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沁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1098601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沁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西省沁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西省沁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西省沁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西省沁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沁县中学 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 理答题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道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8 为单选,9-12 为多选)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 13 小题帆船即利用风力前进的船帆船起源于荷兰,古代的荷兰,地势很低,所以开凿了很多运河,人们普遍使用小帆船运输或捕鱼,到 13 世纪,威尼斯开始定期举行帆船运动比赛,当时比赛船只没有统一的规格和级别.1900 年第 2 届奥运会将帆船运动开始列为比赛项目1帆船前进时,船员感觉岸上的树木向后运动,他所选择的参考系是 ( )A河水 B河岸 C帆船 D天空2帆船加速前进时

2、,风对帆船的推动力与水对帆船的阻力的关系是( )A一对平衡力 B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风对帆船的推动力小于水对帆船的阻力 D风对帆船的推动力大于水对帆船的阻力3假设帆船从静止开始起动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能反映这个运动过程的图象是 ( )A B C D4.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 t=0 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 x(m)随时间 t(s)变化的规律为:汽车为 ,自行车为 x=6t,则下列2410tx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 m/s2B在 t=8s 时两车速度相等,自行车第一次追上了汽车C在 t=0 至 t=16s 时

3、间内,两车间距离先减小后增大D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它们距路标 96m5.从某建筑物顶部自由下落的物体,在落地前的 1s 内下落的高度为建筑物高的 3/4,则建筑物的高度为(g 取 10m/s2,不计空气阻力)- 2 -A20 m B24 m C30 m D60 m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B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 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 方向D两物体体间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7.如图有一质量不计的杆 AO,长为 R,可绕 A 自由转动用绳在 O 点悬挂一个重为 G 的物体,另一根绳一端系在 O 点,另一端

4、系在圆弧形墙壁上的 C 点当点 C 由图示位置逐渐向上沿圆弧 CB 移动过程中(保持 OA 与地面夹角不变) ,OC 绳所受拉力大小变化情况( )A先减小后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减小 D逐渐增大8.如图,一小车上有一个固定的水平横杆,左边有一轻杆与竖直方向成 角与横杆固定,下端连接一质量为 m 的小球 P。横杆右边用一根细线吊一相同的小球 Q。当小车沿水平面做加速运动时,细线保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已知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一定向右做匀加速运动B轻杆对小球 P 的弹力沿轻杆方向C小球 P 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mgtanD小球 Q 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mgtan9.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

5、车厢前端,当列车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时A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 123B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所经历时间之比是 1( 1)( )(223)( )3n1C在连续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 135D在连续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 12310如图(a) ,一物块在 t=0 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 vt 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 v0,v 1,t 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A斜面的倾角B物块的质量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 -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1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 M 的斜劈,其斜面倾角为 ,一质量为 m 的物体

6、 放在其光滑斜面上,现用一水平力 F 推斜劈,恰使物体 m 与斜劈间无相对滑动,则斜劈对物块 m 的弹力大小为( ) A. mgcos B. cosmgB. C. D. cos)M(Fin)(F12实验小组利用 DIS 系统(数字化信息实验系统) ,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学校电梯房内做实验,在电梯天花板上固定一个压力传感器, 测量挂钩向下,并在钩上悬挂一个重为 10N 的钩码,在电梯运动过 程中,计算机显示屏上出现如图所示图线,根据图线分析可知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从时刻 t1 到 t2,钩码处于失重状态,从时刻t3 到 t4,钩码处于超重状态Bt1 到 t2 时间内,电梯一定在向下运动

7、,t3 到t4 时间内,电梯可能正在向上运动Ct1 到 t4 时间内,电梯可能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Dt1 到 t4 时间内,电梯可能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二、实验题(本题共 2 道小题,每空 2 分,共 16 分)13.某同学利用图 1 示装置来研究弹簧弹力与形变的关系 设计的实验如下:A、B 是质量均为 m0的小物块,A、B 间由轻弹簧相连,A 的上面通过轻绳绕过两个定滑轮与一个轻质挂钩相连挂钩上可以挂上不同质量的物体 C物块 B 下放置一压力传感器物体 C 右边有一个竖直的直尺,可以测出挂钩的下移的距离整个实验中弹簧均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 g=9.8m/

