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综合检测(二十一)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时间:45 分钟 满分:8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有一张汽车上的出卖说明,内容大致是:“100 美元即可买走这辆车,我所有的钱都已在股市中化为乌有了” 。与这种现象最相对应的情景是( )A “牛奶面包供不应求”B “找工作如登天一般”C “为共渡难关各国亲密无间 ”D “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解析:选 B 根据“100 美元即可买走这辆车 ”“股市”可知本题考查的是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如此少的钱能买走汽车,表明资本主义世界生产过剩,导致供大于求,故排除 A 项。危机爆发后,主
2、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以邻为壑,转嫁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故 C 项错误。随着经济危机的进一步蔓延,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本主义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故 D 项错误。经济危机导致经济大萧条,出现了大量的失业者,故 B 项正确。2(2019莆田模拟)罗斯福指出:1936 年全国 47%的家庭和个人的年均收入不足 1 000美元,而 1.5%的家庭的收入相当于这 47%的家庭的总收入;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这表明新政的目的在于( )A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B防止贫富差距过大C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D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解析:选 C
3、 由材料信息“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可知,罗斯福新政是为了维护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即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故 C 项正确;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是手段,不是目的,故 A 项错误;防止贫富差距过大也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故 B 项从属于 C 项,错误;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也是手段,不是目的,故 D 项错误。3在新政初期,美国州长协商会对罗斯福是大力支持的。1935 年,州长们对新政的态度出现明显分化,他们反复宣传的是维护州权和加强州际合作的重要性。据此判断,下列新政举措中,可能遭到州长们反对的是( )A贬值美元以刺激出口 B设定统一的工资标准2C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
4、 D调整企业和劳资关系解析:选 B 美国州长“反复宣传的是维护州权和加强州际合作的重要性” ,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罗斯福新政损害了州权。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中规定全国执行统一的工资标准,这损害了州权,故 B 项正确;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和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是金融方面措施,而金融大权属于中央政府的权限,没有影响到州权,故 A、C 两项错误;调整企业和劳资关系也和州权无关,故 D 项错误。41933 年以后的 10 年内,美国由总统发布的行政命令多达 3 556 项,联邦行政官僚机构扩大了 5 倍,罗斯福通过向国会提出特别咨文、写信等方式,把“总统破例向国会提出立法草案”的做法变成了一种经常性的
5、活动。这反映出( )A新政破坏了美国的民主制度B新政中存在总统滥用权力的现象C新政并没有任何实质性效果D新政使“三权分立”格局面临失衡解析:选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政取得一定的成果,故 A、C 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总统滥用权力的现象材料没有体现,B 项错误;根据 “美国由总统发布的行政命令多达 3 556 项,联邦行政官僚机构扩大了 5 倍” “把总统破例向国会提出立法草案的做法变成了一种经常性的活动”可知,新政使总统的行政权得到扩张,D 项表述符合题意。5(2019哈尔滨模拟)杨继绳指出:1929 年,( 美国)政府的总开支约为 100 亿美元,1933 年,增加为 130 亿美元,19
6、36 年增加至 150 亿美元。经过政府三年“注射”之后,国民总所得额与国民总消费额上升了 50%,但政府的投资计划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程度,仍有 900 余万人失业,直到二战期间政府投资扩大到 1 030 亿美元,就业问题才得以缓解。作者的意图可能是( )A “自由放任”政策优于政府干预B以工代赈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C二战是美国渡过危机的唯一因素D罗斯福新政的作用是相对有限的解析:选 D 材料“政府的投资计划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程度”反映出作者认为罗斯福新政的作用是有限的,故 D 项正确;材料“政府三年 注射 ”“政府的投资计划” “国民总所得额与国民总消费额上升了 50%”“就业问题才得以缓解”
7、说明政府干预经济是必要的,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以工代赈,故 B 项排除;C 项说法太绝对,错在3“唯一” 。6罗斯福新政的一些措施“已经改变了美国资本主义工作的着重点,它给了资本主义以新的活力,并且最大限度地扩大了联邦当局的权力,这种趋向已经证明是不可逆转的” 。这说明当时美国( )A联邦政府权力达到历史高峰B改变了权力制衡原则C国家干预理论得到普遍认可D创新了国家管理体制解析:选 D 根据材料“它给了资本主义以新的活力,并且最大限度地扩大了联邦当局的权力”可知,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这是创新国家管理体制的体现,故 D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联邦政府权力前后的比较
