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陶诗的自然美陶诗的美在于真,也就是自然。这同他的思想、生活和为人是完全一致的。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真率而又自然。 五柳先生传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 ”这表明了他的创作态度。他写诗只是自娱而非娱人,更不是为了迁就人。他的诗都是示志之作,不为时论所拘,没有得失的考虑。正如宋人黄彻所说:“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
2、”陶渊明爱的是自然,求的是自然,自然就是他最高的美学理想。朱熹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 ”这正道出了陶诗的风格特点。陶渊明的诗和生活完全打成一片,正如宋代施德操所说:“渊明随其所见,指点成诗,见花即道花,遇竹即说竹,更无一毫作为。 ”他似乎无意写诗,只是从生活中领悟到一点道理,产生了一种感情,蕴含在心灵深处,一旦受到外力的诱发,便采取了诗的形式,像泉水一样流溢出来。陶诗纯以自然本色取胜,它的美是朴素美。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词藻。如“种豆南山下” “今日天气佳” “秋菊有佳色” “日暮天无云” ,全都明白如话,好像绘画中的白描,另有一种使人
3、赏心悦目的韵味。然而,如果仅仅是朴素平淡,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陶诗的好处是朴素中见豪华,平淡中有瑰奇。陶诗完美地统一了朴素与豪华、平淡与瑰奇这些对立的审美范畴,达到了自然化的境地,陶诗独特的艺术成就即在于此。陶诗所描写的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这些在别人看来平平淡谈的东西,一经诗人笔触,就给人以新鲜的感觉。例如:“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和郭主簿二首 )写夏日闲居的恬适心情, “贮”字用得多么有趣,好像凉爽都贮存在林下,随时可以汲取一样。南风也体贴人意,为人撩开衣襟送来凉意。陶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和雕凿的,只是不露痕迹,自然得很。例如杂诗
4、十二首屡次写时光的流逝,一日“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二日“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三日“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四日“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五日“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 ,六日“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七日“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 。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句表达,都锤炼得十分精粹。掷人而去的日月,不肯待人的岁月,催人老的四时,都被赋予了生命。那“待”字、 “掷”字、 “催”字下得何等有力!“去去转欲速” ,是说越到老年时间过得越快;“前途渐就窄” ,是说越到老年人生的道路越窄,都是体验深、容量大、言简意赅的诗句。 “壑舟”二句用庄子大宗师的典故,也极其自然。如果没有高
5、度的驾御语言的技巧,怎么能将诗写到这样纯熟自然的地步!陶诗富有哲理,但不是抽象枯燥的哲学说教。他的诗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些朴素自然的诗句,都像格言一样,言浅意深,发人深思。清人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说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 ,是很中肯的评论。在中国古代的诗人里,陶渊明应该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思想和为人确有令人不能不钦佩的地方。他的自然、朴素和淳真所带来的艺术魅力,决非那些“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 2 -句之奇”的时髦作品所能比拟的。(节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
6、确的一项是(3 分)A陶渊明写诗主要是为了自娱、示志,这种创作态度受到后人黄彻、朱熹的肯定。B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全都明白如话,好像绘画中的白描,令人感到赏心悦目。C陶渊明所处的时代,作品讲求对偶辞采,他独树一帜的风格受到时人的推崇。D陶渊明即使描写寻常景物,也带有盎然的生趣,这与其诗和生活完全相融有关。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文章举杂诗十二首的例子,是为说明陶渊明也意图追求诗句的精巧。B. 文章旨在阐述陶诗的自然美,并从取材、语言、说理三方面进行论述。C. 由潘德舆的话可知,陶渊明能从万物之中体悟哲理,并能把它写成诗句。D. 文章按“总分总”展开,先总说风格,
