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香港马会第五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秋招班,PDF,无答案).pdf

上传人:eastlab115 文档编号:1090025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德阳市香港马会第五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秋招班,PDF,无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川省德阳市香港马会第五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秋招班,PDF,无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川省德阳市香港马会第五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秋招班,PDF,无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川省德阳市香港马会第五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秋招班,PDF,无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川省德阳市香港马会第五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秋招班,PDF,无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化学试卷 第 1页 共 8页 德阳五中高 2018 级高一上期第三次月考(秋招班) 化学试卷 命题人:周耀建 审题人:张涛 说明 : 1 建议 在 90 分钟内完成,满分 100 分。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Cl 35.5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Ag 108 第 卷 (选择题 共 42 分 ) 选择题 (包括 18 个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2 分 12 3 分 6 42 分 ) 1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 335 种,其中 “ 强水 ” 条目下写道: “ 性最

2、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 这里的 “ 强水 ” 是指 A 食 醋 B 浓 氨水 C硝酸 D 氢氟酸 2 下列生活实例中,运用了过滤原理的是 A用笊篱捞饺子 B用热水沏茶 C用洗衣粉去除油渍 D用冷水浸泡中药 3下列诗句描述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月波成露露成 霜 B雪融山顶响流泉 C粉身碎骨浑不怕 D蜡炬成灰泪始干 4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 错误 的是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氢氧化铝可作抗酸药 C用铝锅可长时间盛放酸性食物 D用食醋可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主要成分为 CaCO3) 5下列有关氨 气 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3、A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色烟雾 B 氨气极易溶于水, 氨水显碱性 C在反应 NH3 H = NH4中,氨 气 失去电子被氧化 D氨 气 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 O2不能将 NH3氧化 6 已知: Cu HCu2 Cu。现将 Cu2O 与稀硫酸混合,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会得到蓝色溶液 B若硫酸足量会有 H2生成 C氧化剂、还原剂均是 Cu2O D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2O 2H = Cu2 Cu H2O 化学试卷 第 2页 共 8页 7 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溶于水: Cl2 H2O = H Cl HClO B Fe 溶于足 量稀 HNO3: 3Fe 8H 2NO3

4、= 3Fe2 2NO 4H2O C AlCl3溶液中滴入过量稀氨水: Al3 4NH3H2O = AlO2 4NH4 2H2O D过氧化钠投入水中: Na2O2 2H2O = O2 2OH 2Na 8化学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 错误 的是 A氧化铝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它可以用来制造耐火坩埚等实验仪器 B Fe3O4是一种复杂的化合物,俗称磁性氧化 铁,常用于制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C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它的纯金属成分,合金的熔点低于它的成分金属 D碳酸钠晶体在干燥空气里容易逐渐失去结晶水变成碳酸钠粉末 9 合理使用仪器、恰当存放药品是化学实验安全、顺利进行的保障。下列 “ 使用方法

5、” 与对应的 “ 应用举例 ” 不相符的是 选项 使用方法 应用举例 A 验纯后加热 H2还原 CuO B 振荡分液漏斗后放气 CCl4萃取碘水中的 I2 C 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 Cu、浓 H2SO4制 SO2 D 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瓶 Na 块 10 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 溶液质量增加,但没有气体放出的是 A 稀硫酸 B CuSO4溶液 C Fe2(SO4)3溶液 D AgNO3溶液 11 设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60 g 二氧化硅晶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 NA B 1mol Na2SiO3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所得胶体的粒子数目小于 NA C 在常温常压下

6、, 48g 氧气和臭氧 (O3)的混合气体含氧原子数 目 为 3NA D 高温下, 0.3 mol Fe 与足量的水蒸气完全 反应失去的电子数 目 为 0.8NA 12 在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 关系: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 错误 的是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 O2 B若甲为 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若甲为 Fe,则丁可能是 Cl2 D若甲为 NaOH 溶液,则丁可能是 CO2 甲 丁 乙 丙丁甲化学试卷 第 3页 共 8页 13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B C D 实验室制备 Fe(OH)2 实验室制氨气 制过氧化钠 验证浓 硫

