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eventdump275 文档编号:958538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1.有学者指出:“多元起源的文明火种,在公元前 2500 年到公元前 1500 年之间汇聚中原,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母体。 ”当时,构成中华文明母体的内涵之一是A. 早期政治制度开始萌发B. 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形成C. 个体小农经济开始兴起D. 宗法分封制趋于解体【答案】A【解析】公元前 2500 年到公元前 1500 年之间正处于中国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和夏商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故 A 正确;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形成,应该是在春秋战国之后,故 B 错误

2、;个体小农经济开始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故 C 错误;宗法分封制趋于解体的时间也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故 D 错误。【名师点睛】抓住关键时间信息“公元前 2500 年到公元前 1500 年之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答。2.西周制度下,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通过世代的婚姻关系结成亲戚。周天子常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说明西周A. 亲戚成为分封制的重要依托B. 对诸侯区别对待引起了动乱C. 嫡长子继承是宗法制的核心D. 宗法制丰富内容而淡化等级【答案】A【解析】分封制是周王室巩固统治的政治制度,分封的主要对象是王族即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通过世代的婚姻关系结成亲戚,使得亲戚成为分封制

3、的重要依托。故答案为 A 项。B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信息为分封制,C、D 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点睛: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2后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在分封中,以周王的名义“授土” 、 “授民” ,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地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分派到地方的诸侯也可对下分封,从而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通过分封,西周诸侯与王室之间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3.先秦时期今山东大体分属齐鲁两国,齐国是以淄博为国都,领有今山东以东的大片土地;鲁国是以曲阜为国都,领有山东以西的小块

4、土地,故后世称山东为“齐鲁之邦” ,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 鲁国的面积比齐国大B. 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C. 因孔子受到历代推崇D. 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鲁国是姬姓王国,齐国是功臣,山东简称鲁而不是齐原因是受到宗法制的影响,故 B 项正确;A 项与“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无关;孔子受到历代的推崇与此题无关,故 C 项错误;分封制的等级体系与此题无关,故 D 项错误。4.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丧服之大纲四:曰亲亲 ,曰尊尊 ,曰长长 ,曰男女有

5、别 。 ”这表明周朝A. 儒家思想得到统治者的认可并推行B. 通过强化等级秩序维护中央集权C. 通过规范礼乐制度维护贵族等级特权D. 宗法制下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答案】C【解析】据“殷商制度论”可知材料中反映的是商周时期,而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故 A项排除;据所学可知商周时期“中央集权”尚未形成,故 B 项排除;据材料“丧服之大纲四:曰亲亲 ,曰尊尊 ,曰长长 ,曰男女有别 ”可得出其反映的是礼,以此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故 C 项正确;材料提到了礼乐与宗法的关系,但没有明确说明对家庭凝聚力的作用,故 D 项排除。35.吕氏春秋审时载:“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

6、齐民要术种谷中也有“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的结论。这反映了古代农业具有A. 和谐统一的生态观B. 因地制宜的生产观C. 人定胜天的世界观D. 精耕细作的发展观【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的含义是不违农时,掌握土壤条件,则会使农业生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故选 A;材料也强调因时制宜,所以 B 表述不全面,排除;材料突出要尊重自然规律,排除 C;材料无关精耕细作,排除 D。6.考工记中提到:“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六尺有六寸之轮,轵崇(车轴端)三尺有三寸也。加轸(车厢底部的横木)与轐(车厢与车轴间的木块)焉,四尺也。人长八尺

7、,登下以为节(即方便上下车) 。 ”这表明在当时手工业生产过程中A. 社会发展推动了行业内部分工B. 为满足市场需求采取定制生产C. 冶铁技术进步促进了工艺发展D. 采用标准化生产并兼顾人性化【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兵车、田车、乘车轮径虽稍有不同, 对轮径有总的要求,即以人的下体高度为标准,正好适宜人们上下车,体现出车的生产标准化并兼顾人性化,故 D 正确;A、B、C 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名师点睛】依据材料是解题关键,抓住关键信息“加轸(车厢底部的横木)与轐(车厢与车轴间的木块)焉,四尺也。人长八尺,登下以为节(即方便上下车) ”。7.公元前 679 年,齐国会盟诸侯达成协定, “市赋(市

