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检测(四)(时间:10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2017浙江湖州高一期末)以下四张照片是近现代中国女性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服饰。其中属于 20 世纪 50 年代女性时尚的着装是( )A.图 1 B.图 2C.图 3 D.图 4解析 图 3 是列宁装,在建国后尤其是 50 年代流行,故 C 项正确。答案 C2.(2017江苏徐州高一检测)“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 ”文中的“番菜”与正宗传统西菜是不一样的,正宗西菜的生、臊、腥颇不合中国人的口味,广东人遂加以中国传统烹调技法
2、加以改造,名之曰“番菜” 。西菜传入中国后的变化反映了( )A.西餐深刻影响了国民饮食B.民众产生了崇洋媚外的心理C.近代饮食的中西合璧特征D.国人对西方餐饮去芜存菁解析 根据题目中“正宗西菜的生、臊、腥颇不合中国人的口味,广东人遂加以中国传统烹调技法加以改造” ,番菜是中西合璧的产物,故 C 项正确。答案 C3.(2016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民国初年,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有证婚人演说、新人行三鞠躬礼,围观者有上千人。时人有诗云:“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 ”这一社会景象说明( )2A.自由恋爱结婚之风盛行B.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C.传统婚俗已经彻
3、底废除D.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解析 由题干“民国初年,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 ,可确定 D 正确;A 错在盛行的说法;B 与 C 说法过于绝对。答案 D4.(2017四川绵阳高一检测)19 世纪末,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材料说明( )A.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开始于 19 世纪末B.当时社会时尚有崇洋媚外的倾向C.西方生活方式已在中国占主导地位D.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解析 “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反映了近代的一些城市的“媚洋”现象,故B 项正确。答案 B5.(2018广东佛山高一下学期期
4、中)同治年间,美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一里多长的铁路,希望引起清政府的关注,但没几天就被步军统领衙门拆掉了;英国工程师斯蒂文向清政府建议兴修汉口至上海等六条干线铁路,遭到拒绝。这些现象说明当时清政府( )A.注重维护国家主权B.在被动地向西方学习C.仍缺乏近代化意识D.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解析 面对工业革命的冲击,清政府仍然顽固地排斥西方工业文明,说明仍缺乏近代化意识,故 C 项正确。答案 C6.(2016嘉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中国近代交通工具不断进步。下列不属于交通领域变化趋势的是( )A.从国外传入走向自主制造3B.从封闭保守走向方便平民C.向海陆空立体发展D.向机械牵引力演进解析 中
5、国传统交通工具不能体现出封闭保守,故 B 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 B7.当筑造铁路的权力收回来以后,国人便跃跃欲试了。在民众的呼吁声中,1898 年,清政府主持建成了淞沪铁路。这些资料说明了( )A.民国成立后,上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B.受西方影响,中国的交通运输业走向近代化C.受西方影响,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D.民国时期的铁路建设有了较大进展解析 由题干中“1898 年”的时间信息可排除 A、D 两项;1898 年,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 C 项。答案 B8.(2018河南洛阳高一下学期期中)1959 年, 人民日报某文章说,北京居民的生活“已经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七件
6、事,而是几十件、几百件事。甚至一些他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像呢绒、手表、收音机、缝纫机,现在也成了他们家庭里不很稀罕的家当了” 。这说明( )A.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居民生活质量大有提升B.要抵制“大跃进”时期北京出现的浮夸C.新中国成立使中国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D.北京居民的生活质量已经开始向小康迈进解析 根据材料“1959 年,甚至一些他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像呢绒、手表、收音机、缝纫机,现在也成了他们家庭里不很稀罕的家当了 ”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故 A 项正确。答案 A9.(2017河北保定高一期末)政治官报发布“如官办银行钱局、工艺陈列各所、铁路矿
7、务各公司及农工商部注册各实业,均进馆代登广告,酌照东西各国官报办法办理”的启事。由此可以看出( )A.报刊业发展受外来因素影响较大4B.报刊的政治色彩逐渐淡化C.官办报刊涉足广告业务D.广告成为报刊的主要收入来源解析 材料“如官办银行钱局均进馆代登广告”体现了官报涉足广告业务以盈利的状况,故 C 项正确。答案 C10.下图是 1936 年申报刊登的一则广告,从中你能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这是姜曦为她的诗词集做的广告 1936 年以前中国已出现电影和影星 报纸在当时是一种重要的宣传媒体 名称的西化成为一种潮流A. B.C. D.解析 图片明显是在给电影做广告,故不符合题意。从图片上出现的标题