8、,无法推断出联邦政府权力达到历史高峰,故 A 项错误; 1787 年宪法确立的原则,没有因为罗斯福新政而遭到破坏,故 B 项错误;C 项错在“普遍认可” ,二战后国家干预的模式得到大规模应用。7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结构发生了分化: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的“大烟囱工业” ,如钢铁、采矿、纺织等,被称为“夕阳工业” ,比重逐渐下降;技术密集型的专业化和小型化新兴工业,如电子、核能、宇航、激光等,被称为“朝阳工业” ,获得迅猛发展。由此可见,西方发达国家( )A逐步从工业经济跨入知识经济时期B在国家干预下经济出现了持续发展C传统经济萎缩而新兴经济如日中天D成为经济发达制度健全的福利国家解析:选 A 根
9、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 “夕阳工业”是指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形成的产业, “朝阳工业”则是指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形成的产业。材料体现了战后西方发达国家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故 A 项符合题意。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在 20 世纪 70 年代陷入“滞胀”境地,故 B 项错误;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经济所占比重下降并不意味着传统经济萎缩,故 C 项错误; D 项与材料内容无关。8(2019洛阳期中)当代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企业家、政治家意识到,两极分化严重的结果是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这不仅是社会公平问题,而且还是经济问题。当消费者无钱消费时,商业企业也就失去了获利的机会。为此,这些国家( )A
10、完善社会福利制度4B开创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D发展知识经济增加社会财富解析:选 A 材料强调“两极分化严重的结果是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 ,因此要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缩小贫富差距,故 A 项正确;B 项是罗斯福新政,不符合时间限制,故 B 项错误;C、D 两项与缩小贫富差距无关,排除。9供给学派主张“供给创造需求” ,是 20 世纪 70 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经济学派,80 年代该学派的理论被里根政府采纳,以应对美国当时的“经济滞胀” 。受此学派影响里根政府可能采取的做法是( )A部分企业国有化 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大幅度降低税率 D增加社会福利开支解析:选 C 企业国有化是国家干预
11、经济的措施,与供给学派主张减少国家干预应对“经济滞胀”的思想不符,故 A 项错误;美元贬值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不符合“供给创造需求” ,故 B 项错误;降低税率,可促进企业发展,刺激生产,符合“供给创造需求”主张,故 C 项正确;增加福利是加强国家干预的措施,故 D 项错误。101971 年,英国失业率正在上升,失业人数超过 100 万,这个数字人民很难接受。新当选的保守党政府立即着手解决失业问题,但是又出现了更大程度上的通货膨胀。为解决上述问题,英国政府( )A进一步扩大福利国家规模B调整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C加强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D开创“新经济”发展模式解析:选 B 到 20 世纪 70
12、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上涨,通货膨胀严重,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 B 项正确。11下表为 19972009 年英国产业结构表(单位:%) 。表中英国产业结构数据变化可以说明( )农业 工业 服务业就业 产值 就业 产值 就业 产值1997 年 1.9 1.4 26.7 30.2 71.4 68.452003 年 1.3 0.9 23.3 25.2 75.4 73.92009 年 1.1 0.9 19.6 22.0 79.3 77.1A英国经济一直坚持凯恩斯主义的指导B英国经济发展去工业化特征明显C英国外贸逆差不断扩大,形势严
13、峻D英国在经济发展中坚持货币主义解析:选 B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19972009 年英国农业、工业的就业与产值在不断下降,而服务业在不断发展,这体现出英国第三产业发展明显,即去工业化的特征明显,故 B 项正确;A 项说法太绝对,错在“一直” ;材料没有体现对外贸易的发展,故 C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三大产业的发展状况,故 D 项错误。12英国经济学家哈耶克说:“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所以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如果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 ”对于哈耶克的主张,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与凯恩斯主义
14、经济学理念一致B赞同罗斯福新政时期经济政策C在 20 世纪 70 年代后受到重视D反对民主政治并主张精英政治解析:选 C 根据材料可知,哈耶克认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或者私人垄断对经济的控制都是灾难的,故主张减少国家干预经济,主张政府干预与自由市场相结合,这是新自由主义的体现,在 20 世纪 70 年代后受到重视,故 C 项正确。 A、B 两项属于国家干预经济,与材料不符;D 项材料没有体现。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13罗斯福新政期间的农业改革被誉为是“在美国试行的最勇敢的社会实验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一 美国自立国以来,农业一直
15、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自由放任的生产经营模式为美国农业带来了巨大繁荣。从 1914 年到 1919 年,美国的农产品出口总额增加了 2.64 倍,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产品平均价格分别上涨了 114.7%和 110.3%,农业总纯收入增加了近3 倍。20 世纪 30 年代初,农业受到严重打击,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1967100) 由 19286年的 64.8 下降到 1932 年的 29.5,下跌了 55.5%,农场纯收入由 61.5 亿美元降至 20.3 亿美元,下降了 67%。材料二 1938 年 2 月通过的农业调整法明文规定,对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 5 种主要作物实行生产定额,对
