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1108032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江阴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苏省江阴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江苏省江阴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江苏省江阴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江苏省江阴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江苏省江阴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 12 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隋唐开创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A. 加强中央集权B. 巩固国家统一C. 强化贵族特权D. 加强君主专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实行郡县制、颁布推恩令,是为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强中央权力,削弱地方权力;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故答案为 A 项。B 项不是共同作用,排除;C 项不是三项措施的作用,排除;材料中的三项措施是针对中央与地方关

2、系的,不是解决君主与丞相之间的矛盾,所以不能起到加强君主专制的作用,排除 D 项。点睛: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是中央权力日益增强,地方权力不断受到削弱。但这种趋势也不是直线型顺利发展的,也有中央权力受到削弱的例外情况。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封国有时与朝廷对抗,并且导致“七国之乱” ,中央权力一度受到削弱。唐朝节度使势力强大,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晚清时期,伴随汉族地方官僚集团势力的扩大,中央集权体制有所松动;民国时期军阀势力强大,形成实际上的地方割据局面。2.与汉代皇帝重用身边近臣以削弱相权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

3、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 “科学”指三省A. 分散相权且保证皇权独尊B. 各司其职且分工科学合理C. 职能明确且行政体系科学D. 三权分立且互相监督制约【答案】A【解析】- 2 -结合所学可知,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其职权和运行机制是: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可以驳回中书省的诏令,如审议通过再交给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故A 项正确;B、C 两项体现不出“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应排除;三省六部制是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不具备近代三权分立的特点,故 D 项错误。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

4、矛盾” ,本题容易错选 B、C,B、C 选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3.“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为改变这种状况,明太祖朱元璋的对策是A. 设置内阁B. 废除丞相C. 设三司使D. 设军机处【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明太祖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依据材料“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说明朱元璋认为元代灭亡的原因是权臣弄政,所以皇帝应该亲身参与政治不可荒政怠惰,因此其主张是废丞相,故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设立内阁的是明成祖朱棣,不

5、是朱元璋;C 选项错误,三司使是宋代设立的分割相权的机构,不是明代;D 选项错误,军机处是清代加强君主专制的中枢机构,不是明代。因此正确答案为 B 选项。4.清朝官员梁章钜在枢垣记略中记载:“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复于隆宗门西供夜直者食宿。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 ”材料中所述的机构应是( )A. 枢密院 B. 中书省C. 内阁 D. 军机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清朝” “与南书房邻,复于- 3 -隆宗门西供夜直者食宿” “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可知,这

6、是清朝的军机处。所以答案选 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5.“其留下的最深刻的遗产是: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从此后,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渐进的改革成为其历史发展的特色。 ”材料中的“其”指A. 英国的“光荣革命”B. 美国的联邦政府C. 法国的 1875 年宪法D. 德意志帝国宪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 “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渐进的改革成为其历史发展的特色”中可以得出,这个事件是英国的“光荣革命” 。所以答案选 A。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

7、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光荣革命”【名师点睛】光荣革命:1688 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未有流血,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 。说明君主立宪制政体即起源于这次光荣革命。6. 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指出:“从英国改革的最终成果看,得益最大的是中等阶级,但从此后英国就坚定地走在改革的道路上了,它可以自信地面对未来,随时变革自己的制度”材料中的“中等阶级”是指A. 中产阶级 B. 工业资产阶级C. 工业无产阶级 D. 新贵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从此后英国就坚定地走在改革的道路上了”

8、“随时变革自己的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随着工业资产阶级壮大,英国通过了 1832 年议会改革法案,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所以答案选 B。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32 年议会改革法案- 4 -7.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指出:“其民主直到今天也不能说是真正的民主,更不用说在两百多年之前了。不过,当时其民主制尽管还存在着无数的局限性,但由于实现了对英法民主政治文化的兼收并蓄,却无疑是 18 世纪末的世界上最先进、最现代并且最有前途的政治制度:它不仅已经远远地超越了英国的民主制,而且还比当时正在法国大革命中发生的民主制更富于生命力。 ”材料中的“其”是指A. 德

