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记叙性文体阅读专题含解析20190125291.doc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954663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2.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记叙性文体阅读专题含解析2019012529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记叙性文体阅读专题含解析2019012529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记叙性文体阅读专题含解析2019012529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记叙性文体阅读专题含解析2019012529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记叙性文体阅读专题含解析2019012529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记叙性文体阅读一、 【2018 年中考安徽卷】那个暑假,总是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踢罐电报”是那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它的玩法简单: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顾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

2、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种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尤其是我踢罐儿那一脚, “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丁零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

3、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拉他胳膊回家。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 【甲】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 【乙】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

4、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丙】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 【丁】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2等待着这位小伙伴了。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

5、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 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选自冯骥才散文精选 ,有改动)10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 我的心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A 【甲】B 【乙】C 【丙】D 【丁】11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1)那个暑候,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2)他

6、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12第段独句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在内容上的作用是_。13第段说“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请联系上下文概括发生了完些变化。14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述理由。【答案】10D11 (1)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逼真的表达了“我”听到歪儿叫唤、去玩游戏的急切心情。(2)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体现了歪儿(他)对“玩踢罐电报”这种游戏的喜爱和痴迷。 12 (1)承上启下(过渡) (2)承接上文写歪儿沉醉于玩“玩踢罐电报”的经过,引起下文大家对歪儿的理解与友爱 13大家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的到来。大家做假成真,情愿被他捉住,

7、尽力不叫他坐庄。我们又像先前一样兴奋、亲热、满足。 14示例:歪儿。因为本文通过写我们同歪儿一起玩“玩踢罐电报”的游戏,表现了孩童时代天真、纯洁的友谊与快乐,重点突出了歪儿的形象特点。【解析】10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体味作者的情感变化。本文记叙男孩们一起玩踢罐电报的游戏,身312试题分析:理解语句在表达上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内容上:在篇首,开篇点睛:筛选信息有三个原则: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14试题分析:要给文章取一个合适的标题,不妨从标题的作用入手:以贯穿文章

8、的线索(核心人物 、核心事物、核心事件、作者情感)为题;以写作对象(即关键的人、物)为题;以文章的主旨为题;以主要情节为题;也可以到文章中去提炼,抓文章的开头;抓文章的结尾;抓文章的中心句;抓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在拟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的特点,要紧扣文本,要言简意赅。如本文可以以人物“歪儿”作题目,也可以用主要事件“玩踢罐电报”等。理由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二、 【2018 年中考湖南邵阳卷】记叙文阅读奶奶的第一次合影奶奶一生有两个忌讳:照相,过生日。她认为照相会吸走人的精气,过一次生日就会折寿半年。她将这一理念坚持了一辈子,于是,我们做晚辈的,都尽量顺着她,不为她庆生,也不为她照相。

9、尽管我曾偷拍过她几次,但终因怕她知道了不悦,也一直没让她看。4她低调对待生命,不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她的任何印记。奶奶很上相。她坐在屋檐下剥玉米,银白色的头发贴在脑后,身材瘦削,穿着一件灰蓝色的长对襟衣,那模样本身就是一幅水墨画。我一直想给她拍张彩照,等她百年之后使用,毕竟,她已年过九十了。但她从不配合,我的想法一直未能实行。年过九十的人几乎是风里的一盏灯。入秋的那场雨下过,天气呼啦一下就凉了。奶奶的老毛病气管炎犯得很准时,年年秋后。奶奶尽量压低喘息,但咳嗽声还是传了过来,一阵一阵的,将她的身子压得越来越低,让她的脚步更加蹒跚。 门外的那棵油桐树叶黄了,秋雨过后, “啪啪”地往地上落。 “叶落归

10、根了!”奶奶嘴里嘀咕一声,缩了缩身子,弯着腰回屋里了。奶奶怕风吹,就待在黑洞洞的屋子里不出来,有时,看半天没动静,喊她几声,她才应一声。 转眼冬天来了。父亲打来电话,声音大得可怕,简直是吼,说:“老房门前被画了白线,有高速公路要从门口过,这叫人咋活呀?”这是很多农民当下面临的一个难题,谁也没办法。我还一直为我们家地处偏僻地带,不会被现代化设施骚扰而得意呢,没想到还是没躲过拆迁这一劫,想着想着,头就大了,跟老板请了假,回去看看。院子里依然静悄悄 的,只是房阶下三米以外的地方醒目地画了一条白线。那棵高高挺立的油桐树首当其冲,白线就画在它的根部。那条白线就像一道符,在太阳的光里显得阴森而恐怖。耳后,

