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9春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1122571 上传时间:2019-05-0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4.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9春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开卷导读,英法等侵略者的坚船利炮把我的子民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他们发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呐喊;轰轰烈烈的农民战争再一次震撼了他们,洋务官员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旗号下,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许多仁人志士把目光投向日本,企图学习日本的方法使我强大,然而结果却失败了。这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积贫积弱使我无法自立于东方之滨,我要重新站起,不仅需要强壮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强大的精神支柱。在一代又一代子民前仆后继的努力下,我终于醒了。 我是谁? 我是一条刚刚苏醒的东方巨龙中国!,单元时空坐标,本单元主要介绍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以及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1

2、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开启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潮流;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发起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维新思想形成并发展,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展,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1915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正统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单元知识预览,第十四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新课情境导入,学习目标诠解,课前自主学习,一、“开眼看世界”

3、 1背景:英国鸦片走私船开始频繁出没于中国东南海域,清朝君臣对英国等“岛夷”的情况一无所知。 2概况:,四洲志,师夷长技以制夷,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 2代表人物:清政府内部形成以曾国藩、李鸿章、_为代表的洋务派。 3主张: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_”的思想。 4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_历程的第一步。,左宗棠,师夷长技以自强,近代化,三、维新变法思想 1早期维新思想: (1)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_的产生。 (2)代表:_、郑观应等。 (3)主张: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_;文化

4、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_制度。 (4)评价:未能形成完整理论,也未能付诸实践。,资本主义,王韬,商战,君主立宪,2维新变法思想(19世纪90年代初): (1)代表人物及主张。 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撰写_和孔子改制考。他的思想有力地抨击了封建顽固势力,被称为“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梁启超:发表_,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严复: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2)实践:1898年,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光绪帝实行变法,这就是_。 (3)影响:起到_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

5、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新学伪经考,变法通议,戊戌变法,思想启蒙,助学助记 【素养透视】 通过学习林则徐、魏源敢于面对现实、冲破樊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爱国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 【图解识记】 地主阶级三个派别对西学的态度及目的,【思维点拨】 早期维新派认识到向西方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器物”层次,必须上升到经济、文化思想和政治制度领域,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但是,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更没有付诸实际行动。 【易错提醒】 洋务派维护封建制度和思想文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

6、教育制度,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根源在于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课堂探究研析,材料一 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为了对抗顽固派在基本理论问题上的挑战,终于结晶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高度概括的理论模式。 雷颐取静集,探究主题1 “中体西用”思想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材料二 “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

7、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问题】(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解读】第(1)问,据材料“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可知其变化;据“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计”可知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是内忧外患。第(2)问,材料一说明“中体西用”是地主阶级

8、救亡图存的努力;洋务派的目的是挽救封建统治;材料二说明在封建势力异常强大的情况下,“中体西用”的提出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结合史实可知,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只限于学习技术器物层面,并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任务。,【结论】(1)变化:从引进军事技术到全面学习科学技术。 背景:清政府的内外危机: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民族危机日益加剧,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的统治;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师夷长技”思想的启迪。 (2)评价:积极: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的提出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 局限:只限于学习器物,导致其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任务。,材料一 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

9、不冲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小夷也。惟皇上振刷纪纲,一转移间耳,此无待于夷者也。至于军旅之事,船坚炮利不如夷,有进无退不如夷。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制洋器议,探究主题2 维新变法思想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材料二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问题】(1)与传统的“华夷观”相比,材料一的作者是如何认识西方的?

10、(2)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本特点。康有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张上有何具体体现? 【解读】第(1)问由材料中“船坚炮利不如夷,有进无退不如夷”可知认识到西方的先进。第(2)问,由材料中“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回答基本特点。“具体体现”从康有为维新思想内容出发。 【结论】(1)认识:从鄙视西方到认识到西方先进。 (2)特点:借助封建传统文化,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体现:主张废除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材料 清代新建的书院达781所,其中民办占9.65%,官办占78.74%,其他占11.61%。洋务运动后,书院“假西学为中学之助,即以每穷西学

11、之源”“西学自当以中学为本而提纲挈领”。在晚清重臣张之洞设立的经心、尊经、广雅等书院中,传统经史之学占主要地位,也逐渐传播西学。甲午战后,书院仍然固守传统教育模式,以经史之学为主,以培养科举人才为取向,落后于时代需要。1901年,清廷再次发布上谕,改书院为学堂。至此,书院开始退出历史舞台,被学堂及新式学校所替代。 韩凌燕传统书院在近代的变革等,探究主题3 从书院看近代思想变迁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问题】(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书院教育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书院教育变迁的影响。 【解读】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民办占9.65%,官

12、办占78.74%”得出政府主导;据“传统经史之学占主要地位,也逐渐传播西学”“书院仍然固守传统教育模式,以经史之学为主,以培养科举人才为取向”得出书院教学内容以传统儒家经典为主,兼习西学;据材料“清廷再次发布上谕,改书院为学堂。至此,书院开始退出历史舞台,被学堂及新式学校所替代”可知后期传统书院被新式学校替代。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时代背景思考即可。 第(2)问是影响类题目,答题角度要全,在整合答案时注意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阐述。,【结论】(1)特点:政府主导;教学内容以传统儒家经典为主,兼习西学;后期传统书院逐渐被新式学校替代。 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洋务思潮、维新思潮等对西学的传播;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 (2)影响:打破传统教育格局;传播近代科学文化;推动新式人才涌现;有利于近代化的展开;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