9、国B. 美国C. 俄国D. 希腊【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 18 世纪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依据材料可知,这一国家于 18 世纪末建立了“世界上最先进、最现代并且最有前途的政治制度” ,其民主制度建立在“对英法民主政治文化的兼收并蓄”的基础上。结合所学可知,美国于 1787 年颁布的宪法确立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这一制度的确立借鉴了英国民主制度、吸收了法国启蒙精神,更创造性地实践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思想,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德国民主政治确立的标志是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与材料中时间不符;C 选项错误,俄国 18 世纪

10、尚未建立民主政治;D 选项错误,希腊 18 世纪也尚未建立民主政治。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8.“兹因大清大皇帝,大英君主,欲以不和之端解释,止肇衅,为此议定设立永久和约。是以耆英、伊里布、璞鼎查,即便议拟各条。 ”下图是拟定的“各条”的文本。在这一文本拟定前后可能出现的历史情景是A. 清朝官员庆幸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5 -B. 皇帝认为此约影响很坏不予批准C. 英商为中国全境通商而欣喜若狂D. 清政府与英国协定进出口货物税率【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虽然打破了清朝的闭关锁国,但大多数清朝官员仍然持保守态度,希望维持闭关锁国政策,因此这一情

11、景不符合史实,故 A 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道光帝最终批准了南京条约 ,故 B 选项错误;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并未全境开放通商,这一情景与史实不符,故 C 选项错误。 南京条约规定英国进出口中国的货物,其税率应由中英双方协商决定。故 D 选项正确。因此正确答案为 D 选项。9.“鸦片战争的失败和随后一系列的战败,使得中国日益背上了天文数字的赔款” 。在近代的不平等条约中,从中国获得的赔款数额最多的国家是A. 英国B. 法国C. 日本D. 俄国【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依据所学可知,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1895 年中日签订的马

12、关条约规定,中国赔偿日本白银二亿两,这一条款使日本从中国获得了数额最多的赔款,并且为了赎回辽东半岛,中国还支付了 3000 万两白银的赎辽费,因此 C 选项正确。而英国、法国、俄国从与中国签订的条约中获得赔款均不及日本,因此A、B、D 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 选项。10.“英国人这样有步骤地在中国进行掠夺,并使中国人服从其指挥,乃至于他们实际上成了这个国家的主人。他们控制着贸易、报纸、商港和政治。 ”这情形始于哪一条约的签订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 6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影响。依据材料“他们实际上成了这个国家的主

13、人”结合所学可知,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符合题意,故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未使列强“实际上成了这个国家的主人” ;B 选项错误,天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但并未使列强“实际上成了这个国家的主人” ;C 选项错误,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但并未使列强“实际上成了这个国家的主人” 。因此正确答案为 D 选项。11.“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华民族认同得以实现,这既有赖于革命领袖孙中山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又有赖于民国建立所形成的

14、制度保障。 ”这段材料反映出辛亥革命的功绩是A.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 促进了中华民族认同C.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D. 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依据材料“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华民族认同得以实现”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领导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采用五色旗为国旗,倡导五族共和,加之“中华民国”这一国号的使用,使得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华民族认同,不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C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提到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D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辛亥革命促进中华民族认同的作用

15、,并非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1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它的价值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 ”“这一文件”指A. 天朝田亩制度B. 资政新篇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 中国土地法大纲- 7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依据材料“空想性质” 、 “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说明它是关于土地制度且具有空想性并未实施的文件。依据材料“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说明该文件与农民阶级有关,依据上述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

16、运动中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它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幻想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它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只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符合题意,故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并不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C 选项错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并不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D 选项错误, 中国土地法大纲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得到了实施,并不具有空想性。因此正确答案为 A 选项。13.据资料介绍,国民党军对日战役、战斗,大小近千次,阵亡将士 36

