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2018届高三历史11月联考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1123764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咸宁市2018届高三历史11月联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北省咸宁市2018届高三历史11月联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北省咸宁市2018届高三历史11月联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北省咸宁市2018届高三历史11月联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北省咸宁市2018届高三历史11月联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咸宁市 2018 届高三重点高中 11 月联考历史试卷第 I 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张岂之的中国历史先秦卷记载:前 707 年,周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便与周兵戎相见,战斗中郑军“射中王肩” 。这实质上A. 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B. 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C. 反映了春秋战国礼乐制度崩溃D. 承认了郑庄公社会地位的提升【答案】C【解析】题干中所记载的周桓王和郑庄公之间的关系是天子和诸侯之间的关系,根据题干所述的内容可知,郑庄公在挑战周桓

2、公的权威,故选 C;A 与题意无关,BD 的表述不是实质,故排除 ABD。点睛:这一题的解题关键是审题,因为问的是“实质” ,所以考生要根据题干所述的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审题至关重要;另外还要注意理解“礼乐制度”的含义。2. 汉和帝永元十三年诏曰:“幽、并、凉州,户日率少,边役众剧,束修良吏,进仕路狭。抚接夷狄,以人为本。其令缘边郡,日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 ”这样做目的是A. 建立有效的人才选拔制度B. 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C. 打破贵族垄断选官的局面D. 缓和矛盾,稳定边疆【答案】D- 2 -点睛:这一题的解题关键是要读懂

3、题干中的信息,对于文言文阅读,有时不一定非要逐字去解释,而是从中找到跟所学知识相通的字句,这一题中的“幽、并、凉州” “进仕路狭” 、“其令缘边郡” “岁举孝廉”等即可得出这段材料是说,政府要在边境地区实行察举制,这样就可以把问题迎刃而解了。3. 余少祥中国古代巡视制度考略指出,汉代的刺史六条问事 、隋代的刺史巡察六条 、唐代巡察六条以及明代的出巡相见礼仪 、 奏请差点 、 巡历事例等,都是专门的巡察法规。这说明中国古代A. 重视巡视立法建设B. 巡察方法灵活多样C. 官员选拔条件严格D. 巡视程序非常复杂【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刺史六条问事 、 刺史巡察六条 、 巡察六条 、 出巡相见礼仪

4、 、 奏请差点 、 巡历事例等都是关于巡察的法规,所以说明古代中国重视这方面的立法建设,故选 A;题干中的内容主要不是巡察方式和程序,故排除 BD;C 与题意无关,故排除。4. 朱子语类写道:“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朱熹的主要目的是A. 主张君权神授B. 阐述宗教哲学C. 维护封建道德D. 规范人际关系【答案】C【解析】题干中朱熹的观点中的“其”就是“理” , “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是说“理”就是三纲五常,所以可以推论出 C 就是正确答案;AB 与题干无关,D 不是主要目的,- 3 -故排除 ABD。5.

5、 宋朝是一个文化昌盛、科技发展的朝代,这主要得益于宋朝的文化和知识分子政策。为防止骄兵悍将的出现,宋朝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这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这说明A.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B. 政府的治国策略影响科技发展C. 知识分子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D. 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相辅相成【答案】B【解析】 “宋朝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这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可以说明政府的政策对于科技发展有重大影响,故选 B;题干中“科技的发展”与“文化的繁荣”是同时发生的并列关系,故 AD 不符合题意;C 的说法表述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点睛:这个题的解题关键是两个:第一,要看选项表达是否符合史实,比如选项 C

6、就是一个错误表达;第二,要看选项中的逻辑关系是否和题干中的逻辑相符,比如 AD 的表达就与题干中的逻辑不一致;所以其中的 ACD 都要排除。6.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元杂剧“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 。这说明元代杂剧A. 缺少精练的艺术特色B. 具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C. 实现了诗书的平民化D. 为民间艺术家所创作【答案】B【解析】 “采街谈巷议” 、 “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 、 “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这些信息可以说明元杂剧与诗书不同,更具有生活化的特征,故选 B;ACD 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7. 明朝规定入内

