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Y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 GY/T 2912015 广播中心系统运行维护规程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regulations of radio for broadcasting center system 2015 - 07 - 28发布 2015 - 07 - 28实施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发布GY/T 2912015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广播中心系统结构和功能 3 5 机房环境总体要求 8 6 广播中心系统的维护与测试要求 9 7 广播中心系统运行管理 . 11 附录 A(规范
2、性附录)广播中心制播网络系统技术管理要求. 14 附录 B(资料性附录)机房设备技术巡检用参考样表. 15 附录 C(资料性附录)安全播出责任单位节目运行与变更工作实施细则. 22 附录 D(资料性附录)安全播出情况统计与上报的管理. 23 GY/T 291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3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岳林、朱峰、付淑珍、姬
3、海啸、郭励、唐峰、张萱、李敏、刘朝晖、赵永 礼。 GY/T 2912015 1 广播中心系统运行维护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广播中心系统的范围、功能、工作环境、维护与测试,以及运行维护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广播中心系统的运行维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49611999 广播报时信号 GB/T 156401995 调音台通用技术条件 GB/T 159431995 广播声频通道技术指标测量方法 GB/T 164631996
4、 广播节目声音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和技术指标要求 GB 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Y/T 751989 广播声频通路运行技术指标等级 GY/T 761989 广播调音台运行技术指标测量方法 GY/T 771989 广播调音台运行技术指标等级 GY/T 1562000 演播室数字音频参数 GY/T 1582000 演播室数字音频信号接口 GY/T 1652000 电视中心播控系统数字播出通路技术指标和测量方法 GY/T 1922003 数字音频设备的满度电平 GY/T 1932003 数字音频系统同步 GY/T 2192006 广播
5、报时信号嵌入时间码规范 GY/T 2642012 广播电视停播统计方法规范 GY/T 2742013 数字调音台技术指标和测量方法 GY/T 2752013 电台节目制播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GY/T 2852014 数字音频设备音频特性测量方法 GY/T 50432013 广播电视中心技术用房室内环境要求 GY 50672003 广播电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Y/T 50842011 广播电视工程工艺接地技术规范 GY/T 50862012 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 GA 5862005 广播电影电视系统重点单位重要部位的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 GD/J 0372011 广播电视相
6、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D/J 0382011 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YD/T 7541995 通信机房静电防护通则 GY/T 2912015 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广播中心系统 radio broadcasting center system 广播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广播节目的采集、编辑、制作、存储、调度和播出等任务。 3.2 广播中心运维单位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department of the radio broadcasting center 承担广播中心系统运行、维护和管理的单位