7、 酸 的脱水性、强氧化性 14 体检时的一些指 标常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 (可将元素近似折算成相应离子 )。根据下图相关数据,下列分析 错误 的是 A 1mmolL 1 1.0 10 3molL 1 B可用焰色反应测定钾离子的含量 C该报告中 Mg2 指标正常 D若某人 10 mL 血清样本中含钙离子 1.2 毫克,则其钙含量略偏高 15 对 于 实验 的实验现象 , 预测正确的 是 A实验 :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B实验 :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C实验 :试管中有红色沉淀生成 D实验 :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 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化学试卷 第 4页 共 8页 16 A 由 Al

8、2O3、 Fe3O4、 Al、 Cu 中的某几种粉末混合而成,设计 其 成分分析 的 方案如下,下列分析错误 的是 A当 m1 m2时,溶液 a 中阴离子只有 1 种 B生成蓝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 Cu 2Fe3 = Cu2 2Fe2 C要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 Al,可取 A 加入适量稀 盐酸 D当 m2 m3 2.96g, Fe3O4的质量至少为 2.32g 17 向镁和铝的混合物 m g 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b L。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c mol/L 氢氧化钾溶液 V L,使 溶液中 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 n g。 再将得到的沉淀灼

9、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 p g。 则下列关系 错误 的是 A p m Vc125 B c b11.2V C 53m p 179 m D n m 17Vc 18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 H+、 Na+、 NH4+、 Mg2+、 Fe3+、 SO42 、 CO32 、 Al3+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 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 NaOH 溶液的体积变化的 图像 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2 和 Na+ B 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H+、 NH4+、 Mg2+、 Al3+ C 原溶液中含有的 Fe3+和 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0、1 1 D 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的溶质为 Na2SO4 化学试卷 第 5页 共 8页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共 58 分 ) 非 选择题 (包括 6 个小题, 共 58 分 ) 44 (8 分 ) 实验室用 NaOH 固体配制 460 mL、 0.50 mol/L 的 NaOH 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用托盘天平称取 NaOH 的质量 是 g。 (2)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五项中的 (填序号 )。 温度 浓度 容量 压强 刻度线 (3)下列操作会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 高 的是 (填字母 )。 A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C溶液注入容量瓶前未冷却到室温 D加蒸馏水

11、定容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E 用托 盘天平称量 NaOH 固体时,砝码生锈 (4)将配制好的 NaOH 溶液用量筒取出 10 mL,然后加等质量蒸馏水稀释,所得稀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填“”、“”或“” ) 0.25 mol/L。 45 (10 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探究氯气的性质及模拟工业制取漂白粉,设计了如下装置 进行实验。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实验室 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 (2)淀粉 -KI 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3)若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 、 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则甲中盛放的是 (填名称 )。 (4)Cl2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

12、 。 (5)用 8.7g MnO2与足量的浓盐酸制备氯气,则理论上最多可制得标准状况下氯气的体积是 L。 化学试卷 第 6页 共 8页 46 (10 分 ) 净水剂能够改善水质,给人们的生活、健康带来很大的益处。 (1) 明矾 KAl(SO4)212H2O是常见的净水剂。其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明矾可净水是因为在天然水中生成胶状 Al(OH)3,具有凝聚水中的悬浮物 , 并能吸附色素的作用。 (2) 碱式氯化铝 (简称 BAC)是高效净水剂的主要成分。实验室模拟利用铝土矿 (主要含 Al2O3,还含 少量 Fe2O3及其他不溶杂质 )制取碱式氯化铝 Al2(OH)nCl6 n的过程如下 :