11、一阵急促的喘息声传来,回头看,是奶奶。奶奶今天显得很精神,她将头发梳得光溜溜的,走出她“宅”了许久的屋子,微笑地看着我说:“二丫,你知道不,咱家门前的这棵油桐树是你爷爷盖房时栽的,你爹才 7岁时,你爷爷蹬脚走了,他走时树才有碗口那么粗。 ”我只知道吃从树上掉下来的油桐籽,却从不知道这棵树竟然有这么长的历史。它现在粗得我一抱都搂不严。奶奶说后,用手捋了捋头发,又说:“过不了几天,这树就要被砍了,咱们的老屋和院墙肯定也保不住了。二丫,你给我照张相吧,我要和树连同这老屋在一起,这么多年了,也该到头了。 ”我的眼泪竟然“哗”地落了下来,拿相机的手颤抖得厉害。奶奶端端地站在油桐树下,望着我,脸上透出少有

12、的光。透过被泪水模糊的眼,我看了看镜头里的奶奶,使劲地摁了快门。奶奶看了看相机里的照片说:“我不敢看了,收起来吧,也不知道你爷爷敢不敢看。 ”她颤颤巍巍地走回了屋里。一年后,奶奶和那棵老油桐以及老屋永远地待在了一起。523根据第段内容,用两个词语概括奶奶的性格特点。24小说为什么以“奶奶的第一次合影”为题?25小说多处提到油桐树,请说说油桐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26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段中划线的句子。那条白线就像一道符,在太阳的光里显得阴森而恐怖。【答案】23 (1)迷信 (2)固执。 24设置悬念, “第一次”合影是什么情况,和谁“合影” ,这些悬念吸引读者读下去。“合影”二字点出贯穿全文的线索

13、“照相” 。“第一次合影”是全文的核心内容,揭示作品的主旨,表现奶奶对爷爷和过往生活的深切怀念、对家的热爱。 25小说四次出现油桐树,作用有以下几点:贯穿主要情节,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形象,升华作品主旨。 26这里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那条白线比作一道“阴森恐怖的符” ,表现“我”面对拆迁惊慌、无奈的心态。也说明拆迁给“我”的冲击之大,因为爷爷栽的油桐树即将消失,奶奶即将逝去。【解析】23试题分析: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在阅读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概括。第段写奶奶认为照相会吸走人的精气,而且这种思想她坚持了一辈子,可见其迷信且固执。据此理解作答。2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要完成此

14、类题目,必须在把握文章内容、主旨和情感的基础上,从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两个方面来答。本文的题目既是文章的线索,也是文章所写的核心内容,暗示子文章的主旨,能体现标题的作用。据此理解作答。25试题分析:考查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等;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的心情(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叙写做铺垫。结合景物描写出现的位置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即可。点睛:比喻就是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根据语境确定是否写情感) 。6三、 【2018 年中考江苏连云港卷】阅读西游记片段,完成下列小题。 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

15、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惧备,四肢皆全。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一朝天气炎热,群猴去那山涧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哪里的水。我们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众猴拍手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 ”又道:“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 ”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

16、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跳过桥中间,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大字。石猿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 ”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床石凳,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众猴欢喜,都道:“你

17、带我们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那些猴也都进去了。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有删改)13概括这段故事的主要内容。14美猴王后来又叫孙悟空,是谁给取的法名?为何姓孙?15按要求赏折文中画线的句子。 (1)你看他暝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 (从描写角度)(

18、2)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 (从修辞角度)16石猴的形象兼有“神、猴、人”三性,结合文段内容,试做分析。【答案】13介绍石猴的出生和他成为美猴王的经过。 14菩提祖师。 “猢狲”的“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7便教姓“孙” 。 (答出“猢狲”的“狲”去掉兽旁即可) 15 (1)动作描写,用一系列的动词(蹲、纵、跳、看)写出了石猴的动作连贯,身手高强。或神态描写,写石猴瞑目、睁睛等神态,刻画了石猴的勇敢机敏,本领高强。 (2) “大造化,大造化”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了石猴找到了猴儿们安身之处后的那种自得和激动兴奋之情。 16神性:本是仙石,受日月