17、0 万,先后有 74 名将军战死在沙场。这主要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A. 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B. 推行全面抗战路线C. 在正面战场抗战失利D. 成为抗战中流砥柱【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国民党军对日战役、战斗,大小近千次,阵亡将士 360 万,先后有 74 名将军战死在沙场”可知,主要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故 A 项正确;国民党抗战时期的抗战路线是片面抗战路线,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所作的贡献,没有体现在正面战场抗战失利,也不能说明国民党军队是抗战中流砥柱,故 C、D 两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所做的贡献,抓住

18、关键信息“国民党军对日战役、战斗,大小近千次,阵亡将士 360 万,先后有 74 名将军战死在沙场”分析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14.“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 8 -的马克思主义原则。 ”以下史实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 参加了中共“一大”B. 组织领导了秋收起义C. 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D. 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依据材料“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放弃城市中心论,将革命力量深入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因此 C 选项正确。A

19、选项错误,1921 年毛泽东参加中共一大与放弃城市中心论无关;B 选项错误,1927 年 9 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率部攻打大城市长沙,说明当时他尚未放弃城市中心论,而在秋收起义失败后才转向农村发展革命力量;D 选项错误,1924 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毛泽东尚未拒绝城市中心论的思想。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15.央视主持人水均益说:“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 ”造成日本成为“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的史实包括明治维新黄海大战南京大屠杀中日建交A. B. C. D. 【答案

20、】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水均益认为日本既是离我们“最近的邻邦” ,又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 ,前者指的是日本从距离上来说和中国很近,后者则是指日本历史上对中国的残暴侵略,使中日两国之间的情感隔阂很深,据此结合史实分析选项可知,明- 9 -治维新没有对中国产生直接损害;黄海大战则是中日甲午战争的一部分,日本在战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 ,严重损害了中国利益;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滥杀中国军民,对中国人民犯下深重罪孽;中日建交则代表着中日关系的正常化。因此项符合上述分析,正确,项错误,故 B 选项正确。A、C、D 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 B选项。16.图

21、片是鲜活的历史。下图直观地展示了A. 平津战役B. 淞沪会战C. 渡江战役D. 百团大战【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百团大战相关史实。依据图片中出现的地名可知,这反映的是中国华北地区的战争形势图,分析四个选项可知,在中国华北地区进行的战役是百团大战,故 D 选项正确。平津战役主要发生在中国的平津地区,与图片中该战争发生在河北、山西两地的内容不符,故 A 选项错误;淞沪会战主要发生在中国的上海地区,与图片反映的内容不符,故 B 选项错误;渡江战役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与图片反映的内容不符,故 C 选项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 D 选项。1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及其领导的军队为落实八七会议提

22、出的总方针而开展的斗争有:发动南昌起义开展土地革命发动秋收起义- 10 -发动百团大战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为落实八七会议提出的总方针而开展的斗争” ,结合所学可知,南昌起义发生在 1927 年 8 月 1 日,是发生在八七会议之前,故项错误;1927 年 8 月 7 日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故项正确;百团大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1940 年下半年为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而发动的对日作战,不是为落实八七会议提出的总方针而开展的斗争,与题意不符,故项错误。故符合题意的正确项为项,C

23、 选项正确。A、B、D 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 C 选项。18.解放战争时期,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情况(见下表) ,中共中央决定1946 年 7 月 1948 年 7 月人民解放军 130 万 280 万国民党军队 430 万 365 万A. 签署双十协定B. 进行战略反攻C. 进行战略决战D. 发起渡江战役【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948 年 7 月,人民解放军的数量不断的壮大,- 11 -而国民党军队的数量则不断的减少,在此情况之下中共中央决定进行战略决战,

24、发动三大战役。本题关键在于要抓住 1948 年 7 月敌我力量对比重大的变化来进行合理的解答即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 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决战19.一口气读完世界史中说:“厌恶战争的工人和士兵,在彼得堡发动了起义,迫使沙皇退位,宣告了共和国的成立。 ”这场“起义”的性质是A. 无产阶级革命B. 资产阶级革命C. 工人阶级革命D. 社会主义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依据材料“厌恶战争的工人和士兵,在彼得堡发动了起义,迫使沙皇退位,宣告了共和国的成立。 ”可知这场“起义”推翻了沙皇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因此它是属于资

