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4-41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选择题11912 年初,南京临时政府令:革除历代官厅“大人” “老爷”等称呼。有研究者发现,同年 6 月申报载:“公堂会审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 ”材料可以说明( )A民国沿用清朝审判制度B临时政府政令不为民众知晓C司法部门不执行政府政令D新文化运动发生有其必要性【解析】 民国沿用清朝审判制度不符合史实,故 A 项错误;“临时政府政令不为民众知晓”和“司法部门不执行政府政令”材料无从体现,故 B、C 项错误;材料反映在南京临时政府政令颁布后百姓仍然沿用旧习,说明民众思想上的落后性,证明新文化运动发生有其必要性,故
2、 D 项正确。【答案】 D21918 年陈独秀在每周评论发刊词上说:“凡合乎平等自由的,就是公理;依仗自家强力,侵害他人平等自由的,就是强权。 ”这体现了作者( )A谴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非正义性B追求自由平等的普世价值C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D强调国家富强的文明意识【解析】 题干中并未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故 A 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凡合乎平等自由的侵害他人平等自由的,就是强权”体现出了陈独秀对自由平等价值观的认识,故 B 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2进化论的相关信息,故 C 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富国强民的思想,故 D 项错误。【答案】 B3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我们中国多数
3、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欧美社会国家的文化制度,连影儿也没有,所以口一张,手一伸,不知不觉都带有君主专制臭味。 ”为此他发动新文化运动,旨在( )A批判封建帝制思想B推翻封建专制政体C宣传马克思主义D启发民智,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解析】 根据材料“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 “带有君主专制臭味” “欧美社会国家的文化制度,连影儿也没有” ,说明陈独秀意在洗涤国民旧的封建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故 D 项正确。【答案】 D4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18961931 年)曾说:“在 24 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
4、 ”同时期胡适也说治学应“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这说明( )A知识界普遍崇尚理性主义B新文化运动片面的批判传统C民主与科学成为时代追求D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很大【解析】 仅从徐志摩和胡适不能说明知识界普遍崇尚理性主义,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故 B 项错误;徐志摩对“相对论”感兴趣是受到当时“赛先生”(科学)的影响,他对“民约论”感兴趣则是受到了“德先生”(民主)的影响,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文学革命的内容,故 D项错误。【答案】 C51918 年, 新青年第 4 卷第 6 号出版了易卜生专号 , 玩偶之家这部剧主要讲述主人公娜拉从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终于
5、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最后离家出走的自我觉醒过程。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提倡民主与科学 B提倡新道德C提倡新文学 D传播马克思主义【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妇女的觉醒。在封建社会下,妇女受到封建纲常礼教的束缚,因此材料中娜拉的觉醒与新文化运动中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相关,故 B 项正确。【答案】 B36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继令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之觉悟。 ”陈独秀以上论述,意在( )A指出救亡图存具有阶段性 B说明辛亥革命的局限
6、性C强调改造传统道德的重要性 D论证以前的探索不符合国情【解析】 陈独秀阐释的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层次为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同时指出思想层次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觉悟。根据题目中“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之觉悟” ,故 C 项正确。【答案】 C7(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白话文原来是一种民间文学,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 ,不是正式文体。然而,20 世纪初期,它却在中国流行开来。这主要是因为( )A政府的大力提倡 B思想启蒙的需要C政治变革的推动 D白话文通俗易懂【解析】 北洋政府“尊孔复古” ,维护传统文学形式文言文,没有大力提倡白话文,故 A 项错误;材料中白话文在中国流行开来,主
7、要是受到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的影响,白话文更有利于新思想在普通民众中的传播,是思想启蒙的需要,故 B 项正确;政治变革影响白话文的传播,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 项错误;白话文通俗易懂,有利于白话文的传播,但不是主要原因,故 D 项错误。【答案】 B8(2018湖南师大附中月考)1919 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地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李欣淑的行为是 20 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导致这一社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李欣淑积极向上的心态B临时约法对自由的规定C新文化运动的思想
8、解放D女校等新式教育的发展【解析】 社会现象是指“20 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 ,而非李欣淑本人,故 A 项错误;1917 年段祺瑞击败张勋后没有恢复临时约法 ,因而材料中现象不可能是因为临时约法的规定,故 B 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抨击封建伦理道德,使中国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从而就有李欣淑等人追求女性解放的举动,故 C 项正确;女校等新式教育的发展是导致材料中现象的条件而不是主要原因,故 D4项错误。【答案】 C9新文化思想家们认为,只有人性、思想的解放,中华民族的振兴与现代化才有希望。在这一理念下,一切旧的思想、道德、文学、风俗习惯、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都受到了极大批判。这表明
9、,新文化运动( )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振兴B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开辟了道路C冲击了正统思想的地位D意在创造一种崭新的思想文化【解析】 新文化运动并未完成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因此没有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故 A 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主要是思想运动,并未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开辟道路,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新文化运动倡导人性、思想的解放等信息可以看出它冲击了传统的封建思想,故 C 项正确;材料中仅仅涉及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正统思想的冲击,并未说明要创立一种崭新的思想文化,故 D 项错误。【答案】 C10(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新文化运动期间,胡适指出, “孔子论知识注重一以贯之 ,注重推论,本来很好。只可惜他