7、阁大学士者既有“格心之学” ,又有“济世之才” ,通过经筵日讲“格君心之非” ,引导皇帝的行为合乎“正道” 。据此可知,明代内阁A. 有助于规范君主执政B. 确保了中央的决策正确C. 受到了陆王心学操控D. 地位高于其他中央机构- 4 -【答案】A【解析】入内阁大学士者通过经筵日讲“格君心之非” ,引导皇帝的行为合乎“正道” ,实际上是说明代内阁具有教育功能,就是指内阁大学士对国家权力主体和核心之代表-皇帝的思想意识进行教育和培养。这一功能旨在使皇帝从大学士身上吸取思想之精髓而成为“尧舜之君” 。换言之,内阁的教育功能就是“辅导君德” ,故选 A。BC 不符合史实,D 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BC

8、D。8. 1873 清廷礼崩乐坏元年指出, “1858 年天津条约签字之际,咸丰皇帝还念念不忘:一切跪拜礼节,悉遵中国制度,不得携带家眷 。他担心的是:一旦允许西方使节以西礼代替跪拜勤见,天子颜面尽失,将何以为天下共主?”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A. 防范西方对华的经济侵略B. 尚未有近代国际意识C. 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D. 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答案】B【解析】 “一旦允许西方使节以西礼代替跪拜勤见,天子颜面尽失”这说明当时咸丰皇帝的观念还是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故 B 符合题意;题干所述是关于外交礼仪方面的,与经济侵略无关,故排除 A;CD 与题意不符,故排除。9. 汪朝光对某一事件这样评论道

9、:“历史似乎为近代中国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但是,历史的进程却不似许多人当初的期望,中国的发展没能走上独立富强、民主自由之途,却开启了军阀争斗、武夫治国之径。 ”该事件A. 极大提高中国国际地位B. 动摇了列强在华统治根基C.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D. 开创农村包围城市之路【答案】C【解析】 “中国的发展没能走上独立富强、民主自由之途,却开启了军阀争斗、武夫治国之径”指的是辛亥革命失败之后,中国进入北洋军阀时代,故这里的事件应该是辛亥革命,结合所学可知,C 符合题意;ABD 都与辛亥革命无关,故排除。10.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

10、地从奉天承运 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 5 -”由此可见A. 社会变革动力不足B. 洋务运动规模有限C. 暴力革命不可避免D. 儒家思想阻碍发展【答案】A11. 1919 年 5 月, 每周评论转载选录了晨报等报纸的 9 篇评论,集中批驳法律制裁的谬论,赞扬学生运动,指出学生风潮出于爱国心,光明磊落,青岛事件为全国人民所注目,学生运动得到各方舆论之同情。这些评论A. 给五四运动以有力支持B. 改变了五四运动的方向C. 掀起了全国罢工的风潮D. 揭露了外交失败的原因【答案】A【解析】 每周评论 “指出学生风潮出于爱国心,光明磊落,青岛事件为全国人民所注目,学生运动得到各

11、方舆论之同情” ,这本身是对学生们掀起五四运动的支持,也通过这一报刊宣传了五四运动中学生的爱国行动,唤起更多人的爱国心,故选 A;BCD 不能通过材料信息推断出来,故排除。12. 1923 年中共三大接受了共产国际的指示,通过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决定。这一决定A. 实现了各阶级的联合B. 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C. 避免了党派间的斗争D. 扭转了军阀割据的局面【答案】B- 6 -【解析】中共三大通过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决定,意味着国共合作有了很大可能,所以会推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故选 B;中共三大的决定只是迈开了国共合作的第一步,并不能说实现了各阶级的联合,

