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1177847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江苏省启东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暑期作业抽测高二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_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浮动,犹如遗世独立的佳人。我们总会被突如其来的缘分砸伤,把这些当做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题。有些缘分只是_,瞬间的消逝便成了过往云烟。在香港,旺角弥敦道 27 号全线恢复行车。不过入夜后,在弥敦道附近的豉油街与西洋菜南街交界,还有大批示威者 _,警员到场维持秩序。A. 沸沸扬扬 黄粱美梦 聚积B. 洋洋洒洒 南柯一梦 聚积C. 飘飘洒洒 黄粱美梦 聚集D. 纷纷

2、扬扬 南柯一梦 聚集【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搞清成语意思(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是前提,考察语境是基本切入点。 “沸沸扬扬”指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扰,议论纷纷,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或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飘飘洒洒”多形容下雪的时候,雪漫天飞舞的样子,又像是飘落,又像是天空洒下来的,用在此处符合语境;“纷纷扬扬”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用在此处符合语境;此处应为“南柯一梦” , “黄粱美梦”做了一场好梦,比喻虚幻的梦想,与“南柯一梦”都可比喻虚幻的事情一场空,但黄粱美梦指美好境遇的梦;南柯一梦泛指一场梦;并不特指好梦

3、或恶梦,根据语境应用“南柯一梦” ;“聚积”一般多用于具体事物,职粮食用品、钱物货物、图书杂志等, “聚集” ,侧重强调的是由分散而集合在一处,一般指人或事,所以第三处应用“聚集” 。【点睛】点睛: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 2 -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末端的受众方的各环节都

4、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B. 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出外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C. 工作之余,大家的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D. 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B 项, “妇孺及孩童”不能并列。C 项

5、,最后一句话句式杂糅。D 项, “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此句话的主语问题。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视频3. 下列诗词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常作岭南人。B.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C. 一春鱼雁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D.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 句“鱼雁”借代书信。A 句夸张。B 句拟人和对偶。D 句没有修辞。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4.下列对联涉及的传统节日按一年中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何处题诗酬锦句,有人送酒对黄花。 叶脱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树齐香。禁火今年

6、逢春早,飞花镇日为人忙。 玉宇无尘一轮月,银花有焰万点灯。- 3 -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对联涉及的传统节日按一年中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 ,答题关键词“传统节日” “ 时间先后排列” ,考生首先确定诗句所对应的“传统节日”然后按照“ 时间先后排列” ,确定选项。5.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 通知:兹定于 6 月 5 日下午 3 时在报告厅召开高考考务会,请全体工作人员按时参加。B. 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C. 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D. 请柬

7、: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 项,正确,其中“荷”常用于书信、公文等中表示感谢或客气。B 项, “垂念”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B 项内容是学生写给老师的信,应改为“感念” 。C 项, “家严”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C 项是询问别人的父亲今年多大年纪,应改为“令尊” 。D 项, “府上”是对别人的家的尊称,D 项是请别人到自己家来,应改为“寒舍”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名师点睛】语言得体类命题往往着眼于: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看准对象,用语讲

8、究分寸;适应场合,巧妙用语;把握语体,既要注意区分书面语和口语,还要注意区分各类文章的语体要求,如书信、公文、广播稿等等。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并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谦敬词语,解答时一定要考虑交际场合、对象和目的。6.下列选项中,最适合选作下面这副有关中秋的对联的下联的一项是上联:琼宇高寒,捧出一轮月影下联: 。A. 圆月共赏,不忘故里父老 B. 喜迎中秋,怀念四方亲友C. 中天满轮,秋野万里香飘 D. 冰壶朗澈,平分五夜天香【答案】D【解析】- 4 -试题分析:从结构、句意的角度比较,D 句与上联对仗最佳。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7. 填入下面

9、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 , , , 。 ,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却辉映着过辉煌的过去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它们看似陈旧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种重要窗口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语段内容及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判断。语段解说古村落的文物价值,由横线前文的“精华”可知“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与之紧密衔接;故首选。是进一步对古村落的解说,是的条件;“看似”和“却”

10、衔接紧密,故先后。所以选 C。【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技巧点拨】句子排序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除了平时在阅读中注意语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加强对于句意理解外,还要注意明显的语言标志,如关联词语,起总领、总结作用的词语等。做题过程中,要根据句意及语言标志,判断哪些句子必须相连,哪个句子是首句,哪个是尾句。8.某同学从自己所读的文章里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第一组:路遥的世界 犀利叔本华 巨人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二组:美国校园枪击案 港独的嘴脸 IS 的兴起

