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第四章北宋王安石变法4.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与庆历新政的失败练习北师大版选修1.doc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1132148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历史第四章北宋王安石变法4.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与庆历新政的失败练习北师大版选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高中历史第四章北宋王安石变法4.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与庆历新政的失败练习北师大版选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年高中历史第四章北宋王安石变法4.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与庆历新政的失败练习北师大版选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年高中历史第四章北宋王安石变法4.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与庆历新政的失败练习北师大版选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第四章 第一节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与庆历新政的失败一、选择题1北宋统治者采用“分化事权”的方法的直接结果是( )A防止了文官武将专权 B形成了积弱的局面C形成了冗官局面 D导致财政入不敷出解析:北宋初期为了加强皇权,分割相权,使各官员相互牵制而增加官员人数以分化事权,其弊端是导致官员队伍庞大,出现冗官的局面。答案:C2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割据政权C防御辽兵进攻 D节省军费开支解析:北宋初年实行“强干弱枝”政策,宋太祖从全国各地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力量,故 A 项正确。答案:A3中央集权的加强,政府的官俸和

2、军费开支越来越大,导致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由此应得出的教训是( )A机构改革必须增加财政开支B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保证C改革必须重视精兵简政D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扩大政府机构和军队解析:本题注意从题干中获取准确信息:加强中央集权官俸、军费增多财政危机,由此得出教训。答案:C4北宋统治者认为, “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的特权解析:材料表明北宋政府纵容土地兼并,目的是筹集军费,镇压“盗贼”和平定“边境扰动” 。解题关键是要

3、将选项与材料有机结合进行分析。答案:C5下列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评价,正确的有( )防止了武将夺权和地方割据 导致了官僚机构膨胀 降低了政府办事效率 造成了国家财政困难2A B C D解析:北宋吸取唐末至五代的教训,重文轻武,加强中央集权, “分化事权” ,造成官僚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政府效率低下,财政开支增加,故项都正确。答案:D6辽宋间“澶渊之盟”使( )双方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 贸易往来频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技术和文化交流加强,促进双方的进步 北宋负担加重,激化了社会矛盾A BC D解析:本题涉及对“澶渊之盟”的认识,既要看到该盟约加重了北宋负担,激化了社会矛

4、盾,又应该认识到该盟约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答案:D7庆历新政的中心内容是( )A减轻徭役 B提倡农桑C加强军事 D整顿吏治解析:范仲淹认为,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吏治腐败,因此改革主要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答案:D8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君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的民谣。这是因为范仲淹( )A推行新政,获得了各界支持 B重视理财,缓解了积贫局面C实行赋役合一,减轻了农民负担 D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解析: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所以流传此民谣。答案:D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屯

5、重兵,多以赋入自赡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时方镇阙守帅,稍命文臣权知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续资治通鉴材料二 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3得其道也。文献通考材料三 (宋太宗)因谓近臣曰:“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指辽、西夏掠夺)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四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

6、子语类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北宋初期统治者主要想解决前朝遗留下来的什么问题。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是什么?(2)依据材料三,指出宋太宗对待“外忧”与“内患”的态度怎样。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3)材料二、四对宋初改革的措施是怎样评价的?你认为应如何评价?解析:第(1)问的回答要紧扣材料,适当结合北宋建立时面临的形势。第(2)问,结合材料并从宋太宗的身份去思考。第(3)问,结合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全面评价即可。答案:(1)问题:藩镇割据。特点:皇帝直接控制,把地方的军权、行政权、财权都收归中央。(2)态度:认为“内患”大于“外忧” , “外忧”是边事,可预防, “内患” “深可惧”

7、。出发点:巩固皇帝的统治地位。(3)评价:材料二认为宋初改革措施使天下晏然,战祸平息;材料四认为它使地方兵弱财困,最终导致“靖康之役”北宋的惨败。评价: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确实成功地防止了地方割据,但由此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加重了中央财政负担,使地方兵弱财困,无力抵抗少数民族政权的进攻。这些都是形成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重要因素。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无限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道日益多而无定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宋史材料二 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法度,日削月侵,官壅

8、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范文正公集政府奏议材料三 臣伏见于下官吏,员数极多致使年老病患者,或懦弱不材者,或贪残害物者,此等之人布在州县,并无黜陟。因循积弊,冗滥者多,使天下州县不治者十有八九。4欧阳文忠公全集(1)材料一指出北宋政府存在着什么严峻的社会问题?材料一中的“一冗”在材料二中是如何表述的?(2)材料二中的“夷狄骄盛” “寇盗横炽”各指什么社会现象?“夷狄”和“寇盗”的称呼反映出作者怎样的立场?(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二和材料三作者所持的基本主张。其结果如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的理解。冗官、冗兵、冗费造成的积贫积弱是北宋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夷狄”和“寇盗”是作者站在中原汉族和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上对少数民族政权及农民起义的蔑称。材料二、三反映了有些官员对改革的认识,联系庆历新政的相关内容不难回答。答案:(1)社会问题:“三冗” “三费”使北宋的国家财政面临严重危机。表述:“官壅于下” 。(2)现象:北宋政府对外无力抗击辽、西夏在边境的威胁;对内无法平息频频发生的农民起义。立场:中原汉族王朝的立场和北宋统治阶级的立场,希望宋仁宗革除弊政以摆脱统治危机。(3)主张:将整顿吏冶、裁汰冗员作为改革的中心问题。结果:改革的建议被采纳,实行“庆历新政” ,但激进的措施遭到官僚贵族的反对和诽谤,推行一年多即宣告夭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