8、场交易税)百取其二,关赋(进出口关税)百取其一” 。公元前 678 年,齐国再度会盟诸侯,达成“修道路,偕度量,一称数4(统一斤两称数) ”的约定。材料反映了A. 交通改善便利了商业发展B. 区域之间长途贸易兴盛C. 区域性统一市场日渐形成D. 齐国通过会盟成为霸主【答案】C【解析】齐国会盟采取改善交通、统一税收、度量等多种方式促进商业经济发展,并非只有交通改善便利了商业发展,故排除 A;明清时期,区域长途贩运兴盛,故排除 B;通过会盟采取多种推动商业经济发展措施,有利于春秋时期逐渐形成统一的市场,故 C 正确;材料强调齐国会盟采取的经济举措,而未提及其政治地位的变化,故排除 D。8.“育”甲

9、骨文写作 , (人,指女人) , (倒写的“子” ,表示出生的婴儿) 。“育”字的小篆为 ,由甲骨文的会意字讹变为形声字。这说明A. 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B. 汉字构造是形、义、音紧密结合C. 汉字书法艺术独具特色D. 汉字演变充满神秘色彩【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字的起源演变与书画的发展。根据材料文字“育甲骨文写作,(人,指女人),(即倒写的子 ,表示出生的婴儿)” “育字的小篆为 ,由甲骨文的会意字讹变为形声字”可知,材料说明汉字构造是形、义、音紧密结合。故 B 正确;A 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C、D 两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9.当代哲学泰斗冯友兰认为“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

10、学家派别之众,其所探讨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 。子学时代哲学繁盛的原因是A.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B. 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5C. 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D. 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革【答案】D【解析】解题时首先判断“子学时代”的具体时期,结合史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子学时代”可知指的是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而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辉煌,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它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故 D 项正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 “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均在秦朝建立形成,故

11、AC 项排除;“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是在汉武帝时期,故 B 项排除。【点晴】解题关键是从“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探讨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入手,然后联系百家争鸣进行分析理解即可。10.据钱穆考证,周人语称雅,故雅言又称正言。孔子鲁人,日常操鲁语,惟于诵诗 、书 、执礼,此三者必雅言。这表明A. 诸侯各国尊崇传统文化 B. 儒家思想依靠雅言传播C. 礼制尚能维护天子权威 D. 孔子对天下一家的认同【答案】D【解析】从孔子的语言使用情况来看,在平常的时候说鲁国的语言,在诵读经典和周礼的时候用雅言,可以看出孔子认为语言虽有异,但天下一家,因此本题选择

12、 D 选项。A 选项错误,材料只体现出孔子一个人的态度;B 选项错误,孔子平日里都用鲁国语言来传道;C 选项错误,这时候周天子权威已不复存在。11.先秦某思想家认为,家庭是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血缘亲情不能成为社会秩序的道德源泉,其指斥“盗(盗贼)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 , “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得其国” 。据此可知其主张A. 反对财产私有制度B. 维护“各爱其家”的宗法原则C. 建立博爱互利社会6D. 建立家庭为核心的秩序模式【答案】C【解析】从材料来看,这位思想家主张不能独爱其家,而是应该拥有广泛的爱,有博爱,这符合墨家的

