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纲要导引】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属于选修 3-5 的考察实验,17 年前新课标不作为重点学习内容,18 年新课标将选修 3-5纳入必考,则验证动 量守恒定律在往后的考试中很有可能会出现,考察思想和方法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类似,难度不大。【点拨练习】1 (2018顺义区二模)若采用图中甲、乙两种实验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小球半径相同,质量均为已知,且 mAm B,B、B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必须测量 OB、OM、OP 和 ON 的距离B采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必须测量 OB、BN、BP 和 BM 的距离C采用图甲所示装置,若 mAON
2、m AOP+mBOM,则表明此碰撞动量守恒D采用图乙所示装置,若 + ,则表明此碰撞机械能守恒【答案】D【解析】A、如果采用图甲所示装置,由于小球平抛运动的时间相等,故可以用水平位移代替速度进行验证,不需要测量 OB 的长度,故 A 错误;B、如果采用图乙所示装置时,利用水平距离相等,根据下落的高度可确定飞行时间,从而根据高度可以2表示出对应的水平速度,从而确定动量是否守恒,故不需要测量 OB 的距离,故 B 错误;C、采用图甲所示装置,一个球时水平距离为 OP,两球相碰时,A 球距离为 OM,B 球为 ON,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Avm Av1+mBv2,因下落时间相同,则两端同时乘以 t
3、 后有 mAOPm AOM+mBON,则表明此碰撞动量守恒,故 C 错误;D、小球碰后做平抛运动,速度越快,下落高度越小,单独一个球下落时,落点为 P,两球相碰后,落点分别为 M 和 N,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Avm Av1+mBv2,而速度 v ,根据 h gt2可得,t ,则可解得:v ,v 1 ,v 2 ;代入动量守恒表达式,消去公共项后,有: +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 mAv2 mAv12+ mBv22代入速度表达式可知: +联立动量表达式和机械能表达式可知 + ,故可以根据该式表明此碰撞机械能守恒,故 D 正确。2 (2006天津) (1)用半径相同的两小球 A、B 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
4、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如图,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实验时先不放 B 球,使 A 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 C 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再把 B 球静置于水平槽前端边缘处,让 A 球仍从 C 处由静止滚下,A 球和 B 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痕迹记录纸上的 O 点是重垂线所指的位置,若测得各落点痕迹到 O 点的距离:OM2.68cm,OP8.62cm,ON11.50cm,并知 A、B 两球的质量比为 2:1,则未放 B 球时 A 球落地点是记录纸上的 点,系统碰撞前总动量 p 与碰撞后总动量 p的百分误差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一多用电表的电阻档有三个倍率,分
5、别是1、10、100用10 档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 档如果换档后立即用表笔连接待测电阻进行读数,那么缺少的步骤是 ,若补上该步骤后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是 3(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 1 所示电路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 E 和内阻 r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 2 所示的 R 图线,其中 R 为电阻箱读数,I 为电流表读数,由此可以得到 E V,r 【答案】 (1)P;2 (2)100;调零(或重新调零) ;2.210 3(或 2.2k)(3)2.9;0.9【解析】 (1)A 与 B 相撞后,B 的速度增大,A 的速度减小,
6、碰前碰后都做平抛运动,高度相同,落地时间相同,所以 P 点是没有碰时 A 球的落地点,N 是碰后 B 的落地点,M 是碰后 A 的落地点;系统碰撞前总动量 p 与碰撞后总动量 p的百分误差 42%(2)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知电阻较大,应换到100 档,换挡后需重新欧姆调零电阻的阻值 221002.210 3(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IR+Ir,则 ,知纵轴截距的绝对值表示内阻的大小,所以r0.9,图线的斜率表示电动势,则 E 3 (2011全国)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图中,B 为气垫导轨,A、C为固定在导轨两端的竖直挡板,D、E 为两个刚
7、性滑块。完成下列实验步。(1)调节气垫导轨,使导轨保持 (2)称量滑块 D、E 的质量 m1和 m2(3)将滑块 D、E 紧贴在一起,置于导轨上的确定位置。用电动卡销卡住 D 和 E。(4)在 D 和 E 之间水平放置一轻弹簧,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5)放开电动卡销:同时启动电子计时器,记下 D 至 A 运动的时间和 E 至 C 运动的时间。(6)重复步骤(3) (4) (5)多次,计算 D 至 A 的运动时间的平均值 t1和 E 至 C 运动时间的平均值 t2(7)测量 和 。(8)检查关系式 是否近似成立:如近似成立,则(在滑块和气垫导轨的摩擦力很小的前提下)验证了动量守恒。【答案】 (1
8、)水平;(7)D 到 A 的距离 L1;E 到 C 的距离 L2 (8)m 2 m 1【解析】 (1)为了减小误差,实验中应调节气垫导轨,使导轨保持水平;(7)根据实验原理可知,本实验中需要测量弹簧弹开后两滑块的速度,由题意可知,根据滑块滑到档板的平均速度来表示弹开后的速度,故需要测量两滑块到左右档板的距离,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碰后的速度;(8)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v D vE5设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应验证的表达式为:0m 2vEm 1vD代入速度可得:m2 m 14 (2019惠州模拟)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 A 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
