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 -试卷 18 及答案解析 (总分: 58.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9,分数: 38.00) 1.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本质意义上是使人 ( )。(分数: 2.00) A.提供认识社会的一个选择模式 B.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正确认识社会现象 C.正确掌握一切科学文化知识 D.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2.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分数: 2.00)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 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性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2、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由 ( )。(分数: 2.00)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理论指导决定的 B.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决定的 D.哲学能够使人认识自身的本质决定的 4.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 )。(分数: 2.00)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不可知论 D.二元论 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 )。(分数: 2.00) A.客观存在 的各种物体 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6.水是万物本原的观点属于 ( )。(分数: 2.00) A.唯心主义观点 B.
3、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7.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因为 ( )。(分数: 2.00) A.唯物论和辩证法相脱离 B.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C.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D.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不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 )。 (分数: 2.00) A.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 B.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C.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9.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指的是 ( )。(分数: 2.00) 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10.马克
4、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 ( )。(分数: 2.00)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思想上层建筑的反映 C.统治阶级意志的 反映 D.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 11.( )的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数: 2.00) A.运动 B.联系 C.实践 D.矛盾 1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分数: 2.00)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C.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1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
5、心是 ( )。(分数: 2.00)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4.辩证 的否定观不包括 ( )。(分数: 2.00) A.肯定中不包含否定 B.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C.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D.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15.唯物辩证法认为 ( )。(分数: 2.00) A.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认识的 C.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 D.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 1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分数: 2.00) A.辩证形式 B.趋势和道路 C.不同
6、状态 D.源泉和动力 17.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指 ( )。(分数: 2.00) A.事物之间的先行后续的关系,先行的是原因,后续的是结果 B.事物之间存在的一种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C.事物之间的先行的现象引起后续的现象的一种必然的联系 D.事物之间存在的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 18.矛盾的普遍性是说矛盾存在于 ( )之中,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矛盾。(分数: 2.00) A.相对性 B.一切事物 C.人类社会 D.主观世界 19.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分数: 2.00) A.事物 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 C.事物的变化
7、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8,分数: 16.00) 20.下列论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 )。(分数: 2.00) A.理念生万物 B.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展开 C.万物归于理 D.物是观念的集合 21.下列论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 )。(分数: 2.00) A.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B.天命主宰人间世界 C.人为自然界立法 D.存在就是被感知 2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分数: 2.00)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23.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的有 ( )。
8、(分数: 2.00) A.人的认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能通过实践改变世界 B.客观世界是人的认识的创造物 C.数学和逻辑是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 D.认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24.关于真理与价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有价值的东西一定符合真理 B.真理与价值相互渗透、相互引导 C.真理与价值是具体的、历史的 统一 D.真理侧重于认识论,价值侧重于有用性 25.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是 ( )。(分数: 2.00) A.客观世界制约和决定主观世界 B.主观世界能动地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 C.主观世界派生客观世界 D.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辩证统一的基础 26.自在世
9、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是 ( )。(分数: 2.00) A.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 B.人类世界不断改变着自在世界的界限 C.自在世界可以转化为人类世界 D.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27.下列事物中属于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 )。(分数: 2.00)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D.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三、判断题 (总题数: 2,分数: 4.00) 28.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
10、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集中在是否承认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 识) -试卷 18 答案解析 (总分: 58.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9,分数: 38.00) 1.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本质意义上是使人 ( )。(分数: 2.00) A.提供认识社会的一个选择模式 B.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正确认识社会现象 C.正确掌握一切科学文化知识 D.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解析:解析: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意义是: (1)有助于促进入们树立科学的世
11、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 (2)为人们认识复杂 的社会现象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方法,能够提高人们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2.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分数: 2.00)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 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性的问题 解析:解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存在和思维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是唯物主义;承认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是唯心主义。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 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
12、由 ( )。(分数: 2.00)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理论指导决定的 B.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决定的 D.哲学能够使人认识自身的本质决定的 解析:解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且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并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方向。哲学基本问题原理为哲学研究提 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也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则。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13、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4.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 )。(分数: 2.00)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不可知论 D.二元论 解析:解析: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如何认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键:是否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查世界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是否认为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是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区分标准;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是 C 选项。 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 )。(分数: 2.0
14、0) 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解析: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用水、火、气、土等具有物质特性的“原初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承认世界由运动变化的物质组成。物质之间存在对立、斗争和相互转化。尽管它坚持从自然界自身去说明自然界,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仍有自发性、直观性、猜测性的缺陷。 6.水是万物本原的观点属于 ( )。(分数: 2.00) A.唯心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解析:解析: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
15、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和古希腊哲学关于水、气、火等是万物本原的学说。“水是万物的本原”是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的 观点。水既是实物。又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朴素结合的唯物主义观点。 7.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因为 ( )。(分数: 2.00) A.唯物论和辩证法相脱离 B.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C.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D.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不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解析:解析:旧唯物主义具有三大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16、主要是由于它的不彻底性,它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但在历史观上则坚持唯心主义。故本题答案为 C。 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 )。(分数: 2.00) A.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 B.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C.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解析:解析:世界的统一性,是说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繁多的事物和现象是在物质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辩证唯物主义总结了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成果对世界统一性问题作出了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科学回答:其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其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性;其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种运动发展中的统一性。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17、 B 选 项。 9.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指的是 ( )。(分数: 2.00) 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解析:解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A、 C 是唯心主义的说法。 B 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说法。故排除。 10.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 ( )。(分数: 2.00)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思想上层建筑的反映 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D.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 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强调物质生活的生