11、 军国主义的幽灵 第三组:旧时光里的年味 消失的脸谱 怀念瓦当 奶奶的芭蕉扇A. 轨物范世 灯红酒绿 雪泥鸿爪B. 金科玉律 灯红酒绿 昨日黄花- 5 -C. 金科玉律 光怪陆离 昨日黄花D. 轨物范世 光怪陆离 雪泥鸿爪【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语句的压缩和提炼-以标题的形式,并且标题能够传达一定的思想情感。考生要学会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归类,给这一类书目拟定标题,传达文集的意义。轨物范世:是指谓作事物的规范、世人的榜样。 金科玉律律:规章,法则;科:旧指法律条文。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守则,信条。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

12、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热闹的景象。光怪陆离: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变化多端的样子。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现象奇特,中性词(不能用来形容人) ,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雪泥鸿爪: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昨日黄花:系“明日黄花”之误用,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东西。第一组所选的文章都是大家之作,且具有激励人生的作用,所以选“轨物范世”合适;第二组所选的作品,从作品的名字也可以选出“光怪陆离”合适;第三组从作品的名字可知都是对往事回忆的作品,所以选“雪泥鸿爪”合适。所以本题选 D。9.论语中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

13、,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下列句子的意思和这种态度最不相关的一项是A.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B.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C.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D.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语段中孔子对颜渊说的话的意思是: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说的是一种“出仕”或“退隐”的态度,而 D 项说的是人的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或生存方式,与古代士大夫对于“出仕”或“退隐”的态度关系不大。1

14、0.下列诗句中与下面漫画最匹配的一项是- 6 -A.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B.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C.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仔细观察画面,注意细节,然后找与画面契合的诗句。【考点定位】【技巧点拨】我们在做漫画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几点,一是要看漫画中的人、物、行为、关系、方式等;二是要看产生了什么结果结论或状态;三是要想产生的原因理由及人物的心理。画面的左上角是站在高处的一个人,右下方还有几个行人在往高处走,所以只有 C 最准确。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论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

15、廷札子欧阳修臣近闻澧州进柿木成文,有“太平之道”四字。其知州冯载,本是武人,不识事体,便为祥瑞,以媚朝廷。臣谓前世号称太平者,须是四海晏然,万物得所。方今西羌叛逆,未平之患在前;北虏- 7 -骄悖,藏伏之祸在后。一患未灭,一患已萌。加以西则泸戎,南则湖岭,凡与四夷连接,无一处无事。而内则百姓困弊,盗贼纵横。昨京西陕西出兵八九千人,捕数百之盗,不能一时翦灭,仅能溃散,然却于别处结集。今张海虽死,而达州军贼已近百人,又杀使臣,其势不小。兴州又奏八九十人。州县皇皇,何以存济?以臣视之,乃是四海骚然,万物失所,实未见太平之象。臣又思若使木文不伪,实是天生,则亦有深意。盖其文止曰“太平之道”者,其意可推

16、也。夫自古帝王,致太平皆自有道。得其道则太平,失其道则危乱。臣视方今,但见其失,未见其得也。愿陛下忧勤万务,不生逸豫,则二三岁间,渐期修理。若以前贼张海等稍衰,便谓后贼不足忧;以近京得雪,便谓天下大丰熟;见北虏未来,便谓必无事;见西贼通使,便谓可罢兵。指望太平,渐生安逸,则此瑞木乃误事之妖木耳。臣见今年曾进芝草者,今又进瑞木。窃虑四方相效,争造妖妄。其所进瑞木,伏乞更不宣示臣寮。仍乞速诏天下州军,告以兴兵累年,四海困弊,方当责己忧劳之际,凡有奇禽异兽草木之类,并不得进献。所以彰示圣德,感励臣民。(选自欧阳修集 ,有删节)11.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便为祥瑞,以媚朝廷 媚:讨

