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历史作业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1 (本题 2 分) 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 xihng(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这一做法反映的实质是( )A. 扩大六部权力 B. 改革丞相制度C. 扩大地方权力 D. 加强君主专制2 (本题 2 分)明初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财政、司法和军事。这一措施有助于( )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削弱地方行政权力C.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3 (本题 2 分)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历史事件
2、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主题。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 “军机处” “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A. 特务统治的强化 B. 思想控制的强化 C. 文化专制的强化 D. 专制集权的强化4 (本题 2 分)下图对联行文巧妙,其表达的意图是( )A. 赞美唐朝繁荣开放 B. 嘲讽宋朝重文轻武C. 抨击明朝专制皇权 D. 颂扬清朝帝王功德5 (本题 2 分)我国古代,自秦汉到明清,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基本趋势是: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逐渐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A. B. C. D. 6 (本题 2 分)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在经济上打
3、击封建地主阶级的行动是A. 陕北起义震惊全国 B. 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C. 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 D. 共进北京推翻明朝7 (本题 2 分)下列政权中被农民起义推翻的是隋朝 唐朝 元朝 明朝A. B. C. D. 8 (本题 2 分)某人是大明子民,他出生的那年明朝宗室发生了一场争夺皇位的内战。请你从以下有关他生活的四个片断中选出不可能是事实的一项A. 清早起来埋头苦读“四书” “五经” B. 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C. 中年时被授予左丞相一职 D. 他的儿子被锦衣卫捉去拷问10 (本题 2 分)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会导致权力的腐败,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对官吏的监察。下列各朝设置的机构或22官职中,具
4、有监察职能的是御史大夫 门下省 提刑按察使司 军机处A. B. C. D. 11 (本题 2 分)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皇帝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则的是( )A. 秦始皇 B. 唐太宗 C. 宋太祖 D. 明太祖12 (本题 2 分)顾炎武(明)在日知录中写道:“吴中(苏州一带)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什九。 ”这主要反映了A. 官吏贪赃枉法 B. 土地兼并严重 C. 民众不堪重负 D. 农民流离失所二、综合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要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
5、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材料中“帝”指谁?(2)材料一中“帝方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材料二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 (下图) ,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3)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4)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14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中央机构设置?有何共同作用? 上述图示反映出中央机构的变革呈现怎样的趋势? 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15在初三历史组集体备课中,王老师和申老师正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她们请你也
6、来参与。材料一3(1)观察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图 1-3 所代表的朝代及其在地方实行的行政制度。材料三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明史(3)材料三中的“帝”是指哪位皇帝?请写出丞相这一官职设立和废除的朝代。16历史兴趣小组要探究明清帝国的繁荣与危机,下面是他们的活动设计,请你根据要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朝代 措施 评价明朝加强君权统治,如明太祖废除_ 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明太祖时期设立_、明成祖时期设立_ “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清朝 _时期设立军机处 _(1)在研究加强专制统治方面,我们选择了两个朝代,请帮我们把所缺内容完
7、成。(2)列举明清时期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和它们的共同作用。(3)马克思曾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请说出清政府“不顾时势,安于现状”而采取的政策。并回答清朝实行此政策的根本目的。441816 世纪初到 19 世纪中叶,中国逐渐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输给了西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明太祖废除宰相以后,皇帝直接管理政务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随时可以逮捕、拘禁、处死官吏与百姓朱元璋恢复科举制度时,规定读书人只能
8、读“四书”因此,这个政权可说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见的专横暴力。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归纳“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的具体表现。(2)材料二反映的是当时政府推行的哪一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政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这一时期“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中国输给西方的原因。19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落脚点,也是中国古代从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政治制度的改革】材料一:仔细想来,两千年间,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以加强皇权专制为宗旨,结果就是使专制越来越深刻皇帝的“猜防”越甚,专制心思也就向着强化专制的方向自然而然
9、地用力。(1)总结明清两朝“加强皇权专制”的措施各一点(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图示内容【萌芽出现】材料二:“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3)材料二中“工匠”与常主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关系?5【政策解读】材料三:“天朝特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4)材料三体现了乾隆帝什么样的思想?这种思想束缚下,他实施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代,考中进士即具备做官资格,由于宰相多是进士出身,时以应考进士科最为人崇慕。报考人数
10、最多。考试允许普通人报考,为庶族中小地主,乃至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升官的路。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1)材料一描述了唐代的什么制度?请根据材料归纳这一制度的作用材料二(2)材料二两个文本中的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三评述 人物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赵嘏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明顾炎武科举就像一面巨大的筛子,本想用力的颠簸几下筛选良种,可因为颠簸的太厉害太久,反而把一切上筛的种子全给颠坏了,震蔫了。当代余秋雨(3)读了材料三中古今名人的评述,结合材料一、材料二以及所学知识,请你对这一制度做出简要评价。参考答案1D2C3D4D5A6
11、C7A8C9B10A11D12B13 (1)明朝。朱元璋(2)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于皇帝一身(3)军机处。(4)君主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14 图 1:唐朝;图 2:元朝;图 3:明朝。共同作用:巩固统治,加强皇权(加强君权) 。 趋势: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君主权力不断加强) 古代中国机构的变革。15 (1)图 1:西周;分封制。图 2:秦朝;郡县制。图 3:元朝;行省制。(2)汉武帝(刘彻) 。(3)明太祖(朱元璋) 。秦朝、明朝。(4)清朝。(5)错误;正确。(6)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到清朝达到顶峰。16 (1)丞相制度(中书省) ;锦衣卫;东厂;雍正帝;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2)八
12、股取士和文字狱;都加强了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了人民的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了社会进步。 (言之有理即可)(3)闭关锁国政策;维护清朝的统治。17 (1)(2)(3)(4)(5)18 (1)表现:废除宰相,皇帝直接管理政务;设置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影响:导致中国的闭塞、停滞、落后,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3)原因: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政治制度落后;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未能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经济落后。19 (1)明朝:废除丞相设六部;设立锦衣卫;八股取士等 清朝: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各一点即可)(2)A 玉米
13、 B、马铃薯 C、苏州 D、南京(3)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4)狂妄自大,以天朝大国自居;闭关锁国;对外国侵略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最终导致中国在世界上落伍。20(1)制度:科举制。作用: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或: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2)相同:都认为考试制度起源于中国。说明:科举制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表述的意思与之相同即可)(3)评价: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了朝廷。但明清科举形式趋向僵化(八股取士) ,不讲求实际学问,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技的进步。 (或:束缚思想,摧残人才)(注:从正反两方面评价,每个方面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