19、精华,渐渐通灵。仙胞迸裂,产石卵,化石猴。猴性:有猴子一样惹人喜爱的动作、习性和相貌。人 性:有人的动作语言和思想,有担当,为他人考虑,有领导才能,看重信用。【解析】13试题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15试题分析:(1)考查对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外貌) 、神态、动作、语言(对话) 、心理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情感、心理)特征,或是衬托、突出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感情。 (2)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

20、述为:运用了 XX 修辞手法, (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 。(注意:在写其作用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实质意义来写,否则就会显得内容过于笼统) 。16试题分析: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作答时结合小说的介绍和描写,分别从“神”“猴” “人”三个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神性”主要体现在是仙石所化。 “猴性”体现在其行为、习性方面。 “人”体现在具有人的动作、语言和思想。据此理解作答。四、 【2018 年中考山东聊城卷】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大青衣胡玲原本宁静的村庄突然热闹了,乡亲们雀跃着欢呼着,纷纷奔走相告:今晚李大户家8请柳月如来唱戏。说起

21、柳月如,在当地可谓声名赫赫,她是县剧团的名角,能听她唱戏,一睹她的风采,是很多人的梦想。日落黄昏,乡亲们潮水般涌向李大户家,青莲好奇地跟在人群后。李大户家院里,灯火通明,高高的戏台前挤满了人,他们昂着头,瞪着眼,屏住呼吸,焦急地等待柳月如出场。青莲猫起身子,铆着劲儿朝前钻,像一尾滑溜的小鱼儿,钻到了人群最前面。锣鼓铿锵,乐声四起,柳月如一袭飘逸的青色长裙,款款从幕布后走出来,身姿婀娜,莲步轻移,宛如踩在云端的仙女。喧闹的人群瞬间寂静。柳月如眼波流转,一跷兰花指,一抖水袖,行云流水,灵动自如。柳月如轻启朱唇,黄鹂一样清脆婉转的声音脱口而出。人们看呆了,听痴了,像木头人立在当地。青莲尚小,看不懂剧

22、情,听不懂戏文,可柳月如仿佛带着一股子魔力,深深诱惑着青莲,让青莲的目光无法从她身上移走。她哭,青莲跟着哭;她笑,青莲也笑。戏散,柳月如谢幕退下,乡亲们依依不舍地离去。青莲不走,她悄悄来到后台。柳月如对镜卸妆,从镜子里看到了身后的青莲。小丫头,怎么还不回家?青莲紧盯柳月如,紧闭双唇不语。柳月如回头,上上下下打量着青莲,见青莲面容清秀,身形纤细,眼神里有股子坚毅倔强劲儿,说,真是个唱青衣的好坯子。可不管柳月如说什么,青莲就是不说话。最后,柳月如问,愿意跟我学戏吗?青莲终于开口,愿意,我要唱戏,像你一样。青莲跟着柳月如学戏,大家都说青莲家祖坟冒青烟了,要知道,柳月如不轻易收徒的。柳月如对青莲很严,

23、唱念做打,手把手教青莲,青莲学得稍有不佳,必然受罚。名师出 高徒,十年勤学苦练,青莲成了剧团最出色的青衣。她扮相清丽端庄,音色清澈圆润,表演细腻庄重,秦香莲、白素贞、王宝钏,所有青衣角色被她演绎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不知从何时起,看戏的人少了。台上,青莲卖力表演;台下,看客寥寥无几。青莲的满腔激情,在日积月累中慢慢消散。一天,一个打扮时尚的男人来剧团找青莲。青莲小姐,我们公司正在包装歌星,以你的形象和唱功,绝对能 够火,你可有兴趣?青莲想也没想,说,我没兴趣!男人说,传统戏在本地已经没市场了,现在还有谁看戏?说着,男人把一张名片放在桌上。青莲小姐,走阳关大道,还是在一棵歪脖树上吊死,由你自己决

