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1.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33637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1.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1.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1.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1.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1.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 1.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是两大帝国主义集团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权的战争 B是资本主义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C为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 D使国际关系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 答案: B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 A是两大帝国主义集团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权的战争,这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正确概括;一战促进了十月革命的爆发,故 C为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这一说法正确;D使国际关系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这一说法也符合史实;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到目前为止

2、,始终是在发展过程中, B项表述明显错误,故此题应选 B项。 考点: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 点评:此题为逆向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事实不符的选项。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 “不是 ”、 “无 ”、 “没有 ”、“不正确 ”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不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 求的答案:。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一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战后出现的两大社会思潮是 社会主义思潮 民族主义思潮 孤立主义思潮 和平主义思潮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大战导致了惨重的伤亡,对经济发

3、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引发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这就引起了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运动的高涨。在这次大战中,俄国爆发了 “十月革命 ”,建立起苏维埃政权。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也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长久的阴影,导致和平主义思想盛行一时。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一战的影响 点评:此题可以联系必修中十月革命的内容。战争的失利给俄国造成了什么深远影响,俄国的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在对德战争中屡遭败绩,损失惨重。俄国完全 没有经济实力来进行反对第一流工业强国的现代化战争。战争的失败激化了人民的不满情绪,引起了革命 一战摧毁的四大帝国包括 德

4、意志 俄罗斯 奥匈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 意大利 法国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史实可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摧毁了德意志、俄罗斯、奥匈、奥斯曼四个帝国、促成一个新型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而且对战后人类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了影响,意大利和法国并不在此列,故此题应选 A项 考点:一战的影响 点评:此题为组合选择题。此类选择题的每个备选项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组成,要求选出其中正确的一组,实际上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干中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知识,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也可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

5、选项中选出符合题干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数字列坚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 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利用一战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市场的是 A美国 B俄国 C日本 D英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使日本获得了异乎寻常的畸形发展。它利用 “大战的天赐良机 ”,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趁英、荷、法忙于战争,加紧向其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俄、英等协约国的大量军需订货也大大刺激了日本经济。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一战对中国的影响 点评:关于一

6、战对中国的影响可以联系必修一二来理解: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日 ,美两国均加紧控制中国 .;在帝国主义的操纵下 ,北洋军阀混战加剧 ,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中国政局极度混乱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社会思潮主流 ,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逐渐觉爆发 . 一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的原因是 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控制力下降 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欧洲的债权国 英法等国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 日本的崛起和扩张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一战后欧洲的地位下降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故 说法是正确的

7、;美国成为 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它占有了全世界黄金储备的 48 5,故 说法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使日本获得了发展和扩张的良机。它不仅乘机占领了中国的山东、太平洋上原来由德国占领的一些岛屿,而且大大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故 说法正确。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一战的影响 点评:一战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人员、物质和精神的伤害; 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受到挑战(欧洲的国际地位下降,美日崛起);促使世界无产阶级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俄十月革命等);推动人类向整体化方向发展;成为新技术 发展的催化剂;促使政府的职能发生转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一战后欧洲政

8、治的最大变化是 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B民族解放运动掀起高潮 C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和崛起 D美日插手欧洲事务 答案: C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大战后期爆发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极大地激励了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经受了考验,日益成为欧洲政治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下,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一战对欧洲政治的影响 点评:一战对欧洲的影响。经济:大战使欧洲失去了大量的海外投资,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在世界上的财政金融地位急剧下降,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政

9、治: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带来了欧洲政治的变化。大战后期爆发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极大地激励了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经受了考验,日益成为欧洲政治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国际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一战对欧洲的经济影响有 丧失了大量的海外投资 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财政金融地位下 降 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解答时可以采用排除法来做,联系史实可知,一战的爆发 丧失了大量的海外投资 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财政金融地位下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德意志、奥匈帝国战败,英法等战胜国也受

10、到重创。美国、日本等国乘大战之机迅速崛起。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但是却为丧失中心地位,到二战时才丧失中心地位,故此题应选 B项 考点:一战对欧洲的经济影响 点评:此题为析评价型选择题此题型加强对历史概念、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等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不着眼于 “是什么 ”,而着眼于 “为什么 ”,而且题干所展观的内容多是中学教材未出现的结论,往往以全新的结论(或表述)出现,而选项则多是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回答这类选择题时,主要的不是凭借历史知识,而是依靠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较高的史学理论水平。主要搞清结论和史实的关系,要根据题干的结论,分析与史实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辨析

11、,同时结合史论结合的方法进行判断。 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 国家 B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C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D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 答案: B 试题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集团中的主要帝国主义列强,都是为了夺取霸权和奴役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权利参加战争的。在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秘密协定,用来瓜分势力范围、决定某些地区和国家的归属,践踏其他国家的主权。故此题应选 B项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点评:此题为因果型选择题。通