12、故排除 A;CD 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13. 1951 年 12 月,毛泽东说:“政协是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统一战线组织。 ”这表明A. 政协成为最高权力机关B. 多党合作得以实现C. 社会主义制度正式建立D. 政协职能发生转变【答案】D【解析】 “政协是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统一战线组织”说明它是个统一战线组织,而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职能的,所以 1951 年毛泽东的说法表明政协由一个权力机关变为了一个统一战线组织,故选 D;AB 不符合史实,C

13、 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ABC。点睛: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结束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共同纲领暂代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这为加强国家的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是国家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的重要标志。14. 1986 年,邓小平说:“设立许多公司,实际是官办机构,用公司的形式把放给下面的权又收了上来。机构多、人多,就找事情干,就抓住权不放,下边搞不活,企业没有积极性了。”材料旨在说明A. 集体经营管理的必要性B. 经济特区的示范作用C. 经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D. 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 “用公司的

14、形式把放给下面的权又收了上来” 、 “抓住权不放,下边搞不活,企业没有积极性了”这些是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后出现的问题,所以这意味着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入,故选 C;ABD 不符合史实,故排除。15. 世界文明史在评论雅典文明时写道:“就个人总是被从属而言,他的从属是对于多- 7 -数人的统治。 ”雅典文明中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 五百人议事会B. 公民大会C. 十将军委员会D. 陪审法庭【答案】B【解析】 “个人总是被从属” 、 “对于多数人的统治”说明个人权力出让给了集体,在雅典就是国家,代表国家的权力机构就是公民大会,故选 B;ACD 都不如 B 更能体现国家权力,故排除。点睛:雅典民主政治的

15、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这一题中的“个人总是被从属”恰恰是体现人民主权的。在雅典,城邦的利益高于公民的个人利益,公民把城邦的利益看做是至高无上的。16. 全球通史中写道:1600 至 1763 年期间,西北欧强国荷兰、法国和英国赶上并超过了西、葡两国。这一发展对于整个世界具有首要意义。这里的“首要意义”是A. 确立了欧洲的霸主地位B. 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转型C. 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 打破了各地间的孤立状态【答案】B【解析】题干中说西北欧强国的发展对整个世界的首要意义是想说,西北欧国家推动世界走向新的发展阶段,根据史实可知,西北欧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启蒙运动兴起和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

16、确立,据此可知这些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故选 B;AC 不符合题意,D 不符合史实,故排除。17. 近代英国托利党贵族詹姆斯德雷克指出, “如果他们(内阁大臣)不提供建议,则应该为此辞职” 。他意在说明内阁大臣A. 受党派政治的影响大B. 必须具有责任意识C. 应实行集体负责原则D. 对国家政事有决策权【答案】B- 8 -【解析】 “他们(内阁大臣)不提供建议,则应该为此辞职”这说明内阁大臣必须要“提供建议” ,这也是内阁大臣的职责所在,故选 B;AC 与题意无关,D 与题干中的“提供建议”不一致,故排除 ACD。点睛:英国内阁制的原则有:产生方式上,下院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内阁成员由首相从

17、下院多数党议员中挑选任命。统治方式上,全体一致,集体负责制。去留方式上,当内阁失去下议院信任时,全体辞职或请求国王下令解散下院,重新进行大选。18. 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组织邦联;不得对民用船只颁发捕押敌船及采取报复行动之特许证;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纸币。 ”这一规定A. 约束了总统权力B. 限制外国移民进入C. 清除了奴隶制度D. 体现了联邦制原则【答案】D【解析】题干中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对各州权力的限制方面的,这些限制各州的权力,恰恰就是联邦政府享有的权力,据此可知,这一规定体现的是联邦制原则,即中央政府享有很大的权力,但是各州也有一