24、定。说完,男人离开了。那天,男人的话不断在青莲脑子里回荡,令她坐立难安。她去找柳月如。师傅,有人说我可以做歌星。柳月如说,咱们是唱戏之人,并非戏子。青莲说,没人爱看戏了,我想另寻出路。柳月如说,即使台下只有一个观众,我们也要唱下去。青莲脱下戏服,说,不,我再也不唱独角戏了。柳月如说,你出了剧团,咱们的师徒缘分也就尽了。青莲含着泪,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剧团的大门。9青莲果然火了,唱歌、商演,她春风得意。热闹精彩的生活,使她早就淡忘了剧团。走穴、和柳月如。五年后的一天,青莲和老板在咖啡厅商谈演出事宜,点了杯咖啡喝起来。青莲去得早,不远处,有几个年轻人望着她窃窃私语。作为明星,她早已习惯了人们对她的关注

25、和议论。看,那不是歌星青莲吗?她唱歌挺好听的。听说她以前是唱青衣的。她的唱功、动作、神态都有传统戏的影子。原来她以前是唱戏的啊,怪不得她唱歌有种与众不同的味道。他们的话飘进青莲耳朵里。有个问题我一直想问你。老板来了。青莲说,你当初为什么觉得我能唱出来?老板一笑,因为你有戏剧底子,唱得有特色,要不然,你怎么会红?要知道,现在会唱歌的人一抓一大把。青莲内心如同被投进一块大石头,波涛汹涌。晚上,青莲做了一个梦。梦里,柳月如和青莲唱。白蛇传。 ,柳月如演白蛇,青莲反串法海,两人对打起来,青莲一剑刺穿了柳月如的胸膛,柳月如倒在戏台上,鲜血染红了她的白衣。青莲从梦中惊醒。第二天,青莲取消所有活动,赶到县剧

26、团,却发现大门紧闭,向周围人打听,才知道,剧团生意冷清,半年前已经倒闭了。青莲找到柳月如家里,看到的是柳月如的灵位。守灵的老太太说,我是月如的表姑,你是青莲吧?青莲一惊,你怎么知道?老太太说,月如说过,你迟早会来的。青莲问,师傅怎么走了?老太太说道:月如是个戏痴啊,爱戏的人越来越少,懂戏的人越来越少,她整日郁郁寡欢,剧团倒闭后,她大病一场。昨晚,她走了。临终前,她叮嘱我把一样东西交给你。说着,老太太拿出一个盒子递给青莲。青莲打开,是一套青衣的戏服,正是她初次看师傅唱戏时穿的那套。师傅 !青莲怆然泪下,跪倒在柳月如灵前。没多久,县剧团重新开张。剧团的老板不是别人,正是青莲。锣鼓铿锵,乐声四起,青

27、莲一袭飘逸的青色长裙,款款从幕布后走出来。15小说围绕青莲写了哪几件事?16简析第段和第段画线句子在塑造柳月如形象中的作用。17赏析第段画线句子。18简述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19小说以“大青衣”为题好在哪里?20在戏曲文化进校园的今天,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答案】15青莲迷上青衣;青莲拜师学戏,出师成名;青莲弃演青衣;青莲重演青衣。 16第段通过神态、动作、声音等正面描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柳月如高超的表演艺术。第段通过表姑的话表现了柳月如热爱戏曲,坚守信念,至死不渝的高尚10品质。侧面描写,淡泊名利。 17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青莲内心产生了激烈的斗争,明白了戏剧功底对自己的帮

28、助,明白了师傅对传统戏剧的坚守,推动情节发展。 18表现了青莲对师傅的愧疚和完成师傅遗愿的决心;表达了青莲对戏曲的热爱;照应前文,反映了对传统戏剧(传统文化)的继承。 19柳月如和青莲都是技艺高超的青衣表演 者;情节围绕青衣展开, “大青衣”贯穿全文始终;突出主题,青衣代表传统戏曲,体现出传统艺术的永恒生命力。 20示例:戏曲文化博大精深,充满魅力,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一定要将传统文化继承发展下去。【解析】15本题考查文章事件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主