16、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由政府给予补贴。美国农业部先后主导建立了国家农业信贷署、农产品信贷公司等机构,负责对处于困境中的农民提供低息贷款、直接补贴及技术支持。政府还动用行政力量,引导农业生产者与农产品加工者之间签订“市场协议”,使他们在最低限度价格、供求总量等方面达成协议,从而达到“保证价格”的目的。新政期间,华莱士(时任美国农业部长) 几乎在实施每一项国家干预措施时,都注意与农民进行“协商”,注意培养农民及地方的主动合作精神。王祖奇亨利A华莱士与罗斯福新政农业改革(1)据材料一,指出 20 世纪上半叶美国农业发展状况的显著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10
17、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新政期间美国农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积极作用。(12 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新政前后美国政府在经济活动中角色的变化。(3 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中的“自由放任的生产经营模式为美国农业带来了巨大繁荣农业总纯收入增加了近 3 倍” 、 “农业受到严重打击,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1967 100)由 1928 年的 64.8 下降到 1932 年的 29.5,下跌了 55.5%下降了 67%”,可以得出农业发展的状况是从巨大繁荣到严重危机(价格上涨、总收入增多到价格普跌、纯收入急剧下降)。第二小问,由材料一中发生变化的时间 “20 世纪 30 年代
18、初”再结合所学 20世纪 30 年代初的美国史实可知,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波及农业;长期农业自由放任政策也为农业发展埋下隐患。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二中的 “对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 5 种主要作物实行生产定额,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由政府给予补贴” 、 “建立了国家农业信贷署、农产品信贷公司等机构,负责对处于困境中的农民提供低息贷款、直接补贴及技术支持” 、 “在最低限度价格、供求总量等方面达成协议” 、 “注意培养农民及地方的主动合作精神”等信息可以概括为:控制农业产量,减少农产品供应;国家信贷扶持,补贴农业发展;调节农产品流通领域,稳定
19、农产品7价格;培养农民合作意识,促进农业合作关系。第二小问,主要从上述措施对农业和国家政策方面的影响来分别分析。第(3)问,由材料一可知,由于 20 世纪 30 年代初之前,农业一直推行自由放任的政策,到材料二中的国家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干预经济发展,可以得出,新政前后美国政府在经济活动中角色是从自由放任变为全面干预。答案:(1)变化:从巨大繁荣到严重危机( 价格上涨、总收入增多到价格普跌、纯收入急剧下降) 。原因: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波及农业;长期农业自由放任政策为农业发展埋下隐患。(2)内容:控制农业产量,减少农产品供应;国家信贷扶持,补贴农业发展;调节农产品流通领域,稳定
20、农产品价格;培养农民合作意识,促进农业合作关系。积极作用:促进农业复苏,有助于缓解经济危机;为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奠定基础。(3)变化:从自由放任到全面干预。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目前世界上流行着两种不同的统制经济,即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和法西斯主义的统制经济。 “美国的复兴运动( 罗斯福新政) ,是介于这两者中间的统制经济,讲到它的经济方面,它是取法于俄国的 大实验 ;讲到它的政治方面,它是模仿意大利的独裁。不过在实质上它完全是资本主义的。 ”有意思的是,程锡庚在预测 1934 年世界发展趋势时甚至说,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将“渐次融合”, “在资本主义之国家,均已盛行社会主义”, “美国
21、以资本主义立国,但经济复兴计划中所采用之方法,如统制生产,强迫做工等,实与共产主义之苏俄相似”。杨玉圣大洋彼岸改革潮的东方效应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并评述材料中任一有关罗斯福新政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12 分)解析:首先提取材料观点,一是罗斯福新政是介于社会主义统制经济和法西斯统制经济中间的统制经济;二是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渐次融合”的结果。然后根据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进行论证即可。答案: 示例一:观点: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融合的结果。论述:此观点正确。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经济遭受大危机,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完全失效的情况下进行的改
22、革;当时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8成效;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某些做法,因而具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融合”的特点。示例二:观点:罗斯福新政是介于社会主义与法西斯主义间的一种统制经济。论述:此观点不正确。尽管罗斯福新政在经济上可能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某些因素,但将其在政治上定位为法西斯独裁统治,明显是错误的;罗斯福新政虽然在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同时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但仍然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而且,美国既是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也保存了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因而罗斯福新政的经济政策并非是统制经济。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