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2讲 宗 教 改 革 和 启 蒙 运 动 形成体系 把握要点1关于宗教改革的 4个关键点(1)一个核心:信仰得救。(2)两个代表:马丁路德、加尔文。(3)三个观点:“因行称义” 、 “因信称义” 、 “先定论” 。 (4)三大新教: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2关于启蒙运动的 4个关键点(1)一个旗帜:理性主义。(2)两个批判对象:专制主义、教权主义。(3)四个代表: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4)四个学说:“三权分立” 、 “天赋人权” 、 “人民主权” 、 “社会契约” 。 课题(一) 宗教改革回扣教材知识一、背景经济 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政治 天主教会的腐败,引起
2、社会各阶层的不满思想 文艺复兴的影响下,人们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导火线 1517年,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二、概况1序幕:1517 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22结果: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如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三、实质:新兴资产阶级在宗教改革的掩护下发动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皇统治的政治运动。四、主张1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2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3简化宗教仪式,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五、影响经济上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政治上 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做了思想准备思想上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促进了西欧各国
3、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进补课程知识一、宗教改革的原因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 新兴资产阶级形成,民族意识增强,专制君主兴起经济上 西欧资本主义兴起,教会的经济特权引起社会各界强烈不满思想上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人们对教会精神禁锢和腐败的批评更加激烈,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直接原因天主教会对德国的剥削和压迫最多,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成为德意志各阶层的普遍要求导火线 1517年,罗马教皇利奥十世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二、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指导思想 肯定人性,反
4、对神性仍以宗教观念为基础,承认神的存在,强调信仰和服从 斗争形式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借助宗教异端的形式,斗争矛头直指天主教会 对宗教的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仍对教会势力持和解的态度否定教皇权威,建立新教 3态度群众基础主要在文学艺术领域和社会上层开展是一场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的社会运动 历史作用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在思想和社会领域里扫荡天主教会,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探究重难知识一、宗教改革体现的人文精神材料 解读 上图是反映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漫画,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 ,旁边站着信士,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士,旁
5、边是教皇、红衣主教等,左端被高高翘起。一本圣经就比教士都重,反映了圣经高于教皇和教士,进而体现信仰得救的新教思想,实质上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和地位。史论形成 宗教改革体现的人文精神(1)“因信称义”彻底否定了教皇和罗马天主教会的至上权威,肯定了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的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色彩。(2)以圣经和个人内在信仰的权威否定教会特权和等级制度,确定了个人宗教信仰平等的权利。(3)马丁路德要求建立独立自主的德意志民族教会,实际上是把人文主义关于民族自由的理想进一步推向政治现实。(4)宗教改革的最突出的影响在于成功运用了人文主义的世俗精神创造出新教伦理,把人的心灵从
6、罪的折磨、来世拯救和教廷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世俗生活与世俗人生焕发出勃勃生机。二、宗教改革的影响材料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宗教改革时,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没收教会财产出售给贵族和租地农场主,得到土地的人往往以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土地。这部分教会土地的资本主义化加速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4展。当时西欧是由中世纪向近代迈进的转型时期,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对西欧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引发了思想领域的变革,为社会转型奠定了思想基础。世界通史问题 依据材料概括宗教改革的影响。信息获取 材
7、料中三段话分别讲了宗教改革在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的影响,材料信息“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 “教会土地的资本主义化” “引发了思想领域的变革”分别是其核心语句,注意把握其内涵。第一段材料反映了宗教改革前世俗的权力从属于教会,宗教改革后打破了天主教的绝对权威。第二段材料反映了通过宗教改革加速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三段材料反映了思想领域的变化,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宗教改革促进了西欧社会的转型。史论形成 宗教改革的影响(1)政治上:打击了教会势力(剥夺了教会在新教各国的政治经济特权),加强了君主权力,促进了欧洲新兴民族国家的形成。(2)经济
8、上: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精神文化上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宗教改革后,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教派(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新教大都简化了宗教仪式,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发展了人文主义: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灵魂自救的自主权,解放了民众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准备。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研高考知命题趋向 从转换知识的角度命题1(2015安徽高考)
