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文(含解析).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953650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安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文(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陕西省西安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文(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陕西省西安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文(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陕西省西安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文(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陕西省西安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文(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数学(文)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 ( )A. 0 B. 2 C. D. 1【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运用复数的乘法法则展开求出结果【详解】故选 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复数的代数形式的乘法运算,属于基础题,注意不要在数字运算上出错2.设集合 , ,则 (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先求出集合 ,然后利用并集的定义即可求得答案A【详解】 ,A=x|(x-1)(x+1)(x+3)=0,A=1, 1, -3,B= 1, 0, 1则 AB=

2、3, 1, 0, 1故选 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并集的运算,属于基础题3.设命题 为( )P: nN, n22n,则 pA. B. nN, n22n nN, n22n2C. D. nN, n22n根据全称命题否定的定义可得 为p nN, n22n故选 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含有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属于基础题4.设非零向量 满足 ,则( )a, b abA. B. C. D. |a|=|b| b |a|5 i5 i6故选 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补全程序框图,由已知的算式结合程序的循环次数来求出结果,较为基础10. 在ABC 中,已知 2sinAcosBsinC,则ABC 一定是 (

3、)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正三角形【答案】B【解析】考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分析:根据三角形三个内角和为 180,把角 C 变化为 A+B,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展开移项合并,公式逆用,得 sin(B-A)=0,因为角是三角形的内角,所以两角相等,得到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解:由 2sinAcosB=sinC 知 2sinAcosB=sin(A+B) ,2sinAcosB=sinAcosB+cosAsinB6cosAsinB-sinAcosB=0sin(B-A)=0,A 和 B 是三角形的内角,B=A故选 B11.如图是两组各 7 名同学体重(单位: )数据的

4、茎叶图,设 1、2 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依kg次为 和 ,标准差依次为 ,那么( ) (注:标准差x1 x2 s1、 s2s= 1n(x1x)2+(x2x)2+.+(xnx)2A. x1x2,s1s2B. x1x2,s1s2【答案】C【解析】【分析】由茎叶图分别计算出两组数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然后比较大小【详解】读取茎叶图得到两组数据分别为:(1)53, 56, 57, 58, 61, 70, 72(2)54, 56, 58, 60, 61, 72, 73,x1=50+17(3+6+7+8+11+20+22)=61(kg),x2=50+17(4+6+8+10+11+22+23)=62(kg),s1=

5、17(53-61)2+(56-61)2+.+(72-61)2= 31677,s2=17(54-62)2+(56-62)2+.+(73-62)2= 3427则 x1ax x+1exaxR 上恒成立当 时,该不等式显然成立x=0当 时, ,设 ,显然 在 上单调递减,x0 a1+1xex g(x)=-(x+1)ex(xex)2=-x+1x2ex当 时, , 单调递增,x(-, -1) g(x)0 g(x)当 时, , 单调递减,x(-1, 0) g(x)1-e 1-e0)用基本不等式求得最值可得答案【详解】 (1)由已知可得 h(x)=f(x)-3x=lnx+x2-3x,h(x)=2x2-3x+1

6、x (x0)令 ,可得 或h(x)=2x2-3x+1x =0 x=12 x=1则当 时, ,当 时,x(0,12)(1, +) h(x)0 x(12, 1) h(x)0)即 a(2x+1x)min时,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x0 2x+1x22 x=22故 (2x+1x)min=22则 a2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极值,只需求导后即可求出结果,在解答函数增减性时,结合导数来求解,运用了分离参量的解法,属于中档题21.在直角坐标系 中,椭圆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 也是抛xOy C1:x2a2+y2b2=1(ab0) F1、 F2 F2物线 的焦点,点 为 与 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且 .C2