9、小车 A 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 B 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装置如图(a)所示在小车 A 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 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测得打点的纸带如图(b)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的间距(已标在图上) A 为运动的起点,则应选 段来计算 A 碰撞前的速度,应选 段来计算 A 和 B 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选填“AB”“BC”“CD”或“DE” ) (2)已测得小车 A 的质量 m10.4kg,小车 B 的质量 m20.2kg,则碰前两小车的总动量大小为 kgm/s,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大小为 kgm/s (计
10、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 (1)BC,DE;(2)0.420,0.417【解析】 (1)推动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故小车有个加速过程,在碰撞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故 BC 段为匀速运动的阶段,故选 BC 计算碰前的速度;碰撞过程是一个变速运动的过程,而 A 和 B 碰后的共同运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相同的位移,故应选 DE 段来计算碰后共同的速度(2)碰前小车的速 度为诶:v A 1.05m/s,碰前的总动量为:Pm AvA0.41.050.420kgm/s;碰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v 0. 695m/s,碰后的动量为:P(m A+mB)v(0
11、.4+0.2)0.6950.417kgm/s;5 (2018保山一模)如图 1,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6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 (填选项前的符号) ,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A小球开始释放的高度 h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 HC小球平抛运动的射程图 2 中 O 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小球 m1多次从斜面上 S 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 P,测量平抛射程 OP然后把被碰小球 m2静置与轨道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m1从斜轨上 S 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 m2相
12、碰,并多次重复。 接下来完成的必要步骤是 。 (填写选项前的符号)A用天平测量两小球的质量 m1、m 2B测量小球 m1开始释放的高度 h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 HD分别找到 m1、m 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 M、NE测量平抛射程 OM、ON实验结果表明,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 为 。【答案】C;ADE;【解析】由于本实验的碰撞是在同一高度,在空中运动时间相同,因而根 据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就可知道碰撞后速度的大小之比, 所以选 C;实验时,先让入射球 ml多次从斜轨上 S 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 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 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 m
13、l从斜轨上 S 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 m2相碰,并多次重复。测量平均落点的位置,找到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因此步骤中 D、E 是必须的,而且 D7要在 E 之前。至于用天平秤质量先后均可以。所以答案是 ADE;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 6 (2018泸州模拟)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长木板下垫一小木片,轻推一下前端粘有橡皮泥(质量不计)的小车 1 后,连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纸带的小车 1 在木板上作匀速运动然后与静止在前方的小车 2 相碰并粘在一起,继续做匀速运动。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 50Hz 的交流电源。实验得到的纸带上各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标出)如图乙所示。
14、(1)小车 1 和 2 相碰的位置发生在相邻的两计数点 之间(填纸带上计数点字母符号) ;(2)已知小车 1 的质量 m10.40kg,小车 2 的质量 m20.55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计算出碰前小车 1 和2 系统的总动量为 kgm/s,碰后总动量为 kgm/s(计算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由此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答案】 (1)HI;(2)0.040;0.038;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系统动量守恒。【解析】 (1)由图示纸带可知,在 H 之前、I 之后小车在相等时间内位移相等,且相等时间内位移不相等,由此可知,两车碰撞发生在相邻计数点 HI 间。(2)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标出,计