13、盐酸溶解铝土矿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溶解过程中需不断搅拌,目的是 加快反应速率 。 加 适量 铝粉的主 要作用是 。 蒸发浓缩所需玻璃仪器为 。 47 (10 分 ) 某 化学 兴趣小组研究亚硝酸钠,查阅下列资料,试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药品 NaNO2 (亚硝酸钠 ) 性质 1 在酸性溶液中有较强氧化性,能将 Fe2+ 氧化成 Fe3+ ; 2 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盐。 (1) 已知 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 : 2NaNO2 4HI =2NO I2 2NaI 2H2O。请用 双线桥 表示电子转移的 方向和数目。 该反应中若有 1.5 mol 电子转移,则被

14、还原的氧化剂粒子数 目 为 。 (2) 误食 NaNO2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 Fe2+转化为 Fe3+ 而中毒,可服用维生素 C 解毒。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_(填序号 )。 A NaNO2被还原 B 维生素 C 具有还原性 C 还原性 : 维生素 C Fe2+ D NaNO2是还原剂 (3) 下列方法中,可用来区分 NaNO2和 NaCl 的是 _ (填序号 )。 A 焰 色反应 B 分别滴加酸化 FeSO4溶液和 KSCN 溶液 C 在酸性条件下加入 KI 淀粉溶液 D 分别滴加 AgNO3溶液 (4) 某同学把新制的氯水加到 NaNO2溶液中,观察到氯水褪色,同时生成 NaNO3和 HCl,请

15、写出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化学试卷 第 7页 共 8页 48 (12 分 ) 硫酸是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和原料 , 也是实验室常用常备的化学试剂 。 某研究性 学习小组 , 为 了 检验 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 SO2和 CO2气体,设计 下 图 所示的 实验装置,a、 b、 c 为止水夹, B 是用于储气的气囊, D 中放有用 I2和淀粉的蓝色溶液浸湿的脱脂棉。 请 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应在其包装上面贴上危险警告标签。浓硫酸的危险警告标签应 是 (填字母代号 )。 A 易燃液体 B 爆炸品 C 腐蚀品 D 剧毒品 (2)实验时,装置 C 中的

16、现象为 。 (3)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此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控制反应 产生气体的速率不能过快,因此设计了虚框部分的装置,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_(用操作编号填写 ) 。 向 A 装置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使 A 中产生的气体进入气囊 B,当气囊中充入一定量气体时, 停止加热; 待装置 A 冷却,且气囊 B 的体积不再变化后,关闭止水夹 a,打开止水夹 b,慢慢 挤压气囊, 使气囊 B中气体慢慢进入装置 C中,待达到实验目的后,关闭止水夹 b; 打开止水夹 a 和 c,关闭止水夹 b。 (5) Cu 与浓硫酸反应可得硫酸铜溶液。将铜屑放入一定浓度的硫酸中,加热并不断鼓入空气也