7、:y2=4x MC1 C2 |MF2|=53(1)求 的方程;C1(2)平面上的点 满足 ,直线 ,且与 交于 两点,若 ,N MN=MF1+MF2 l/MN C1 A、 B OAOB=0求直线的方程.【答案】 (1) , (2) 【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为求椭圆方程,则需找出 ,可由条件,先求出,再利用 ,a,b |MF2|=53求出两曲线的交点坐标 ,利用椭圆的定义求出 。得出方程.2a(2)问题为算直线方程,需两个条件。由条件 及 可得:直线的斜率:MN=MF1+MF2 l/MN,再设出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与椭圆方程联立,结合条件 ,k= 6 OAOB=0建立关于 的方程,可得所求的

8、直线方程。m试题解析:(1) 的焦点 F(1,0), ,|MF2|=53代入抛物线方程,有 ,15椭圆 的方程为C1(2)点 N 满足 ,所以易知 N 与 M 关于原点对称,所以MN=MF1+MF2设直线 l 方程: 联立直线和椭圆方程得到:设 因为 ,所以OAOB=0代入韦达定理有 所以直线 l 方程为考点:(1)椭圆与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及方程思想。 (2)向量的几何意义及方程思想。【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二)选考题:共 10 分.请考生在第 22、23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2.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 中,曲线 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9、,直线的参数方程为xOy C x=2cos,y=4sin (为参数).x=1+tcos,y=2+tsin (1)求 和的直角坐标方程; C(2)若曲线 截直线所得线段的中点坐标为 ,求的斜率C (1, 2)【答案】 (1)当 时,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当 时,的直角cos0 y=tanx+2-tan cos=0坐标方程为 (2)x=1 -2【解析】分析:(1)根据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将曲线 的参数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根据代入消元法C将直线的参数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此时要注意分 与 两种情况.(2)将直cos0 cos=0线参数方程代入曲线 的直角坐标方程,根据参数几何意义得 之间关系,求得 ,C

10、 sin,cos tan即得的斜率详解:(1)曲线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Cx24+y216=1当 时,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cos0 y=tanx+2-tan当 时,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cos=0 x=116(2)将的参数方程代入 的直角坐标方程,整理得关于的方程C(1+3cos2)t2+4(2cos+sin)t-8=0因为曲线 截直线所得线段的中点 在 内,所以有两个解,设为 , ,则 C (1,2) C t1 t2 t1+t2=0又由得 ,故 ,于是直线的斜率 t1+t2=-4(2cos+sin)1+3cos2 2cos+sin=0 k=tan=-2点睛:直线的参数方程的标准形式的应用过点 M0

11、(x0, y0),倾斜角为 的直线 l 的参数方程是 .(t 是参数, t 可正、x=x0+tcosy=y0+tsin可负、可为 0)若 M1, M2是 l 上的两点,其对应参数分别为 t1, t2,则(1)M1, M2两点的坐标分别是( x0 t1cos , y0 t1sin ),( x0 t2cos , y0 t2sin ).(2)|M1M2| t1 t2|.(3)若线段 M1M2的中点 M 所对应的参数为 t,则 t ,中点 M 到定点 M0的距离t1+t22|MM0| t| .|t1+t22|(4)若 M0为线段 M1M2的中点,则 t1 t20.23.设函数 .f(x)=5|x+a|

12、x2|(1)当 时,求不等式 的解集;a=1 f(x)0(2)若 ,求的取值范围.f(x)1【答案】(1) .2,3(2) .6,2【解析】分析:(1)先根据绝对值几何意义将不等式化为三个不等式组,分别求解,最后求并集,(2)先化简不等式为 ,再根据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得 最小值,|x+a|+|x2|4 |x+a|+|x2|最后解不等式 得的取值范围|a+2|4详解:(1)当 时,a=1f(x)=2x+4,x-1,2,-12. 可得 的解集为 f(x)0 x|-2x317(2) 等价于 而 ,且当 时等号成立故 等价于 由 可得 或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点睛: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有两个基本方法,一是运用零点分区间讨论,二是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法一是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法二是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将绝对值不等式与函数以及不等式恒成立交汇、渗透,解题时强化函数、数形结合与转化化归思想方法的灵活应用,这是命题的新动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