29、要事件:青莲迷上青衣,青莲拜师学戏,出师成名,青莲弃演青衣,青莲重演青衣。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然后迅速阅读题干,有针对性地锁定答题范围,并迅速提炼出相关信息。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19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要把文章标题和文章内容联系起来,二要注意作者所运用的某种手法以及所表达的某种感情。 “大青衣”贯穿全文始终,突出主题,青衣代表传统戏曲,体现出传统艺术的永恒生命力。20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

30、受。对于主观题,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戏曲文化博大精深,充满魅力,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我11们要将传统文化继承发展下去。五、 【2018 年中考山东泰安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 。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 ,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仅是这

31、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来会的妇女占多数,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的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使人不敢认识。我以一个客人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随后才想起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人真不少!集会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习为止。因此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作用既然是在照规矩传歌,那

32、么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真像是一个“歌库” (这种人在我们家乡则叫做歌师傅) 。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 “十年难逢金满斗” ,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7下列对选文内容概括最准 确的一项是( )A盛况空前的村寨传歌 B婉转动听的村寨漫歌C以歌会友的村寨聚会 D避疫免灾的“金满斗会”8下列对选文画线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歌声让作者陶醉。B表现歌声的舒缓自如,婉转动听。C歌声与阵阵松涛和鸣,张弛有度,震撼人心。D突出了男女老幼合

33、唱歌声的和谐之美。9下列对选文画线句子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老人虽年过七十,但仍身体健壮、精神矍铄。B把老人唱的歌比作“歌库” ,表现歌唱内容的丰富。C重点表现老人本色当行,吹奏的曲调多样,技艺高超。D样样在行热情传歌的老人维系了歌会的世代相传。10下列对选文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从选文看,歌会的“热闹”表现在参加的人多范围广、歌唱的内容丰富、持续时间长等方面。12B选文所写的云南歌会古老淳朴、场面热烈,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民 间文化气息。C选文重在写人物,尤其是写了参加歌会的妇女光鲜的服饰,以此来衬托她们的歌声之美。D选文运用全局描绘和细部刻画相结合的写法,表现作者对云南歌

34、会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答案】7A8C9D10C【解析】8本题考查对句子内容的理解。理解句子可通过抓关键词,结合上下文内容来揣摩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和目的。对选文画线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B 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男女老幼合唱歌声的震撼人心。9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六、 【2018 年中考四川巴中卷】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父亲是一盏灯崔立儿子与父亲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行走。原本,他们不该迷路。看时间差不多了,父亲说:“儿子,咱们回吧。 ”儿子玩得兴起,说:“爸,我想再玩一会儿。 ”儿子 14 岁,正是贪玩的年纪。直到天微

35、微黑了,他们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连黑,选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儿子害怕了。往日在电视里看到的一幕幕骇人的场景,都在眼前跳了出来。儿子想哭,说:“爸,我害怕。13父亲拍了拍儿子的肩说:“别怕,我们一会儿就走出去了。 ”父亲说着话,抬起头,激动地说:“快看,前面有灯光”儿子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父亲说:“你个子矮,当然看不真切了。 ”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但既然父亲说着见了点光,儿子心头的恐惧瞬时就淡化了。父亲在前面走、儿子在后面跟,黑于于的森林里,只听见两个人走路的脚步声。走了好一会儿,儿子有点了,说:“爸

36、,志么还没到啊?”父亲说:“快了,你再坚持坚持,你看,前面就有灯光了。 ”儿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看,黑于于的,什么也看不见。继续走,父亲在前走着,儿子在后面跟着。走在前面的父亲忽然跟跄了一下,差点儿摔倒。儿子说:“爸,你怎么了?”父亲说 1“没事、被了=下,赶紧走吧。 ”儿子点点头,两个人继续赶路。儿子又累又饿,但走在前面的父亲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儿子看着父亲的身影,咬咬牙,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终于,儿子也看到灯光了。一片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屋里亮着灯。父亲拍打着门,门 1 了,暖暖的灯光亮亮的,原来是森林管理员,一个老人家。“你们是不是速路了?快进来吧。 ”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