9、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来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5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解析:选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观察图片,获取有效信息。根据图片中线条和符号的集中区域主要在“德意志” “英格兰” “瑞典” “尼德兰” “日内瓦”等国家和地区,可直接选出 B项。图中没有明显体现文艺复兴的中心意大利,A 项排除;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线条不是特别突出,C 项排除;D 项虽起源于英国,但当时欧洲瑞士的日内瓦在工业革命时期不是很突出,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题 后 启 智 宗教改革以复兴古代原始基督教的一些教义为特征。这种复兴表现在两个方
10、面:一是恢复原始教义中所有信教徒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反对具有封建特权性质的教阶制。二是恢复古代原始教义中信徒自身具有得救主动权的思想,使教徒的赎罪得救活动摆脱教会的控制与支配。通过信仰上帝,阅读圣经,普通信徒就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从而接受启示,赎去罪行,成为无罪的人。 从拓展知识的宽度命题2(2017天津高考)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有着广泛的社
11、会基础解析:选 D 由材料“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王公贵族”等信息可知,宗教改革得到社会广泛支持,说明其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D项正确。各阶层由于利益不同,其目标也就不同,排除 A项;B 项并非材料中心意思,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宗教改革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并非强调其对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排除 C项。3(2016海南高考)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6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 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 )A维护教皇权威 B主张圣像崇拜C倡导信仰自由 D支持宗教改革解析:选 D 威廉廷得尔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
12、 ,这说明他主张宗教改革,所以本题答案为 D项;A、B 两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材料体现不出“信仰自由”,故 C项错误。 题 后 启 智 宗教改革反对的是教皇的权威,但不主张信仰自由,更不主张废除天主教。宗教信仰是精神解脱和心理需求的产物,具有很强烈的感情色彩,宗教只有融入理性,在尊重多元化存在的同时使宗教不断朝着开明、文明的方向变化,不断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才能使宗教不断常在常新,和现代法制与科学相协调。 从探索知识的深度命题4(2018江苏高考)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 “神父的口袋最深” “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 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A改变人们对上帝
13、的虔诚信仰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解析:选 C 材料信息反映了 16世纪天主教会的腐化堕落,其中“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说明当时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C 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对上帝的信仰,且后来的宗教改革仍然强调信仰上帝,A 项错误。欧洲的首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开始于 14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B 项错误。启蒙运动发生于 17、18 世纪,D 项错误。5(2015北京高考)1521 年,德国维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
14、意在( )A抨击罗马教廷 B推销“赎罪券”C反对宗教改革 D倡导宗教宽容解析:选 A 根据题干材料,通过木板画上基督和教皇两种不同的做法可以看出,这一对比讽刺了当时的教皇特权。在 16世纪初,马丁路德开启了宗教改革的序幕,反对天主教特别是教皇的神权统治,故答案为 A项。B 项是天主教教皇为敛财而采取的一种手段,C项是天主教教皇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进行的,宗教宽容是允许个人选择宗教信仰形式的政策,材料没有体现这些信息,排除 B、C、D 三项。题 后 启 智 7宗教改革将人文主义思想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1)宗教改革以反对天主教会宗教特权、提倡人性解放的宗教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适应了人们从罗马天主教会
15、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的要求。而宗教改革时期的欧洲几乎全民都是基督教徒,利用宗教改革宣扬人文主义,其涉及面宽广,有利于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2)宗教改革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反封建,反对宗教的烦琐仪式和教皇的特权地位,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要求。(3)宗教改革宣扬王权高于神权,得到了世俗诸侯(王权)的支持。 练模拟悉命题热点1 “它在一般人和虔诚信徒中唤醒了宗教,将宗教几乎逐出了政治。它的主要性质,即人类心灵的解放以及精神领域内绝对权力的废黜。 ”这里的“它”( )A冲破了宗教对人的精神控制B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弘扬人文主义C打破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D宣扬进化论挑战基督教神学创世说解析:选
16、 C 根据材料“在一般人和虔诚信徒中” “心灵的解放”等说明是宗教改革,故 C项正确。2(2019福州模拟)有学者研究发现,宗教改革时期,无论是新教还是天主教会,都致力于重新制订缔结婚约的规则,给有效婚姻的缔结附加了一些条件,其中“子女的婚姻需得到父母的同意”成为欧洲社会各界普遍提出的一个要求。这表明宗教改革时期( )A阶级对立十分严重 B家长权威得到充分尊重C新旧教会逐渐合流 D人文主义受到沉重打击解析:选 B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子女和父母之间不是对立的阶级关系,故 A项错误;通过“子女的婚姻需得到父母的同意”的表述,可知在宗教改革时期,家长的权威得到充分尊重,故 B项正确;新旧教会对立