13、“兼爱”思想,因此本题选择 C 选项。A 选项错误,独爱其家不代表私有制,因此这位思想家并没有反对私有制;B 选项错误,与材料内容相悖;D 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不能只以自己家庭为主,没有强调家庭核心的内容。12.陈寅恪说:“李斯受荀卿之学,佐成秦治。秦之法治实儒家一派学说之所附系。 中庸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为儒家理想之制度” 。陈先生认为A. 秦朝制度法律受到儒家思想影响B. 儒家思想事实上是秦朝官方哲学C. 李斯是秦朝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D. 秦朝政治在本质上是“儒表法里”【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李斯受荀卿之学,佐成秦治。秦之法治实儒家一派学说之所附系。 中庸之车同轨,书同

14、文,行同伦为儒家理想之制度”可知,荀子为儒家代表人物,故秦朝有关法律制度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A 项正确。B 项,秦朝奉法家思想为官方哲学,推行严刑峻法,排除。C 项,李斯为法家代表人物,排除。D 项,秦朝政治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本质体现了法家思想的专制倾向,排除。13.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内史杂明确规定:“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 ”汉代文献中更是记载道:“公府椽(指属官佐吏)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 ”这反映了秦汉时A. 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B. 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化C. 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D. 三公九卿间既配合又牵制【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有事请也,必以书” “但以文案为

15、务” ,说明政事运行和公务处理过程中注重规范化和制度化,反映出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化的特点。故答案为 B 项。A 项材料不能反7映,排除;C 项说法错误,规范化制度化的权力运行不能认为是体制僵化;D 项结论与材料无关,排除。14.历史上最早设县的是楚国和秦国。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秦汉时期推行全国,达千余县之多;春秋至秦汉时期郡县制的变迁A.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拓展了中国疆域C. 实现了国家统一 D. 推动了官僚政治【答案】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分裂割据混战,排除 BC;材料涉及的是地方管理问题,和君主专制无关,排除 A;结合所学,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

16、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选 D。15.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诸生试家法(经术) ,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材料反映东汉时期A. 规定察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上B. 确立以考试来甄别人才的制度C. 改变了单凭以德选拔人才的标准D. 人才选拔任用制度已趋于成熟【答案】C【解析】材料中“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说明察举制在年龄上的要求不是必须四十岁以上,故排除 A;材料中“诸生试家法(经术) ,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说明当时的考查方式是考试+察访,故排除 B;根据材料中的内容“诸生

17、试家法(经术) ,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说明此时的考查内容包括文化水平,不仅仅是以德选拔标准,故 C 正确;古代的选官制以科举制的推行标志着人才选拔任用制度趋于成熟,察举制在后期,为世家大族垄断,压制人才,因此不能说选拔制度趋于成熟,故排除 D。二、非选择题(共 55 分,第 1618 题均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8孟子滕文公下材料二 自耕农是秦汉以后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 “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

18、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极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材料三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饿莩耳。救荒话民书(1)根据材料及所学指出,材料一的井田制中“公田”的含义。结合所学,对材料一中的私田与材料二中自耕农的私田做简要的比较分析(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分析秦汉以来国家“积极培植自耕农”的原因,并简要说明为何古代政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自耕农“经常分化”的现象?【答案】 (1)公田:贵族占有,劳动者耕作,收获全部归贵族。分

19、析:在奴隶社会的井田制之下,土地所有权在周天子,所谓私田只是私家使用之田,是奴隶主分授劳动者的,故劳动者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产品归劳动者私有,不能买卖与转让;封建社会下实行封建土地私有制,私田属自耕农所有,自耕农既有土地的使用权也有所有权,可以转让与买卖。从井田制中的私田发展到封建土地私有制,是生产力进步的结果。(2) “积极培植自耕农”的原因:国家可以征收赋税,摊派徭役,而且小农经济的存在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稳定。不能根本消除的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度的存在;小农经济下以户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便于国家的管理与征税;地主的土地兼并;加上水旱灾害、战乱等也会导致小农经济经常分化。 (如答出小农