17、好B. 须是四海晏然,万物得所 晏:强盛C. 致太平皆自有道 致:达到D. 所以彰示圣德,感励臣民 励:劝勉12.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而内则百姓困弊,盗贼纵横 今张海虽死,而达州军贼已近百人B. 以臣视之,乃是四海骚然 则此瑞木乃误事之妖木耳C. 若使木文不伪,实是天生,则亦有深意 得其道则太平,失其道则危乱D. 以近京得雪,便谓天下大丰熟 告以兴兵累年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州县皇皇,何以存济?(2)愿陛下忧勤万务,不生逸豫,则二三岁间,渐期修理。(3)窃虑四方相效,争造妖妄。14. 作者认为澧州瑞木虚妄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答案】11

18、. B 12. C - 8 -13. (1)各个州县恐惧不安,靠什么来安顿(措置)这个局面呢?(2)希望陛下操心国事、勤于政务,不生安乐之心,那么两三年之内,可以期望(有希望)逐步把天下治理好。(3)私下担心各地效仿他们,争着制造出荒诞离奇的事。 14. (1)当时社会内忧外患,没有太平的景象;(2)天下太平需要励精图治才能实现。【解析】【11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B 项,晏:平静,安定。【12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虚

19、词的用法,解答文言文虚词题的时候,常用的答题技巧就是代入法。高考考察文言文虚词的题型大部分都是把虚词放在两个句子中比较。答题的时候,考生可以先把虚词分别代入到两个句子,看是否通顺,如果通顺就是相同,反之,则不同。A 项,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连词,表示转折关系;B 项,副词,修饰判断词“是” ,加强肯定语气副词,是;C 项,连词,连接两个句子或短语,表示前面是条件,后面是结果;D 项,介词,因为介词,把。【1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皇皇:恐惧不安;何以:宾语前置句,正确语

20、序是“以何” ,凭什么,以,靠,凭,介词;存济:安顿:安置、措置。第二句得分点:忧勤:操心国事、勤于政务;逸豫:安乐之心;修理:把天下治理好。第三句得分点:窃:私下;相:偏指一方代词,他们;“妖妄”:形容词作名词,荒诞离奇的事。【14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认真分析题干要求,并从文本中归纳概括答案。根据文本,可以从“当时社会现状;天下太平需要的条件”等两方面加以概括即可。【点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题目,正确解答这类题,需仔细阅读全文,比较准确全面地把握文章大意。本题其实是一道变形题,本来一般应设计为:下列有关对

21、原文内- 9 -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正确的)一项是,这里变成了主观题,难度加大了,但是,考查点仍是要弄清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如本题,让归纳“澧州瑞木虚妄的原因”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阅读材料,从人物的言行、事件的叙述中,在领悟、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概括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要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解答需审读题目,明确要求,抓住题眼,综合归类,做出答案。参考译文:我近来听说澧州进献柿木,上面长成了“太平之道”四个字。那知州冯载本是武人,不懂得事理,把它作为祥瑞进献用来讨好朝廷。我认为前代号称的太平之世,必须是全国安定,各种政事都处置得恰当顺畅。现如今西夏反叛,眼前摆着尚未剿平的祸患;契丹

22、骄横,隐伏着随时会来的战祸。一个祸患还没有除灭,另一个祸患已经开始发生。加上西部的泸州,南部的湖岭,凡是跟外族交界的地方,没有一处不发生动乱。而且在国内百姓困苦艰难,盗贼四处惹事。前些日子京西、陕西派出八九千官兵,抓捕几百名盗贼,不能一下子消灭,只能把他们打散,然而这些盗贼又在别的地方集结了。现在张海虽被打死,但达州造反的士兵已接近百人,还杀了朝廷使臣,他们的势头不小。兴州也向朝廷报告有八九十名盗贼。各个州县恐惧不安,用什么办法来处置这个局面呢?在我看来,现在竟是全国混乱,大小政事的处置都有失误和不当,实在没有看到什么太平盛世的景象。我又想即使柿木上的文字不假,确实是天生的,那么也有很深的含义

23、。那上面的文字只说“太平之道” ,它的意思是可以推求的。自古以来帝王的治理要达到天下太平,都各自有治国之道。得道就天下太平,失道就会出现危险和混乱。我观察现在的形势,只见到失误,没有见到恰当和顺畅的施政。希望陛下要操心国事、勤于政务,不生安乐之心,那么两三年之内,可以期望(有希望)逐步把天下治理好。如果因为以前作乱的张海等势力略微衰败,便认为后起的贼人用不着担心;因为京城附近下了大雪,便认为全天下都丰收;看到契丹暂时没有来侵扰,便认为一定没有战事;看到西夏派来了使臣,便认为可以停止打仗。奢望太平,渐渐生出安乐之心,那么这根瑞木就是耽误国家大事的“妖木”了。我看到今年有进献芝草的,现在又有人进献