15、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50.1s, 碰撞前小车 1 的速度:v 1 0.1m/s,小车 2 静止,碰撞前系统总动量:Pm 1v10.400.10.040kgm/s,碰撞后两小车速度相等,速度:v 0.04m/s,碰撞后系统总动量:P(m 1+m2)v(0.40+0.55)0.040.038kgm/s,由实验可知,碰撞过程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系统动量守恒;7 (2018台州模拟)某同学用如图 1 所示的装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开始前在水平放置的气垫导致左端装一个弹射装置,滑块碰到弹射装置时将被锁定,打开控制开关,滑块可被弹射装置向右弹出。滑8块甲和滑块乙上装有相同宽度的挡光片,在滑块甲的右
16、端和滑块乙的左端装上了弹性碰架(图中未画出) ,可保证在滑块碰撞过程中能量损失极小。开始时,滑块甲被弹射装置锁定,滑块乙静置于两个光电门之间。(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 d 和如图 2 所示,则 d cm(2)为使碰撞后两个滑块能够先后通过光电门 2,则选用下列哪组滑块能使实验效果更好 AM 甲 50g,M 乙 50gBM 甲 100g,M 乙 50gCM 甲 50g,M 乙 100g(3)某次实验时,该同学记录下滑块甲(质量为 m 甲 )通过光电门 1 的时间为 t1,滑块乙(质量为 m2)通过光电门 2 的时间为 t2,滑块甲通过光电门 2 的时间为 t3,根据实验器材等测量条
17、件确定误差范围。只要等式 成立,则可说明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只要等式 成立,则可说明这次碰 撞为弹性碰撞。(注:以上 2 个等式必须用题目中所给的字母表示)【答案】 (1)2.145;(2)B;(3)m 甲 v m 甲 +m 乙 ;m 甲 ( ) 2m 甲 ( ) 2+m 乙( ) 2【解析】 (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 21mm,游标读数为 0.059mm0.45mm,则最终读数为21.45mm2.145cm; (2)为使碰撞后两个滑块能够先后通过光电门 2,所以入射球不能反弹,所以应用质量较大的球云碰质量较小的球,故选 B;(3)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分别为:v 1 v2 v3设甲的初速度方
18、向为正方向,则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 甲 v1m 甲 v3+m 乙 v2;代入速度公式则 有:9m 甲 m 甲 +m 乙 ;要保证为碰性碰撞,碰撞前后机械能守恒,则有:m 甲 ( ) 2 m 甲 ( ) 2+ m 乙 ( ) 2;即 m 甲 ( ) 2m 甲 ( ) 2+m 乙 ( ) 2成立,即说明为弹性碰撞。8 (2018广州二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滑块在气垫导轨上运动时阻力不计,其上方挡光条到达光电门 D(或 E) ,计时器开始计时;挡光条到达光电门 C(或 F) ,计时器停止计时。实验主要步骤如下: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 A、B 的质量 mA、m B;b给气垫导轨通气并调
19、整使其水平;c调节光电门,使其位置合适,测出光电门 C、D 间的水平距离 L;dA、B 之间紧压一轻弹簧(与 A、B 不粘连) ,并用细线拴住,如图静置于气垫导轨上;e烧断细线,A、B 各自运动,弹簧恢复原长前 A、B 均未到达光电门,从计时器上分别读取 A、B 在两光电门之间运动的时间 tA、t B。(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 x 是 (用文字表达) 。(2)利用上述测量的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 (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3)利用上述数据还能测出烧断细线前弹簧的弹性势能 Ep (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答案 】 (1)光电门 E、F 间的水平距离;(2) ;(3) 。【
20、解析】 (1)本实验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所以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两物体的速度,由题意可知,还需要测量光电门 E、F 间的水平距离,从而求出 B 物体的速度;(2)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碰后 vA ,B 的速度 vB ,设 A 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有:mAvAm BvB0则有:10(3)根据机械能的表达式可知,E P ;9 (2014新课标)利用图(a)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图(a)中,气垫导轨上有 A、B 两个滑块,滑块 A 右侧带有一弹簧片,左侧与打点计时器(图中未画出)的纸带相连;滑块 B 左侧也带有一弹簧片,上面固定一遮光片,光电计时器(未完全画出)可以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实
21、验测得滑块 A 质量 m10.310kg,滑块 B 的质量 m20.108kg,遮光片的宽度 d1.00cm;打点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 f50Hz将光电门固定在滑块 B 的右侧,启动打点计时器,给滑块 A 一向右的初速度,使它与 B 相碰;碰后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时间为t B3.500ms,碰撞前后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若实验允许的相对误差绝对值(| |100%)最大为 5%,本实验是否在误差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写出运算过程【答案】在误差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证明过程如上所述【解析】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 t 0.02s,由图(b)所示纸带可知,碰撞前 A 的速度:v A 2m/s,碰撞后 A 的速度 vA 0.97m/s,碰撞后 B的速度:v B 2.86m/s,碰撞前后系统总动量分别为:pm 1vA0.3120.62kgm/s,pm 1vA+m 2vB0.310.97+0.1082.860.61kgm/s, 绝对误差:| |100%| |100%1.6%5%,由此可知,在误差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