18、定的自治权,故选 D;AB 与题意无关,C 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ABC。19. 1789 年,英国人斯莱特逃过了英国出境监察,进入美国制造出了英国的阿克莱特纺织机;1793 年,罗得岛上建起了美国第一座装有阿克莱特纺织机的工厂。由此可知A. 欧洲社会动荡不堪B. 建立民主政体十分必要C. 英国限制人口迁移D. 工业革命得以扩展【答案】D【解析】1789 年,英国人斯莱特逃过了英国出境监察,最终使得英国的工业技术和组织形式传播到了美国,故选 D;AB 与题意无关,C 不是题目要表达的主旨,故排除 ABC。点睛:工业革命开始后,为了保持英国自身在技术上的优势,保持自己的大国地位,英国规定禁止机器出

19、口,这一禁令到 1825 年才取消。这个题干中的“英国人斯莱特逃过了英国出境监察” ,就是在禁令实行期间。20. 近代以来,科学家们发现,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不仅具有粒子性,同时还具有- 9 -波动性,它们的运动很多情况下都不能用经典力学来说明。这说明A. 经典力学局限显现B. 宏观力学亟待发展C. 微观世界不可知性D. 量子力学基本建立【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微观粒子的运动“很多情况下都不能用经典力学来说明” ,所以这意味着经典力学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故选 A;BD 均不符合题意,C 的说法本身错误,故排除 BCD。21.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修筑了近 1000 座飞机场、12000

20、多个运动场、800 多座校舍与医院。这些措施的目的是A. 扩展军力B. 发展教育C. 防止疫情D. 增加就业【答案】D【解析】近 1000 座飞机场、12000 多个运动场、800 多座校舍与医院的修建是罗斯福新政期间以工代赈的举措,故选 D;BC 都只是其中的间接目的,A 与材料无关,故选 ABC。点睛:罗斯福新政时期,大力推行“以工代赈” 。由政府出资兴建公共工程,为失业工人提供劳动机会。这一笔钱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 。具体来说就是兴办公共工程,既能增加就业,又能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22. “农民

21、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而不是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的农产品制定的低价格出售他们的任何商品。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 3%到 500,却生产了25%到 30%的苏联农产品。 ”以上现象客观上反映了A. 余粮收集制的废除B. 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C.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D. 集体农庄自主权扩大【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出农民对集体农庄生产的不满,这是斯大林模- 10 -式的弊端的体现,C 项正确。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A 项错误。题干中当时农业实行集体农庄生产,是斯大林模式在农业上的表现,不符合新经济政策,B 项错误。私人土地仍然存在,说明还没有

22、建立单一公有制,D 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23. 有人士指出,美元实际上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发挥作用之前已全面介入了西欧的经济,并由此起步演变成为战后世界的霸权货币。这实际上肯定了A. 冷战对美国经济的推动B. 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C. 经济霸权比政治更重要D. 马歇尔计划在美国战略中的价值【答案】D【解析】题干中“美元实际上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发挥作用之前已全面介入了西欧的经济” 的“全面介入了西欧的经济”指的是马歇尔计划,题干指的是马歇尔计划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做出了贡献,故选 D;A 与题干无关,B 项不能完整反映题干的意思,C 则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ABC。24.

23、 1991 年出版的各国的劳动一书中,声称“严格意义上的美国经济正在消失” ,并预言 21 世纪的经济将没有国界。其结论的依据是A. 两极格局的瓦解消除了各国矛盾B.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C. 美国经济迅速衰退并趋于停滞D. 世界多极化趋势逐渐加强【答案】B【解析】 “严格意义上的美国经济正在消失” 、 “21 世纪的经济将没有国界”是说 21 世纪经济全球化有可能有更大的发展,故选 B;AC 不符合史实,D 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ACD。第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5-27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8-3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