12、常将历史 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目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首先要正确理解常用概念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从性质、作用、方向层次等方面来把握和理解这些概念,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题干与备选项之间谁是因,谁是果,并与教材知识进行联系,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的不同之外。其 次要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政治组织是( )

13、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世贸组织 D七十七国集团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可用排除法来做, B联合国,它的建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C世贸组织,为 1995 年建立是世界性的经济组织; D七十七国集团,此组织为发展中国家建立,是在 20世纪 60-7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 国际联盟,故此题应选 A项 考点:国际联盟 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 A

14、帝国主义战争 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C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D争夺欧洲霸权的战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集团中的主要帝国主义列强,都是为了夺取霸权和奴役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权利参加战争的。在战争期间, 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秘密协定,用来瓜分势力范围、决定某些地区和国家的归属,因此这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故此题应选 A项。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点评: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虽然就局部来说,塞尔维亚抗击奥匈帝国侵略、比利时抗击德国侵略的战争是出于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它们所从

15、事的战争是正义的、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但从全局看,这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质。 简答题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历史影响。 答案: ( 1)一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死伤无数,经济损失巨大。 ( 2)大战造成了欧洲的相对衰落。 战争使欧洲各国的经济受到重创,生产力水平远低于战前,一时难以恢复;在精神领域,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对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产生了怀疑,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尤其是英国,战争加速了它的衰弱。 ( 3)战后,美、日迅速崛起。 战争中美国本土没有遭受战火,美国的参战以及不断向协约国提供商品和贷款,进上步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战后的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

16、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开始由伦敦转向纽约。 日本在战争期 间接受了欧洲的大量定单,经济实力得到了长足发展,并且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之机向中国扩展势力,企图独占中国。 ( 4)战争引起了革命和独立的浪潮。 战争引起了革命,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战后初期,在德国和匈牙利也出现了十一月革命。 大战还造成了德意志、奥匈帝国等帝国内部民族矛盾的加深,相继分崩离析,诞生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一批民族独立国家。 战争还引起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奠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摧毁殖民体系的基础。 试题分析:此题为问答题,直接考察了本课的主题知识。回答此题是关键在于找准思考的角

17、度,看一下应该从哪些方面概括影响最为合理。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其中消极影响主要从对世界人民造成的灾难方面考虑;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主要从美欧地位的变化来阐释;积极影响主要从对科技、对工人运动、对民族解放的影响等等方面来考虑。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历史影响 点评: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还要注意分析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催生了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大战加深了俄国国内矛盾,在 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十月革命得以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有利于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帝国主

18、义国家疲于战场,对殖民者地、半殖民地的经济掠夺有所放松,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当地民族经济的发展。第三,大战促进了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开拓了新科技成果的应用领域。因为战争的需要,列强纷纷将新科技成果应用于战争之中,力图取得战争的主动权。总之,战时开发和利用的新技术,在战后大多运营于民用事业,客观上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进步起了促进作用。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荷兰、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 加拿大部队到法国作战;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则跑到爱琴海的一个半岛上 美国印第安人被派到欧洲、中东;中国劳工来到西方;非洲人则成为法国部

19、队的一员。 -英霍姆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请回答: 概括材料反映的主要现象?这种现象反映了一种什么主要趋势? ( 2)大战对传统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主要原因是什么? ( 3)大战后的哪些重大事件可以体现材料所反映的主要趋势? 答案 : ( 1)反映世界大战席卷的范围广。世界人们联合起来抗击同盟国战争。 ( 2)冲击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美国崛起。一战对欧洲的破坏。 ( 3)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等 试题分析:第( 1)问,从材料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 加拿大部队、澳大利亚、新西兰人、美国印第安人、中国劳工、非洲人 ” 可见,世界大战席卷的范围广;这

20、些国家都加入到了协约国一方,联合起来抗击同盟国战争。第( 2)问,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动摇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战前,欧洲似乎可以号令一切。可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表明,欧洲仅靠自己的力量甚至不能解决欧洲自身的问题。欧洲需要美国、日本、英国的海外领地和其他国家的参与,需要它们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的支援,才最后定出战争胜负。大战使欧洲经济衰落,交战国经济受到重创,生产力水平远远低于战前;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发生动摇,同时还引发了政治危机。 第( 3)问,能体现出世界人们联合起来抗击同盟国战争的事例,如由多国参战共同对抗德国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等 考点:一战的概况 点评:此题为直接提示型材料题 .这类材料中,命题者在给出材料前,往往在题首给出关于材 料的背景说明,或引用提示明显的材料,考生据此可立即发现命题者所要考查的历史范畴。这种题型以考查考生分析、概括能力、理解能力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