7、。 3.3 录制系统 recording and production system 用于完成广播节目录音、编辑、效果处理的系统。 3.4 音频工作站 audio workstation 能够对输入、输出和存储的音频信号或音频文件进行加工或处理的专用计算机设备。 3.5 播出系统 playout system 按照广播节目播出计划定时播送现场直播、录播和转播节目的系统。 3.6 主控系统 master control system 对音频信号进行控制、交换和对外传输的枢纽,同时具备信号监听、监测、报警以及音频信号调度、 授时、内部通信等功能。 3.7 现场直播系统 live broadcast
8、 system 在现场(例如:剧场、会场、体育场馆或事件发生的现场等)拾取声音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后,通 过传输设备传送回广播中心系统进行直接播出的系统。 3.8 制播网络系统 production and broadcast system based on computer and network 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存储技术,提供音频工作站互连环境,实现音频节目的制作、播出、存储与 管理的系统。 3.9 保障等级 protection level 根据广播中心系统播出节目的覆盖范围对安全播出实行系统分级保障, 安全播出保障等级分为一级 保障系统、二级保障系统、三级保障系统。 GY/T 291
9、2015 3 3.10 音频矩阵 audio matrix 根据音频信号切换计划,将其输入音频信号自动或手动分配、调度到其所需输出通道上的设备。 4 广播中心系统结构和功能 4.1 广播中心系统示意图 广播中心系统示意图见图1。 图1 广播中心系统示意图 4.2 广播中心系统功能和范围 4.2.1 广播中心系统的功能是将拾取(或采录)的声音信号(或经过编辑加工制成可供播出的节目) 直接送达传输系统的输入端。 4.2.2 广播中心系统由录制系统、播出系统、主控系统、现场直播系统、制播网络系统等组成。 4.2.3 广播中心系统机房或设施包括:播音室、录音室、复制编辑室、审听室、外出录音(转播)车、
10、 直播室、导播室、播控室、主控室、网络设备室、配线室以及相应的电力、空调、通风、接地等。 GY/T 2912015 4 4.3 广播中心系统总体要求 4.3.1 运行维护分级保障要求 对于广播中心运行维护应达到以下分级保障要求: a) 省级以上广播电台及有上星节目播出的广播中心系统应达到一级保障系统要求; b) 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广播电台、节目覆盖全省或跨省、跨地区非上星付费节目的广播中心 系统应达到二级保障系统要求; c) 地市、县级及其他非上星付费节目的广播中心系统应达到三级保障系统要求。 有条件的广播中心系统应提升安全播出保障等级。 4.3.2 录制系统总体要求 4.3.2.1 录制系
11、统功能 录制系统应根据具体需要能够完成语言录音、文艺录音、广播剧录音、实况录音以及节目的复制、 编辑、后期合成制作等工作,生产可供播出的节目。 4.3.2.2 录音室 录音室的设备配置要求如下: 传声器、录音调音台、音频记录与编辑设备、监听音箱、监听耳机、声频处理设备、电平表、相位 表、标准时钟等。 广播中心系统应根据需要配置足够数量的录音室。录音室的声学环境应符合GY/T 50862012的有 关规定。 4.3.3 播出系统总体要求 4.3.3.1 直播室和导播室 直播室和导播室的要求如下: a) 三级保障系统每套有直播节目的频率应配置一套直播机房, 每套直播机房应包括直播室及导播 室; b
12、) 二级、一级保障系统在三级保障系统基础上,应至少配置一套公共备份直播室和导播室; c) 直播室的声学环境应符合 GY/T 50862012 的有关规定。 4.3.3.2 播出调音台 播出调音台的配置要求如下: a) 三级保障系统宜配置双电源; b) 二级保障系统应配置双电源,应配置双输出模块,并具备监听信号源选择功能;应有多路母线 输出功能; c) 一级保障系统在二级保障系统基础上,应配置数字播出调音台;应能设置多种用户权限;宜独 立配置应急调音台或调音台应急模块。 4.3.3.3 热线电话 热线电话的配置要求如下: a) 三级保障系统应至少配置 1 路热线电话接入直播室,应具有来电显示功能