25、产阶级革命的二月革命,故 B 选项正确。A、C、D 选项不符合二月革命的性质,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 B 选项。20.“(它)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理论。 ”“它”指A. 共产党宣言B. 资政新篇C. 天朝田亩制度D. 四月提纲【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 。依据材料中“唯物主义” 、 “辩证法” 、 “阶级斗争” 、 “共产主义”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内容可知这部著作指的是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 。因此 A 选

26、项正确。B 选项错误, 资政新篇是 1859 年太平天国领导人洪仁玕提出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与题意不符;C 选项错误, 天朝田亩制度是 1853 年太平天国制定的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的代表农民阶级利益的革命纲领,与题意不符;D 选- 12 -项错误, 四月提纲是列宁在二月革命后提出的和平夺取资产阶级政权的革命纲领,与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21.“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在此以后它应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将继续存在” 。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A. 由执政机构变为参政机构B. 由主持机构变为监督机构C. 由立法机构变成协商

27、机构D. 由法律机构变为执行机构【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届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制定了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因此此时政协会议是立法机构;1954 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政协会议只保留了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因此此时政协会议是协商机构,故 C 项正确;政务院是执政机构,故 A 项错误;中央人民政府是主持机构,故 B 项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司法部门,故 D 项错误。2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此后,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在A. 新时期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

28、民政治协商会议B. 1982 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 逐步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答案】D【解析】题干强调民主的法制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虽然有一定关系,但是不够突出,故 A 项错误;1982 年修订宪法是我国法制建设的核心,但是不够全面,故 B 项错误;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属于民主建设,但是不能体现“法制化” ,故 C 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加强立法工作,逐步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了新时期民主建设的法制化,故 D 项正确。23.

29、据统计:1998 年以来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已进行了 6 次以上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85%的农村建立了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90%以上的农村建立了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 13 -小组等组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等普遍展开。这则材料主要说明A. 基层民主进一步加强和扩大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加强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发展D. 直接选举的本质特点得以彰显【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基层民主自治的发展。依据材料“6 次以上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 、 “85%的农村建立了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90%以上的农村建立了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组织,村务公开、

30、民主评议等普遍展开”可知基层民主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壮大,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村民自治等基层民主的发展,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无关;C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民族区域自治;D 选项错误,材料中除了涉及直接选举以外,还是涉及到民主监督的内容,因此该项的概括不全面。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24.“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最早作出这一规定的法律文献是:A. 1912 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1949 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31、会议共同纲领C. 1954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1982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是民族区域制度,依据所学知识 1949 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最早规定实行此制度的,所以选 B 项。A 项没涉及民族区域制度,C、D 不是最早规定民族区域制度的法律文件。考点: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政治建设民族区域政治制度。25.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 ”这一认识是基于周恩来- 14 -A. 号召亚非实行不结盟政策B.

32、 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D. 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求同存异”方针。依据所学可知,1955 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消除了有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恐惧,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周恩来并未号召亚非国家实行不结盟政策,不结盟运动为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倡导建立的国家组织,与题意不符;B 选项错误,周恩来于 1953 年 12 月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国际会议无关;D 选项错误,在 1954 年的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代

33、表团团长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建议,促成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与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26.“今天,中国已经与 167 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这些重要的外交成果的取得,主要是因为A. 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 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C. 改革开放增强了中国综合国力D. 外交工作者的不懈奋斗【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依据材料可知,我国从建国以来直到今日,与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取得了瞩目的外交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且随着时代变

34、化而不断赋予这一原则新的内涵,赢得了世界许多国家的支持,成为我国不断取得外交成就的基础,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走和平发展道路不能全面完整地体现我国的外交方针与内涵;C 选项错误,改革开放的时间为1978 年,在此之前所取得的外交成就与其无关;D 选项错误,外交工作者的奋斗为主观因素,不能作为我国外交成就的取得的主要原因。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27.“双方声明: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 15 -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这个“声明”最有可能是A.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 1972 年中日建交联合声明C. 1972 年中美联合公报