10、把学字看作读书的学问” ,因而造成某些“流弊” 。这体现了胡适( )A反孔批儒的态度很坚决 B肯定了孔子的教育方法C认为儒家学说的弊端多 D并非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解析】 根据“注重推论,本来很好”可知胡适认为儒家学说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故 A 项错误;根据“造成某些流弊 ”可知胡适并未肯定孔子的教育方法,故 B 项错误;胡适认为孔子把“学”看作学问造成了某些“流弊” ,并不是认为儒家学说的弊端多,故 C 项错误;胡适对孔子的评价是辩证的,认为儒家学说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并非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故 D 项正确。【答案】 D11(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1921 年 1 月 1 日起,长沙的新民学会会员
11、在一起连续讨论 3 天,解决学会应以什么做共同目的、达到目的须采用什么方法等问题。结果经过激烈讨论,与会 18 人中“赞成布尔什维克主义者十二人” 。这种现象在当时普遍存在。这表明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A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C赞同成立先进阶级政党D选择马克思主义绝非偶然【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马克思主义传播。讨论三天,与会 18 人中有 12 人赞成布尔什维克主义5即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且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这表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绝非偶然,是经过慎重考虑的,D 项正确;中国进行的革命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A 项错误;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不等于照搬其革命
12、道路,B 项错误;C 项材料不体现。故选 D。【答案】 D12 “作为具体的政治历史事件的五四爱国运动最足以构成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分水岭,因为从这一事件开始,新文化运动事实上从比较广义的文化运动的范围中发生某种突破”下列现象可作为这种“突破”表现的是( )A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深入人心B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C新文化运动的阵营日益巩固D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解析】 五四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并且逐渐占据新文化运动的主流,相对于传统的资产阶级思想宣传,由此开始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可以看作是一场突破,故 D 正确。【答案】 D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
13、料一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 自今人视之,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未必算得上是百分之百正确,反而存在明显偏向。如常把中西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比之排孔,他们对中
14、西文化关系的论述对于后人更富于启迪意义。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人文主义出现的历史背景。(2)依据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否定孔子儒学的原因;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对儒学否定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一“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得出主张和谐,6倡导仁爱;根据材料一“礼法模式”得出提倡礼治,根据“义成为第一追求”得出重视道义,根据材料一“真诚待人”得出倡导诚信。第二小问背景,结合百家争鸣知识,从社会转型、政治、经济等方面来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思想是为政治服务
15、的工具,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上的继续,其抨击儒学,实质是抨击儒学所维护的君主专制制度。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比之排孔,他们对中西文化关系的论述对于后人更富于启迪意义”得出进步意义;根据材料二“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得出局限性。【答案】 (1)观点:主张和谐,倡导仁爱,提倡礼治,重视道义,倡导诚信。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大变革,旧秩序受到冲击。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2)原因:儒学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思想工具。进步意义:从理论上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
16、思想,给后人以启迪。局限性:新文化运动中绝对的否定儒学过于偏激,缺乏理性。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胡适有一个著名论断: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既然是以孔子思想为正统,那么,孔子思想自然而然也要为专制负责。但胡适在 1939 年担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主持美国匹兹堡大学孔子纪念堂揭幕典礼时却说:“中国受孔子民主理想及其教育方法之熏陶,故富于民主思想。中国之所以能成为自由主义及民主主义国家者,孔子之学说有以致之也。 ”邢哲夫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对传统文化的真实态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胡适对孔子思想认识的变化。【解析】 根据材料中“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既然是以孔子思想为正统”和“中国受孔子民主
17、理想及其教育方法之熏陶,故富于民主思想”可知胡适对孔子思想认识的变化是由认为其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到认为其具有民主精神,推动中国成为民主主义国家;对其变化的评述从变化的原因和变化的背景及其两种不同认识所要达到的目的角度分析作答即可。【答案】 变化:从认为孔子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到认为孔子思想具有民主精神并推动中国成为了民主自由国家。评价:胡适两个相反的观点,是其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为达到不同目的得出的结论。前者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借否定孔子思想达到否定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宣传资产阶级民主科学,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目的;后者是在抗战时期,借高度评价孔子民主自由思想,拉近中美两国关系,期望达到美国加强对华援助的目的。这是他实用主义思想的体现,也是他对传统儒学认识深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