37、珠。儿子看到,父亲走路一瘸一拐的,应该是那次被什么东西绊倒了,扭伤了脚踩。那是儿子 14 岁时发生的事了。眼下,又有一件天大的事。儿子轻信一个朋友的话,以自己的名义给他贷款好几十万元。朋友生意失败,整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儿子还不起钱。追债的上诉到法院,结果只有两个:儿子要么还钱,要么被判刑。儿子在家里,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儿子反复说着:“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父亲说:“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 ”有办法!有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儿子忽然歇斯底里地朝父亲吼起来。儿子被传唤去了法院。开庭半个小时,原告方突然说欠款已付,提出撤诉。儿子愣了半天,想,是谁帮自己付的款呢?直到走出法院,儿子看到

38、了在门口等着的父亲,明白了。儿子问:“爸,那么多钱你是如何筹集的?”父亲说:“不管了,咱们回家。 ”14出租车将儿子带到了另一个地方,一个陌生而狭小的地方。儿子明白了,父亲把他的房子卖了。儿子的声音哽咽,说:“爸,”父亲说:“别想了,一家人住这里也挺好的。 ”儿子突然想起了什么,说:“爸,14 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父亲没有说话,只拍了拍儿子的肩,像很多年前,在那片森林里一样。(选自2017 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20小说主要写了儿子的两件事,请简要概括。21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微弱的月光下、只能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选方也看不

39、见一星半点的灯光。(2)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22文章结尾儿子问父亲“14 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父亲没有回答。你认为父亲看到灯光了吗?请说明理由。2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4说说小说标题的含义。【答案】20儿子(14 岁时)贪玩(在森林中)迷路,在父亲带领下走出森林。儿子无力还贷,父亲卖房帮助他走出困境。 21 (1) (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森林的黑暗和恐怖,烘托了儿子害怕的心理。(2)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带领儿子走出森林后内心的轻松。 (或:外貌描写。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带领儿子走出森林的艰辛。 ) 22父亲没有看到灯光。理由:父亲说

40、看到了灯光,不过是对儿子的安慰。父亲的身高只比儿子高半个头;从迷路到小木屋的漫长过程中,儿子多次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都是黑乎乎的;父亲进小木屋时, “长舒了一口气” ,表明他心里一直没有底。 23示例:沉着镇定。面对困境,父亲并没表现出惊慌,而是一直安慰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 。充满智慧。迷路后,父亲用善意的谎言“前面有灯光”激励着儿子跟着他走出森林。 (或:乐观坚强、有担当、对儿子有着深沉的爱) 24符合题意即可【解析】20本题考查文中事件的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152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

41、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文中的父子二人在森林中迷路了,儿子无比的恐慌,但是父亲却一直安慰儿子“别怕” “总会有办法的” ,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沉着冷静的人;从迷路后,父亲用他看见灯光的谎言来安慰并鼓励儿子,表现了他是一个聪明的父亲,并且无比的爱自己的儿子。24本题考查标题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本文的标题“父亲是一盏灯” ,将父亲比作明灯,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父亲对儿子成长过程中的引领作用,以此来突出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与赞美之情。七、

42、 【2018 年中考浙江杭州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老木匠桑伯徐惠林在陶子树家的东厢房里,桑伯正使劲刨着榆木床腿。沿着锋利的刨刀,木片胶卷般打起卷儿,木屑如虫豸飞舞,沉香弥漫开来。桑伯眯起眼,不时躬身察看新拉下的墨绳痕迹。“这榆木是好料,少说有 20 年了。 ”桑伯接过陶子树递来的香烟,用袖口擦了把满胡碴的汗珠子。“从山里女婿那里拉来的。桑伯,我就信你的手艺。 ”“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 ”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 “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 ”一双紧握刨子四十载的老手,青筋凸起,仍是那样有劲。陶家的木工活,还是儿子桑果给联系来的。桑果这独苗是桑伯 40 岁时

43、才得的,看看床16底下被废弃的各类木玩具,就可知道他是多么疼爱儿子。娘死得早,桑果能体谅父亲对木工活的感情,甚至能背出父亲当年拜师求艺的苦经,可就是不肯“接班” 。大前年高考落了榜,不肯再念书,在水城撑起了爿家具店。经营的家具可不是桑伯的“作品” ,都是些新潮样式的。为此,桑伯的心闷闷的。那天桑果告知父亲,陶家二儿子要结婚,他爸主张做套厚实、经久耐用的老式家具。桑伯第二天一早就挑起了木匠担。快一个月没活了,那斧头快锈了,刨子早就犯了痒。煦阳从窗外投射进来,桑伯一口气刨好了四条大床木腿,写字台的台面也被刨得锃亮锃亮。午饭的菜很丰盛,桑伯破例喝了些酒,越喝脸越红,越喝言语越少。陶子树却越喝话越多“