24、瑞木。私下担心各地模仿他们,争着制造出荒诞离奇的事。澧州进献的瑞木,我恳求再不要给臣僚们传观。并恳求马上向天下各州各军下达命令,告诉他们:因为多年的战事,天下穷困疲累,正处在严格要求自己为国忧虑操劳的时期,所有的珍禽异兽草木之类,一概不准进献。这才是表明皇上的德行,感动劝勉臣民的良策。- 10 -三、古诗词鉴赏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春夕旅怀(唐)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里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催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1)第二联历来是被传诵的名句,请联系诗歌内容说说该联所运用的表现手法。(2)这首诗是作者旅居湘鄂时

25、所作,感情丰富。试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表达的感情。【答案】 (1)虚实结合:上句写梦见自己回到万里之外的家园,是虚写;下句写梦醒之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是实写。虚实相生,更加触动思乡之情。 对比:梦中回乡的片刻欢娱与醒来子规啼唤的悲凉构成对比,一乐一悲,突出表现了诗人愁苦的思乡之情。 用典:运用了庄周梦蝶和杜鹃啼血的典故,写出了由思乡入梦境,梦醒还思乡,子规啼唤更让人愁上加愁,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烘托、映衬: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相互烘托、映衬,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以景传情,表达作者的思乡之苦。 (2)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人生感慨一)思念家乡,怀想亲人;

26、(思乡怀人)流连湖光山色的归隐之意;(人生感慨二)思归不得时的豁达之情;(人生感慨三)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 (流离之痛)【解析】【详解】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从题干可知是要求鉴赏诗歌的第二联,属于局部手法考查,可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如虚实结合:上句写梦见自己回到万里之外的家园,是虚写;下句写梦醒之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是实写。虚实相生,更加触动思乡之情。对比:梦中回乡的片刻欢娱与醒来子规啼唤的悲凉构成对比,一乐一悲,突出表现了诗人愁苦的思乡之情。用典:运用了庄周梦蝶和杜鹃啼血的典故,写出了由思乡入梦境,梦醒还思乡,子规啼唤更让人愁上加愁,表达了深深

27、的思乡之情。烘托、映衬: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相互烘托、映衬,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以景传情,表达作者的思乡之苦。- 11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注意题干中的“感情丰富”这一暗示,可逐句分析蕴含了什么情感。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诗人面对着春水远流、春花凋谢的暮春景色,表达诗人深深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表达了游子孤身漂泊异乡的思乡之情。 “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语,深刻地传达出诗人仕途坎坷、孤独飘零的苦闷彷徨、悲愁痛苦之情。同时,从暗用五湖典故看,含有归隐田园之意。四、名句

28、名篇默写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1) _,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2) 闻道有先后,_,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3) 乱石穿空,_,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斜阳草树,_,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_,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赤壁赋)(6)_ ,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 )(7)_,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_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 )(9)各抱地势,_。 (杜牧阿房宫赋 )(10)角声满天秋色里,_。 (李贺雁门太守行 )【答案】 (1). 假舆马者 (2). 术业有专攻 (3). 惊

29、涛拍岸 (4). 寻常巷陌 (5). 渺渺兮予怀 (6). 钿头云篦击节碎 (7). 俄顷风定云墨色 (8). 停杯投箸不能食 (9). 钩心斗角 (10). 塞上燕脂凝夜紫【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舆” “渺渺” “篦” “箸” “燕”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粉墨人生韩静霆- 12 -那些天,画戏曲人物,着了魔。白天,执笔如同使剑,左右开弓,有

30、时候,咿咿呀呀地边画边唱,管他有调无调,吼得出汗便好。到了夜里,蘸满色彩的笔放下了,人虽然像僵尸一般在床上睡着,白天画的那些戏曲人物却全来了。咱不知从哪儿弄了个“令箭” ,举着,喊叫着在戏曲人物队列中间穿行。最后的结果是“扑通”一声,我摔到了床下边,眼眶磕青了,牙床磕破了,流着血,原来是梦。戏曲人物画就是这么让你美,美个死;伤你也伤得狠,让你流了血、挂着彩。我从小就和戏曲结缘了。小小的戏园子是摄魂夺魄的地方。我经常趴在那个后台的小窗户往里面瞧,看那些化完装的和没化完装的红脸、白脸、黑脸、花脸来来去去。最让我醉心的就是他们那个扑脸的香粉。演员们画好了眉眼,定装时拿粉去扑。香粉在后台飘起来,让眼前