13、;直播室和导播室均 应配置热线电话的控制设备; GY/T 2912015 5 b) 二级保障系统在三级保障系统基础上,直播室宜接入多路热线电话; c) 一级保障系统在二级保障系统基础上,应能对有热线电话参与的节目及电话内容进行录音。 4.3.3.4 延时器 有听众或嘉宾参与的直播节目,应在播出链路中配置延时器;延时时间应符合广播影视行政管理部 门相关规定;延时器应有状态和延时时间显示,易于操作,具备断电直通功能。 4.3.3.5 监听监测 监听监测的设备配置要求如下: a) 三级保障系统直播室和导播室应配置监听音箱、电平表;直播室应配置监听耳机; b) 二级、一级保障系统在三级保障系统基础上,
14、直播室应配置相位表;直播室、导播室监听音量 应能独立控制。 4.3.3.6 辅助设备 辅助设备的配置要求如下: a) 三级保障系统应配置带有自动校准功能的标准时钟; b) 二级保障系统在三级保障系统基础上,直播室和导播室应配置内部通讯系统; c) 一级保障系统在二级保障系统基础上,直播室、导播室应配置与主控室之间的内部通讯系统。 4.3.3.7 链路 二级、一级保障系统直播室主、备节目播出信号应经两路以上不同路由的播出链路或两种以上不同 传输方式的播出链路送至主控室。 4.3.3.8 来自互联网的音视频内容 a)三级保障系统应对用于播出的音视频内容进行播前审核; b)二级、一级保障系统在三级保
15、障系统基础上,宜采用技术系统或技术策略进行播出,直接接入 互联网的计算机不得直接接入播出调音台。 4.3.4 主控系统总体要求 4.3.4.1 主控室 主控室的要求如下: a) 三级保障系统宜配置主控室; b) 二级保障系统应配置主控室,并划分设备区域和值班区域; c) 一级保障系统在二级保障系统基础上,主控室应配置设备间和值班间。 4.3.4.2 播出通路 播出通路的配置要求如下: a) 三级保障系统应配置应急垫乐源,每套播出节目应能在正常信号源与应急垫乐源之间切换;应 配置播出切换设备; b) 二级保障系统在三级保障系统基础上,应具备主、备播出信号源和应急垫乐源,信号源之间能 够进行切换;
16、 切换设备应有切换控制面板, 并采用双电源配置; 切换设备应具备断电直通功能, 应能在断电恢复后保持原接通状态; GY/T 2912015 6 c) 一级保障系统应在符合二级保障系统要求基础上,主要播出通路应具有应急节目源;应避免因 单节点故障引起系统瘫痪;应具有应急手段,可将播出节目信号或应急节目源信号直接送到传 输系统中。 4.3.4.3 信号交换 信号交换的设备配置要求如下: a) 三级保障系统宜通过音频矩阵或跳线排进行音频信号的交换; 音频矩阵等关键设备输入和输出 端应该设置跳线排以备应急和检修使用; b) 二级保障系统应配置音频矩阵和跳线排;音频矩阵应配置双电源,应能在断电恢复后保持
17、原接 通状态;播出通路主要环节的输入输出端口都应接到跳线排中; c) 一级保障系统在二级保障系统基础上,音频矩阵应有在线热备;宜配置相同规模的音频矩阵或 相同信号交换能力的其他手段作为备份,并能自动及手动切换。 4.3.4.4 授时系统 授时系统的配置要求如下: a) 三级保障系统全台授时系统应锁定于同一个时钟源; b) 二级保障系统在三级保障系统基础上,授时系统应配置具有自动校时功能的时钟发生器;应配 置整点报时设备,报时信号嵌入应符合 GY/T 2192006 的有关规定;应配置计算机、网络校 时设备; c) 一级保障系统在二级保障系统基础上,授时系统应配置备用时钟发生器和切换设备,切换设
18、备 应具有自动、手动切换功能,并能够断电直通。 4.3.4.5 监听、监测系统 4.3.4.5.1 监听监测 监听监测的设备配置要求如下: a) 三级保障系统应监测播出通路输出信号电平;应配置峰值电平显示设备;主控室应至少配置一 对监听音箱,能够选择监听所有播出信号和安全播出责任单位所在地开路接收信号;应采用录 音、录像或者保存技术监测信息等方式对输出的广播节目及信号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记录,正常 信息应保存一周以上,异态信息应保存一年以上; b) 二级保障系统在三级保障系统基础上,应监测主控室系统输入、输出、直播室信号的电平、相 位;主控室应能选择监听每套节目的播出信号和关键节点的音频信号;应配
19、置音频信号电平彩 条监视屏;应配置各机房的视频监控;应配置报警设备,具备对电平过高、电平过低、声道缺 失、反相等异态的报警功能; c) 一级保障系统在二级保障系统基础上,应实时监测播出通路关键环节的信号电平、相位;播出 异态应能及时进行报警并记录以备查询,应能灵活设置不同报警信息,具备全时段录音功能。 4.3.4.5.2 综合监测 宜建立网管系统,对设备、应用软件、网络等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并具备异态声光报警功能。监测 异态信息应保存一年以上。 4.3.4.5.3 电力与环境监测 电力与环境监测要求如下: GY/T 2912015 7 a) 三级保障系统应对配电系统中的主要运行参数和关键设备运行