17、,双方并没有合流,故 C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人文主义问题,故 D项错误。316 世纪欧洲产生了许多新教派,每个新教派都以古代圣经原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为信仰的最高权威,并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 ,而且坚决脱离腐败的罗马教会。该历史现象( )A表明罗马教会进行了顺应时代的改革B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直接推动而出现C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D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时代潮流8解析:选 D 材料“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 ,而且坚决脱离腐败的罗马教会”有利于增强民族意识,促进民族国家的人民思想解放,表明该历史现象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时代潮流,故 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圣经被多种语言翻译,是对罗马教会权威的反对,故
18、A项错误;B 项“直接”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未涉及经济的发展,故 C项错误。4(2019龙岩模拟)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涉及上帝观、自然观和人性观三个层面的重大转变,都直接或间接地为近代科学之树的破土而出松动了土壤,输送了营养。其含义是指宗教改革( )A为近代科学发展消除了体制障碍B为近代科学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C从根本上消除了科学与宗教对立D直接呼唤了科学革命时代的到来解析:选 B 体制障碍包括宗教、政治等方面,材料只涉及宗教,不能说消除了体制障碍,故 A项错误;思想解放成为近代科学兴起的前提,与材料相符,故 B项正确;“根本上消除了”表述绝对化,故 C项错误;直接呼唤与材料中“或间接地”不符,
19、故 D项错误。课题(二) 启蒙运动回扣教材知识一、背景经济 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政治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思想 17世纪时,英国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科技 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挑战教会的权威二、核心:理性。启蒙思想家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 。所谓“理性”是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三、主张1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时代。2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四、代表9代表人物 作品 思想 影响霍布斯(英)利维坦 “社会契约论”对推翻君
20、权神授、封建专制产生深远影响洛克(英)政府论“分权思想”“君主立宪”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基础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分权制衡三权分立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伏尔泰(法)哲学通信强烈反对天主教会,倡导平等、自由对 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卢梭(法)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是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康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非工具”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五、影响1思想层面(1)启蒙运动进一步弘扬了人文精神(把人文主义提升到理性的高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欧洲的专制统治,描绘了未来社会制度蓝图,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启蒙运动为人类创造了宝贵
21、的精神财富,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启蒙思想家阐释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根据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2政治层面(1)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2)启蒙运动的影响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如为美国独立战争做了思想准备,并为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
22、依据;影响了拉美独立运动;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思想武器;为中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产生。3其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对人本身的彻底解放。10进补课程知识一、法国成为欧洲启蒙运动中心的原因1社会基础:法国封建统治势力强大,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之间的矛盾特别尖锐,而封建制度的危机又空前严重。2经济基础: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加强,形成了一批既有经济实力,又有文化教养的新兴阶级的代表。3科学依据和理论实践经验:近代科学的兴起和英国革命的成功,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实践经验。二、启蒙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推动作用1对近代世界的影响:“社会契约
23、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君主立宪制和三权分立不仅提供了依法治国的理论,还为资产阶级的政权组织形式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启蒙思想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的批判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发生,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设政权的强大思想武器。2对各国政体的影响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 ,确立了责任制内阁和君主立宪制,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议会权力,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实践了启蒙思想家的分权思想和人民主权思想对美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制定了 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启蒙运动中的人民主权思想和三权分立思想对法
24、国在 19世纪 70年代制定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启蒙思想探究重难知识一、启蒙运动的特点及对人文主义的发展材料一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 ,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词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在启蒙时代,欧洲知识界对西方文明的传统信仰和价值观重新思考,强