31、一切真实的人和道具变得虚幻,都飘到了半空。在后台趴窗户看到了同班一个姓郝的同学,他的父亲在地方戏院门口检票,我就想办法去巴结这个同学。有时候他父亲不在那儿检票,我就往里闯。有一次帽子被人家抓去了,但是人却留到戏园子那个最黑的角落里,足足看了半场戏,过了半场瘾。我绝对是那些二人转演员的铁杆粉丝。他们的唱功、他们的绝活和灵活多变的表演方式,包括和观众密不可分的插科打诨,都让我倾倒。他们是真真正正的“角儿” 。他们的名字,像姓李的三姐妹一一梦霞、彩霞、晓霞,我永远不会忘记。二人转有“九腔十八调” ,音乐是非常复杂的,具有现代戏剧的最前卫的观念和特色,要观众和舞台有一种间离感。两个演员在台上,说说笑笑

32、,忽然那边一说“去拿弦子吧” ,这就开始动弦子了,开始唱了,唱一段又说上了。演员在说书人和角色中间转换,那种观剧的亲切感是让人迷醉的。后来,我和郝同学决心自己拥有乐器,我们便一起到成人干活的工地上去做小工,挖土方啊、挑土啊,干了整整七天,弄得灰头土脸,每人挣了六块四毛四。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如此这般“巨大”数目的人民币给我们带来的喜悦!我们一人买了一个龙头的破二胡,一人买了一支笛子,迫不及待地在街边上就吱扭吱扭地拉起二胡,开始了我们的音乐之旅!等我学会拉琴之后,地方戏院邀请我跟他们一起去演出。坐在他们那个骡马大车上,非常骄傲地和演员们坐在一起。那时候,在农村,在冬天,常常就在老乡的炕头上演,炕沿

33、下边儿全都是观众,那种土味儿、葱花味儿、旱烟味儿浓浓的。演出结束了,老乡甚至会杀猪宰羊款待我们。热腾腾的猪肉粉条儿盛一满碗,我用两只手捧着,太香了!辣辣的高粱小烧锅酒,连我这小孩子也得抿上一口,真开心。而它更重要的恩惠和好处,是在我的血液里注入了一种东西叫作民间艺术、民族艺术。地方戏院和地方戏,把我和郝同学黏在一起。可就在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里,灾祸不- 13 -期而至。大概是因为郝同学生得一副讨女生喜欢的小白脸儿吧,一日放学,我们班几个大个儿的同学纠集了一帮人,喊着让我闪开,我回头还没醒过神儿来,雨点儿一般的砖头就砸向郝同学了,追着打他。我呆呆地站在路上,浑身发抖,觉得冷。这一番砖头和叫骂让我

34、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人生还有这么残酷和丑恶的东西。后来,郝同学退学了,到地方戏院去学习操琴。最后他成了我们那个城市的地方剧院院长。他的爱人是我们那个地方最漂亮的、最好的地方戏演员。地方戏慷慨地给了郝同学一个好生活。我呢,几经周折,考进了中央音乐学院,开始了音乐人生。后来的生活就像一部连本儿的大戏,一幕一幕地拉开。我的老伴儿陪我走过了五十多年,她常常感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只可惜,再也不容易找到童年趴戏园子窗台那种如梦如幻、如痴如醉的感觉了,老花的眼睛是不是也磨出了老茧?老家的旧房院落和地方戏园子全都铲光了。今年母亲病逝,我回家奔丧,真正又成了一个孤儿我幸运地找到了一把让童年复活的钥匙,这就是画戏

35、。我把戏曲人物纠集到我的画作里,他们给我带来一种很美好的想象和追忆,调动起我对艺术和人生的这样一种爱、一种融入。或许唯有如此,我才可能回到趴地方戏园子小窗户的年代,回到从少年开始的粉墨人生。(选自 2015 年 11 期散文选刊下半月 ,有删节)17. 根据段到段内容,依次概括作者和戏剧结缘的过程。18.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到“郝同学” 。19. 结合上下文,理解第 8 段划线句子的含义。20. 请探究文章以“粉墨人生”为题的用意。【答案】17. (1)趴在窗台看化装;(2)混票逃票进戏院;(3)痴迷沉醉二人转;(4)辛苦赚钱买乐器。 18. (1)郝同学是我戏剧梦想的“伙伴” ,见