20、情况有监测手段,对机房温度、 湿度等环境状态进行监测; b) 二级保障系统在三级保障系统基础上,应对主要运行参数和关键设备运行情况进行集中监测; c) 一级保障系统在二级保障系统基础上, 应配置具备异态声光报警功能的电力和环境集中监控系 统。 4.3.4.6 内部通讯 内部通讯的配置要求如下: a)三级应至少配置一部业务专用外线电话;应配置安全播出预警信息接收终端; b)二级、一级应配置两部具有录音功能的业务专用外线电话;应配置安全播出预警信息接收终端, 并配置与广播电视监测监管部门互联的专用计算机终端和通讯设备。 4.3.5 现场直播总体要求 现场直播总体要求如下: a) 大型和重要现场直播
21、,应充分考虑电源、传输路由、气象和环境等因素; b) 现场直播主要设备应配置备份; c) 现场直播应有双路由,宜采用两种以上传输方式; d) 大型和重要现场直播节目应配置专用工艺电源,转播车宜配置发电机及 UPS 电源。 4.3.6 制播网络系统总体要求 4.3.6.1 制播网络 制播网络的配置要求如下: a) 三级保障系统核心网络设备宜配置双电源;制播网不应直接与外部网络互联; b) 二级、一级保障系统在三级保障系统基础上,制播网络核心设备应配置在线热备份,且设备均 应配置双电源; 主干链路应有冗余, 应对网络交换机端口进行访问控制, 不应有非法设备接入; 网络内应安装网管软件,对整个网络进
22、行实时监控和故障预警、报警。 4.3.6.2 服务器 服务器的配置要求如下: a) 三级保障系统应配置在线热备服务器; b) 二级、 一级保障系统在三级保障系统基础上, 服务器应配置双电源; 服务器硬盘采用冗余热备; 主、备服务器应分别连接主、备网络交换机;多台服务器之间宜采用稳定可靠的备份方式。 4.3.6.3 数据存储 数据存储的配置要求如下: a) 三级保障系统应配置充裕的存储空间,并采用合理的冗余机制,保证存储数据的安全; b) 二级保障系统数据存储应采用磁盘阵列,并制定合理的存储策略,保证存储数据的安全; c) 一级保障系统在二级保障系统基础上,宜定期进行离线备份或异地备份。 4.3
23、.6.4 音频工作站 音频工作站与制播网络相连接宜有防病毒、防攻击措施;应拆除软驱、光驱等外接设备,不应接入 移动存储介质(如U盘、移动硬盘等),用于维护和应急的专用移动存储介质除外,并应对维护接口和GY/T 2912015 8 专用移动存储介质进行严格管理;播出音频工作站应有备份,主备工作站间应能实现应急切换;应对操 作系统进行安全策略管理。 4.3.6.5 制播网络系统技术管理 广播中心制播网络系统技术管理要求见附录A,涉及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要求依照广播影视行政管 理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5 机房环境总体要求 5.1 总体技术要求 5.1.1 电源 电源要求见GB 500522009。 5
24、.1.2 机房环境 要求如下: a) 具有信息系统的机房温度、湿度、防尘、静电防护、接地、布线及外部环境应符合 GY/T 5043 2013和GB 501742008的有关规定,其中,三级保障系统应符合 C 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有关规定, 二级保障系统应符合 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有关规定, 一级保障系统应符合 A 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 有关规定。机房消防设施的配置应符合 GY 50672003 的有关规定。机房应采取必要的防鼠、防虫等措 施; b) 机房安全防范应符合 GB 501742008 和 GA 5862005 的有关规定; c) 二级、一级保障系统应对设备机房、UPS 主机及电池组
25、、缆线集中点、室外设备等播出相关的 重点部位设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5.2 供配电要求 5.2.1 供电要求 供电要求如下: a) 三级保障系统宜接入两路外部供电线路,如只有一路外电,应配置自备电源; b) 二级保障系统应接入两路外部供电线路,其中一路宜为专线,当一路外线发生故障时,另一路 外电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c) 一级保障系统应接入两路外部供电线路,其中至少有一路应为专线,当一路外线发生故障时, 另一路外电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5.2.2 配电系统 配电系统的配置要求如下: a) 三级保障系统播出负荷供电应设置两个以上独立低压回路;主要播出负荷应采用不间断电源 (UPS)供电,UPS 电池