44、我说桑伯,这年月真有些不对劲了,就说我这理发的活,村里也只剩下几个老伙计肯请我伺候。现在那些补锅匠连个影儿都见不着了,我家那口大锅都漏半个月了。听说洪村的箍桶匠张土根上月把担子扔进了苕溪里,到水城去摆水果摊了”桑伯不言语,只是听着。他吃了半碗饭,又马上操起了家伙。借着酒力,刨子、斧头运转飞快。少顷,开始给木床雕花。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此刻就要雕那朵老梅了,桑伯几乎憋住了呼吸,眼眸深处闪动着一种异样温和、慈爱的柔情。雕完,抽刀时,刀口划进了手指,一串滚圆的血珠落下,梅花被染得鲜红。桑伯忘了疼痛

45、,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眼眶。忙完了陶家的活,桑伯回到家里,当晚就病了。一连几天胸闷、喘气,茶饭不思。桑果从水城赶了回来,隔壁村未过门的儿媳水妹也赶来照料。两人陪父亲到水城医院诊治。体检结果:一切正常。第二天一早,桑果、水妹陪桑伯回湾。桑果嘀咕着:“爸这阵子太累了。 ”“让爸别干木工活了,又不缺钱花。 ”水妹低声说。桑果连忙摇头:“当心爸在后面听见。 ”“可能是陶子树那二小子给气的。他嫌爸做的太老套,前天又进城买了套组合式的。 ”桑果靠近水妹的耳朵说。今年的春天似乎提前到来,村口的榆树已满枝新芽。生活仍像那门前的溪水,时缓时急地淌着。桑伯毅然作出了决定,要把那套营生的家伙扔进

46、火灶,被儿子苦苦请求才作罢。午后的阳光很有点暖意,桑伯细眯着眼睛,稳稳地坐在新楼的后院里。他的头发白了很多。那只贴紧老人的新靠椅,散发出一种宁静幽香的气息。这只檀木靠椅,是他病愈后,用他藏了 10 多年的木料,打制的唯一留给自 己的作品。17(选自山西日报 ,有改动)8分析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心理。“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 ”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 “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 ”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9桑果不肯“接班” ,又苦苦请求父亲不要把木匠的工具扔进火灶,为什么?10品味下面语句,分析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深深浅浅,左左右右

47、,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11文章塑造桑伯这一人物有什么意义?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答案】8桑伯对自己木工手艺的自信和对新式组合家具的鄙视。桑伯对自己从事了大半辈子的手艺的热爱和不舍,对传统手艺日渐没落而自己又无能为力的失落和痛心。 9因为桑果对木工手艺兴趣不大,认识到传统手艺不受市场欢迎,所以不肯“接班” ;因为他理解和尊重父亲对木工手艺的感情,明白父亲烧工具只是一时的情绪发泄,所以他苦苦请求。 10使用叠词和整齐的句式,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表现桑伯高超的雕花技艺;使用对比和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桑伯雕花动作

48、的娴熟和游刃有余;“渗”字形象地表现了桑伯雕花时专注投入的状态。 11示例:文章通过塑造桑伯这一人物引导人们关注当今社会传统手艺人的生存状态,思考传统手艺的命运与价值,进而反思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解析】189试题分析:本题是理解题,侧重于对人物心理把握的考查。桑果是一个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作为现代人,他身上有适应社会发展的一面,追求新事物,寻找更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出路,这点也是他不愿意历八、 【2018 年中考浙江金华丽水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明子出师曹文轩夏日将近的一天晚上,三和尚慷慨解囊,请明子和黑罐在一家很不错的酒店吃了一顿饭。回到窝棚后,三和尚点亮了四五支蜡烛,把小窝棚照得很明亮。

