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953383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东省德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东省德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东省德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东省德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山东省德州市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2019.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3.第 II 卷用钢笔或 0.5 毫米中性笔直接答在答题纸上。第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有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2、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年来,孟氏宗亲联谊会、郭氏宗亲联谊会等在德州成立并加强了宗亲联谊,全力推进人谱登记和家谱的续修工作。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礼乐制度D. 内外服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家谱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是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故 B 正确;分封制是周王将宗族、姻亲、贵族、功臣分派各地,广建诸侯国的制度,与注重血缘关系的家谱无直接联系,排除 A;礼乐制度是在西周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的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与注重血缘关系的家谱无直接联系,排除 C;内外服制度是夏商两朝一种

3、维系中央集权和部落联盟的政治体制,是西周分封制度的雏形,与注重血缘关系的家谱无直接联系,排除 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家谱的续修” ,联系所学宗法制的特点和意义分析解答。2.观察下图“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 ,理解最准确的是2A. 秦朝是一个法治国家B. 太尉掌管律令、图籍C. 中央与地方互不统属D.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并颁布了严苛的法律,故 D 正确;秦朝的法律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并不是法治国家,排除 A;太尉负责军事事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B 错误;秦朝实行郡县制

4、,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C 错误。3.中国政治制度史载:(明朝)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所以当时的六部官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 。这反映了明朝A. 君主专制统治强化B. 吏治风清气正C. 丞相制度已被废除D. 谏议制度完善【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 “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可知,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直接向皇帝奏事,加强了皇帝对官员的控制,加强了君主专制,故 A 正确;材料反映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权力很大,直接向皇帝负责,无法体现吏治风清气正,排除 B;

5、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丞相制度是否被废除,排除 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谏议制度完善,排除 D。3【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 “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 ,结合所学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分析解答。4.清雍正时,朝廷在西、北两路用兵,事涉机密的军务较多,主政者担心军事机密被泄漏,于是设立了军需房(后来改名为军机处) ,其官员都是主政者从内阁中书中选取的。这表明A. 军机处具有机密性B. 内阁权力有所增强C. 内阁成为决策机构D. 两个部门职责不清【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事涉机密的军务较多,主政者担心军事机密被泄漏,于是设立了军

6、需房”可知,军机处是为了防止军事机密被泄漏,说明军机处具有机密性的特点,故 A 正确;清朝设立军机处,削弱了内阁的权力,B 错误;内阁不是正规的中央机构,没有决策权,C 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军机处、内阁的职责,不能得出两个部门职责不清,排除 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事涉机密的军务较多,主政者担心军事机密被泄漏,于是设立了军需房” ,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5.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威尔杜兰说:“希腊文明仍然活着,它走进我们心智方面的每一次呼吸中,希腊的遗产太多,我们之中没有任何人能终其一生去完全吸收。 ”作者强调的是A. 现代社会急需要希腊文明B. 希腊文明并没有中断和消失C. 希腊文

7、明是最完美的文明D. 希腊文明产生于特定的环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希腊的遗产太多,我们之中没有任何人能终其一生去完全吸收”可知,希腊文明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并没有中断和消失,故 B 正确;材料表明希腊文明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无法体现现代社会急需要希腊文明,排除 A;材料表明希腊文明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无法体现希腊文明是最完美的文明,排除 C;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希腊文明产生的环境,无法体现希腊文明产生于特定的环境,排除 D。4【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希腊的遗产太多,我们之中没有任何人能终其一生去完全吸收” ,结合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分析解答。6.亚里士多德说,雅典平民政治的本质

8、特征是“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 “大多数人”指的是成年男子B. 多数人的决定肯定是正义的C. 少数人的意志更符合城邦利益D. 实行的是人民主权集体决策【答案】D【解析】【详解】 “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即平民群众具有最高权力,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思想,故 D 正确;“大多数人”指雅典公民,不包括奴隶、外邦人,“成年男子”表述错误,排除 A;B 表述太绝对,错误;C 明显不符合“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 ,排除 C。7.这些法律条文后经森都里亚大会(百人团大会)批准,公布于罗马广场,这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这部法典是A. 十二铜表法B. 阿奎里

9、亚法C. 卡拉卡拉救令D. 查士丁尼新律【答案】A【解析】【详解】公元前 5 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 ,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故 A 正确;阿奎里亚法属于公民法, 卡拉卡拉敕令是万民法的开端,不符合“第一部成文法典” ,排除 BC;查士丁尼新律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化、法典化,不符合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结合所学十二铜表法的意义分析解答。8.下图是“君主立宪制下的德国与英国”漫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5A. 议会都是权力中心B. 德国是君主专制C. 首相都由议会产生D. 英国是议会君主制【