7、再具体分析,最后总结升华。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我们在陶诗中很难看到雕琢的痕迹,既因为陶渊明写诗力图朴素,也因为其技巧圆融,作品浑然天成。B. 陶渊明爱自然,求自然,所以他把凡常事物拿来作诗,寻常景象借来析理,力图一振当时靡丽的文风。C. 陶渊明的自然美,在语言上表现为不露痕迹,自然精粹,这更见其对语言锤炼和雕琢的高深。D. 陶诗统一了朴素与豪华、平淡与瑰奇这些对立的审美范畴,达到了自然化的境界,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成就。(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城里乡下刘平焉瓜两口子有一个梦想:在城里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8、很多农民工都有这个梦想。他们这个梦想是两年前萌发的,那时他们已经攒了 5 万元。焉瓜就对老婆翠玉说:“我们都努力挣钱,争取过几年在城里买一套房子。”翠玉说:“嗯。努力。”现在,他们有 23 万元了。焉瓜在建筑工地开塔吊,每个月可以挣 6000 元钱。翠玉在制衣厂上班,每个月有 3000多元收入。他们租住在一套 30 多平方米的房子里,狭小拥挤,但每个月租金要 1000 元。为了实现梦想,焉瓜和翠玉结婚 4 年还没有要孩子,他们打算在城里买了房子后再要孩子。他们都认为,只有在城里,孩子才会有一个好的未来。每个月存 5000 元钱,雷打不动。焉瓜原来抽 8 元一盒的烟,3 天两盒,后来翠玉说:“不
9、想买房子,你想咋抽就咋抽。”焉瓜一咬牙,就把烟戒了。焉瓜和翠玉开始往房产中介跑,买不起新房子,他们打算按揭一套二手房。家里老人一直在催他们要孩子,他们觉得该买房子了。掐算着手里的钱,又想买面积稍微大一点的,焉瓜和翠玉心里很纠结。后来他们终于看中了桂苑小区一套 90 平方米的房子,6 楼,电梯房,房主是姓李的老太太。小区附近有学校、超市,生活、娃娃读书都方便,可首付要 32 万。焉瓜嘴甜,说:“李阿姨!再少点?”老太太摇摇头:“这个价,已经很低了。”琢磨了半天,焉瓜和翠玉有了办法,把老家的房子卖了!- 3 -老家的房子带个小院子,5 间青砖瓦房,篱笆墙上爬满牵牛花,院门口,有一颗大香椿树。每年春
10、天,牵牛花开出白色小花,香椿发出嫩芽。老娘喜欢用香椿芽炒鸡蛋、煮苕菜,好吃。焉瓜和翠玉进城后,老房子就老娘一个人住。焉瓜和翠玉商量,卖了老房子,就把老娘接到城里住,以后有孩子了,也有人带。焉瓜回去和老娘商量,老娘有些舍不得,但还是顺了焉瓜的想法。焉瓜用手机拍了一些小院子的照片发到网上,还专门拍了香椿树的照片。焉瓜把照片发到网上,标价 15 万元。焉瓜想,13 万也卖。隔三差五就有人打电话联系,高的出价八九万,低的,出价 6 万,因为价钱不合适,都没成。焉瓜知道他们不是真心要买,那个小院子怎么也值 13 万。“这些人,巴不得白送给他们。”翠玉说。焉瓜又接到一个男人的电话,出价 11 万,还提出明
11、天去看看老房子,再最后定价钱。焉瓜感觉这个人好像是真心要买,约好时间,向工地请了假,第二天就早早回去等着了,3个人,一对中年夫妻,还有一个,竟然是桂苑小区那个房主李老太太。中年夫妻都喊李老太太“妈”。他们对小院子很满意,特别喜欢院门口那棵香椿树。一番讨价还价,他们出价 13 万。一个月后,焉瓜和翠玉就拿到了桂苑小区那套房子的产权证。他们离开那套狭小拥挤的出租房,带着老娘搬进了繁花似锦的桂苑小区。而乡下那个熟悉的小院子,也成了别人养老的地方。那天晚上焉瓜和翠玉都很高兴,他们心里都有一种新鲜的归属感。焉瓜抚摸着鲜红的产权证,说:“我们是城里人啦?”翠玉说:“当然是城里人啦!”老娘在厨房里做着好吃的
12、。焉瓜和翠玉也打算要孩子了。偶尔,焉瓜会想起李老太太。他想,城里人咋会喜欢到乡下过日子呢?焉瓜喜欢城里的日子。只是,焉瓜常常想起老家院门口那棵香椿树。(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 第 16 期)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小说虽短,但情节也有波折,如写焉瓜两口子梦想在城里买房,但存钱不够,琢磨着要卖掉老家的房子,就是卖房也有小波折。B小说通过对老家“牵中花、香椿树”等自然环境的描写,既显示了乡村自然环境之美,又反衬了城里育人环境的优越。C“不想买房子,想咋抽就咋抽”,对人物语言的描写。表现女主人公为了攒钱在城里买房子,希望丈夫少抽烟的心理。D小说中香椿树对
13、故事情节的展开起着很大的作用:既体现着老房子的独特之处,又是买房人喜欢的原因;还寄托着焉瓜对老家的情感。5小说中焉瓜的形象有哪些主要特征?请简要分析。(6 分)6小说以“城里乡下”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79 题。材料一:在线教育市场需求升温。这种升温一方面在于在线教育类产品是面向家长市场,但体验者却是孩子的这样的一种用户错位的产品,因此它需要准确切中家长的心理需求,当前,中产阶层家庭队伍逐步壮大,对子女教育投入见涨,许多家长为了避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愿意为孩子的教育下血本。而中产阶层对于知识、阶
14、层与未来的焦虑往往会压在下一代身上,- 4 -导致在线教育市场尤其是基础教育需求也逐步庞大。数据显示 ,目前国内处于基础教育的人口接近 1.8 亿,预计到了 2020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100 亿元。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指出,相较于传统线下教育,在线教育在这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它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学习时间碎片化的需求,提升了学习效率。在线教育还可以跨越由地域等方面因素造成的教育资源不平等分配问题,使教育资源共享化,降低了学习的门槛。在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随着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之前被紧紧封锁在学校围墙之内的知识信息,正在通过在线教育
