概括为传统药物奎宁疗效减
40、低;根据材料“越南共产党领导人向中国求援”可从越南疟疾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向中国政府求救方面作答。根据材料“。1967 年中国启动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可知中国政府的重视;根据材料“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在失败了 190 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可概括为屠呦呦及其团队紧密合作和辛勤工作;根据材料“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 ”可概括为中西医结合,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创新。(2)关于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意义,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对疟疾
41、的治疗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推动了世界医学的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16创新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等方面思考作答。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令建安元年,曹操采纳部下枣祗等人的建议,利用攻破黄巾所缴获的物资,在许下募民屯田,当年即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于是曹操命令在各州郡设置田官,兴办屯田针对当时人口流失、田地荒芜的情况,曹操先后采取招怀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检括户籍等办法,充实编户,恢复农业生产。此外,曹操还陆续颁布法令,恢复正常租调制度,防止豪强兼并小农。建安五年(公元 200 年) ,曹操颁布新的征收制度,到建安九年,叉明确要求:“其收田租亩四升,
42、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曹操前后实行的这一系列措施,使濒于崩渍的自耕农经济不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曹操发展经济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曹操经济措施的积极影响。【答案】 (1)措施:兴办屯田,招民垦荒;兴修水利,鼓励生产;检查户籍,充实农业劳动力;规范赋税制度,减轻百姓负担。(2)积极影响:有利于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稳定自耕农经济,缓和社会矛盾;为最终实现北方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和政治基础。【解析】【详解】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史料概况能力,根据“募民屯田” “ 招怀流民”推出兴办屯田,招民垦荒;根据“劝课农桑、兴修水利
43、”推出兴修水利,鼓励生产;根据“检括户籍”检查户籍,充实农业劳动力;根据“恢复正常租调制度”和“颁布新的征收制度”推出规范赋税制度,减轻百姓负担。第(2)题,根据北方“当时人口流失、田地荒芜的情况”推出有利于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根据“使濒于崩渍的自耕农经济不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推出有利于稳定自耕农经济,缓和社会矛盾;根据曹操三国时期统一北方的史实推知为最终实现北方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和政治基础。29.改革是人类社会克服困难,走向光明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前 7 世纪的雅典经济与社会的危机,使许多小自耕农靠借债度日,最终失去了土地或自由。前 594
44、年,执政官梭伦采取了许多措施,试图解决这一危机。前 5 世纪,17平民主权形成了风尚。无可争辩,这种政体是一种民主政体。但是从某些方面看,它是一种很不广泛的民主,而从另一些方面看,它又是非常激进的民主。摘编自【法】雅克琳娜罗米伊希腊民主的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中直接解决“小自耕农”问题的措施。并简述雅典民主“很不广泛“和“非常激进“的表现。材料二 商鞅之法,良法也。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移动一根本头并非难事,关键是
45、以此而树立的千金难买的威信。毛泽东(2)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的评论中包含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毛泽东认为商鞅变法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三 王安石的变法手段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王安石变法是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马克真主编世界文明史(3)据材料三,概括王安石理财思想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答案】 (1)措施:颁布解负令。很不广泛: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上,奴隶、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非常激进:采用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方式,实行直接民主。(2)措
46、施:奖励军功;奖励耕织,重视农业。原因:改革者态度坚决,获取了人民的信任。(3)思想: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原因:宋代商品货币经济活跃;王安石有前瞻性。【解析】【详解】第(1)题,设问一根据材料“使许多小自耕农靠借债度日,最终失去了土地或自由”推知很多自耕农变成债务奴隶,结合梭伦改革内容,推知解决的措施是颁布解负令。设问二根据“它是一种很不广泛的民主”推知设问指向雅典民主的缺陷,结合所学推知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上,奴隶、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根据材料“它又是非常激进的民主”结合雅典民主的内容和特征推断采用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方式,实行直接18民主。第(2)题,设问一根据材料“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推出奖励耕织,重视农业;根据“尚军功以树国威”推出奖励军功。设问二根据“树立的千金难买的威信”推出变法成功的关键是改革者态度坚决,获取了人民的信任。第(3)题,设问一根据“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推出王安石理财的特点是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根据“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推出王安石理财的特点是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设问二根据“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推出形成的原因是宋代商品货币经济活跃;根据“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推出王安石有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