26、组后备时间应满足设计实际工作 30 分钟以上;制播网络系统、直播室 系统和总控系统主、备播出设备、双电源播出设备应分别接入不同的供电回路; b) 二级保障系统应设置工艺专用变压器; 播出负荷应设置两个以上引自不同变压器的独立低压回 路,单母线分段供电并具备自动或手动互投功能;主要播出负荷应采用 UPS 供电,UPS 电池组 后备时间应满足实际负荷工作 30 分钟以上;应配置自备电源,或与供电部门签订应急供电协GY/T 2912015 9 议,保证播出负荷、机房空调等相关负荷连续运行;制播网络系统和主控系统主、备播出设备、 双电源播出设备应分别接入不同的供电回路; c) 一级保障系统应设置对应于
27、不同外电的、互为备用的工艺专用变压器,单母线分段供电并具备 自动或手动互投功能;播出负荷应引自不同工艺专用变压器的独立低压回路;主要播出负荷应 采用 UPS 供电,UPS 电池组后备时间应满足实际负荷工作 30 分钟以上;应配置自备电源,保 证播出负荷、机房空调等相关负荷连续运行;直播机房系统的关键核心设备、制播网络系统、 总控系统的主备播出设备和双电源播出设备应分别接入不同的供电回路; d) 应定期对 UPS 电源电池组进行电压测量及充放电维护,对超过质保期的电池组应及时更换;应 定期对后备电源进行带负荷启动试验,确保应急供电系统正常; e) 广播中心系统的工艺用电应与照明等其他用电严格区分
28、开; f) 机房使用的电源插线板不应级联使用; g) 智能电源设备应实施必要的信息安全防护,禁止通过外部网络进行远程维护。 5.3 温度和湿度 温度和湿度要求见GB 501742008。 5.4 接地要求 广播中心系统的接地应按照GY/T 50842011的要求,保证接地良好。 6 广播中心系统的维护与测试要求 6.1 广播中心系统的维护检修周期 6.1.1 概述 广播中心运维单位应对系统设备进行巡检、季检、年检,根据自身的设备使用情况对所列检测项目 有针对性地进行检修。检修前应考虑采取的安全措施,列出注意事项、检修的操作步骤,检修过程应严 格按操作规程执行,检修后需复查设备状态和设置。 6.
29、1.2 巡检 根据工作要求和设备状态每日巡检以下内容: a) 检测设备的工作状态、状态指示灯、工作日志和功能,清洁设备面板以及检查电源插接件是否 牢固; b) 检查计算机、网络设备系统的散热风扇、工作日志; c) 对所作检测进行记录,检测结束后要核查系统设备是否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d) 巡检应如实填写机房巡检表(参见附录 B 中表B.1)。 6.1.3 季检 6.1.3.1 音频设备季检工作要求 a) 用测量仪、标准测量介质(如测试带、测试 CD、测试音频文件等)测量音频设备的音频指标, 校准设备的工作参数,进行录制室、直播室到主控室的通路测试; b) 清洁光头、磁头,对设备内部环境进行清洁
30、; c) 对所作检测进行记录,检测结束后要核查系统设备是否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GY/T 2912015 10 d) 季检应如实填写机房季检表(参见表 B.2)。 6.1.3.2 计算机、网络设备季检工作要求 a) 制播网络系统检测(服务器重启,系统安全检测,删除服务器、播出站、录制站上无用的音频 文件等); b) 播出网络检测(网络安全、网络流量检测、网络配置); c) 检测计算机病毒; d) 对所作检测进行记录,并如实填写服务器巡检表、磁盘阵列巡检表、交换机巡检表、播出站、 录制站巡检表(参见表 B.3、B.4、B.5、B.6)。 6.1.3.3 检测系统防静电工作要求 系统防静电检测按照
31、YD/T 7541995的有关规定检测机房防静电的情况。 6.1.3.4 检查系统用电工作要求 系统用电按照5.2供配电要求检查机房用电安全,检查机房应急照明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6.1.4 年检 年检工作要求: a) 测试设备的音频指标,校准设备的工作参数,进行直播室到发射台的通路测试; b) 校准授时系统精度、数字同步系统精度,校准测试仪器精度; c) 对音频设备的 VU 表、PPM 表、相关表、DPPM 表等监测表头进行复核与校准,保证其精度符合 要求并能正常工作; d) 对所作检测进行记录,检测结束后要核查系统设备是否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对于测试不合格 的设备,要及时进行处置;对于不符