10、答案】D【解析】【详解】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无权废除任何法律,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故 D 正确;德国君主立宪制下,皇帝是权力中心,A 错误;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B 错误;德国首相由皇帝任命,C 错误。9.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历时 70 年(1870-1940) ,按其发展主题,可以粗略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任务在于确立和巩固政体。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A. 发动了法国大革命B. 建立了第三共和国C. 通过了 1875 年宪法D. 确定了国歌和国庆日【答案】C【解析】【详解】法国大革命后,政权更迭频繁,直到 1875 年

1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共和制度,故 C 正确;1789 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而1875 年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A 错误;1870 年建立了第三共和国,而 1875 年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B 错误;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1875 年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 ,结合所学法国 1875 年宪法6的影响分析解答。10.英国将鸦片战争解释成“先进文明战胜落后文明,并给落后文明带去新生”的战争,对这种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 忽视了战争的侵略性质B. 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C. 英国发动

12、战争是正义的D. 全面的看待战争的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英国将鸦片战争解释成“先进文明战胜落后文明,并给落后文明带去新生”的战争,而战争的实质是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这种观点忽视了战争的侵略性质,故 A 正确;英国是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发展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而侵略中国,材料观点实际上是站在西方列强的角度,为侵略战争辩护,BC 错误;材料观点实际上是站在西方列强的角度,为侵略战争辩护,并非全面的看待战争的影响,D 错误。【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先进文明战胜落后文明,并给落后文明带去新生” ,联系所学鸦片战争的性质分析解答。11.太平天国讨清檄文中说, “满洲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士女

13、皆哭泣道路,是欲我中国之人贫穷也。 ”这说明其起义的根本原因是A. 贪官污吏当道B. 卖官鬻爵盛行C. 阶级矛盾激化D. 民族矛盾激化【答案】C【解析】【详解】 “满洲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是欲我中国之人贫穷也”表明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故 C 正确;而贪官污吏当道、卖官鬻爵盛行、民族矛盾激化则加剧了阶级矛盾,ABD 不属于根本原因,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满洲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是欲我中国之人贫穷也” “起义的根本原因” ,联系所学太平天国起义的原因分析解7答。12.近

14、代留学运动可以说开始于洋务运动前后的留学欧美,接着是“留日热” 。 “留日热”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甲午中日战争后,因清廷战败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随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爱国之士、热血青年在民族危亡之际,背负救国使命, “以强敌为师” ,兴起了一股留学日本的热潮,故 C 正确;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1856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洋务运动开始于 19 世纪 60 年代,AB 时间不符合“开始于洋务运动前后” ,排除;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而 1895 年甲午战

15、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D 不符合“开始于洋务运动前后” ,排除 D。13.“中国人民打死八国联军 62 人,打伤 332 人,迫使侵略军退回天津。 ”这指的是A. 三元里人民抗英B. 义和团运动C. 反割台斗争D. 太平天国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中国人民打死八国联军 62 人”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故 B 正确;三元里人民抗英抗击的对象是英国,而不是八国联军,A 错误;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与“打死八国联军 62 人” “迫使侵略军退回天津”不符,排除 C;清政府联合英法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并非“八国联军” ,排除 D。【点睛】解答

16、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国人民打死八国联军 62 人” ,联系所学义和团运动的斗争对象和活动范围分析解答。14.近年来有学者对辛亥革命“既胜利又失败”的表述提出异议,似有自相矛盾之嫌,认为衡量辛亥革命的成败,应当主要从“破”和“立”两方面完成的情况去考察。就“破”这8一任务而言,辛亥革命A.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B. 推翻了清王朝统治C.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 传播了民主的理念【答案】B【解析】【详解】辛亥革命的“破”即辛亥革命破坏旧制度,主要指推翻了清王朝统治,故 B 正确;A 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并非辛亥革命的“破” ,排除;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辛亥革命的“立” ,即建立新制度,不符合

17、题意,排除 C;传播了民主的理念是辛亥革命的“立” ,排除 D。15.20 世纪的这场运动“源于民族主义,它要求政治上的公正,强调国家的正当权利” 。关于这场运动,叙述正确的是A. 无产阶级是先锋队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 民族意识开始觉醒D. 仍然是资产阶级领导的【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1919 年的五四运动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而爆发,是为了维护国家的正当权利,这场运动应该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 B 正确;五四运动中,学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是主力军,A 错误;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C 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这场运动应该是五四运

18、动,五四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而不是资产阶级,D 错误。16.马克思所言“大工业不仅使工人对资本家的关系,而且使劳动本身都成为工人不堪忍受的东西。 ”该论述A. 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B. 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C. 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D. 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深远影响9【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大工业使劳动本身都成为工人不堪忍受的东西。 ”可知,工业革命的机器大工业生产,使工人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恶化,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日益暴露,这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根源,故 B 正确;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弊端,A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共