25、有力地扫荡了笼罩着西方世界的封建思想和宗教11神学的迷雾。崇尚科学和对人类理智的乐观主义态度则促进了现代科学的重大发现。摘编自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解读 材料一反映了启蒙运动的宗教和政治主张。材料以第一个省略号和第三个省略号为界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反映了启蒙运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教权主义;第二层反映了“社会契约”论,启蒙思想家认为统治者权力来自人民,如果统治者违背民意,人民有权推翻他,从而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第三层体现了启蒙运动反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材料二以省略号为界分为两层,分别从思想和科学两个方面阐述了启蒙运动的深刻影响。第一层表明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理
26、论准备;第二层表明启蒙运动崇尚科学和理性,从而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发展。史论形成 1启蒙运动的特点批判对象矛头指向专制主义、教权主义批判方式摆脱了宗教的束缚,诉诸理性,启蒙思想家宣传理性,对封建制度进行理性的批判,是科学进步与资产阶级强大的反映批判领域集中于政治、思想领域,即使是百科全书派,宣扬科学和理性的目的也是为了反对专制、教权和迷信历史作用主要是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做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2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发展批判对象文艺复兴运动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而启蒙运动直指整个“黑暗的中世纪”涉及领域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科学、史学、
27、文学、美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个方面批判形式启蒙运动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思想特点启蒙运动思想家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他们高举民主、科学大旗,为了解放全人类宣传理性真理二、中外启蒙思想的比较材料 16 至 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12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 、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 18世纪欧洲
28、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问题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提出的革新社会的方案有何不同,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信息获取 材料揭示了中西启蒙思想的不同性质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黄宗羲等人没有提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而孟德斯鸠等人则提出了“三权分立” 、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产生此差异的经济根源在于: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18 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确立,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29、。史论形成 东西方启蒙思想的比较明清进步思想 西方启蒙思想条件资本主义萌芽;专制制度的腐朽;理学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文艺复兴的推动内容抨击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和“经世致用”批判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设计比较完整的方案本质 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 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影响对专制制度形成一定冲击,未动摇传统文化的根基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产生广泛的世界影响研高考知命题趋向 从转换知识的角度命题1(2018全国卷)18 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
30、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 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解析:选 A 根据材料时间“18 世纪前半期”可知当时法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启蒙13思想发展;根据“沙龙聚会不再局限于传统思想极为活跃”可知,这一时期的法国沙龙聚会宣扬思想和言论自由,而里面聚集了很多启蒙思想家,启蒙思想得到传播;“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反映了启蒙思想的听众扩展到统治阶级,逐渐流行,A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宫廷文化的发展传播,B 项错误。18 世纪前半期的法国是欧洲大陆典型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贵族和平民的关系问题,D 项错误。
31、2(2014重庆高考)启蒙运动主要是一场知识分子运动,但是启蒙知识分子的活动并不局限于书斋,而是具有空前的公共性。他们依靠各种社会文化机制,展开广泛的交流活动。能够支持这一说法的是,在当时的欧洲( )社会名流和知识精英经常组织学术聚会许多国家建立了科学院和学术社团组织一些大学成为研究和传播新思想的重镇各国学者著书立说享有同样的出版自由A BC D解析:选 A 启蒙运动时期欧洲各国的情况不完全相同,有的国家专制主义仍然强大,所以各国学者不可能享有同样的出版自由,错误,排除,故答案是 A项。题后启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准确把握启蒙运动的时代特征,认真分析选项中的历史现象与启蒙运动的时代特征是否吻合
32、,不难得出正解。 从拓展知识的宽度命题3(2015北京高考)对于美国独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反响,有学者评论说: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英国启蒙思想家),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学说 独立宣言与洛克和卢梭的思想无关 法国社会中的等级制观念已经动摇 天赋人权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A BC D解析:选 D 根据材料“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判断错误;由于启蒙思想的传播及法国资本主义经