15、的形式被广泛传播出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介绍,一对一直播、一对多直播及录播相结合等多种在线教育形式,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尤其是近几年盛行的在线教育直播课程,更是受到不同群体的欢迎。在线教育直播课程不再是老师们自说自话的单方面授课形式,而是有了交流、分享的过程,这无疑提高了学习效果。“同时,在线教育机构在运营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房租等成本,使得在线教育体现出价格优势。 ”熊丙奇认为。搜狐网 2017 年 08 月18 日材料二:近段时间, “小猿搜题”涉不雅内容,指控“作业帮”蓄意抹黑陷害,两大在线教育平台激烈开打,再次将人们的视野拉回到这个已经被业内冷落许久的行业,隐藏在其
16、背后的乱象及问题也浮出水面。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程方平认为,健全行业自律不失为一剂良方。 “我国可以建立一个行业内部的权威认证机构。 ”它们的主要责任是,对在线教育机构的教学成果进行追踪认定,不管是颁发的相关证书,还是作出的效果评价,都是真实而有效的。 “该认证机构作为第三方,与在线教育机构和学员之间都不存在利益瓜葛,作出的评判可信度较高,但若该认证机构有失公允,则要负一定责任。 ”程方平解释说。对于建立权威认证机构,姚建龙认为可以借鉴,他建议我国建立完善有序的行业规则,帮助行业内部自查自纠,提高行业积极性。储朝晖指出,建立公正客观的行业标准,就要明确奖惩规则,对有良知的在线教育机构应积极鼓励,
17、对粗制滥造、剽窃盗版甚至冒用他人名声宣传的,应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采取零容忍态度。“除此之外,我国在线教育的教学质量不高,也成为制约在线教育发展的因素。 ”储朝晖建议,应当把握“内容为王”的原则,优秀教师和优秀内容才是在线教育发展的保证,才会有市场。熊丙奇认为,在线教育行业知识库体系庞大,专业多且层次深,因此行业内部需要注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鼓励行业协会创建一套丰富的知识库体系,丰富在线课程的种类及内容,让整个行业受益。新华网 2017 年 08 月 15日材料三:如果要从源头抓起,准入资质是第一道环节。程方平认为:“教育服务与其他社会服务类机构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线教育机构还具有教书育人的责任
18、,因此,教育机构不能以纯商业模式运作,工商注册管理和教育部门的双重认定方能取得办学资格,不仅不能放松,还需要严管才行。 ”姚建龙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出台在线教育培训法,在立法上明确主管部门和相关协调部- 5 -门,齐抓共管,多措并举,共同治理。完善在线教育的资质审核,规范相关手续流程,加强对在线教育机构的审查,不仅要依法依规有序发展,还应将其子公司、分公司、加盟店等纳入审查范围,争取将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位。程方平也建议,应当在立法上明确在线教育教师的资格认证标准,从事在线教育的教师都要经过互联网和教育方面的培训,获得相关资质证书才能进行授课。“大力发展在线教育,不仅是社会的进步,更是时代的要求,因
19、此立法上对此也应该加以鼓励,要制定相关的鼓励性政策。 ”姚建龙建议,应当将教育法第六十六条加以细化,增强我国的网络环境建设,打造更有利于信息化教育的发展环境,政府也应当加大对在线教育的投入,对发展优良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建设一批质量优、口碑好的在线教育品牌。新华网 2017 年 08 月15 日7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在线教育市场需求升温与当前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化及中产阶层队伍对知识、阶层与未来的焦 虑密切相关。B. 在线教育依托越来越高的互联网普及率,广泛地传播知识信息,有利于扩大教育影响面。C. 与传统线下教育相比,在线教育可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提高学习
20、效率、改变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状况。D. 在线教育直播课程作为近年盛行的一种在线教育形式,将用户纳入交流分享过程,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材料一从外部客观条件的变化和在线教育自身的优势两个角度,探讨了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扩 大的原因。B. 发展在线教育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政府应当加大对在线教育的投入,支持建设一 批良好的品牌。C. 依法依规对在线教育的规范管理,主要体现在机构资质审核和教师资格认证,以及鼓励性政策等方面。D. 多种在线教育形式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重点是形式创新,提供个性化服务,兼顾课程种类及内容。 9. 根据
21、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在线教育行业自我完善发展的具体可行措施。 (6 分)二、古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6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