19、产主义社会的原则,排除 C;材料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原因,而不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排除 D。17.俄国有史料记载:“漫长的、痛苦的、纯粹的绝对专权结束,人民自己拥有了权力、成为了俄国的主人” ;“政权应当转交给资产阶级”这一史料的直接背景是A. 二月革命B. 四月提纲C. 十月革命D. 苏联成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绝对专权结束” “政权应当转交给资产阶级” ,结合所学可知,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故 A 正确;四月提纲发表时沙皇的专制统治已经被推翻, 四月提纲提出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政权要交给无产阶级,B

20、不符合题意,排除;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符合“绝对专权结束” ,排除 C;1922 年苏联成立,而 1917 年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的“绝对专权” ,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绝对专权结束” “政权应当转交给资产阶级” ,结合所学俄国二月革命的结果分析解答。18.中共在某次会议上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所支配的半独立国家” ,而在“政治方面还是处于军阀官僚的封建制度把持之下” 。这次会议召开是在A. 1921B. 1922C. 1923D. 1945【答案】B10【解析】【详解】结合所学,1922 年中共二大召开,会议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认为中国是一个半

21、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政治方面还是处于军阀官僚的封建制度把持之下” ,确立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故 B 正确;1921 年中共一大召开,确立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纲领,不符合题意,排除 A;1923 年中共三大召开,决定和国民党合作,不符合题意,排除 C;1945 年中共七大召开,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并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 不符合题意,排除。19.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所示正面战场的战役是A. 百团大战B. 淞沪会战C. 台儿庄大捷D. 太原会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上海” ,结合所学可知,淞沪会战地点主要在上海

22、,故 B 正确;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在华北开展的战役,不属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地点也不符合上海,A 错误;台儿庄大捷在鲁南区域,太原会战在山西,地点不符合上海,排除 CD。20.毛泽东指出:“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人大的代表性当然很大,但它不能包括所有的方面。 ”这段话主要强调A. 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B.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根本政治制度C. 人大代表具有广泛性11D. 政治协商是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可知,材料认为,虽然有了人民代表大会,但是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故 A 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是

23、根本政治制度,排除 B;“人大代表具有广泛性”表述正确,但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政治协商是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 表述正确,但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D。21.2019 年 1 月 2 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40 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一是历史趋势,是正道。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下面有关台湾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A. “一个中国”原则得到台湾同胞普遍认同B. 和平统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贯方针C. 台湾当局已经认可“一国两制”的方针D. “九二共识”是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 “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是处理两岸

24、关系的政治基础,故 D 正确;台湾仍然存在台独分子,A 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并非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贯方针,排除B;“九二共识”是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并非台湾当局已经认可“一国两制”的方针,C 错误。22.1949 年 5 月,美、英、法控制区的制宪会议通过基本法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美、英、法占领区宣告成立;同年 10 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联占领区诞生。德国正式一分为二。导致德国分裂的主要原因是A. 柏林墙的修筑B. 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C. 美苏冷战对峙D. 美国推行马歇

25、尔计划【答案】C【解析】12【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二战结束后,形成美苏两极格局,美国和苏联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冷战,德国分裂是美苏冷战的结果,故 C 正确;1961 年修筑柏林墙,A 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49 年北约成立,1955 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两大军事集团对抗应在 1955 年后,B 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47 年美国推行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与德国分裂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D。23.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理解正确的是A. 美国失去经济霸主的地位B. 日本政治大国地位确立C. 西欧、日本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D. 政治三足鼎立局面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 1986 年美、日、西

26、欧力量对比图看出,日本、西欧国民生产总值占较大的比重,成为西欧、日本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故 C 正确;美国经济实力仍然强大,仍然是经济霸主,A 错误;成立无法体现日本确立政治大国地位,排除 B;材料表明日本、西欧国民生产总值占较大的比重,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D 错误。24.中国代表团参加这次会议的总方针是:争取扩大世界和平统一战线,促进民族独立运动,并为建立和加强我国同亚非国家的关系创造条件,力求会议取得成功。这次会议是A. 巴黎和会B. 日内瓦会议C. 万隆会议D. 雅尔塔会议【答案】C13【解析】【详解】根据“为建立和加强我国同亚非国家

27、的关系创造条件” ,结合所学,1955 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结束,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故 C 正确;1919 年召开巴黎和会,中国参加会议没有“为建立和加强我国同亚非国家的关系”的总方针,排除 A;1954 年日内瓦会议召开,主要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 B;1945 年美苏英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中国没有参加,排除 D。25.观察下图漫画山姆大叔忙坏了 ,它反映的实质是A. 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B. 美国忙于应付危机C. 美国尽力维护世界和平D. 多极化趋势在加强【答案】A【解析】【详解】漫画中提到的使山姆大叔