24、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3 小题,共 37 分)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康熙时本有四口通商的规定,但几十年间,外国商船绝大多数开赴广州贸易,形成了- 11 -固定的贸易路线和惯例。乾隆十二年(1717 年),西班牙商船到福建、厦门贸易。当地官吏认为“吕宋(指西班牙)为天主教长,漳泉风俗浇漓。此等夷船终不宜使之源源而来,拟俊夷船回掉之日,善为慰遣,不使复来” 。清廷的复示是:“此等贸易,原系定例准行,今若不令复来,殊非向来通商之意慰遣之处,可以不必。 ”据清实录等整理材料二乾隆二十年(1755 年),一些原在广州贸易的英国商船来到浙江宁波贸易,企图变更贸易路线,另开通商口岸。乾隆

25、皇帝对此很犹豫,他担心外国商人在浙江活动, “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由于要考虑浙江开埠的利弊,乾隆把原任两广总督杨应据调任I浙总督,要他对浙江通商进行调查。中英贸易长期在广州进行,形成了一个包括行商、粤海关监督、广东地方官员吏役在内的庞大的利益集团,他们垄断了对外贸易,得利其多,不愿使贸易转向浙江。杨应据以粤民生计和两省海防为理由,力陈浙江通商的弊害。戴逸清代乾隆朝的中英关系(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对外经济政策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浙江官员应如何争取开埠浙江?【答案】(1)主要变化:由相对宽容到极力限制。原因:广州是主要贸易点已成惯例

26、;增开商埠易增加中外纠纷;中西方文化习俗差异较大。(2)说明:广州贸易体制成熟可以借鉴;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能够推动浙江海防建设发展;固定贸易口岸易导致地方势力增强,不利于中央集权;增进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解析】(1)主要变化: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回答。由材料一中的康熙时“本有四口通商”到乾隆时对西班牙商船到福建、厦门贸易的态度是“不使复来”可以得出其外交政策变化是由相对宽容到极力限制。原因:由材料一中的“外国商船绝大多数开赴广州贸易,形成了固定的贸易路线和惯例” 、 “吕宋(指西班牙)为天主教长,漳泉风俗浇漓”再结合所学闭关政策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出:广州是主要贸易点

27、已成惯例;增开商埠易增加中外纠纷;中西方文化习俗差异较大。(2)说明: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目要求说明“说明浙江官员应如何争取开埠浙江” ,材料提供的是不想让浙江开埠的信息,所以回答时要根据材料的意思反向表达。由材料一中的“外国商船绝大多数开赴广州贸易,形成了固定的贸易路线和惯例”可以得出广州贸易体制成熟可以借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还可以增进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由材料二中的“杨应据以粤民生计- 12 -和两省海防为理由,力陈浙江通商的弊害”进行反向思考则是开埠浙江能够推动浙江海防建设发展;由材料二中的“中英贸易长期在广州进行

28、,形成了一个包括行商、粤海关监督、广东地方官员吏役在内的庞大的利益集团,他们垄断了对外贸易,得利其多”固定贸易口岸易导致地方势力增强,不利于中央集权。点睛:这一题的解题关键是要做到论从史出。首要问题是读懂材料信息,然后提取信息回答题目。第一小题直接根据材料即可得答案,第二小题的题目要求与材料正好相反,所以在提取信息之后,要有一个反向思维加工,即将材料中“力陈浙江通商的弊害”的反面来回答即可。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

29、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中华文体库材料二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辫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马克轰世界文明史材料三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摘编自马克思选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人文主义出现“重人”思想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

30、,分析文艺复兴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政治追求方面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的?【答案】(1)原因: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得人的地位得到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人的作用得以体现;思想家的研究与引导。(2)影响:冲击了中世纪的神权统治;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为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创造了条件。(3)在批判对象上:更加猛烈地抨击天主教会;并将斗争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在政治追求上:追求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性等;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 13 -王国” 。【解析】(1)原因: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由材料一可以看出古希腊人文主义“重人”的

31、思想主张,其原因应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具体来说,应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角度来思考。即政治上,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得人的地位得到提高;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人的作用得以体现;思想上,思想家的研究与引导。(2)影响: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分析。由材料二中的“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可得出冲击了中世纪的神权统治;由“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可得出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由“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辫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可得出为近代