22、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
23、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10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凌万顷之茫然。 茫然:旷远的样子 B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身体斜着坐C击空明兮溯流光。 空明:月光下的清波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享有1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
24、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B朔,农历每月初一;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C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他的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用于上对下、长对幼的称呼。D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为二十八组,称为“二十八宿”。“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赤壁赋中第一段写夜游赤壁,月夜泛舟,把酒诵诗,“遗世”“羽化”、超然旷达的快乐情感油然而生。B 赤壁赋联想古人古事,借以抒发内心的愤懑,表现了诗人超然独立、不计得失
25、的情怀。C主客对话,先悲后乐,既有哀怨消极,也有豁达乐观。D 赤壁赋写曹操横槊赋诗,慨叹自己被贬谪黄州,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无限同情。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分)(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小题。岁夜咏怀刘禹锡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注】元和十四年(公元 819 年),刘禹锡老
26、母病逝,在护送寻柩过衡阳时又接到好友柳宗元去世的消息。诗人闻讯异常悲痛,写下许多悼友之作,岁夜咏怀即是其一。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首联一反常情,写自己多年来坎坷,不得意,即使新年来临也不会有新的希望了。B. 颈联说自己闲居、自由自在,只一味想长寿;表面写自己的颓伤,实是饱含愤激。C. 尾联写年年春色皆同,幽居也如此;实指春天有没有无所谓,体现了诗人的淡定。D. 此诗表面上写诗人的平静、闲适,甚至有些颓伤;但真正隐透出诗人极端的苦闷。15. 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试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
27、空缺部分。(每空 0.5 分,共 6 分)(1) 归园田居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的句子:“ , 。 ” (2)王维在使至塞上中, “ , ”两句写到达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统帅正在边防前线。(3)在诗经氓中的女主人解释自己推迟婚期的原因的两句是“ ,。 ”(4)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 , 。 ”否定了老庄“齐死生“的观点,树立了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的生命意识。(5)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 , ”与“无限风光在险峰”有异曲同工之妙。(6)李商隐在无题中,作者通过书信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自己情感的诗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
28、文字,完成 1719 题。(9 分)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 ,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 ,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 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
29、婀娜”。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 ,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 8 -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行云
30、流水 信马由缰 相得益彰 悠然自得B. 行云流水 信手拈来 浑然天成 悠然自得C. 天衣无缝 信手拈来 相得益彰 泰然自若D. 天衣无缝 信马由缰 浑然天成 泰然自若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B. 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C. 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D. 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不仅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B. 这不