36、证了我与戏剧结缘的过程。 (2)郝同学的人生之路和戏剧不分离,因戏而买乐器,退学后去学戏,戏又给了他个好生活,他的人生充满戏剧性,强化了“粉墨人生” (人生如戏)的主题。 (3)拓宽了行文思路,丰富了文章内容。 19. 老家、老戏园子全都消逝,童年看戏如痴如醉的感觉也消失了,我失去了精神寄托、心灵家园,已然让我产生了孤儿的感觉;而今又失去了老母亲,所以又成了一个孤儿,表达了作者对民间传统艺术消逝的叹惋和痛心。 20. 作者一生与戏相伴,表达作者对戏曲、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作者与郝同学的人生如连本大戏,给人以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思考。晚年画戏,找寻童年,表达了作者对童年- 14 -生活的眷恋,对民

37、间艺术、传统文化消逝的怅惘。【解析】【17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根据文章相关内容,依次概括作者和戏剧结缘的过程” ,这是考查学生的筛选和概括能力。文章第二段开头说“我从小就和戏曲结缘了” ,说明具体的结缘过程应在下面, “我经常趴在那个后台的小窗户往里面瞧,看那些化完妆的和没化完妆的红脸、白脸、黑脸、花脸来来去去” ,第三段“他的父亲在地方戏院门口检票,我就想办法去巴结这个同学。有时候他父亲不在那儿检票,我就往里闯” ,第四段“我绝对是那些二人转演员的铁杆粉丝” ,第五段“后来,我和郝同学决心自己拥有乐器” ,找到这些内容再按照“我做了什么事”的格式进行概括即可。【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

38、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本题属于信息的筛选概括题。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筛选的方向,并以此到文中确定区域,比如本题中, “根据文章相关内容,依次概括作者和戏剧结缘的过程” ,应先找到“结缘”这一类字眼,在第二段的开头,这就喻示着答案应在后面;二是确定区域,找出“我”所做的与戏剧有关的事情,最后按照“我做了什么事”这样的格式进行概括即可。【18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到郝同学 ”,这是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郝同学是本文的次要人物,但不等于不重要,郝同学的描写,是为展现文章中心服务的,他的人生充满戏剧性,强化了“粉

39、墨人生”的主题。【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技巧点拨】文章中引入特别的人物,其基本作用不外乎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等。有时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文章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考生首先应明确答题的方向,然后找出有关“郝同学”的描写内容,再看与“我”的关联,最后从前面所列的几个方面进行答题即可。存在的问题是,描写“郝同学”的经历有强化主题的作用,考生易遗漏。【19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结合上下文,理解第 8 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这是考查句子的含意。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

40、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 15 -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 “我回家奔丧,真正又成了一个孤儿” ,要抓住“真正”和“孤儿”这两个关键词进行分析。 “真正”指出了失去了精神寄托、心灵家园的意味。 “孤儿” ,一指失去母亲, “我”成为孤儿;二是指戏园子、老家以及童年看戏的感觉都没有了, “我”失去了精神的寄托,成为精神的孤儿。【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技巧点拨】理解句子的含义,必须联系具体语境,透过词句的表面义,体味其内涵。对使用了修辞方法的句子,一般先分说(关键词的本义) ,再总说(整句话的

41、意思) ;对含蓄隽永的句子一般先表层(句子本身强调的内容) ,再深层(作者思想感情、观点态度) 。把握中心,整体领悟;瞻前顾后,审读语境;抓关键词,揣摩句意;辨析修辞,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比如本题中,应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我回家奔丧,真正又成了一个孤儿”这句话的含意,要特别关注“真正”和“孤儿”的意思。【20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请探究文章以粉墨人生为题的用意” ,这是针对文章标题设题。考生可以从文章标题的含意、作用等角度答题。文章以画戏曲人物开始,又以画戏曲人物结束,整篇文章结构紧密、完整,首尾呼应,可以看出作者的一生都与戏相伴。从“粉墨人生”这一标题可以看出,作者热爱戏曲、热爱传统