32、自然科学发展创造了条件。(3)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批判对象上:由材料三中的“旧传统的批判者”及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更加猛烈地抨击天主教会;并将斗争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在政治追求上:由材料三中“新制度的设计者”并结合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家们追求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性等;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苏联对中国局势的发展也非常谨慎。似乎是为了避免给人以莫斯科与中国共产党人共谋的形象,苏联继续把国民党人作为中国政府对待,当国民党人被逐出南京后,苏联大使与他们一道去广东。和杜鲁门或艾德礼一样,他不愿意把冷战扩大到中

33、国。剑桥中华民国史材料二 50 年代苏联给中国贷款的统计(部分)单位:亿(旧卢布)- 14 -材料三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从“互视为友好国家”发展到“建设性伙伴关系” ,再到 1996年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0 2001 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将两国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意愿和决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摘编自国际条约集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对华态度谨慎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对华援助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俄关系发展的特点。【答案】(1)原因:雅尔塔体系的制约;避免冷战的扩大;

34、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需要。(2)影响:有助于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和政治封锁;有利于新中国国防建设和抗美援朝。(3)特点:不结盟;以经济为主;渐进性;长期性;法律保障等。【解析】(1)原因: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结合所学可知,这个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在解放战争时期苏联的态度是非常谨慎的,结合所学这一时期的国际局势可知原因之一是雅尔塔体系的制约;同时战后初期,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其原因。由材料一中的“不愿意把冷战扩大到中国”可知避免冷战的扩大。(2)影响: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材料二中的苏联对华援助金额及其使用的情况,可以看出

35、对于贷款的使用主要用于军事,据此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援助有利于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和政治封锁;有利于新中国国防建设和抗美援朝。- 15 -(3)特点: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材料三当中的中俄关系从“互视为友好国家”发展到“建设性伙伴关系” , ,再到 1996 年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可以得出渐进性、长期性的特点,由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可以得出有法律保障等;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双方的合作以经济为主;80 年代开始双方不结盟。(二)选考题(共 15 分)请考生在第 28-30 三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8. 历史选修

36、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秦灭六国, “六合为一” ,货币的混乱状态,给国家统一向各地征收赋税及各地区之间的商品经济交流都造成极大不便,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政权的巩固。直到公元前 210年才最终统一了全国货币。秦兼天下统一币制后,货币分为二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锰为单位;圆形方孔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秦朝在统一币制的过程中不仅对货币的形、质、量有明确规定, ,而且严禁私人铸钱。它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币制,意义至为重大。尽管秦行暴政短促而亡,但其统一货币之功,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摘编自秦汉币制改革略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币制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37、识,分析秦朝币制改革的意义。【答案】(1)原因: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各行币制,货币混乱;秦朝完成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和赋税征收的需要;巩固政权的需要。(2)意义:便利了地区之间商品交换,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便利了经济管理和赋税征收;密切地区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秦朝制改革的原因既要从币制自身的混乱、征收赋税的实际需要以及政治方面巩固政权的需要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材料一也是从不同角度解释秦朝制改革的原因。(2)秦朝币制改革的意义既要从经济方面又要从和政治方面进行分析,经济方面主要突出货币

38、的统一有利于商品交换,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便利了经济管理和赋税征收,政治方面结合第一问的回答主要突出货币的统一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经济上的统一有利于政治上的统一。29. 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生在亚洲的两场规模大、时间长、影响- 16 -深远的战争。对这两场战争,中国人常以“抗美援朝”和“援越抗美”来称呼。与“朝战”和“越战”相比,这种提法能更准确地反映中国与这两场战争的关系以及中美两国在这两场战争中不同的对抗形式。摘编自章百家“抗美援朝”与“援越抗美”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地球上没有再爆发过世界性战争,但局部战争不断发