31、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C. 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D. 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20. 下面是某市某中学读书节活动学生会发给莫言先生的邀请函的正文,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或不简明,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5 分)我校第五届读书节将于 2019 年 2 月 25 日至 2 月 28 日举行。作为家乡学子,我们特向您发出鼎力邀请,恭请您莅临指导并给广大莘莘学子
32、发表演讲。虽然您现在已是炙手可热的公众人物,事务繁忙,但我们仍十分期盼您的惠顾,请您不要辜负大家的期望。 21下面是语言现象的图示框架,请根据图示概述语言现象的基本特征,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50 个字。(6 分)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走进校园,经常看见这样的楼名:文质楼、兰蕙楼、勤耕楼、明理楼、搏毅楼、行知楼、笃学楼、博约楼、致远楼、厚德楼、思齐楼、凌云楼、慧中楼、慧品楼、慧心楼看到这些楼名,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从中选出两三个楼名确定立意,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9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33、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字。高一语文期末考参考答案1.D(A 项,朱熹阐述的是陶诗的风格特点;B“全都明白如话”指称的是所举例证而非其所有的诗;C 项, “受到时人推崇”于文无据。 )2.A(A 项,是为证明陶渊明技巧高超,不露痕迹,诗歌纯熟自然。 )3.B(B 项,力图一振当时靡丽的文风与陶渊明“不存祈誉之心” “无心于非誉”的心境不符)4.B【解析】“反衬了城里育人环境的优越”错误。5勤劳努力。如他在建筑工地开塔吊,辛勤、努力地工作。有梦想。如他梦想在城里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变成城里人,并最终得以实现。节俭律己。如他“一咬牙,就把烟戒了”。做事不专断,能够征求家人意见。如他遇到事
34、情跟妻子商量,卖老房子跟母亲商量。(每点 2 分,答出 3 点给 6 分)6以“城里乡下”为标题,对比手法鲜明,直接揭示了当今社会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环境。以“城里乡下”为标题,突出了城里人和乡下人不同的生活追求。以“城里乡下”为标题,引发读者对应选择怎样的生活环境的思考,余味无穷。(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7.C【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析】C 项“改变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状况”说法不正确,原文说“在线教育还可以跨越因地域等方面因素造成的教育资源不平等分配问题,使教育资源共享化,降低了学习的门槛”,这里的“跨越”意味着突破限制,与过去的线下教育、线下课堂相比,在线教育由于
35、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所以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由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带来的后果,但不意味着它能“改变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状况”。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是一个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相关的复杂问题,且“教育资源”包括的方面有许多。A 项根据材料一第 1 段可知,B 项根据材料一第 2、3 段提炼,D 项根据材料一第 4 段概括。8.D 【考点】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析】D 项,“重点是形式创新,提供个性化服务”不恰当,根据材料二第 4 段“应当把握内容为王的原则”及第 5 段内容可知,重点是优秀的教师和优秀的内容。9. 1、健全行业自律:建立行业内部的权威认证机构;建立
36、完善行业标准,明确奖惩规则(3 分)。 2、加强知识内容体系建构,丰富课程种类及内容,培育优秀教师团队(3 分)。【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和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析】本题答题信息区间在材料二。注意题干中“自我完善发展”的限制。材料二主要谈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二、三两段主要谈健全行业自律的问题,具体又分为两个措施:第二段中,程方平提出的具体措施是建立行业内部的权威认证机构;第三段,姚建龙和储朝晖又提出建立完善客观的行业标准的问题。第四、五两段,谈另一方面的措施,即从在线教育的教学质量方面着手,对教学课程的内容和教师提出具体措施。- 10 -10.B 危:端正11.C “字用于上