35、D.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该声明反映的是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不谋求地区霸权发展,结合所学可知,该声明是 1972 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内容,故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核心内容是缔约国双方均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集团、行动和措施,缔约一方如果受到第三国的侵略,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与题意不符;B 选项错误,1972 年中日建交联合声明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与题意不符;D 选项错误,2001 年 6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

36、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是一种新型区域合作组织,与题意不符。因此正确答案为 C 选项。28.2009 年以来,在 G20 伦敦峰会和匹兹堡峰会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等场合,中国领导人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同时展开了密集的会见外交和磋商活动。这体现了当前我国外交的新特点是A.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 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活动C.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D. 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答案】B【解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以联合国为中学的多边外交,就是以联合国为中心,坚持联合国宪章,遵守联合国的宗旨与原则,在联合国的统以领导下,尊重独立国

37、家的独立主权,来与多个国家发展外交关系根据题干“在 G20 伦敦峰会和匹兹堡峰会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等场合”可知题意反映的是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活动ACD 与题意无关故选 B29.两霸争雄中说:“两极格局解体后,美苏之间和两大集团之间的全球性军事对抗已- 16 -不复存在,各国综合国力的竞赛将越来越突出,而且日趋激烈。世界主要国家为了在未来多极化格局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都把增强自身的综合国力作为国家战略的核心。 ”这表明新旧格局过渡的主要特点是A. 和平过渡B. 动荡过渡C. 竞争过渡D. 长期过渡【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两极瓦解后的世界政治格局。依据材料可知,两极格局解体后

38、,世界各国都将增强自身综合国力作为国家战略的核心,互相之间不断竞争,以占据有利地位。因此新旧格局过渡以竞争为主要特点,故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各国竞争日趋激烈,因此这一过程不是和平过渡;B 选项错误, “都把增强自身的综合国力作为国家战略的核心” ,提高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科技和政治影响力,各国以交流合作为主,动荡的局面会逐渐减少;D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长期过渡的信息。因此正确答案为 C 选项。30.“20 世纪的 30 年代使我们吸取了一个明确的教训:如果允许侵略行为不受遏制和不遭受反对地继续下去,最终必将导致战争。美国是反对战争的。我们也信守我们所讲的话。因此,我

39、们的不可动摇的目标必然是,使这些导弹不致被用来攻击美国或任何其他国家,并使它们从本半球撤走或者消除掉。 ”这一教训源自( )A. 柏林墙的建立 B. 朝鲜战争 C. 古巴导弹危机 D. 越南战争【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这些导弹不致被用来攻击美国或任何其他国家,并使它们从本半球撤走或者消除掉” ,表明是古巴导弹危机,故 C 正确;AB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C。二、判断题:(正确填正确,错误填错误,5 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31.从汉至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17 -【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依据所学可知,汉代初

40、年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 ,解决王国问题,宋代实行禁军制度、转运使制度、文官政治和通判制度,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从汉代至元朝,通过分割和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因此该题目正确。32.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答案】错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美国 1787 年宪法相关内容,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因此该题目错误。33.日内瓦会议和平解决了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答案】错误【解析】【详解】依据 1954 年日内瓦会议相关所学可知,日内瓦会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和平解决了印度支那问

41、题,但由于与会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析,朝鲜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因此该题目错误。34.列宁在四月提纲中认为,不能采取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答案】正确【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17 年列宁发表四月提纲列宁认为,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因为这样做会同支持临时政府的苏维埃发生对立,会脱离群众。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因此该题目正确。35.下图形象地反映了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状况。 辛丑条约的签订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 18 -【答案】错误【解析】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所以马关条约的签订才是造成这

42、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所以本题说法是错误的。三、材料题:(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36.古往今来,历届中央政府都重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各个时期所采取的政策有继承也有创新,效果各有千秋。阅读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19 -材料三材料四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治者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为了加强实行该制度所形成的统治秩序所采取的配套制度。(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和西汉初期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3)根据材料三,分析元朝推行行省制度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在加强地方管理方面的创新之处以及元朝在地方管理上采取的其它措施。(4)根

