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学课件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priceawful190 文档编号:1146831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学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8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学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8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学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8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学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8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学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精讲知识,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点一 新经济政策(难点),1.背景 (1)经历 4年世界大战和3年内战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 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2)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 复和发展生产。,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史料阅读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 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解读:列宁认识到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来调整产品生产和分配,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必须要经过一个过渡阶段。现实生活决定只能实行新的经济政策。,2.新经济政策 (1)时间:1921 年春

2、开始实施。 (2)内容3.影响: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 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方法指导,【知识拓展】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助学资料 列宁与哈默的友谊 阿曼德哈默,美国企业家。1921 年,他来到苏俄。他原本是 想帮助苏俄人民医治当时流行的斑疹伤寒,但大规模的饥荒所引起的灾难使他大为震惊。他立刻在美国购买了大量小麦,用船运到苏俄去销售。列宁知道这件事后,便热情地邀请哈默到克里姆 林宫会面。列宁对哈默说:“你们和我们可以互相取

3、长补短,我 们是个落后国家,资源丰富但未经开发。美国可以在这儿找到原,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美国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不久,哈默就成了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点二 苏联的工业化 (重点),1.苏联的成立:1922 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 称“苏联”。 2.苏联的工业化 (1)背景:1924 年 1 月,列宁逝世。1925 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从 1926 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 化建设。(2)两个五年计划成就:1928193

4、7 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 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助学资料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于 1922 年底成立,最初的加盟共和国有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1991 年 12 月 26 日解体。其国名的演变是: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拓展】 1苏联工业化的建设重点是什么?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1)苏联工业化的建设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2)苏联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主要原因:苏联刚刚成立,工业基础薄弱。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后,苏联仍然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

5、备的农业国。为了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业、农业,为了增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苏联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对苏联工业化的评价 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一方面,它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另一方面,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体制日益僵化。,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点三 农业集体化(重点),1.背景:1927 年底至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 2.开始:从

6、 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 体化运动。 3.过程: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苏联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同 时,政府也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拓展】 如何评价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引导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但是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农民被迫加入集体农庄,农民的住宅、家禽、小家畜等一律公有化。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严重损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7、。,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助学资料 农业集体化的严重后果 农业集体化政策引起了很多 农民的不满,他们在加入集体农庄前屠杀和出售牲畜,到了1933 年,苏联的牲畜总量损失了将近 50%。部分农民在绝望中毁坏工具、焚烧谷物,还时常参与纵火、暗杀等破坏活动。全盘集体化也没有给农业生产效率带来明显提高,19321934 年,苏联出现了严重的饥荒,农业总产值下降了 23%。而且在19361940年集体化完成后,苏联农业总产值也只是维持在 19241928年的水平。,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点四 苏联模式(重点、难点),1.背景: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 社会阶级

8、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建立:为了从法律上肯定这些变化,1936 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铲除了人剥削人的现象。新宪法也 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 3.特征: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 集权的政治体制。,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助学资料 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指苏联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制度、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其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这一模式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并不断得到强化,其弊端长期得不到解决,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4.

9、评价: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 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但苏联模式的弊端也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史料阅读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 解读:这是邓小平对苏联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总结。“列宁的思路”指的是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模式”指的是苏联模式。他肯定并借鉴了列宁的“思路”,否定并批判了苏联模式的“僵化”。,【知识拓展】 苏联模式的弊端有哪些表现? 在经济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调节,用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切经济活动,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