49、接着,他从门外搬进来一个很大的木头墩。他把一把锋利的斧头稳稳地放在木头墩上,对明子和黑罐说:“我不想再留你们。各人有各人的前程。但谁能出师,总得有个说法。你们瞧见了,这是一个木头墩,还有一把斧头。你们每人砍三斧头,谁能三斧头砍在一个印迹里,谁就可以离开我。 ”他看了看明子和黑罐, “听明白了?”明子和黑罐点了点头。烛光静静地照着。三人沉默着,脸上的表情很严肃很认真,仿佛有人要进天堂或要进地狱,仿佛面对着世界上的一个最重要的时刻。三和尚再一次看了明子和黑罐一眼。明子和黑罐互相对望了一阵,又把目光挪开去望那把斧头和木头墩。“谁先来?”三和尚问。“黑罐先来吧。 ”明子说。三和尚说:“明子懂规矩。黑罐大,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BS PD IEC TS 62763-2013_5284 Pilot function through a control pilot circuit using 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 and a control pilot wire《通过控制导向线使用PWM (脉冲宽度调制) 的导向功能和控制导向线》.pdf BS PD IEC TS 62763-2013_5284 Pilot function through a control pilot circuit using 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 and a control pilot wire《通过控制导向线使用PWM (脉冲宽度调制) 的导向功能和控制导向线》.pdf
  • BS ISO 8070-2007 Milk and milk products - Determination of calcium sodium potassium and magnesium contents -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牛奶和奶制品 钙、钠、钾和镁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pdf BS ISO 8070-2007 Milk and milk products - Determination of calcium sodium potassium and magnesium contents -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牛奶和奶制品 钙、钠、钾和镁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pdf
  • BS ISO 8082-1-2009 Self-propelled machinery for forestry - Laboratory tests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roll-over protective structures - General machines《林业用自推进机械 防倾.pdf BS ISO 8082-1-2009 Self-propelled machinery for forestry - Laboratory tests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roll-over protective structures - General machines《林业用自推进机械 防倾.pdf
  • BS ISO 8082-2-2011 Self-propelled machinery for forestry Laboratory tests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roll-over protective structures Machines having a rotating platf.pdf BS ISO 8082-2-2011 Self-propelled machinery for forestry Laboratory tests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roll-over protective structures Machines having a rotating platf.pdf
  • BS ISO 8083-2006 Machinery for forestry - Falling-object protective structures (FOPS) - Laboratory tests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林业机械 落体防护装置(FOPS) 实验室试验和性能要求》.pdf BS ISO 8083-2006 Machinery for forestry - Falling-object protective structures (FOPS) - Laboratory tests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林业机械 落体防护装置(FOPS) 实验室试验和性能要求》.pdf
  • BS ISO 8086-2004 Dairy plant - Hygiene conditions - General guidance on inspection and sampling procedures《乳品厂 卫生条件 检验和取样程序通用指南》.pdf BS ISO 8086-2004 Dairy plant - Hygiene conditions - General guidance on inspection and sampling procedures《乳品厂 卫生条件 检验和取样程序通用指南》.pdf
  • BS ISO 8096-2005 Rubber- or plastics-coated fabrics for water resistant clothing - Specification《雨衣用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规范》.pdf BS ISO 8096-2005 Rubber- or plastics-coated fabrics for water resistant clothing - Specification《雨衣用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规范》.pdf
  • BS ISO 8097-2001 Aircraft Minimum airworthiness requirements and test conditions for certified air cargo unit load devices《航空器 经认证的航空货运集装单元装置最低适航性要求和试验条件》.pdf BS ISO 8097-2001 Aircraft Minimum airworthiness requirements and test conditions for certified air cargo unit load devices《航空器 经认证的航空货运集装单元装置最低适航性要求和试验条件》.pdf
  • BS ISO 8114-1993 Textile machinery and accessories - Spindles for ring-spinning and doubling machines - List of equivalent terms《纺织机械和附件 环锭纺纱机和并线机用锭子 同义术语表》.pdf BS ISO 8114-1993 Textile machinery and accessories - Spindles for ring-spinning and doubling machines - List of equivalent terms《纺织机械和附件 环锭纺纱机和并线机用锭子 同义术语表》.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