32、合要求的通路,应及时查明原因和进行处理; e) 技术系统的防雷接地检测。 6.1.5 设备更新改造 为每台设备建立设备维护跟踪表(参见表B.7),对新购设备应进行首次指标测试并记录相关信息, 每次设备维修后应及时测量并填写表B.7,作为设备管理、更新的依据。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报废年限。其中涉及制作、播出、存储、直播室和主控室等与安全播出密切相关的设备使用期限不应超 过5年8年。 6.2 广播中心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 6.2.1 广播模拟音频系统(通路/设备)运行维护技术要求 6.2.1.1 广播模拟音频通路运行维护技术要求 广播模拟音频通路技术指标应符合GY/T 751989的规定,
33、一级、二级和三级保障系统应分别达到 GY/T 751989中的甲级、乙级和丙级技术指标要求。 广播立体声音频通路运行技术指标测量方法应符合GB/T 159431995的规定。 6.2.1.2 广播模拟音频设备运行维护技术要求 模拟调音台应符合GB/T 156401995的规定,其运行技术指标测量方法应符合GY/T 761989的规 定、技术指标应符合GY/T 771989的规定。 GY/T 2912015 11 一级、二级和三级保障系统应分别达到GY/T 771989中的甲级、乙级和丙级技术指标要求。 6.2.2 广播数字音频系统(通路/设备)运行维护技术要求 6.2.2.1 广播数字音频通路
34、的运行维护技术要求 广播数字音频通路的运行维护技术要求如下: a) 数字音频信号接口应符合 GY/T 1582000 的规定; b) 数字音频参数应符合 GY/T 1562000和 GY/T 1652000 的规定; c) 数字音频系统同步应符合 GY/T 1932003 的规定; d) 广播数字音频通路系统技术指标测量方法应符合 GY/T 1652000 的规定。等效模拟指标测量 应符合 GB/T 159431995的规定。 除了满足上述数字技术指标外,广播数字音频通路系统的等效模拟指标也应达到GY/T 751989相 应的分级要求,即一级、二级和三级保障系统应分别达到甲级、乙级和丙级技术指
35、标要求。 6.2.2.2 广播数字音频设备运行维护技术要求 数字音频设备的通路技术指标应满足数字音频通路技术要求,其满刻度电平应符合GY/T 1922003 的规定。 数字音频设备的技术指标和测量方法应符合GY/T 2852014 数字音频设备音频特性测量方法 的规定。 数字调音台的技术指标和测量方法应符合 GY/T 2742013 的规定。 6.2.3 广播模拟/数字混合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 模拟/数字混合通路的技术要求是:其等效模拟技术指标应达到广播模拟音频通路技术指标的分级 要求,其中,数字设备要满足数字设备技术要求。 模拟/数字混合通路的技术指标测量方法,按照6.2.1.1和6.2.2
36、.1执行。 6.2.4 制播网络系统运行维护要求 制播网络系统需按GD/J 0372011要求,进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定级。 制播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应符合GD/J 0382011的规定。 6.2.5 广播中心授时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 广播中心授时系统的信号要求:报时的方式、信号的频率、信号的时间格式和时间码等要符合GB/T 49611999的规定,时间码格式要符合GY/T 2192006的规定。 广播中心授时系统的广播报时设备技术要求应符合GB/T 49611999的规定。 7 广播中心系统运行管理 7.1 日常节目播出 7.1.1 广播中心节目运行与变更工作的具体实施参见附录 C。 7
37、.1.2 凡参与节目播出的导播、主持人和技术人员应取得相关技术业务资质。 7.1.3 凡参与节目播出的编辑、导播、主持人和技术人员应按业务要求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 7.1.4 因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造成播出事故,当班人应采取措施,及时恢复正常播出。 7.1.5 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责任明晰。 GY/T 2912015 12 7.1.6 安全播出责任单位应对安全播出情况进行统计并上报(参见附录 D)。 7.2 现场直播 7.2.1 有关现场直播的节目变更、现场直播通知等运行文件由节目主管部门提前下达。 7.2.2 相关部门制定现场直播的技术方案和应急预案。 7.3 机房值班与操作要求 7.3.
