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十一 近代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基础梳理,考点清单,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1919年, 巴黎和会 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3.结果 (1)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3)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 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运动。 5.影响 (1)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 (2)成为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大会最后一天转移 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2.内容 (1)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
2、国共产党”。 (2)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3)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 工人运动 。 (4)中央机构: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3.影响: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国民革命运动 1.兴起国共合作 (1)背景: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2)实现: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实现。,2.高潮北伐战争 (1)对象:帝国主义支持的 吴佩孚 、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 阀。 (2)过程:1926年开始北伐,很快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 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
3、,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 (3)结果:基本上推翻了 北洋军阀 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 侵略势力。,考点二 国共政权的对峙 (一)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 周恩来 、贺龙等在南昌发动起义。南昌起义打响 了 武装反抗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 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 秋收起义 。起义军进攻中心城 市长沙受挫。10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 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三)土地革命 1.方针确定: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
4、议,确定开展 土地革命 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2.内容: 打土豪 ,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3.意义: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 前高涨。 (四)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1.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坚持“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开始: 1934 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开始长征,初期处于极度危 险中。 3.转折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2)内容: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3)影响: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 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一个
5、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胜利 (1)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 吴起镇 与当地红军会师。 (2)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 胜利结束。 5.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长征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3)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考点三 抗日战争 (一)日本侵华 1.局部侵华九一八事变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攻占沈阳。不到半年,侵占了整个 东北 。 2.全面侵华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开始全面侵华。卢沟桥事变 成为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3.侵华罪行南京大屠杀
6、等 (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日军对南京的和平居民进行了 长达6周的大屠杀,超过 30 万人被害。,(2)“七三一部队”、 细菌战 、用中国活人作试验。 (二)全民族抗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原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 要矛盾。 (2)建立: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 了中共中央提交的 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正面战场的抗战 (1) 淞沪 会战: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 (2)太原会战: 平型关大捷 是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3)徐州会战: 台儿庄战役
7、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4)武汉会战:1938年10月,广州、 武汉 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 阶段。 3.敌后抗日斗争 (1)史实: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 线。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 日根据地。1940年,彭德怀指挥 百团大战 ,在华北主动出击日 军。 (2)作用:敌后战场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 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地位 1.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2.原因 (1)组织领导: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
8、别开辟正面 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 (2)民众因素: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 的人民战争。 (3)战略战术:中国共产党制定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 击战和运动战,配合正面战场,最后赢得战争胜利。 (4)国际因素: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中国的抗战得到国际 上的同情和支持。,3.历史地位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 斗争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东方主战场 ,中国人民的抗 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
9、提高。,考点四 解放战争 (一)解放战争的进程,(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1.国内: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人民企盼已久 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2.国际: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 毛泽东思想 的胜利。,重难突破 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及原因 1.表现 (1)从中国的国情认识到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中共“二大”第 一次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致力于工人运动,从工人罢工惨遭镇压的教训中
10、认识到,必须联合各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之后,中国共产党决定同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为 此,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开始创建人民军队。八七会议纠正了陈 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给组织涣散、思想混乱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出路。 (4)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了一条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在斗争实 践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 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探索出了中国式的革命道路:以农村包围 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5)1935年召开的遵
11、义会议是在共产国际没有参与的情况下召开的,中 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了自己的组织、路线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 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6)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西安事 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扭转时局,更表现出中国共产 党的顾全大局和理智、成熟。,2.原因 (1)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明确了中国 革命的道路。 (2)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 (3)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问题。 二、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1.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的抗战, 是第一次全民族有
12、组织的自卫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 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2.中国的抗日战争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 质。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连成一体。,3.两个战场并存。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 抗战时期。 4.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 国共产党倡导并做出巨大让步,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制定并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坚持敌后抗战始终不动 摇、不退缩,消耗了日军的力量。 5.以弱胜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 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6.持久性。中国的抗日战场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 晚的战场。,三、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四、对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综合认识 1.两次合作的相同点: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推动下实现的;合作过 程都经历了复杂的内部斗争;都是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革 命的进程。 2.两次合作的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