37、对下、长对幼的称呼”错。古人在名、字、号的用法上很讲究。名一般用于自称,或上对下、长对幼的称呼;字、号用于下对上,或尊敬对方;平辈之间,只有很熟悉的情况下互相称名。12.D “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无限同情”错,而是对生命的短暂和自己的渺小的感慨。13.(1)箫声犹如哀怨像是思慕,像在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凄切、悠长,像细线一样不断绝,使深谷里的蛟龙起舞,使孤舟里的寡妇哭泣。 (缕,细线;舞:使动,泣:使动,嫠妇:寡妇。1 点 1 分,句意通顺,1 分。 )(2)何况我和你在江中捕鱼在沙洲上砍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叶小船,端着酒杯互相劝酒。(渔樵于江诸之上,状后;侣,友,意动用法,
38、以为伴侣,以为朋友;相属:相互劝酒。1 点 1 分,句意通顺,1 分。 )14. C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 ABC 考核诗歌的内容,D 项考核情感, C 项“体现诗人的淡定“错误,应是对自然界的春天无所谓,但对于政治的春天却是渴望的,只可惜看不到,表现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15. 对过往坎坷命运的愤慨。首联写自己多年来就在坎坷不得意中渡过,新的一
39、年又当如何呢?言外之意是不会有新的希望了,由此体现了对命运坎坷的愤慨与无奈。(2 分)对众友早逝的哀痛,尤其是对挚友柳宗元的痛悼。诗中说“而今有几多”,用反问写出了朋友只剩下几个人了,以此表达对逝世朋友的哀痛。(根据注释可知,主要表达出对挚友柳宗元逝世的痛悼。)(2 分)对国家颓败的伤感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苦闷。末联写年年春色如故,在贬谪幽居时也是如此。表面似乎是表现诗人的平静、闲适,但字里行间隐透出诗人的伤感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极端苦闷。(2 分)【解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
40、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注意根据首联的“不得意” “又如何”可见诗人“对过往坎坷命运的愤慨” ;通过第二联中的“同游者” “有几多”和注释中的“悼友之作”可知“对众友早逝的哀痛”之情;最后两联表面似乎是表现诗人的平静、闲适,但字里行间隐透出诗人的伤感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极端苦闷。16.(1)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2)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3)匪我愆期 子无良媒(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5)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6)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17.B【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
41、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天衣无缝:比喻诗文等没有破绽。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信马由缰: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走动。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 11 -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悠然自得:形容自由清闲、心情舒畅。泰然自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18.D【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
42、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从逻辑关系上看,应是因果关系。而“进而”表递进;“因此”才表因果。从上下文逻辑意脉贯通上看,先言“端整沉着”,后表“颇具跌宕摇曳之姿”。19. D【解析】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此句必须有主语“这”与上文衔接,排除 AC;同时,“鲜明可感的内容”是“浓烈的情感抒发”的直接表现,排除 AB。20. 参考答案“鼎力”改为“诚挚”或删去。“莘莘学子”改为“同学” 。“炙手可热”改为“蜚声中外” 。“惠顾”改为“光临” 。“请您不要辜负大家的期望”删除。【解析】解答此类邀请函的题目,要求语言运用上要简明、得体。