38、1 直播室工作要求 直播室工作要求如下: a) 值班人员在值班中应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b) 值班人员应按时到岗,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c) 直播节目时由主持人操作设备并负责第一应急; d) 交接班时值班人员应按交接班要求逐项交接。 7.3.2 录音室工作要求 录音室工作要求如下: a) 编辑、制作人员在工作中应履行岗位职责; b) 编辑、制作人员应按时到岗,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报修。 7.3.3 技术机房的安全与秩序 技术机房的安全与秩序如下: a) 技术机房应保持整齐清洁,设备器材无尘; b) 未经维护人员允许,不应更改技术机房设备的连接和设置; c
39、) 不应将危害设备安全的物品带入技术机房; d) 外来人员进入技术机房应办理相关手续,由本部门人员带领方可进入; e) 机房应备有应急照明和消防器材。 7.4 设备维护、测试管理 7.4.1 设备的维护以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7.4.2 维护工作实行巡检、季检、年检及重大宣传活动和重要保障期前检修制度,实行运维报告的上 报制度。 7.4.3 建立设备维护档案和调整、测试系统记录,运维档案应保存一年以上。 7.4.4 按照设备使用时间和现状,制定设备更新改造、系统升级计划,以确保播出安全。 7.5 技术系统的改造与更新 7.5.1 设备更新 符合下列条
40、件的应进行设备更新: a) 设备可靠性低下,难以满足制作和播出要求; b) 设备效率低下,维护运行费用昂贵。 7.5.2 设备的采购实施 GY/T 2912015 13 制定、上报设备采购计划,审批后,按设备采购流程实施。 7.5.3 技术新建、改造项目 应符合下列流程: a) 安全播出责任单位向有关组织或管理部门提出项目申请,并说明原因、目标、预算、技术方案 和实施计划。涉及安全播出的核心系统,安全播出责任单位在实施前应通过相关专家或者委托 专业评估机构对技术方案进行安全播出评估; b) 项目批复后,安全播出责任单位组织项目实施; c) 项目完成后,技术管理部门应组织项目验收,并向广播影视行
41、政部门报告验收情况。 7.5.4 新系统启用运行 应满足以下条件: a) 系统验收测试合格; b) 至少 1 个月系统试运行; c) 完成对维护和使用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d) 制定系统启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7.6 业务培训 7.6.1 广播中心运维单位应组织技术人员,熟练设备的使用、播出应急流程、系统工作原理和系统检 测方法,不断提高技术人员操作、维护、测试系统设备和处理故障的技能。 7.6.2 安全播出责任单位应组织编辑、导播、主持人等熟练掌握相关设备的使用和应急流程。 7.6.3 实行考核上岗制度。技术人员、编辑、导播和主持等人应经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7.7 设备、仪器
42、、重要维护工具、器材管理 7.7.1 广播中心运维单位所有设备、仪器、重要维护工具、器材应建立单机档案,分类编号,登记入 账,做到账物相符。 7.7.2 设备、仪器、重要维护工具、器材的调拨、转让、报废,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手续,不得擅自处 理。 7.7.3 设备、仪器、重要维护工具、器材要有专人保管,安置在指定位置,并及时清洁维护。仪器至 少二年进行一次计量检测和校准。 7.8 技术资料、图纸的管理 7.8.1 技术资料、图纸包括:基建设计、竣工验收所移交全部技术设备、仪器、器材的图纸、说明书、 原始资料,技术改造的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资料,购置设备有关图纸、说明书等。 7.8.2 技术资料、图
43、纸应有专人管理,放置指定位置,借阅使用技术资料、图纸应有登记手续。 7.8.3 所有技术资料、图纸应存档一份,如原始资料图纸只有一份,则使用部门使用复印件。 7.8.4 技术系统调整后,应对技术文档、图纸及时更新,作为以后系统维护的依据。 7.8.5 图纸资料应定期清查,防止遗失,对改动较多的技术资料应重新制作,做到现用技术资料与实 际技术系统相符。 7.8.6 有条件的广播中心运维单位宜建立技术资料电子管理系统。 GY/T 2912015 14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广播中心制播网络系统技术管理要求 A.1 通过广播中心制播网络系统制作的节目质量应符合GB/T 16463199