33、济的发展,法国社会中的等级制观念在大革命之前已经动摇,故正确;从材料人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思想在美国和法国的传播情况,可以看出正确,故选 D项。144(2015重庆高考)1727 年春,伏尔泰参加了牛顿的葬礼,随后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科学团体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B跨国文化交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播C18 世纪早期英国启蒙运动已接近尾声D18 世纪早期法国思想自由度逊于英国解析:选 B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通过参加英国科学家牛顿的葬礼,得知了牛顿通过苹果落地获得启发进而发现万有
34、引力定律的故事,并将其传遍世界,同时也传播了牛顿的科学思想,因此 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科学团体的信息,排除 A项。C、D 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题 后 启 智 以上两题均涉及了启蒙运动的起源地问题。1 英国 17世纪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已经产生了启蒙思想,英国是最早进行启蒙运动的,或者说英国最早践行启蒙运动的初期理论;资产阶级革命在英国的成功,使得启蒙运动登陆法国有了榜样,最终法国使启蒙运动如火如荼地发展,为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和理论的准备。(2)约翰洛克是英国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洛克是第一个系统阐述宪政民主政治以及提倡人的“自然权利”的人。洛克第一次系统地提出
35、“天赋人权”学说来反对“君权神授”思想。他还第一个倡导了权力的分配,他把政治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三种,认为立法权高于其他两权,但立法权仍要受到人民的制约,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享有最高的权力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另外,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属于国王,对外权涉及和平与战争、外交与结盟,也为国王行使。洛克的政治理念深远地影响了美国、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 从探索知识的深度命题5(2016江苏高考)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
36、。 “他们”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解析:选 C 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主义大旗,反对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他们不迷信于上帝,不反对宗教信仰,也不否定神创论,尊崇理性与科学,C 项正确。15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与题干材料“仍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不符,排除 A项。宗教改革者批判天主教会的专制权威,而非提倡理性,且仍然坚信神创论等基本教义,排除 B项。进化论倡导者否定神创论,排除 D项。6(2015山东高考)“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 ”这场运动是( )A实现
37、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B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C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解析:选 D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 “世俗运动”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主要是抨击教会的虚伪,帮助人们冲破宗教神学的网罗;宗教改革将斗争矛头指向罗马天主教会,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天主教会的思想禁锢;科学革命是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改造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均与题干关键信息不符,故排除 A、B、C 三项。1718 世纪的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博爱,推崇普遍和必然的真理,要求获得人的彻底解放,进一步弘扬了人文精神, “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
38、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 ,D 项符合题意。题 后 启 智 西方人文精神是高考必考重要章节,在高考复习中,注意把握一条主线、三个重点。一条主线就是“人” ,要把握“人”在各个时期的地位变化,各个时期对“人”的道德素养的追求,各个时期人们为达到对“人”的追求而采取的措施和进行的活动。三个重点:一是通过对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明确人文精神的起源;二是结合时代背景,通过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各个代表人物的思想和作品的理解,认识这一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三是通过对启蒙思想家观点或作品的把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启蒙运动先驱是如何将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阶段的。练模拟悉命题热点1如果说文
39、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 ,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 。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这段论述中“大兴土木”的表现是( )A创立民主法治社会 B批判神权统治C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D宣扬人性解放解析:选 A 题干中启蒙运动“大兴土木” ,指建立新的社会构想理性王国,故 A项正确;批判神权统治仍然属于“清理了场地” ,故 B项错误;建设工业文明国家是工业革命的要求,在启蒙运动之后,故 C项错误;宣扬人性解放是文艺复兴的表现,启蒙运动不满足对人性的尊重,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故 D项错误。162(2019永州一模)18 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
40、当时一股前所未有的“法语热”风靡除了英国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就连一些并无特长的法国人,仅仅因为会说法语,亦纷纷被各国的富商巨贾请入家中担任家庭教师。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法国启蒙运动的成就显著并顺应了时代潮流B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水平高居欧洲首位C欧洲各国对法国大革命成功实践的普遍推崇D民主共和制得到了欧洲各国民众的一致认同解析:选 A 18 世纪的法国对世界的贡献主要就是启蒙运动,故 A项正确;这时候的法国还是封建国家,故 B项错误;法国大革命 18世纪末期才开始,故 C项错误;欧洲大陆整体上还是封建君主专制国家较多,故 D项错误。3伏尔泰认为“在这个社会里,既无土地又无房屋的人难道