8、名称和影星图片,可以看出报纸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答案 B11.下图是当今互联网上最受大众欢迎的 QQ 场景,那么互联网有哪些方面的优势( )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 传播信息快捷迅速,有百利而无一害 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A. B.C. 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互联网相对于其他媒介的不同,互联网在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故排除。答案 B12.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5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 。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B.传统社会向近代
9、社会转变C.新旧风俗杂陈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可知,鸦片战争后,随着外来侵略,西方的先进事物也随之传到中国,使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答案 B二、非选择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0 分,第 14 题 20 分,共 40 分) 13.(2016无锡高一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2 年 3 月 5 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通令:“满虏窃国,易于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以腥之俗,当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执,从容就义;或遁入流,以终余年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 ”“以除虏俗,而壮观瞻。 ” 材料二 (建国初期)受当时强劲的革
10、命思潮的影响,中国人的服饰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呈现出学习借鉴苏联服饰的趋势。在当时,服装除了最基本的功能外,更承载着表达政治倾向和社会主义国际阵营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的政治使命。苏联服装成为思想进步、追求革命的象征,主导着当时人们的服饰取向与选择。列宁装、依照苏联坦克兵服装设计的“坦克服” 、根据苏联款式仿制的各种“布拉吉(连衣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闪耀在民众服装中的亮丽风景。 彭国亮印象中国民生记忆六十年 材料三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以后“文化大革命”兴起,在“破四旧”运动中,谁的穿戴如果被认为不符合无产阶级式样,或带有“封、资、修”的影响,就会在大街上被勒令停下来,强制剪掉头发,撕烂衣
11、服,红卫兵拿着剪刀专干此事,小脚裤管是他们最为仇视的对象,见了就剪。 彭国亮印象中国民生记忆六十年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以来社会服饰变革的主要因素。(8 分) (2)著名历史学家冯尔康先生曾说:“冠服、发型的形成同人们的政治意识紧密联系。 ”因此,在特定历史时期,相对应的服饰就成为特定的政治符号。 请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50 字左右。)(12 分)6解析 第(1)问,从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有政治变革因素如(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 “文化大革命”等),经济因素如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外来因素如根据苏联款式仿制
12、的各种“布拉吉(连衣裙)” ,先进人物的推动如“中山装”等。 第(2)问,三则材料分别是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结合每个时期所表现的特点组织答案。如: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创立民国,随后中山装、西装以及改进后的旗袍流行,凸显了人们对民主自由平等的追求;新中国成立初,中山装、列宁装、连衣裙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象征着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及中苏友好关系的开创;“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众服饰的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军装和“干部服”的盛行,体现了极“左”的色彩。答案 (1)因素: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政治变革的促进(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外来文化的渗透;先进人士的推动;
13、政府政策的影响。(2)论证: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创立民国,随后中山装、西装以及改进后的旗袍流行,凸显了人们对民主自由平等的追求。建国初,中山装、列宁装、连衣裙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象征着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及中苏友好关系的开创。“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众服饰的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军装和“干部服”的盛行,体现了极“左”的色彩。14.(2018四川乐山高一下学期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502008 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7根据材料,概括我国节假日制度的发展趋势,并说明改革开放后法定节假日变化的原因。(20 分)答案 趋势:法定节假日增加;增加传统节假日;节假制度与经济发展相联系;逐渐成为公民的权利;保障力度越来越大。原因: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更加注重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