18、产方式对于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的决定作用,强调人们的社会存在对于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但这决不意味着人们的意识和精神生活过程只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和现实生活的被动的、消极的派生物;相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意识和精神生活应该反映、说明人们的社会存在和现实生活,应该通过人们的行动去能动地作用于现实生活。 社会意识的根本性质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其最本质的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方 式。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反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 选项。 11.( )的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19、。(分数: 2.00) A.运动 B.联系 C.实践 D.矛盾 解析:解析:实践的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实践观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1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分数: 2.00)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C.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解析:解析: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诸范畴就是从各方面揭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1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分数: 2.00)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
20、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解析:解析: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揭示了发展和联系的本质,其他规律范畴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进一步补充和展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 14.辩证的否定观不包括 ( )。(分数: 2.00) A.肯定中不包含否定 B.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C.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D.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解析:解析:辩证的否定观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因此,本题的答案是 A 选项。 15.唯物辩证法认为
21、( )。(分数: 2.00) A.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认识的 C.必 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 D.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 解析:解析: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的说法贬低了偶然性的地位,故 A 项说法错误;偶然性是可以认识的,故 B 项错误;偶然性具有不确定性,故 C 项错误: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又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偶然性可以转化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转化为偶然性。所以答案为 D 选项。 1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22、事物发展的 ( )。(分数: 2.00) A.辩证形式 B.趋势和道路 C.不同状态 D.源泉和动力 解析: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最终源泉和动力。 17.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指 ( )。(分数: 2.00) A.事物之间的先行后续的关系,先行的是原因,后续的是结果 B.事物之间存在的一种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C.事物之间的先行的现象引起后续的现象的一种必然的联系 D.事物之间存在的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 解析:解析: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指事物之间的先行的现象引起后续的现象的一种必然的联系。 18.矛盾的普遍性 是说矛盾存在于 ( )之中,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矛盾。(
23、分数: 2.00) A.相对性 B.一切事物 C.人类社会 D.主观世界 解析:解析:矛盾的普遍性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19.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分数: 2.00)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解析:解析:量变与质变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 出了度。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要把度和关节点、临界点区分开来。在实践过程中,要掌握适度的原则,要学会把握分寸、火候,防止“过犹不及”。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24、 8,分数: 16.00) 20.下列论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 )。(分数: 2.00) A.理念生万物 B.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展开 C.万物归于理 D.物是观念的集合 解析:解析: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意识变成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本题 A、 B、 C 都符合客观唯心主义的特点,所以都选。而 D 主张物质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1.下列论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 )。(分数: 2.00) A.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B.天命主宰人间世界 C.人为自然界立法 D.存在就是被感知 解析:解析:主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
25、学的基本形式之一。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中国宋明时期的心学所谓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 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英国贝克莱的所谓“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观点,就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我论观点。选项 B 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分数: 2.00)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解析:解析:矛盾普遍性即共
26、性,是指同类事物的矛盾普遍具有的共同点、共同性或叫“共同本质”。矛盾特殊性即个性是指同类事物中各个事物具有各自的特点、特性或叫“特殊本质”。矛盾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事物的共同性质、本质与特殊性质的关系,也就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为: (1)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是相互区别的,有着各自的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它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是事物的个性,它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
27、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 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从空间上看,在一定范围内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内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从时间上看,在一定阶段上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发展阶段上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 23.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的有 ( )。(分数: 2.00) A.人的认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能通过实践改变世界 B.客观世界是人的认识的创造物 C.数学和逻辑是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 D.认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解析:解析:有些考生容易把 A 项也选上, A 项不 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恰恰是一种
28、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表明意识的能动作用可以创造出原来客观世界不存在的东西。 24.关于真理与价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有价值的东西一定符合真理 B.真理与价值相互渗透、相互引导 C.真理与价值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真理侧重于认识论,价值侧重于有用性 解析:解析: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真理和价值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即凡是真理必有价值,凡有价值的东西应不与真理相悖。但真理与价值又是有区别的 ,它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真理强调的是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一致,价值则强调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特点而人的需要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满足人
29、的不合理需要的这类事物所体现的价值,与真理常常是相悖的。只有通过正确反映对象并能动地改造对象以满足人的需要,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甚至是最高价值,才能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制约表现在:一方面,价值的 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 25.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是 ( )。(分数: 2.00) A.客观世界制约和决定
30、主观世界 B.主观世界能动地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 C.主观世界派生客观世界 D.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辩证统一的基础 解析:解析:主观世界即人的精神世界,包括人的意识、思想、思想方法、认识能力、科学文化水平等。客观世界指人的意识之外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 世界制约和决定主观世界。主观世界通过实践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实现的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6.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是 ( )。(分数: 2.00) A.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 B.人类世界不断改变着自在世界的界限 C.自
31、在世界可以转化为人类世界 D.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解析:解析:自在世界一是指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世界;二是指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世界。人类 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它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而所谓人化自然就是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人的本质力量的烙印的自然。 首先,自在世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其次,天然自然通过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并在人化自然、人类世界中延续了自己的存在;同时,人化自然仍要参与整个自然的运动过程,要受自然规律支配。 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人们在从事生产实践改造自然的同时。又形成、改造和
32、创造着自己的主体特征、社会关系和社会联系。自然的人化过程同时就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 展的过程。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及其统一,构成人类世界。 27.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 )。(分数: 2.00)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D.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解析:解析: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生产关系属于社会存在范畴但是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超出了社会存在的范畴。因此, D 项是错误的。 三、判断题 (总题数: 2,分数: 4.00) 28.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 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人类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及其他东西。因此,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本身。故本题判断错误。 2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集中在是否承认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互相联系、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形而上学则把世界看作是彼此孤立、静止不变 的,把变化看作是某种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量变。其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故本题判断错误。