43、 “鼎力”是敬辞,用于自己不妥。 “莘莘学子”表示众多学生,不能与“广大”并列使用。 “炙手可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用在这里显然不当。 “惠顾”是用于商店对顾客,此处用来欢迎莫言先生也不妥当。“请您不要辜负大家的期望”不符合邀请函用语。21. 听说是前提,读写是基础;听和读是接受信息,说和写是发表信息;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3 句各 2 分,共 6 分。)【解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听说”读写”的上面分别是前提和基础,故可得“听说是前提”,读写是基础;听读下面是“接受”,说写下面是“发表”,故可得出“听和读是接受信息”,“ 说和写是发表信息”;“接受”“发表”之间的箭头
44、是相互的,故可得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是相互促进的。22. 【写作提示】材料列举了校园里常见的 15 个楼名。这些楼名体现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更从不同侧面对学生的行为养成、意志品质、理想抱负提出了要求。这是个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要求学生从所列楼名中选出两三个楼名确定立意。本题立意的关键是,首先要明确每个楼名的含义,如“兰蕙楼”取自“兰蕙居空谷,纤尘染不沾”,意即蕙质兰心,纯洁高雅;“博约楼”意取梅尧臣诗句“次第极言笑,左右排图书,终日欣博约,贬异正则扶”,意为博文约礼,就是广求学问,恪守礼法。明确了楼名的含义,然后合理选择有逻辑关联的楼名进行组合。其方法是把意义相关的楼名组合在一起,然后对这几个楼
45、名的内涵进行概括提炼,从而确定立意。由于组合的方式有很多种,立意的角度也灵活多变,便于学生根据自己己有的知识储备和特长尽情发挥。例如选择文质楼、兰蕙楼、博约楼为一组,可以从“自身修养”的角度立意:男生要做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女生要做纯洁高雅的东方淑女,广求学问,恪守礼法;如果选择明理楼、思齐楼、厚德楼为一组,可以从“立德树人”的角度立意:远离愚昧,做一个知书达理、积极进取、品德高尚的新时期青年;如果选择勤耕楼、行知楼、搏毅楼为一组,可以从“勤奋好学”的角度立意:既要勤学苦练,又要勇于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养成乐学善学、毅力超群的良好品质;如果选择笃学楼、致远楼、凌云楼为一组,则可以从“志存高
46、远”的角度立意:当代中学生应该胸怀鸿鹄之志,目光长远,大有作为。从命题设问上看,写作本题宜首选议论文体,结构形式以并列式为佳。在审题立意时,谨防罔顾驱动“任务”,只是简单地从一个侧面大做文章,致使偏离题意;更不能全然不顾题目中提供的关键词,另起炉灶,自行其是。例文明德以修身 厚德而行知- 12 -走进校园,空气中弥漫着阵阵墨香,诗卷之气盈入心中。放眼望去,亭台,回廊,浮雕,园林,无不充满智慧。即使是那一个个小小的楼名,也都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迪。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身为学子,不论出身、相貌、才情,都应以德为首。无德之人,难成大器。我国自古重品
47、德。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以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把道德作为重要标准。因为品行之重,不但关乎个人的前途命运,更关乎江山社稷的安危存亡。魏征为国荐贤,敢言直谏;岳飞精忠报国,不畏奸邪,传为千古佳话。而李斯妒杀韩非,玷污一世英名;秦桧结纳私党,陷害忠良,被千夫所指,万人唾弃。思及今人,自当心忧天下,胸存懿德,践行“仁义礼智信”,提高自身修养。待师以敬,待友以诚,孝亲尊长,三省吾身,以美德立于天地之间。看到“行知楼”,不禁让我想起了礼记中的“格物致知”。学习,不应浅尝辄止,走马观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应从实践中探求真知。远古时期,人们认知能力低下,更没有如今这般丰富的知识资源。我们的祖先正是在不
48、断的实践中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搜集、整理资料,修先人之古籍,终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而那些文学巨擘也不是蜗居在小小斗室里完成鸿篇巨制的。只有体味生活,才会在文章中描摹人生百味。现代作家余秋雨,辞去北京工作,抛下政治、社会地位,去大漠中看古战场,去甘肃观莫高窟,渡赵州桥,游历三峡,只一身破衣,足迹遍及文化古迹,历尽艰辛,终于酿出了醇美的文化苦旅。阅万卷书,行千里路,才能获取真知,成就大业。然而,懂得了“厚德”与“知行合一”还不够,还需辅以坚定的志向,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忍。大雪封山,而宋濂仍然“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只为求得老师的指点。看到老师不高兴,他就站在一旁,耐心等待。等到老师脸色好些,便屈身恭敬讨教,终于登堂入室,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受到万人敬仰。纵观历史,有多少人像宋濂那样,不慕锦衣华服,一心向学,矢志不渝;锲而不舍,名就功成。“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们生来恰似璞玉,只有不断地磨砺、修正,才能变得圆润、华美。正像古诗所云:“玉藏璞内少人知,识者难逢叹数奇。有日琢磨成大器,惟期卞氏献丹墀。”凡欲成为国之栋梁者,务必谨记:明德以修身,笃志而行知。【点评】作者开篇由校园场景引出话题,扣题严谨,自然亲切,充满生活气息。文章重点从“厚德”“知行”“搏毅”三个角度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