43、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施行的制度及其历史意义。【答案】 (1)制度:分封制;措施:推行宗法制。(2)秦朝制度:郡县制;西汉初期制度:郡国并行制(郡国制) 。(3)原因:疆域辽阔;创新:省制的开端;措施:设路、府、州、县,设宣慰司等。(4)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长治久安。- 20 -【解析】【详解】 (1)依据材料一图示可知这一时期是西周时期,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分封制。结合所学可知,其配套措施是宗法制。(2)依

44、据材料二的图示可以看出图中既有郡又有国,结合所学可知,秦代实行的是郡县制,西汉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3)依据材料三的图示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原因是疆域辽阔。结合所学可知,行省制度在加强地方管理方面的创新之处是省制的开端。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在地方管理上采取的其他措施是设路、府、州、县,设宣慰司等。(4)依据材料四的图示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施行的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结合所学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37.2015 年 9 月 1

45、9 日。日本参议院全体会议通过了被指为“故争法案”的系列安保法案。这严重违背日本和平宪法精神,引起了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回顾 20 世纪以来的中日关系,发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安事史可以说是一件不幸中的幸事,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蒋中正(介石)不再被看作是抗击日军的绊脚石,而是具有新使命的民族英雄,领导祖国统一战践抵抗外来侵略。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1949 年苏联在审判日本战俘时,据川岛清少将供认:从 1941 年起 731 部队每年用于实验的人数是 400 到 600 人。排此推算大约有 3000 人死于 731 部队的活体实验。于小军日本侵华罪行若干史料

46、摘编材料三 1972 年 9 月 29 日,日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在北京记者会上宣布:“虽然联合声明中并未提及,但由于日中关系正常化的结果,日台和约己丧失其存续意义,可认为已终止。这是日本政府的见解。 ”大平正芳的谈话使在日的台方人员目瞪口呆。有些人竟大声谴责日本政府。当日午后,台湾“外交部”发出对日断交声明。台日“断文”30 年东京最长的一日材料四根据日本观光厅发布的最新数据2015 年 l 至 10 月,到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达到 42837 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大约一倍,成为日本获大旅游客源。2015 年 7 月至 9月,人均旅游文出为 28 万日元(约合 14870 元人民币) ,比上

47、年同期增加 19%。而自- 21 -1979 年开始中日经济关系有了突破性进展。到 2004 年中日货易额首次超过美日贸易,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陈景彦喜优并存中日建文以来的历史回眸材料五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9 日发布的消息,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 12 次会议经过 4 日至 6 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的评审后,决定为世界记忆名录新增47 个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 ;而日本文部省科学副大臣义家弘介 19日则表示对此事不满、中方则表示,这是作为历史而决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献汇偏请回答:(1)材料一中说蒋介石承担了“领导祖国统一战线抵抗外来侵略”的使命,请举例印证

48、这一说法。据材料二分析日军侵华战争方式有何特点?(2)据材料三指出“台方人员目瞪口呆”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这一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深远意义。(4)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大屠杀档案 “申遗”的重要意义。综合上述材料,你对 20 世纪以来中日关系的发展有何重要认识?【答案】 (1)举例:领导全国抗战(组织淞沪会战、徐州会战等均可) (2 分) ;特点:细菌战、毒气战(2 分)(2)原因:中日建交;(1 分)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正常化(2 分)(3)意义:有利于中日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有利于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

49、定。(2 分)(4)意义: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追怀历史,珍惜和平。 (任答一点,1 分)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认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中日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应加强国际合作,寻求互信和共同的战略利益。 (任答一点,1 分)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举例,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战役角度进行作答。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的关键词“活体实验” “731 部队” ,结合所学知识不难进行作答。- 22 -(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三的关键词“1972 年” 、 “日台和约已丧失其存续意义” ,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即可。第二小问直接原因,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作答即可。(3)根据材料四“到 2004 年中日贸易额首次超过美日贸易,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可以得出促进了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另外,作为亚洲和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