41、也应该有选举权吗?当黎民被容许议论(国事)的时候,一切都将毁灭。 ”这表明伏尔泰( )A强调“天赋人权” B保留社会等级C主张精英政治 D维护私有制解析:选 C 伏尔泰明确反对将参政权授予一般平民,这明显是与“天赋人权”思想相违背的,故 A项错误;作为资产阶级的启蒙者,伏尔泰是明确反对等级秩序的,故 B项错误;伏尔泰认为普通民众不符合参政条件,故 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私有制的相关提及,故 D项错误。4卢梭曾说:“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是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良心从来没有欺骗过我们,它是人类真正的向导 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摆布一样可悲 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情感这个东
42、西 。 ”这说明卢梭( )A带有浪漫主义的倾向B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宗旨C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D科学地诠释了启蒙思想解析:选 A 根据材料可知,卢梭对理性“表示怀疑” ,认为人们不应成为“理性的奴隶” ,而应“选择情感这个东西”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浪漫主义是对启蒙运动中宣扬的理性主义的反思,强调深入发掘人类的情感世界,而卢梭也被称为浪漫主义之父,故 A项正确。5军官说:不许争辩,只许操练。税吏说:不许争辩,只许纳税。神甫说:不许争辩,只许信仰。到处都有对自由的限制,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做出这一论断的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洛克C康德 D卢梭17解析:选
43、 C 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 “天赋人权” ,故 A项错误;洛克主张社会契约、君主立宪等,故 B项错误;康德主张人应该有理性思考的自由,故 C项正确;卢梭主张社会契约等,故 D项错误。加练 42 题强论证能力材料 在启蒙运动中始终有两种声音,一种是以伏尔泰为代表,其 1756年在风俗论这部著作中,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借助中国,借助孔子,启蒙思想家们吹响了摧毁中世纪思想的号角,从而推动了 18世纪法国的“中国热” 。另一种声音是以孔多塞为代表,1793 年在其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中国成为与进步对峙的“停滞的国家” ,对中国也从赞扬变为了批判。问题 上述材料反映了启蒙运动时
44、期关于中国的两种不同认识,选择其中一种声音,概括其观点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谨,结合史实)点拨 针对启蒙运动时期对中国的认识,主流观点认为应当肯定孔多塞的认识,认为中国是“停滞的国家” ,对中国文化加以批判;而现代史学界则提出了新的认识,认为应当肯定伏尔泰的认识,伏尔泰推崇中国文化,并借助中国文化批判封建专制思想。参考答案 认识(一):以孔多塞为代表的思想家认为中国是“停滞的国家” ,对中国文化加以批判。原因: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政治上日益腐败;文化思想上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工业革命迅速开展,生产力有了巨大提
45、高;对外扩张掠夺。认识(二):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借助孔子批判封建专制思想。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传教士不断东来,向西方介绍宣传中国文化;伏尔泰论及中国、宣传孔子,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实际斗争的需要;伏尔泰的主张与儒家思想有共同之处,如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它的基本含义是“爱人” 。综合过关检测 (时间:45 分钟 满分:85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2019平泉模拟)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 ,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开始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
46、心中的地位C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D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解析:选 C “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强调的是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 项符合题意;开始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是文艺复兴,排除 A项;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18未被动摇,排除 B项;材料未涉及人人平等方面的信息,排除 D项。2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下列对宗教改革的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B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C试图清除
47、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D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人人都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解析:选 C 马丁路德改革的重大意义就是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故 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灵魂就能得到解救,故 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故 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并未否定宗教的作用,没有消除宗教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故 C项错误,符合题意。3宗教改革期间,英国人威克里夫把新约全书从拉丁文译为英文,他的几个弟子翻
48、译了旧约全书 ,文字浅显流畅,使普通人可以阅读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威克里夫等人的行为在当时( )A动摇了上帝在人心中的地位B挑战了罗马教会的权威C破除了人们对神学的迷信D使人们的民主意识觉醒解析:选 B 根据所学可知,罗马教会的神职人员垄断和把持翻译、解释圣经的权利,但在宗教改革期间,威克里夫和其弟子打破了这一规定,挑战了罗马教会的权威,这有助于人们摆脱罗马教廷的束缚,使人们可以自由理解圣经的教义,但人们还是信仰上帝的,故 B项正确,A 项错误;C 项说法夸大了威克里夫等人的行为的作用,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民主意识问题,故 D项排除。4布鲁斯雪莱的基督教会史认为:加尔文教强调上帝的主权反过来产生出一种特殊的国家观。路德倾向于认为国家至高无上。但加尔文教说,没有人(无论是宗教还是国王)可以要求绝对的权力。加尔文教反对君主施行独裁的思想是现代宪政得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据此可知加尔文教主要强调( )A以上帝名义反对君主独裁B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思潮发展的结果C崇尚民主共和D宗教改革思想是现代宪政的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