8、s2实验操作如下:(1)不悬挂物块 C,让系统保持静止,确定挂钩的位置 O,并读出压力传感器的示数F0;(2)每次挂上不同质量的物块 C,用手托出,缓慢释放测出系统 稳定时挂钩相对 O点下移的距离 xi,并读出相应的压力传感器的示数 Fi;(3)以压力传感器示数为纵轴,挂钩下移距离为横轴,根据每次测量的数据,描点作出 Fx 图象如图 2 所示- 4 -由图象可知,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可以认为弹簧弹力与弹簧形变量成 (填“正比” “反比” “不确定关系” ) ;由图象可知:弹簧劲度系数 k= N/m;14.同学们在做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和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1)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某同学将实

9、验器材组装如图 1 所示请你指出该装置中错误或不妥之处: ; (2)某同学为了使小车受到的合外力等于小桶和砂的总重量,他采用如下两个措施:平衡摩擦力: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小木块,反复移动木块的位置,直到小车在小桶的拉动下带动纸带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调整砂的多少,使砂和桶的总质量 m 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M以上哪一个措施中有重大错误 (填或) 如何改进? - 5 -(3)改正实验装置后,该同学顺利完成实验图 2 是他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图2 中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1s,由图 2 中的数据可算得小车的加速度 a 为m/s 2(4)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

10、以及外力关系的实验中,当物体的质量一定时,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不同的实验图象,如图 3 所示,下列说法中分析正确的是 A形成图甲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B形成图乙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C形成图丙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D形成图丁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三、计算题(本题共 3 道小题,第 1 题 14 分,第 2 题 12 分,第 3 题 10 分,共 36 分)15.如图所示,质量 M=8kg 的长木板放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左端有一不计大小,质量为 m=2kg 的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开始时物块与木板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物块施加

11、 F=10N,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若物块从木板左端运动到右端经历的时间为 4 秒。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g 取 10m/s2)(1)小物块到达木板右端时的速度是多少?(2)此时木板的速度又是多少?(3)木板的长度 L 为多少?16.如图所示,倾角为 37,长为 =16m 的传送带,转动速度为 v=10m/s,逆时针转动,l动摩擦因数 =0.5,在传送带顶端 A 处无初速度地释放一个质量为 m=0.5kg 的物体已知sin 37=0.6,cos 37=0.8,g=10m/s 2求:物体从顶端 A 滑到底端 B 的时间- 6 -17.甲、乙两车相距 76m,同时沿平直公路做直线运

12、动,甲车在前,以初速度 v1=16m/s,加速度 a1=2m/s2作匀减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后,以初速度 v2=4.0m/s,加速度 a2=2.0m/s2与甲同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甲、乙两车相遇前相距的最大距离(2)乙车追上甲车经历的时间沁县中学 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道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8 为单选,9-12 为多选)1.C 2D 3C 4D 5A 6C 7A 8D 9BC 10ACD 11BD 12AC二、实验题(本题共 2 道小题,每空 2 分,共 16 分)13.正比,9814.(1)打点计时器接的是直流电源;实验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2);平衡摩擦力时,不应用小桶拉动小车做匀速运动,应让小车自身下滑(即无动力)来平衡摩擦力即可(3)0.20(4)AD三、计算题(本题共 3 道小题,第 1 题 14 分,第 2 题 12 分,第 3 题 10 分,共 36 分)15.(1)12m/s (2)2m/s (3)20m16. 2s17(1)甲、乙两车相遇前相距的最大距离为 94m(2)乙车追上甲车经历的时间为 10 s-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