28、忙坏了的事有反对恐怖主义、阿富汗战争、巴以冲突、中东问题、伊拉克战争、宗教问题等等,都属于地区冲突或者全球性问题,代表着山姆大叔美国到处充当国际警察的做法,实质是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故选 A;漫画中山姆大叔除了忙于战争外,还有恐怖主义、宗教问题等,实质是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排除 B;美国到处插手世界各地区事务,实质是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并非维护世界和平,排除 C;材料反映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企图建立单极世界,无法体现多极化趋势,D 错误。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6 题 16 分;第 27 题 18 分;第 28 题 16 分。共

29、50分。 )1426.国家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中展开的,只有对疆域进行有效的管控和治理,才能推动国家的存续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西周和秦朝的疆域图。(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和秦朝加强疆域治理的地方行政制度,并结合所学简述其积极作用。材料二 古罗马的疆域图(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随着疆域扩大,古罗马的政体和法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治理(3)根据材料三分别指出我国对这些地区采取的特殊的政治制度。15【答案】 (1)西周:分封制,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秦朝:郡县制,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

30、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2)政体:从贵族共和制走向帝制。法制:从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从零散的法律到整理汇编成法律体系(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3)香港澳门:一国两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详解】 (1)西周: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制扩大了疆域,巩固了西周的统治。秦朝: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2)政体:根据图片可知,罗马由共和国发展到罗马帝国。法制:结合所学,罗马法经历了从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从零散的法律到整理汇编成法律体系的过程。(3)香港澳门:根据图片和所学可知,我国在香港、

31、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就政治体制的结构而言,美国宪法在联邦层面采用三权分立体制。从宪法原理的角度而言,精确地讲,三权分立所传达的是一种权力分立的理念,即政府权力应当适当加以区分,以实现限制政治权力的目标。刘晗美国宪法的内在特性:制度结构、法律教义与宪法文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宪法是如何对政府权力“加以区分”的,并分析其目的。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国家转型的助推器推动国家权力的合法基础从“主权在君”转向“主权在民” ;推动国家权力

32、的运转方式从“集权专断”转向“分权制衡”推动治国理民的游戏规则从“礼法之治”转向“宪法之治” 。颜德如国家转型的助推器:现代国家构建视野下的辛亥革命(2)指出材料二中推动国家转向“宪法之治”的法律文献并概括其历史进步意义?材料三 回顾我国宪法制度近 70 年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16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如果宪法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挫折。习近平讲解我国宪法保持生机活力的根本原因(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宪法实施的根本目的,并结合所学简述我国宪法

33、建设的发展历程。【答案】 (1)区分:国会:立法权;总统:行政权;最高法院:司法权。目的:限制权力,加强民主,避免专权。(2)文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进步意义: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从政治民主化、法制化角度回答也可给分)(3)根本目的: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历程:1954 年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文革时期宪法所规定的制度和原则遭到破坏;1982 年颁布新宪法,之后对之进行多次修订。【解析】【详解】 (1)区分:根据“美国宪法在联邦层面采用三权分立体制” ,结合所学 1787 年宪法的内容可知,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

34、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目的:根据“以实现限制政治权力的目标”分析得出限制权力,加强民主,避免专权。(2)文献:根据“辛亥革命是国家转型的助推器推动国家权力的合法基础从主权在君转向主权在民 ”得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进步意义:结合所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分析解答,可从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分析回答。(3)根本目的:根据“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得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历程:结合所学回答我国宪法建设的发展历程,即:1954 年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文革时期民主法治遭到破坏,1982 年颁布新宪法,之后对之进行多次修

35、订宪法。28.近两年中美关系问题牵动世界目光,关乎各国利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 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17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1950 年 6 月)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1980 年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美关系的变化并分析其对中国的政治影响。材料二 关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外政策的独立自主

36、,邓小平的解释是:“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谁侵略别人我们就反对谁。我们讲公道话,办公道事广安日报2017 年 09 月 12 日(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答案】 (1)变化:由对抗、敌视到正常化(或缓和) 。影响: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促使中国迎来建交高潮;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2)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结盟政策;多边外交;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例如:与俄罗斯、美国等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地区和平;积极开展“反恐”外交;积极参

37、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等等。【解析】【详解】 (1)变化:根据“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 “ 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 ,结合所学可知,中美关系由对抗、敌视到正常化。影响:结合所学,中美关系正常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同时也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2)政策:根据“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得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不参加任何集团”得出不结盟政策;根据“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得出多边外交;根据“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谁侵略别人我们就反对谁”得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例如:与俄罗斯、美国等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体现不结盟政策;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体现维护世界和平。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