17、可得硫酸铜溶液,其反 应原理为 2Cu O2 2H2SO4=2CuSO4 2H2O。 现欲将 32.0 g 铜完全溶解,加水后得 到 500 mL 溶液。 则: 参加反应的氧气在标况下的体积是 L; 所得硫酸铜溶液的浓度是 mol/L。 化学试卷 第 8页 共 8页 49 (8 分 ) (1) 硫、氮的氧化物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对大气的影响之一是导致酸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O2形成酸雨的原因: 。 (2)氮 元素 的固定意义重大,氮肥的使用大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 目前 人工固氮 最有效 的 方法 是 : (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 (3) 工业上以氨气、空气为主要原料制硝酸。硝酸厂常用纯碱溶液处理尾气:用 Na2CO3溶液吸收 NO2生成 CO2。若每 4.6g NO2和 Na2CO3溶液 完全 反应时 , 转移电子 的物质的量 为 0.05 mol。则 该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 一定质量铜和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所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当铜反应完毕后,共收集到 11.2 L 气体 (标准状况 ),将该气体与 0.315 mol O2混合溶于水,恰好无气体剩余。则反应中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 (2018 年 12 月 28 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ITU-T SERIES H SUPP 1-1999 Application Profile - Sign Language and Lip-Reading Real-Time Conversation Using Low Bit-Rate Video Communication Series H Audiovisual and Multimedia Sys.pdf ITU-T SERIES H SUPP 1-1999 Application Profile - Sign Language and Lip-Reading Real-Time Conversation Using Low Bit-Rate Video Communication Series H Audiovisual and Multimedia Sys.pdf
  • ITU-T SERIES H SUPP 10-2008 Proxy-aided NAT FW traversal scheme for ITU-T H 323 multimedia systems (Study Group 16)《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ITU-T)H 323多媒体系统的代理辅助NAT FW的遍历方案 16号研究组》.pdf ITU-T SERIES H SUPP 10-2008 Proxy-aided NAT FW traversal scheme for ITU-T H 323 multimedia systems (Study Group 16)《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ITU-T)H 323多媒体系统的代理辅助NAT FW的遍历方案 16号研究组》.pdf
  • ITU-T SERIES H SUPP 11-2009 Analysis of class-based home network QoS solutions (Study Group 16)《基于类别的家庭网络服务质量(QoS)解决方案的分析 16号研究组》.pdf ITU-T SERIES H SUPP 11-2009 Analysis of class-based home network QoS solutions (Study Group 16)《基于类别的家庭网络服务质量(QoS)解决方案的分析 16号研究组》.pdf
  • ITU-T SERIES H SUPP 12-2013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 Priority traffic treatment by ITU-T H 248 gateways (Study Group 16)《网关控制协议 ITU-T H 248网关处理优先级的流量(研究组16)》.pdf ITU-T SERIES H SUPP 12-2013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 Priority traffic treatment by ITU-T H 248 gateways (Study Group 16)《网关控制协议 ITU-T H 248网关处理优先级的流量(研究组16)》.pdf
  • ITU-T SERIES H SUPP 13-2015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 Common ITU-T H 248 terminology C Release 2 (Study Group 16)《网关控制协议:常见的ITU-T H 248术语–发行2(研究组16)》.pdf ITU-T SERIES H SUPP 13-2015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 Common ITU-T H 248 terminology C Release 2 (Study Group 16)《网关控制协议:常见的ITU-T H 248术语–发行2(研究组16)》.pdf
  • ITU-T SERIES H SUPP 14-2015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 SDP codepoints for gateway control C Release 2 (Study Group 16)《网关控制协议:SDP的码点网关控制–发行2(研究组16)》.pdf ITU-T SERIES H SUPP 14-2015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 SDP codepoints for gateway control C Release 2 (Study Group 16)《网关控制协议:SDP的码点网关控制–发行2(研究组16)》.pdf
  • ITU-T SERIES H SUPP 15-2017 Conversion and coding practices for HDR WCG Y-CbCr 4 2 0 video with PQ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Study Group 16).pdf ITU-T SERIES H SUPP 15-2017 Conversion and coding practices for HDR WCG Y-CbCr 4 2 0 video with PQ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Study Group 16).pdf
  • ITU-T SERIES H SUPP 17-2014 Guide for addressing accessibility in standards (Study Group 16)《标准的可访问性指南(研究组16)》.pdf ITU-T SERIES H SUPP 17-2014 Guide for addressing accessibility in standards (Study Group 16)《标准的可访问性指南(研究组16)》.pdf
  • ITU-T SERIES H SUPP 2-2015 ITU-T H 248 x sub-series packages guide C Release 16 (Study Group 16)《ITU-T H 248 X子系列打包指南–发行16(研究组16)》.pdf ITU-T SERIES H SUPP 2-2015 ITU-T H 248 x sub-series packages guide C Release 16 (Study Group 16)《ITU-T H 248 X子系列打包指南–发行16(研究组16)》.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