39、生,它造成的损失累计起来人员伤亡达到千万,财产损失数万亿美元,比世界大战毫不逊色。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争取和平的力量已经超过了战争力量,在较长时期内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不大。但当前国际形势中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仍然很多,尤其是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战争形态,给世界和平造成了严重威胁。摘编自杨恕世界局部战争 12 种典型类型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在这两场战争中对抗形式的差异。(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结束后“局部战争”持续不断的原因。【答案】(1)差异:朝鲜战争中突出了“抗美” ,中国组织志愿军赴朝作战,中美两国两军直接交战;

40、越南战争突出了“援越” ,中国提供物资援助和军事指导,中美军队没有直接交战。(2)原因:长期压抑的民族、领上等矛盾爆发;两极格局结束,国际平衡力量缺失;美国试图独霸世界,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解析】(1)差异: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一中的“抗美援朝”和“援越抗美”的不同表述并结合所学可知,朝鲜战争中突出了“抗美” ,中国组织志愿军赴朝作战,中美两国两军直接交战;越南战争突出了“援越” ,中国提供物资援助和军事指导,中美军队没有直接交战。(2)原因: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二中的“当前国际形势中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仍然很多,尤其是局部战争

41、此起彼伏,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战争形态”在结合所学冷战后的世界形势可以得出,原因有:长期压抑的民族、领上等矛盾爆发;两极格局结束,国际平衡力量缺失;美国试图独霸世界,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点睛:这一题的题目要求都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也是高考试题如今命题的常规形式,用的最多,考查的能力要求相对较高。考生既需要最大限度的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还要根据所学知识与题目要求迁移已学过的合适的知识或者相应的思维能力来回答,只有这样才可以把答案做得完美。30. 历史选修 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胡林翼,1812 年生,字贶生,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 17 -道

42、光十六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当他初任湖北巡抚时,正值武汉两次失陷、湖北大半沦没于太平军,可谓库储一空,百物荡然。然而胡林翼通过改潜章、通蜀盐、整榷务等手段,岁入四百多万两银子,在当时东南诸省中仅次于江苏和浙江。这些钱,主要用作湘军军怕。其实除养兵外,这些钱有的用来“分援邻省,规画江淮” ,有的则作为备用之银,“为养士及假归来依之营官、哨官起见” 。后者尤值得一提,胡林翼对于属下将士十分爱护,经常予以资助。在任贵州知府时,强化团练、保甲,镇压黄平、台拱、清江、天柱等地苗民起义和湖南李沉发起义。胡林翼文武双全,且能诗能文,主张“用兵不如用民“, “用兵”只能治标,收一时之功, “用民”才

43、是治本,享长久安定。胡林翼在贵州安顺知府任上,立志安定一方。他经常芒鞋短衣,深入群众摸民情探匪情,带领官兵与盗匪作战数百次,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编成了胡氏兵法 。(1)根据材料,概括胡林翼的执政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胡林翼对晚清统治的作用。【答案】(1)措施;整顿商务,发展经济,筹集军饷;训练军队,镇压农民起义,剿灭匪患。(2)作用:养兵有方,提高了晚清军队战斗力;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晚清政府的统治;剿灭匪患,维护了地方治安;发展商务,为近代化创造了条件,促使晚清中兴局面出现。【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胡林翼的执政措施主要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进行回答,经济方面主要突出整顿(通过改漕章、通蜀盐、整榷务等手段) ,军事方面主要突出既训练军认、镇压农民起义又剿灭匪患。(2)胡林翼对晚清统治的作用主要结合第一问的具体措施进行相应的解答即可,例如,军事方面训练军认起到提高了晚清军队战斗力,训练军认也能起到镇压农民起义,剿灭匪患的作用,从而最终起到维护晚清政府的统治的作用,而通过改漕章、通蜀盐、整榷务等手段的整顿则起到发展商务,为近代化创造了条件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