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捕蛇者说》教案北京课改版.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1130873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捕蛇者说》教案北京课改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捕蛇者说》教案北京课改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捕蛇者说》教案北京课改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捕蛇者说》教案北京课改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捕蛇者说教案【教学目标】一、理解并会运用对比、衬托手法二、领会本文主旨三、感悟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文本背景】蒋氏自述中提到“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 。这段时间安史之乱、对吐蕃的战争等祸乱接连发生,全国税户比唐玄宗时期减少四分之三,而兵员却增加三分之一。朝廷随意增设税收官,多立名目,旧税加新税,无休无止,民不堪命。尽管在唐德宗时颁布了“两税法”(分夏、秋两次交税,即课文中说的“岁赋其二”),并明文规定不准另外“加敛一文钱” ,但不过是一纸空文,事实上税外有税,虽“息兵已久,加税如初” 。人民在重赋逼迫下逃往他乡,但悍吏仍不放过, “有流亡则摊出(由存留户共同负担),

2、已重者愈重” 。【教学过程】一、 “我言我语”指名学生演讲(与柳宗元有关)(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组织语言能力;并与文本内容自然衔接,为授课预设情境)师:柳宗元的文章能流传至今,为人们口口相传,不仅在于它本身的文学魅力,更在于柳宗元博大的济世情怀。二、 “温故知新”师: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旧知是领悟新知的前提,下面我们共同回顾上节课学过的知识1、 词语解释吾嗣为之十二年 貌若甚戚者 君将哀而生之乎 则久已病矣 向吾不为斯役乡邻之生日蹙 以尽吾齿2、 翻译句子 君将哀而生之乎 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3、 文学常

3、识柳宗元,字 ,世称“ ” ,唐代 家、 家;“ ”之一。被贬永州司马期间,写作八篇山水游记,合称 ,我们学过其中的第2四篇 。三、 “新说捕蛇者”师:古代有一种职业,叫做猎人,是专门捕杀野兽的,现代已不存在。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这位兄台就是一位“猎人” ,不过他既不捕猎老虎、熊一类凶猛的动物,也不捕猎野兔一类可以裹腹的小型猎物,而是捕猎一种更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动物蛇。首先我们来认识这位特殊的猎人(一) 身份证籍贯:永州 姓氏:蒋氏 职业:捕蛇 世家:捕蛇师:由此可见,蒋氏是一位资深从业者,那么,将是所捕之蛇是何种类?从事这一职业多少年了?毒蛇 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未有能御之者师:这么毒的蛇蒋氏捕

4、它是为“谋生”还是“致富”?何以见得?“谋生” 当其租入师:既然有这等好处,当地只有蒋氏干这一行吗?永之人 争 奔走焉师:这么毒的蛇有这么多人愿意去捕,却不愿缴纳租税,说明 赋 之毒甚于 蛇 之毒,这种手法是 衬托 手法。(二) 可羡否?蒋氏所捕之蛇之毒,所行之事之险, “几死者数矣” ,是幸或不幸?指名回答归纳总结:幸:“专其利” “当其租” “独存” “弛然而卧” “甘食其土之有”不幸:祖死于是 父死于是 吾几死者数矣师:可见,这所谓的“利”正是蒋氏在小心谨慎、步步维艰之下用“生命”换来的。既然如此,蒋氏为何不安安分分地做一个农民,偏要做这危险的营生呢?(三) 谈租色变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5、众乡邻:十室九空、非死则徙 悍吏索赋叫嚣 旦旦犯死蒋氏: 独存 弛然而卧 一岁之犯死者二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对 比比3师:看来无论何时还是“技术员”要比“农民”的生活过得更滋润呢。与柳宗元同时代的白居易也曾作观刈麦: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可见,赋税对百姓来说好比泰山压顶,不堪重负,以致民不聊生。被贬的柳宗元并没有一直沉迷山水,聊以慰藉抑郁之情;而是仍时时关注民生民计,“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其忧国忧民之心可敬可佩。四、学以致用师: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 。本文柳宗元巧妙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将赋敛之毒刻画得入木三分。

6、请同学们运用对比或衬托手法写一篇小短文:抽测前后要求:1、200 字以上2、运用对比或衬托手法3、要有真情实感五、作业A、知识积累:将以往我们学习过的柳宗元的诗文作品及名句赏析整理到课堂笔记上B、古时像柳宗元这样“进亦忧,退亦忧”的文人不在少数,请你搜集有关资料和他们的感人名篇,做一期简报。六、板书捕蛇者说 柳宗元捕蛇 “乐” “利”对 反比 衬缴税 险 毒【教学反思】在整堂课教授过程中,时间紧凑,环环相扣,基本达到预期效果。导语部分我摒弃了由教师导学生听的模式,设置“我言我语”环节,由学生搜集柳宗元材料,写成短文,作口头演讲,让学生参与进来,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有所提升。上课伊始,背景的介绍,

7、第三环节结束时拓展的同类型作品观刈麦的回顾与补充,都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的主旨的理解。不理想的是:在“可羡否”环节,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主动性不高,课后我回顾整个的授课过程,分析有两个原因:一是第一课时在疏通文意环节,时间仓促,没有给学生足4够的时间消化,学生读得时间少,基本上是被动地听老师的讲解,没有梳理成自己的内容;二是在本堂课的授课过程中,我对问题的设置没有细化,过于笼统,学生在还没有完全熟悉文本内容的情况下,难免会感到措手不及。如果将问题设计成“蒋氏捕蛇是幸还是不幸?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也许效果会好些。总之,通过这堂课的尝试,我意识到:想要构建一种适合学生、学生感兴趣、学生主动学的新型语文课堂,教师必须要做到“细” ,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每一步都要在授课前想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