42、文化。【考点定位】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F。【技巧点拨】解题思路:题目含义:表面义、深层义。题目与表现手法的关系:运用何种修辞题目与与文章结构关系:是否起到贯穿全文线索作用。题目与内容的关系:是否明确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内容。题目与主旨情感的关系:是否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题目与人物命运的关系:是否暗示或揭示了人物的命运。3答题步骤:明确标题含义:表层义、深层义。分析文章结构:与开头结尾的照应、文章的线索。标题与文章中心关系:本身的点题作用、揭示文章的中心内容。分析效果:注意题目本身特点(比喻等修辞、特定句式等) ;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义丰、

43、发人深思、引起读者思考及兴趣。六、作文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世间最让人消受不住的,就是对美的祭奠。余秋雨【答案】悼美之殇- 16 -发展铮铮地向前,伴着新生与破灭的拉锯,到处都是断壁残垣与华灯初上,破碎大地上飘荡的无处落脚的悼词,让人感受到吟唱者心中无尽的悲情。作家生来敏锐的天性使他背负上了美的送葬者的重担,残酷而悲情。当王开岭悠悠地唱着“一眨眼的功夫,无数事物只剩下背影,一个敏感者,会痛苦,会失措和迷惘”的悼词。透过薄薄的纸张,字字叹息之间,我仿如能够感受到他心中深沉的叹息,伴着对最后一只流萤湮没在黑色夜空的怀念与哀悼。悲

44、情的传递与共鸣,让人在感伤作家只能在回忆中祭奠美的同时,生发了对自己连回忆都匮乏的悲悯。原本作家那渺远不真切的悲伤在与自我美的匮乏呼应交织的过程中产生了现实的意义,更深层的怜悯与悲情也由此产生。当冯骥才为消失的 90 万村落奔走呼号,痛心疾首,当韩少功用他的文字探索失落的乡土之魂,我们才发现消逝的不止是流萤,整个乡村都抽离成了一个符号,空洞地承载着作家最后的偏执与希冀。可是有人指责这不过是矫情时代的文人展示,不过是无病呻吟的行为艺术,甚至说可怜的作家是高呼拒绝发展的理想主义者。然而这不得不说是溢恶之词了,他们比谁都清楚现实真实,当然也比谁都了解发展的无可阻挡。可恰恰就是现实与理想的激烈碰撞,在

45、对美逝去毫无意识的人们的无端指责中,他们披上了更浓厚的悲剧色彩,承受着销魂之痛。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如果说美的逝去令人神伤,那么为之吟唱悼词的作家更是透露了无尽的悲情。当除了祭奠以外没有别条路能走,失落的又岂止是作家的心,何人闻之能够释怀?令人难以消受的对美的祭奠,又何止文人黑客们对乡村的哀悼!面对前人那“昨日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春逝之殇,那“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情逝之殇,后人只能复哀前人又悲苦自我,只叹得一句“怎奈何终不敌似水流年。 ”当悼美的灵魂无处可归,那悠长悲怆的悼词飘散在乡土的炊烟中的时候,悲悼者的身影愈加让这个世界为此流下悲凉的泪水。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

46、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是余秋雨的一句名言,选自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笔墨祭:健全的人生须不断立美逐丑,然而,有时我们还不得不告别一些美,张罗一个个酸楚的祭奠。世间最让人消受不住的,就是对美的祭奠。本题写作时要重点抓住“对美的祭奠”这一写作中心。首先对“美”这一概念的理解。英国美学家博克说过: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对“美”的理解,要把“美”具体化 ,比如优美、壮美;- 17 -传统文化中美的因素等。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从“文化” “思想”等领域入手,可多角度联系领域中的某个要素,具体内容或者具体领域。比如琴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书书法的式微。手工工艺:剪纸,漆器,泥人,皮影戏等都是美的具体体现。其次对“祭奠”的理解。 “祭奠”是指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本则材料中,祭奠的对象一定是已经或者正在消失的美的事物和情感。因此作文材料表达的是对美的事物或情感已经或正在消逝的感伤之情。 在行文时要力避笼统,可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阐明“消逝之美”的具体内容或指明具体的领域,力求小切口。可写人,可写物,可写事, 也可从“文化” “思想”等领域入手,比如可以写书法的式微,传统手工工艺(剪纸、漆器、泥人、皮影戏等)的失落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