44、6、GY/T 2752013和GY/T 1 922003 的有关规定,发送入库的录播节目标识应保证唯一,并完整标注节目信息。同时宜通过技术 手段对制作完成的节目编码质量进行检测,包括:大段静音、左右声道反相、声道缺失、爆音、削波、 电平失衡等, 并反馈检测结果、 相应提示和相关标记点, 检测项的具体时间限制和电平值应能灵活配置。 A.2 制播网系统中播出工作站应采用调取本地音频文件进行播出的方式,正常情况下避免实时通过网 络调取文件进行节目播出,不应直接调取外部互联网文件进行实时播出。 A.3 禁止在制播网络系统的计算机上私自使用自带的光盘、软盘、U盘、移动硬盘等外设,不应将私人 设备如光驱、
45、硬盘等接入该系统计算机中。 A.4 禁止擅自在制播网络设备上安装或更换软件和硬件、变更制播系统的设置。 A.5 禁止利用专用计算机设备做与播出、录制等工作无关的事情。 A.6 禁止擅自增减、更改制播网络系统中的设备。如需增减或更改的,应向技术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经确认后,由技术部门实施。 A.7 节目编排管理人员负责对本频率用户的增减及权限设定。 A.8 制播网络系统用户应妥善保管自己的用户密码,不得向他人泄露。如有人员变动、泄露、遗失, 应及时通知制播网络技术维护部门做技术处理,以保证安全播出。 A.9 制播网络系统的技术维护部门拥有最高的系统权限,普通维护人员拥有一般的管理权限。 A.10
46、 制播网络系统中数字设备应每季度重新启动一次,并定期对服务器、播出站和录制站的软件、硬 件和校时等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查看并记录系统日志,同时检查网络设备状态和机房温度是否正常。 GY/T 2912015 15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机房设备技术巡检用参考样表 B.1 机房巡检参考样表 见表B.1。 表B.1 机房巡检参考样表 机房名称: 日期: 检查人: 巡检项目名称 硬件功能状态 软件功能状态 备注 CD1 CD2 MD1 MD2 主持人话筒 嘉宾话筒 话筒混音器 延时器1 延时器2 电视机顶盒 调音台 电话耦合器1 电话耦合器2 耳分 耳机插座 机房电源 插线板 跳线排 G
47、Y/T 2912015 16 B.2 机房季检参考样表 见表B.2。 表B.2 机房季检参考样表 机房名称: 日期: 检查人: 检测设备名称 检测项目1 检测项目2 检测项目3 检测项目4 备注 检修结束设备 是否恢复工作 CD1 光功率 音频指标 CD2 光功率 音频指标 MD1 光功率 音频指标 MD2 光功率 音频指标 话筒混音器 音频指标 调音台/音频矩阵 电源、 接口 音频指标 配置文件 日志 机房电源 接线是否 松动 插线板 跳线排 跳线是否 松动 B.3 制播网络设备巡检参考样表 制播网络设备巡检表见表B.3、表B.4、表B.5、表B.6。 GY/T 2912015 17 表B.
48、3 服务器巡检参考样表 日期: 检查人: 检查内容 服务器1 服务器2 服务器3 服务器4 备注 LED指示灯状态 电源状态 系统硬盘状态 内存利用率 CPU利用率 数据库状态 主本同步服务 校时 群集状态 日志 硬盘空余容量 网络状态 DNS状态 GY/T 2912015 18 表B.4 磁盘阵列巡检参考样表 日期: 检查人: 检查内容 磁盘阵列1 磁盘阵列2 磁盘阵列3 磁盘阵列4 备注 检查两个 SP(磁盘控制器)状 态 磁盘控制器日志是否正常 磁盘柜LCC(链路控制)状态 SPE(存储处理器)的风扇状态磁盘柜电源状态 SPS(电池)状态 SPS(电池)的链路是否有效 两个 SP(磁盘控
49、制器)所有已 连接端口是否在线 阵列硬盘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Powerpath状态 盘阵控制的PC是否配置正确且 可以正常监控管理盘阵 GY/T 2912015 19 表B.5 交换机巡检参考样表 日期: 检查人: 检查内容 参考信息 交换机1 交换机2 交换机3 备注 状态LED灯 绿 进程状态 总值 已使用 空闲 内存利 用率 使用率 内存剩余不足 500K时 5s 60s CPU利 用率 300s 警戒值 5s 90% 60s 80% 300s 70% 风扇状态 电源状态 光纤链路状态 IP地址 GY/T 2912015 20 表B.6 播出站、录制站巡检参考样表 日期: 检查人: 检查内容 工作站1 工作站2 工作站3 工作站4 备注 内存利用率 CPU利用率 数据库状态 网络状态 校时 日志 硬盘使用率 电源状态 软件版本 是否重启 主本服务 硬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