20、经济的脆弱性也可)【解析】【详解】 (1)根据材料二中“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可知公田为贵族占有,且完全享有土地劳作收益。二问根据料二“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管理下的自耕农土地为农民自身所有,并承担国家赋役,并结合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划分、产品归属等对私田与自耕农作对比分析。9(2)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进行概括得出。二小问,可结合封建王朝根本的土地制度、国家的财政收入来源及小农经济自身特点进行阐述分析。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东)汉明帝刘庄即位后“

21、遵奉建武(汉光武帝刘秀)之教,有加而无改” 。永平(汉明帝年号)二年,汉明帝以大司空窦融管教子弟不严,数次下诏责罚并最终将其罢官。后来,楚王刘英、广陵王刘荆、驸马都尉韩光等也都先后犯法坐事论死,群臣震恐,朝廷肃然。永平九年, “令司隶校尉、部刺史岁上墨绶长吏视事三岁以上理状尤异者各一人,与计偕上;及尤不政理者,亦以闻” ,他还制定对地方官吏的考察黜陟制度。西汉末年以来,黄河年久失修,为患益甚, “兖、豫百姓怨叹” ,汉明帝乃令著名水利专家王景率兵卒数十万人治水。汉明帝还曾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徭役,令官吏劝督农桑。汉明帝尚儒学,倡导“以孝治天下” ,并在南宫设太学,聘任高明的经师传道授业,学生最多达

22、万余人,甚至连匈奴贵族也派遣弟子万里求学。永平十六年,汉明帝遣窦固等击败北匈奴,后又派班超出使西域各国,使西域各国重新归附汉朝。一时之间,上行下效, “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 ,史称永平之世。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汉明帝的为政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明帝为政措施的影响。【答案】 (1)措施:严防外戚宗室,限制豪强;整顿吏治,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奉行重农政策;崇尚儒学;北击匈奴,经营西域。(2)影响:加强了皇权,巩固了东汉政权,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使农业生产得以正常进行,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促进了儒学的发展,也为东汉政权培

23、养了大批栋梁之材;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稳定,为东汉提供了一个较稳定的外部环境。【解析】【详解】 (1)依据材料“大司空窦融管教子弟不严,数次下诏责罚并最终将其罢官” “楚王刘英、广陵王刘荆、驸马都尉韩光等也都先后犯法坐事论死,群臣震恐,朝廷肃然” ,可见防外戚宗室,限制豪强;“对吏治进行整顿” ,可见整顿吏治,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减免赋税摇役,减轻刑罚;令官吏劝督农桑” ,可见奉行重农政策;由材料“汉明帝尚儒学” ,可见崇尚儒学;由材料“遣窦固等击败北匈奴,后又派班超出使西域各国,使西域各10国重新归附汉朝” ,可见北击匈奴,经营西域。(2)依据材料“天下安平,人无摇役,岁比登稽,百姓殷富,粟

24、解三十,牛羊被野”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经济、促进儒学发展以及促进边疆发展等角度思考回答。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十五岁始游学于齐国,至襄王时代“最为老师” 。 “三为祭酒” 。他曾经传道授业,我国末期韩非、李斯及汉初政治家、科学家张苍等均为其门下高足。荀子以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荀子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他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重视人为的努力。荀子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

25、”哲学思想,认为子贡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摘编白廖名春对荀子思想的新认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荀子的思想。(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荀子活动的文化意义。【答案】 (1)具有唯物主义色彩;关注现实;以“性恶论” “为基础;倡导礼法并用;强调后天因素对人的重要性。(2)

26、传道授业,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丰富了先秦的哲学思想,有利于儒学的传承,促进儒法的融合,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整理儒家典籍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使用赋和问答体写赋,开创了文学新体裁。【解析】【详解】 (1)根据材料中“荀子以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重视社会秩序,重视人为的努力。.主张人性有恶.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哲学主张、人性论、社会治理、教育思想进行概括即可。(2)根据材料中“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并结合荀子思想特点,从教育影响、儒家思想传播、儒法11思想融合、文学创新与发展角度进行阐述荀子活动的文化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